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龙的《龙马精神》看似是喜剧,你却不知真相有多残忍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3-06-14 发布于河南


不要瞧不起那些世俗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在为了想保护的人而努力。

电影《龙马精神》距今已经播出一段时间了,该片的公映日期是4月7日,也刚好是成龙69岁的生日。

细心的网友们发现这部电影,至少致敬了成龙的20部作品,大家也对它的期待比较高,一部作品,它可以满足大众对新鲜事物的体验,还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无论是龙马精神,还是对亲情的念念不忘,都能让大家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很多微妙的力量,汲取到一些生活的状态,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虽然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这部电影没有演出成龙的状态,也有人吐槽刘浩存的演技很单一,连作为一匹马的赤兔都演得比她好。

但是这部剧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有它独特可贵的地方,里面不仅穿插了功夫片段,而且还描述了一段特别感人的亲情部分,有好几处,看着看着就不禁让我老泪纵横。

几次都勉强憋回去,可是奈何剧情太感人,看得我眼泪汪汪。

虽然这部电影也有一些小瑕疵,不过还是有很多值得细品的话题,比如“究竟如何做,才能让事业和家庭维持平衡”、“当自己的专长生不逢时后,是否该坚持还是放弃”等等。

虽然影片的整体风格是以喜剧为主,但是细细起来,反而呈现出来的则是磕磕绊绊的感人片段,其中也阐述一些残酷的现实。

剧中的老罗年纪也大了,再也不能拍摄那些危险的名场面,而他就像一名落魄的流浪者,缺少亲友的关怀,他的妻子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离世。

为了维持日常的生活,他只能接一些片酬极少的商业活动,夏日炎炎,他就带着有腿疾的赤兔外出拍摄,有很多时候,他都接不到导演的邀请。

只能在路边街演,向路人祈求一些微薄的生活费。

当梦想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时,相信大多数人只会摇摇头,另外再换一个赛道,毕竟如果没有面包,若去追寻月亮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但是老罗对功夫的态度始终如一,即便生存都有困难,他还是拉着自己的马,在熟悉的战场上踏着响亮的步调。


1、亲情足以抵御漫长的寒冬

人到中年的老罗,只有一匹赤兔为伴,因为早年老罗是功夫舞台上的大咖,可是时过境迁,随着新型影片的加入,功夫片也就渐渐无人问津了。

当一个原本自己很擅长的功夫,随着时间的翻页被人渐渐遗忘,那些残存在过去的梦想,就会逐渐化为泡沫。

因为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在这暗无天日的过程中,继续消耗自己的激情。

因为困顿期往往很漫长,也导致他们坚持不下去,最后“耗死”在半路上。

而老罗走的就是这样持续孤独的路,他为了坚守内心的热爱,即便生活上过得穷困潦倒且负债累累。

哪怕他跟女儿之间的关系都冷到冰点,他都执着坚守着自己的热爱,在炎凉的四季中傲立自己的信仰。

如果没有女儿小宝的鼓励,相信老罗大概率也不会完成超难度的动作,龙虎武师的力量再强大,若没有亲情的鼓励,这部电影也就少了些温情。

虽然刘浩存的演技还是有很多槽点,但是赤兔的表现还是出乎意料的。

老罗跟小宝之间的母女感情线,一直是该影片的核心描述,明明是一部喜剧动作片,却充斥着很多感人的场面,却处处有表达,不怎么煽情。


2、人会老去,但电影不会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成龙虽然整体状态欠佳,很多时候看起来不是特别有力量,也许是因为面部暴露的皱纹,又也许是历经多年的武打训练。

导致电影有几处高难度的挑战,演员做起来显得比较吃力。

虽然少了那些危险的动作,但是整部作品中的武打戏,还是比较刺激的。

此外郭麒麟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不是师班出身,他在剧中饰演的小宝男友,不管是动作还是神态,都适当演的比较正常。

虽然部分演得稍微有些夸张,但是后面整体还是很不错的。

此电影主要是致敬龙虎武师的精神,虽然时间的推移,即便人会老,但是那些振奋人心的力量,依旧保存在大众记忆中。

生命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消逝,很多时候,虽然人会老去,但是那些残存在时光中的美好品质,是不会褪色的。

就比如某个人在哪个领域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以此可以影响更多人变得更好。

即便等到多年以后,哪怕这个已经不吃香了,但还是会被众人提起,人们依旧会从中汲取力量。

或者当一个人有了作品,就比如作家出版了自己的书,歌手发布了自己的唱片,演员有了自己的电影作品。

这些都会保存在大众平台上,即便生命本身会老去,但是只要作品还在,照样具有影响力。

所以很多时候,生命有限,但是当经典被记载在册,那它传达的精神则是无限的。


3、人生无常,珍惜当下

影片中的老罗虽然最后如愿得到女儿的原谅,但是回首他这一生,失去的也很多。

首先是他参演各种危险的动作商业活动,导致身体很多部分都受了伤,时隔多年都一直没有完全痊愈。

另外因为事业太繁忙,老罗连陪妻儿的时间都没有,也因为他长时间缺席女儿的成长,导致妻子去世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

其实生活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也从最开始无忧无虑的年纪,变成如今上有老下有小的大人。

因为住房、孩子的教育等问题,身为家庭的中干力量,自然要外出挣钱养家,在职场中奔波,背负着沉重的工作压力。

尤其是疫情期间,我们都不敢想那些艰难的岁月,都是怎么熬过来的,也许现在就业环境还不是很好,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乐观。

即便工作再卷,但我们都还有各自的归属,也都有家人的陪伴和互道的晚安。

有太长一段时间,我们也许会在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也许会陷入焦虑,但是因为有家人为我们做后盾,再苦再累也值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