分享

满语中努尔哈赤叫“野猪皮”(努尔哈赤-皇太极)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3-06-1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主要观点

弟弟舒尔哈赤,叫“小野猪皮”。


1



公元1626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崩逝,爱新觉罗皇太极继位,是为清太宗。
 
如果严格的说,在努尔哈赤死前,清朝尚未建立,国号还是“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也未称帝,而是称“大汗”,清太祖的庙号,是满清帝国建立后才有的。
 
皇太极所继承的是“汗位”,非皇位,他称帝是继位十年之后的事,同时将国号由“大金”改为“大清”。
 
耳熟能详的皇太极也不是他的本名,应该只是个称号。
 
他的本名,最有可能的是“黑还勃烈”,这名字想必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
 
就连我们熟知的满清皇族姓氏,爱新觉罗,他们家应该姓“佟”。
 
这个听起来光鲜亮丽的“爱新觉罗”,也是满清皇室自编的。
 
我们每篇开始惯用的简单一句话,XXX崩世,XXX继位,才几个字,这次却包含了那么多错误,所以必须说明一下以免误人子弟。
 
如果要追求准确的写法,应该是:
 
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崩逝,佟黑还勃烈继位,是为第二任后金大汗。十年后,黑还勃烈建立大清,成为清太宗,并将其父追谥为清太祖。
 
但这份混乱之内也蕴含着一个道理,就是努尔哈赤时代,还属于满清帝国的史前时代,到了皇太极时代,才真正创建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满清帝国。





2


努尔哈赤这个名字,一听就是满语的音译。根据金启琮先生考证,其本义是“野猪皮”。
 

他弟弟舒尔哈齐,本义“小野猪皮”,弟弟雅尔哈齐,本义“豹皮”,儿子多尔衮,本义“獾”。
 
皇太极的真名“黑还勃烈”,则是“苍狼”的意思。
 
但往后看,顺治帝叫“福临”,康熙帝叫“玄烨”,雍正帝叫“胤禛”,这就完全是汉名,而不是什么皮了。
 
这段文字,我要是在清朝写出来,估计全家灭族三遍都不够,想起来不禁打一个寒颤。
 
满清两代首领,都没有完成天下一统的壮举,要等到第三代顺治帝时代,才完成了华夏统一。
 
但清史上最杰出的帝王,这前两代的大汗,毫无疑问要占据两席。
 


3
 

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其阵营中的二号人物,当然是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的时期,舒尔哈齐屡立战功,成为哥哥的左膀右臂。
 
努尔哈赤称汗,舒尔哈齐就晋封“贝勒”。各部酋长来拜见,两兄弟分南北落座,同时接受朝贺。明朝的边将,也将两兄弟并称为“二都督”。
 
凡此种种,都说明在后金,两兄弟地位几乎是相当的,而舒尔哈齐也是以努尔哈赤继承人身份自居。
 
我们知道,努尔哈赤创业期间,明朝是个巨大的阴影,尤其是老辣的李成梁坐镇辽东时期,努尔哈赤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李成梁久镇辽东,对于如何养寇自重,如何分化瓦解各部落,玩得是出神入化。
 
他二镇辽东时有意拉拢努尔哈赤部落,但敏锐发现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分庭抗礼的局势。
 
于是他给儿子李如柏,娶了舒尔哈齐的女儿为妾。
 
这一招既拉拢了该部落,又暗戳戳的分化了两兄弟,可以说老谋深算。
 
海西女真的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把妹妹嫁给舒尔哈齐,舒尔哈齐又将女儿嫁给布占泰,形成了和乌拉部的紧密联姻。
 
另外如朝鲜,每次出使建州,也都是对两兄弟行同样的礼节,送同样的礼物。
 
就是在李成梁二镇辽东期间,努尔哈赤与弟弟反目,这不能不说,与李成梁的阴谋有关。
 
舒尔哈齐已经不甘心居于哥哥之下,两人经常在公开场合激烈争吵,关系日趋紧张。

终于在一次讨伐其他部落时,遭遇乌拉贝勒布占泰的袭击,舒尔哈齐和部将按兵不动,而努尔哈赤的儿子褚英、代善则奋勇迎击,才勉强击退了布占泰。
 
面对弟弟明显吃里扒外的行为,努尔哈赤再也忍不了了,兄弟之间爆发了最激烈的争吵。
 
努尔哈赤本想开杀戒,但舒尔哈齐誓不低头,最终只能是剥夺了舒尔哈齐的兵权。
 
舒尔哈齐不甘失败,于是带着几个儿子另外开辟新的根据地。新根据地黑扯木与明朝防区、乌拉部都临近,可见舒尔哈齐是想借助外部力量东山再起。
 
李成梁又闻到血腥味了,于是故意上奏朝廷,册封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这明显是在火上浇油。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坐镇时,一直不敢造次,这次也只能是暂时忍气吞声。
 
但李成梁终究还是败在明廷党争之中,毕竟他算是张居正提拔起来的,在万历朝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等李成梁二度被罢免,努尔哈赤就可以行动了。
 
弟弟的大靠山没了,努尔哈赤先处死了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没收了家产。舒尔哈齐大势已去,只好向哥哥投降。
 
努尔哈赤囚禁了舒尔哈齐,墙上至开两个洞运送食物。舒尔哈齐被囚禁了两年,死于暗室,也有一说是努尔哈赤杀害了弟弟。
 
权力当前,兄弟情也顾不得许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