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泉 2023麦收季(5.29-6.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伟大领袖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令节气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项的民俗系统。母亲是土生土长于农村,多教育我们使用农家历。因为母亲对农忙和二十四节气的关联,知道的比较清楚。母亲经常用二十四节气来判断什么节气做什么农活,以此来指导一年四季的农事、农忙活动。本篇《透过千年农耕文化,细品今朝麦收季节》,笔者主要以老家南召县皇路店镇(南阳鸭河工区)的实际特点为背景资料,结合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谈一谈麦收季节的两个节气:小满和芒种。●小满●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网络上如此解释: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第二,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在小满节气,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降雨量很小,甚至无雨。中国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时至小满节气,中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儒家之道,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小满时节,北方地区小麦籽粒刚饱满但还没有完全饱满,完全饱满就太满了,这时候小麦籽粒的饱满程度刚刚好,小麦满而不盈、满而不溢。图:清明时节的麦田,供图:张建军·南召县皇路店镇(南阳鸭河工区)2023.4.1 我们老家南召县皇路店镇这一带,在南阳盆地北缘,地域上归属于长江以北的丹江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的过渡带区域,气候归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与多雨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相比较,南召县皇路店镇的气候不干不湿,气候宜人,风调雨顺的年景比较多,除却“N多年不遇的极端的或旱或涝”的个别年景,农业生产相对稳定多产,粮食产量相对平稳缓增,人们的生活相对殷实、相对安稳一些。我们老家南召县皇路店镇这一带最适宜二十四节气的应用,而且二十四节气用于农作物和天气还比较准。所以,我们这里的小满,多指小麦,次指降水。小满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的意思。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是高温高湿多雨,因此食物、衣物很容易发生霉变,每年此时都特别注意食物、衣物被褥防霉。小满前后,冷暖交汇频繁,激烈的气候波诡云谲,变换特别迅速,完全可以用风云突变来描述,又恰逢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农业农事——麦收秋种的紧要关头,农村人民对暴雨、狂风、雷电等恶劣天气的警惕性也特别的高。今年2023年5月21日,农历癸卯年四月初三。这一天是24节气的小满。在我青少年时代,母亲教我:“小满,小满,颗粒半满。”实际上,每年到小满前后,小麦的麦粒就已经长满半仁儿了。这时候把麦穗籽粒的外壳在手心里揉碎,揉出来的小麦颗粒大多是半仁儿。麦粒就像酒杯或火炬一样的形状,上半部分没有长满的地方,长着很多绒毛。这个时候,小麦生长正是全力供应籽实的时候,土壤需要有墒,天气还要有太阳的强光照射。如果适当下一些小雨,不刮大风,那是最好不过的。这个时候,即便是下雨时有一点风,也无关紧要。因为小麦的麦身高度尚未长的太高,麦穗质量尚轻,不至于一刮风就出现倒伏现象。但如果是大雨夹着狂风大作,这个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小麦成片成片的倒伏现象。倒伏的小麦,由于是基本半躺在田地,麦棵相互之间密不透风,很容易造成死棵、绝收。所以,从小满前后开始,一直到小麦收割,这一段时间是万万不能出现狂风大雨的。如果出现狂风大雨,雨水附着在小麦身上,增加了小麦总重量,再遇见大风,倒伏的概率极高。轻者导致小麦减产,重者甚至导致这一季的小麦颗粒无收,农民口粮毁于一旦。这样很容易酿成饥荒年景,粮价上涨。