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碛口古镇游

 翔山 2023-06-15 发布于山西
黄河碛口古镇游

驱车从临汾吉县壶口瀑布沿黄河一路往北,自临汾濕县下高速走国道苏北线,在吕梁市交口县吃了一碗面继续赶路,进入层峦叠嶂的吕梁山区道路,弯多路窄大车多,真的是考验驾驶技术,不知道翻过多少个山梁,又恰遇暴雨,见大树被风刮倒横亘在窄窄的山路上,小心翼翼避开,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朝临县碛口古镇进发。

黄河碛口古镇游

等进入位于晋西吕梁市西麓临县之南端、黄河之滨的碛口古镇风景区,已是云开日出,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保存完好的古镇古建筑展现在眼前,体验到经风雨而后见彩虹的畅快。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黄河碛口古镇游

碛口古镇因为境内的黄河和湫水河交汇处的大同碛得名,也是黄河秦晋大峡谷中最大的一个碛,所谓碛,就是砂石堆积而成的一个浅滩。也正是这个最大的碛,成就了碛口的繁荣,因为自古以来,从银夏、包头等黄河上流和河套地区来的商船,大多数时候,无法通过这个落差2-3米的碛和激流险滩,只好停船卸货改走陆路、经吕梁的离石去太原、北京天津等地,慢慢的这里就形成“水陆码头小都会”,成就了碛口的繁荣,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

黄河碛口古镇游

九曲黄河第一镇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黄河碛口古镇游

碛口古镇南侧的村落是1947年自延安东渡黄河的第一站,沿着指引爬到一个塬上去瞻仰一下。

黄河碛口古镇游

夕阳西下,隔河相望,余晖笼罩在对岸的陕西榆林市吴堡

黄河碛口古镇游

夜幕下的河滨民宿,很有情调

办完入住,已是华灯初上时分,站在古意盎然的印象碛口客栈前,脚踏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迎着扑面而来的河风,远处传来隐约的涛声,面对波光粼粼的黄河,一天的驱车跋涉、鞍马劳顿一扫而空。

黄河碛口古镇游

从古镇标志建筑黑龙庙上俯瞰黄河和古镇一角

黄河碛口古镇游

  第二天一早,寻访黑龙庙,黑龙庙雄踞山丘之上,依山面水,远远望去,有几分巍峨,又略带岁月沧桑。沿着石头铺设的斜坡道爬上坐东北向西南的黑龙庙,其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此外东西配殿、看台、廊房共22间。

黄河碛口古镇游

建于明代的保存完好的最高标志建筑——黑龙庙,每当庙会演出,对面的吴堡人听得更清楚,当地人称'山西唱戏陕西听'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黑龙庙,大爷很热情也很配合,欣然同意合影

黑龙庙创建三百余年来,几经修缮,使整体建筑严谨合理,左右对称,奇伟壮观。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处处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湫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乐楼的音响效果甚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声音清脆,越过黄河,响彻数里,“黄涛共鸣,湫水助唱”,又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

黄河碛口古镇游

走下黑龙庙,来到明清街,见证晋商商贸历史文化的痕迹。据介绍,明清至民国年间的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停泊的船只有100—200艘之多,各类店肆300多家。缓步走在青石铺砌的古老街道,两旁的建筑依山就势,码头、货栈、票号、当铺、药铺、烟店、镖局、妓院等一应俱全,几乎囊括了典型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黄土高原特有的“明柱夏檐高圪台”建筑风格阐释了水旱码头曾经的辉煌和繁荣。与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不同,碛口古镇和风景区不收门票,其院落至今还有原住民生活其间,是名副其实“活着的古镇”。整座古镇院与院之间有小门相通,进入一院,就可通过院与院之间的小门游遍全镇,既保持了各家各户各自生活的独立单元,又加强了整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黄河碛口古镇游