农村人口如果家无存粮,生活会很悲惨,那就是古人所说的民不聊生了。所以,每年小满开始的十多天,大概就是5月下旬这一段时间,每逢下雨,父亲和母亲都是既欣喜,又担心。心情很复杂。欣喜的是,下点雨好,小麦有墒好长籽实。担心的是,雨下多了,下大了,刮风了,风大了。所以,每次一下雨,父亲和母亲就开始如坐针毡,在家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两口子一商量,母亲吩咐:“天仓,你还是到地里看看吧。”于是,父亲就穿着大雨鞋、披着雨衣,一路忐忑不安的往麦地里跑。先去地块大的南地和四顷八,后去东菜园和东北哇。这是我们家的小麦主产地块。一年的口粮都寄托在这些地块了,不去看看心里总是不踏实。父亲每次麦地巡查归来,我们全家人都期待着好的消息。那些年,我们皇路店也算是风调雨顺。当然,父亲捎回来的信儿多是好消息。只有极个别的年景,父亲会给全家带回来小麦“穴窝”的坏消息。“穴窝”就是“倒伏”现象,意思就是大片或小片的小麦被大雨大风淋湿吹倒了。这些出现“穴窝”的地方,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颗粒无收了。小麦减产的年景,口粮少了,农村家庭的生活会相对差一些、苦一些。●麦收前的“四月八庙会”● 小满时节,一些农村地区还保持着祭车神的古老习俗。人们会在水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我们老家的习俗就是举办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古刹大会”了。小满之后,到芒种之前,确切的讲是割麦之前,会有“四月八古刹大会”。我们习惯称之为“四月八儿”、“四月八儿会”或“四月八庙会”。农历“四月八会”,一般在南召县皇路店镇尹店村举办。这是自古至今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四月八会的会期一般是五天时间。四月初六起会,四月初八是正会,四月初十末会。会期期间,周边十里八乡,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要去“赶会”。南到南阳县石桥镇甚至蒲山、镇平县的龙窝和谢庄,北到太山庙乡和皇后乡的三家山,东到白河对岸的方城县柳河坡和博望镇,西到石门乡甚至五朵山一带的人们,也会慕名而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像现在如此丰富。一年一度的“赶会”也算是人生的大事、要事、快乐之事。每年一交五月(阳历),我们这里的大人小孩都会像期待新年一样,每天倒数着日子,满怀期待着盛会会期的早日到来。年年的“四月八会”,处处人头攒动。几乎是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用母亲的语言描述,就是“四月八赶会”,到处是人,“挤翁不动”,这里的“翁”,电脑打字打不出来,应加提手旁,念“wěng”,描述的动作是在人群中用身体上身较多面积接触往前拥挤、推动前方人群向前走的意思。处于这种状态下,我一般的动作是手握拳头,屈肘,把两个小臂紧贴左右胸,然后用小臂的外侧与前人的后背竖向相贴合,然后往前推动。大多时候小臂不会贴紧前人后背。只有前方人流的确无法继续前进了,走不动了,小臂才贴上去往前用力推。实际生活运用中,“wěng”类似于“(挤)拥”,但又有所区别,也可以包含用单手掌或双手掌“推”或“推搡”的含义。现场造个句:“恁还挤嘞,都快把我wěng倒啦”。儿时的我,经常会在母亲的鼓励下,欢欢喜喜去赶会。在会上,母亲带着我们可以免费看一场又一场的大戏,看“固始表演”,看舞狮表演和撑旱船表演,自掏腰包看马戏表演、看杂技表演,有时还能看到动物表演......我们可以同很多人挤拥在一起,玩套圈游戏,玩猜谜语游戏,玩射击打靶游戏,玩扑克牌游戏,观看象棋残局大战,看卖货郎或拉或推装满各种货物的车、手里摇着拨浪鼓从身边擦肩而过......我们可以买小玩具小贴画,买铅笔钢笔橡皮作业本,买邮票信封信纸和印着赠言寄语的明信片,买胸徽,买钥匙扣小玩意儿,买连环画(小人书)看,买一副扑克牌,买个乒乓球,吹琉璃不嘚儿,吹陶瓷泥狗小叫吹......我们可以吃五分钱一块的冰糕,吃米花糖,吃糖人儿,吃焦糊的糖稀块、吃彩色的糖豆、吃冰糖葫芦,喝上一碗飘着着浓郁豆香的甜豆腐脑儿,吃上一根外焦里嫩苏苏香香的炸油条、喝上一碗集酸麻辣咸香一体的胡辣汤,吃一份酸辣可口凉爽滑溜的蒜汁调凉粉,喝一瓶会往外窜气打嗝儿的汽水......儿时的我们参加“赶会”最难忘最高兴的并不是得到某些东西,而是心里特别希望拥有,但是口袋里根本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把这些希望能够得到、而且在梦中都想拥有、尝到的东西暗藏在内心深处,记得很牢很牢,历久弥新,意念中却深感快乐无比。其实,对我们几个好朋友来讲,“赶会”最快乐、最实惠的就是往返于尹店庙会会址和老家核桃园之间的那条大路。在这条大路上,我们可以背着书包随便奔跑,我们可以一路踢着同一个石子往前走,也可以边走边比赛看谁的石子每次踢得更远。我们可以手握一枝弓着腰的树杈,让树枝的尖端接触地面,边走边推着树枝顺着坑坑洼洼的土路,蹦跳着往前跑。在这条大路上,会期会有很多人穿梭往返,路上会有相对更多被南来北往的大人们丢弃的纸烟盒。我们可以捡拾这些各种各样的纸烟盒,小心翼翼的拆开后,展平叠放在一起,收藏在自己的玩具箱里。常见的、重复的,可以和朋友们交换比较奇缺稀少的品种。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南阳本地的“白河桥”,还有“大前门”。由于我家西边一里开外就有公路,两里开外就有焦枝铁路,所以我们在铁路两边可以收集到来自于全国各地烟民从汽车和火车上丢下来的各种纸烟盒。在公路和铁路沿线收集到“哈德门”“黄金叶”“红梅”香烟、“玉溪”香烟、“熊猫”等珍稀品种。后来出现了硬纸盒的香烟,比如硬盒红旗渠、黄金叶之类。硬盒香烟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开始出现时感觉比较珍贵。后来随着硬盒香烟越来越多,烟盒厚度大,无法得到较好拆解展平和叠放,加上学业的逐渐加重,还有家人和周边大人对收集烟盒的歧视,小朋友们就逐渐对收集烟盒失去了兴趣。笔者所讲的纸烟盒,也叫烟盒纸,是一种老式叫法。捡到的是纸烟盒,捡到后拆开展平就是烟盒纸。在收藏界,烟盒纸有一个时尚的称呼,叫“烟标”,是卷烟商品的外包装和标识,通常由牌号、图形、警语、条码等要素组成,也是香烟品牌价值的形象体现。烟标与邮票、钱币、年画等平面收藏一样,具有文化功能、美学功能、增值功能、怀旧功能。许多读者知道邮票可以用来收藏和投资,被称为“国家名片”;而烟标,因为其“俯拾皆是”的特性,却是“民间名片”。烟标在题材上更加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邮票上有的内容,烟标大体都有,邮票上没有的,烟标也有,但当前来讲,因其容易捡拾,所以难以珍藏,其存世量比邮票少很多。“四月八儿”去“赶会”,大人们更重视的是购置农具。赶会时,可能会买几包防止粮食被糟蹋的老鼠药,买几把锋利耐用顺手好使的镰刀,备一个磨刀磨镰的磨刀石,买一对拉车的轴承,选一盘榝麦车用的麻绳草绳,备一两把打麦扬场用的桑叉、金叉、搂耙、木锨,买几把铁锹、带一把刨地用的撅头、购一个除草用的锄头,有条件的买一盘浇水用的帆布水管,甚至买一块盖粮食的塑料布,买一些菜籽、玉米良种......母亲还有可能想到要去会上买一两件夏季穿的背心(汗衣),扯几米做床单装(读“壮”,去声)被子的棉布,撕几米做夏凉衬衣的纯白的确良布,扯上几米做喇叭裤的深色系布料,扯两尺做八路军帽子的军绿色涤卡布,纳鞋底子的顶针、各种纽扣,别针、针头线脑之类......父亲和母亲常对我们讲:“蚕熟一时,麦熟一晌”。并给我们解释:蚕农养的蚕,说不熟都不熟,一旦长熟,一个时辰就全部长熟,身上透亮、吐丝结茧了。小麦是只要长到时间,半晌就会全部熟透。有时候清晨有露水的时候看着还是青的,上午或者中午经过太阳一晒,干热风一刮,这些小麦呼呼啦啦就炸芒、熟透了。所以,蚕农收蚕和农民收小麦,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抢收。麦子熟了,就是焦麦炸豆的时候,必须抢收,全家人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才能颗粒归仓,打个漂亮仗。“焦麦炸豆”,从植物特性上说,大豆熟透了,豆荚就会炸壳,豆籽就会落地,人们只能一粒一粒往回捡,会损失很多产出;小麦熟透了,麦穗也会掉落,甚至麦籽也会炸出麦穗,散落于地上,无法捡拾,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农谚用焦麦炸豆来形容时令的紧迫。小麦一旦错过了最佳收割时机,就有可能造成籽粒掉落难以收到家里,或者遭到暴风雨的袭击,导致小麦烂在地里、发霉生芽。麦收季节的天气风云变幻,十分迅速,刚刚还是艳阳天,热得不行,说下雨,转眼间,暴风雨迅雷不及掩耳就来了。图:来源于《红星新闻》2023.5.31《“中原粮仓”小麦陷“抢收之困”2亿元烘干资金能否让“出芽小麦”颗粒归仓》
如果按照传统习俗,今年的“四月八会”,应该是2023年5月24日至28日,五天。5月27日是四月初八,正会日。而今年,会期第二天,自5月25日开始,就已经是小雨绵绵,雨淅淅沥沥一直下到5月28日,29日才住雨。下雨前,小麦还没有长熟。四天的小雨过程中,小麦熟透了。但天下雨,农民乡亲们无法上地里收割,即便是收割回来也无法晾晒。这场雨基本上把整个四月八会下塌了,也基本上把整个收麦季节耽误了。这几天我一直在和老家表弟张建军保持联系,在老家的表弟张建军说:“25日下雨前,小麦还没长熟,一连下了四五天,下雨期间小麦熟了。29日住雨,小麦湿漉漉的,不敢割麦,割回来的麦穗也生了芽儿。30日总算出个大晴天,但小麦的麦穗基本上都生芽了。今年肯定大减产。31日和6月1日都是大晴天。适宜于小麦抢收晾晒。”