民风淳朴,礼让三分

古镇原有东中西三条主要街道,可惜,1976年黄河发大水,冲毁了部分街道,要不碛口要比现在的规模更为宏大。遵照晋商的规矩,在碛口经商者均不带家眷,三年回一次老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生意为伍。所以有民谣说:嫁汉不嫁买卖汉,一辈子夫妻二年半。但正经商人很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绝不眠花宿柳,到烟花巷寻欢的多是些船夫、搬运工等。据传,碛口镇当年最出名的妓女是民国初年从陕西米脂来的冯彩云,所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长的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倾倒多少人,社会地位竟超过了普通商店老板。可惜只活了二十七岁,死后碛口商界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留意了各个店铺牌匾,细看之下,其中竟有美孚公司的分号,还有孔祥熙家的烟店、祁县乔家的“大德通”票号。这些店铺有北方特有的三开间一门两窗式铺面,但主要为南方常见的活动板门式,白天全部打开,方便经营。站在石板街上,我甚至可以想见古镇当年的繁华和兴盛,看到白天街道上来往不断的骆驼、骡马大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听到到夜里店铺关闭排板门和掌柜拨动算盘珠的声响。

黄河碛口古镇游

明清街——感受晋商商贸重镇的历史痕迹

黄河碛口古镇游

镖局,后面是存放贵重物品的仓库,由当地武功最高的十位结义兄弟组成,故名。

走出明清街来到河滨,发现除了几条快艇赖洋洋摊在河边,竟然没有一条船,显得落寞萧条,我想,如果没有更高效的火车和汽车,以这样的水运要道,相信这个水陆码头依然会商贾云集,商贸繁荣,但历史没有如果,一去不返不会倒退。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黄河碛口古镇游

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到太原,中午提前在一个河边的客栈吃饭,就我跟本地老板两人聊天,老板很热情健谈,给我介绍一个来历和一个风俗:

碛口古镇索达干村来历。传说,元朝末年,对汉人的统治变本加厉,每十户编为一甲,甲长为蒙古人,甲长欺男霸女为所欲为。为防止汉人起义,规定村民家中的菜刀必须用链环钉在案板上,而且每10户只能共用一把菜刀,使得做饭时大家伙还得排队等待,情急之下,有人捡起薄铁片子将和好的面削进锅中煮着吃,从而发明了山西特色刀削面。人们忍无可忍,想联手起义,但蒙人十分警觉,看管甚严。某年七月十五,一个叫姚寥的人对月凝视,想到中秋节快到了,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送吃月饼,就提前写了“八月十五杀鞑子,一齐动手”几个字,并将纸条装进月饼中,广送亲朋。这样,很快大家就都收到信。到了中秋节那天,临县小河沟两岸上百个村子齐动手,将鞑子们全拉到沟边杀掉,鲜血顺着小河沟一直流到黄河岸边塌下了下来,后来,这个村子就叫做“血塌岸”,又叫“杀鞑干”,就是将鞑子杀干净的意思,因过于血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索达干”。

黄河碛口古镇游
黄河碛口古镇游

老板还给介绍一个当地婚俗。碛口一带的婚俗也独具特色,娶亲归来,是要公公背着媳妇进门的。而且,公公身穿古装戏服,满脸被人撒了白色的面粉,背写“炒面神”字样在前背媳妇,婆婆在其后手执笤帚或棍棒,一边打一边嘴里喊“我吃醋”,笑料百出,场面十分有趣。原来,这也有一段故事。过去,当地人走西口,年轻人长年在外奔走,很久也难得回趟家。于是,有这么一家人公公慢慢地和儿媳好上了,不曾想,有天夜里,儿子突然回家,敲门半天也不见媳妇起来开门,媳妇一急,暗中将公公藏进面缸方才开门。儿子进门后,小两口半年不见,亲热起来没完没了。把个公公在缸里憋得实在呆不下去,遂起身就想遛。儿子听见动静,下地揪住就打,媳妇一看不妙,急忙劝停,说“这可是炒面神,千万打不得。你不在家,炒面身隔三岔五来家中陪我。”儿子信以为真,心里嘀咕“我说怎么有点面熟!”后来,事情被婆婆知晓,和老头子大闹一场。到现在,演变成婚俗,意在提醒人们不得乱了人伦。

黄河碛口古镇游

2023年6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