南召驻郑党总支部的郑润华和赵万东在得到“前几日连续阴雨,小麦在田里倒伏、死棵,并有麦穗发霉、生芽现象”时,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31日晚上我又向表弟询问麦收情况。如果有机会,把麦收情况拍几张照片给我看看。今天表弟一大早就到田间地头查看麦收情况。上午九点半左右,表弟给我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表哥,地里的小麦全部收割完了。”当我得到这个可喜的消息,我知道,前几天因为连雨天气,无论小麦质量如何,至少这三天的大晴天,已经给农村照顾周全了,周边的小麦基本上算是大部分抢收完毕了,就等这几天的晴好天气,大太阳狠狠的晒上一把,然后打场,归仓,秋种。至此,我一直悬吊的心,这下总算踏实了。我也一并把这个可喜的消息向南召驻郑党总支部及时做了汇报。●芒种● 芒种节气,笔者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问一问“度娘”。民间俗语“四月芒种己割完,五月芒种刚开镰。”意思是说芒种节气是在农历四月份,那么等到芒种节气的时候,小麦已经收割完了。而芒种是在农历五月份,那小麦才刚开始收割。今年芒种农历四月十九,阳历2023年5月6日,还没到,小麦已经全部熟透,收割的差不多了。河南全省大抵在5月底到6月中旬收获小麦。小麦可以在上午9-11点或下午4-6点收割,没有晨露,不潮湿,容易脱粒,有利于收割。收割时密切注意天气,防止雨水降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各地种植条件不同,收获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老家南召县皇路店镇的小麦收割期,一般都比较固定,大概在5月底6月初那几天,芒种节气前几天必须全部颗粒归仓。否则会影响墒情,影响秋种。秋种也就是芒种前后的那几天。如果在麦收完毕后,不抢着把玉米、花生、大豆等秋季作物的种子播种到田地里,很有可能就会错过最佳的播种期。因为芒种前后一般干旱少雨,不赶着种秋,稍微等两天,土壤里面的墒情就少很多,很难让种子发芽破土。然后就只能借浇水或者后期补种,或者干脆等下一场雨后再播种。秋天的苗十分宝贵。晚上几天很可能就是一个月不降雨而无法播种的损失。这也是母亲多年农事经验之谈,多年以来,我一直铭记于心。毕竟,民以食为天啊!母亲如果不懂这些种植经验和节令知识,怎么会能把一家几口的责任田种植的风生水起,以此收获养活我们全家口粮?小麦、玉米是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河南是中国第一大小麦生产省。在粮食生产面积稳定但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优质率不断提高,粮食连年丰收。收割小麦一定要注意:及时收割!及时收割!及时收割!而且一定要抢收!抢收!抢收!重要的话重复三遍,外加感叹号。小麦过早收获会导致籽粒不完整,产量和品质低,籽粒含水量高,难以储存;收割小麦太迟,麦粒容易掉落,秸秆容易倒伏,增加了收割的难度,容易造成收割损失。并且还要做好收获后的田间管理。麦收后,地里还剩下许多秸秆。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起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我的记忆中,“四月八会”就是为抢收小麦而做的预备会,准备会。周边四里八乡的都到会上购置农具,为抢收小麦、打场晒麦做充足的农事准备。一般都是四月八前小麦经历“小满”。“四月八会”后,小麦籽顶满,青皮,一般还不会成熟。正是烧麦籽吃的好时节。再过几天,就进入麦收季节了。那个时候,皇路店镇所有的中学、小学,全部放假,叫做麦收假,时间一般比较长,大概十天左右,经常都包含收麦和种秋。芒种之后才开学,重新恢复学业。麦假期间,所有孩子全部在家里助农收小麦、打场、晒粮、归仓。有的孩子在麦收后期到地里拾麦穗,以确保掉在地里的麦穗也能够颗粒归仓。麦收尾声,芒种前后,开始点瓜种豆。我们皇路店这里一般都是点种玉米,玉米行间套种花生或者黄豆。后来,由于花生、大豆和芝麻是高产油料经济作物,沙土地也有点种花生的。但丘陵地带主要以大面积点种花生为主,玉米和大豆、芝麻为副。皇路店镇的花生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广泛,多年来是全镇的油料作物经济支柱。花生产业链一直都是皇路店镇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图:小麦抢收,供图:张建军·南召县皇路店镇(南阳鸭河工区)2023.6.1 我算来算去,今年的麦收时间有点不对劲,按常理应该是“四月八会”会期期间,小麦刚刚好长满籽,“四月八会”之后才麦收,而今年好像是有点提前了几天,怎么计算都不对。后来我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今年是农家历是闰二月,春长,所以麦收季节稍微有点提前,而且提前到“四月八会”会期内了。闰年恰好遇见连雨天气。难怪会出现如此令人沮丧的奇怪天候,导致麦熟恰遇四月八、又巧遇连阴雨。本来“四月八会”是为收麦种秋做准备的会,现在却成了抢收小麦的会。时间点完全不对照了。如果是打仗的话,是天候给当地的农民打了个措手不及。据说:麦收黄金季节,老家南召父老乡亲突遇连雨天灾,前几日连续阴雨,小麦在田里倒伏,死棵,并有麦穗发霉、发芽现象。此属天灾!天候完胜,农民完败!图:雨中拜祖大典留念-2,供图:程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23.4.22 现在,我回忆一下2023年4月22日,今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民间传统的上巳节。是河南省拜祖大典的日子。夫人程霞参加拜祖大典的那一天,记得是很多人全程穿着雨衣参加的拜祖大典。记得母亲曾经教给我的农谚顺口溜:“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意思是说,要是在三月三这天下雨的话,后面可能会出现持续下雨,那么青蛙就不会叫唤了,哑这里指的不叫,不是青蛙成了哑巴;穷人吃不起饭了,就只能把自己的妻子卖给富人。而富人在这困难、艰难的时刻,会把家里的一些牛、羊或是马等牲畜卖掉一些,来换取口粮度日,维持生计。三月三下雨,老家南召县皇路店镇的小麦在田里倒伏,死棵,并有麦穗发霉、发芽现象,导致夏麦收成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虽然不至于像农谚里所表述的“穷人卖妻富卖马”,但一定会或大或小的影响到今年的粮食产量。图:雨中拜祖大典留念2,供图:程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23.4.22 透过千年农耕文化,细品今朝麦收季节。笔者奇怪于农谚如此神奇,竟然把未来预测的如此准确。希望不是迷信,希望这是科学。图:抢收后的麦田,供图:张建军·南召县皇路店镇(南阳鸭河工区)2023.6.1 麦收季节突遭连雨天灾,粮食减产。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养成的勤俭节约良好习惯,笔者再提上日程上来,做个提醒。读者朋友们在日常食品食物方面,一定要合理统筹,从长计议。“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省委办公区保障部机关食堂的大屏幕上每天都滚动播出《朱子家训》中朱用纯(号柏庐)的一句话,号召全体就餐干部职工传承良好家风,践行“光盘行动”。的的确确,我们从小就从小学语文读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一定要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铺张浪费。人类是一个大家庭,请生存于地球村上的每位家庭成员一定要按需购买,按需取用,给自己的胃留空留白,如果您吃不完,请一定要提前预估,把食物和食品留给地球村里其他更需要的人享用。图:晒粮,供图:张建军·南召县皇路店镇(南阳鸭河工区)2023.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伟大领袖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图:文明就餐·光盘行动资料图:丁海涛·省委办公区保障部2022年 读者朋友们和笔者一道,为伟大的祖国人民传承、发扬、使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用之于指导农业生产点赞!图:“文明餐桌”签字活动资料图:丁海涛·省委办公区保障部2021年
作者简介
赵新泉,河南南召人。就职于河南省省直机关保障中心省委办公区保障部,城建工程师职称,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省委办公区保障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办事处明德社区长期学雷锋服务队志愿者。2020年度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年度河南省委办公厅标兵个人,2020—2022年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更多作品请点击顶部和底部“#赵新泉散文诗词摄影集锦(部分)”阅读。
★投稿格式:题目、内容+作者简介、生活照,发给下图总编微信,并及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