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画师画了幅美人图,对儿子说那是他未来的媳妇,哪料到

 木子君的小屋 2023-06-15 发布于河南

从前,湖广一带有一个书生叫秋子丰,他擅长丹青之术,尤善美人。

这一天他画了一个仕女图,刚刚放下笔,就发现自己的儿子秋成呆呆地望着画面,好像被女子的容貌所吸引。

他哈哈大笑,想不到这小家伙也懂欣赏美人,就说道:“儿砸,好好吃饭,待你长大了,我就将这美人许给你当老婆,咋样?”

小秋成听了,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声好,就吸着鼻涕离开了。

秋子丰笑了笑,让匠人将画裱了之后,就挂在卧室里,吃饭的时候,对秋成说道:“别饿坏了你媳妇。”

小秋成听了,就用自己的小碗盛了满满一碗饭,放在画像前。

待秋成长大之后,知道父亲在戏弄自己,这才没有继续下去。不过他还是很喜欢这幅画,将它挂在了床头,时不时把玩一番。后来到了县学读书,也将画卷带在了身边。

这一年,秋成来到白鹿书院读书,这里离家比较远,每天早午两顿饭在家里吃,晚上就住在书院里,因此他在午时都多带一些干粮,到了晚上垫肚子。

这一天晚上,他刚刚下了学,饿得饥肠辘辘,就去自己的包里取干粮。

一摸却发现明明中午时已经备好的干粮不翼而飞,他以为自己中午忘在了家里,就忍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晚上,他取干粮的时候,又发现包里空空,这一下他就觉得不对了。他可以确定,自己中午百分之百带了干粮,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自己独住一屋,平时出门就挂上了锁,小贼想偷不是那么容易。这干粮跑哪去了?

为了解开这个谜底,他这一天照常将干粮放在了包里,拿着书出了门。

他没有前往学堂,而是悄悄躲在了窗口,守株待兔,想捉到那个小贼。

结果眼看到了晌午的时候,有一个粉衣美人不知道何时进了屋子,轻车熟路地打开包裹,取出干粮吃了起来。

秋成一看到这个美人的脸,当时就愣了,因为这女子和他携带的那幅画像上的美人不管是长相还是衣着都一模一样。

神了,他连忙打开窗子跳了进去,美人听到动静,已经不知所踪,而那幅美人图依旧挂在墙上,画中美人手执朱管,低头沉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寻找了半天,没有看到那个粉衣美人,就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之后一连数日,他的干粮都没人动。就在他以为之前只是一场梦的时候,这天晚上又发现自己的干粮不见了。

这一次他没有躲在窗前,而是将大门虚掩,然后上学去了。

晚上放学的时候,天色已晚,秋成蹑手蹑脚来到自己的屋子前,从窗缝往里看,只见一粉衣女子从画卷上走了下来,她刚刚落地,秋城就推开门闯了进去。

美人刚刚将干粮凑到嘴边,看到秋成站在她面前,呆往了,一双如水的秋波愣愣地望着秋成。

秋成抓住她的手腕,瞪大了双眼:“我今天终于抓到偷食之人了!”

那女子一看到秋成凶恶的样子,当时脸就红了,期期艾艾地说道:“公子吓死我了,你放了我吧,我虽然有罪,但不会畏罪而逃的。”

秋成松开手,他回头看墙上画卷,那画上的粉衣女子依旧拈管沉思。就问道:“我刚刚看到你从画上走下来,为什么画中美人还在?”

粉衣女子说道:“我乃画中精灵,这画上女子虽然逼真,但没有血气,怎么能离开纸呢?”

什么是血气,秋成也不懂。他也懒得想,只是问那女子:“你为什么突然偷我的干粮?”

女子说道:“难道你吃的东西,我不能吃吗?”

秋成被这反问的,当时就愣住了:“那你为什么偷我的东西?”

女子叹了一口气:“这事说来话来,让小女子慢慢道来。我既然吃了你的东西,让公子没有饭吃,公子不责问我,我也不能免其责。”

屋子里有一个墙柜,是秋成放干粮的地方,女子来到柜前,一伸手端出了一盘热气腾腾的馒头,又端出了一盘红烧肉,一盘酥茄子,一锅紫米粥。这些饭食都热气腾腾,像是刚刚出锅一样。

没多久,秋成书桌上就摆得满满的,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

秋成当时眼睛瞪得大大的:“你怎么变出这么多的美食?”

女子甜甜笑道:“今天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岂能草草了事。”

秋成洗了手,坐在那里与女子吃了起来,女子不知道从何处拿出一个锡壶,倒了两杯酒,其中一杯递给了秋成:“我是你父亲当年所画的美人,当时他老人家就说了,让我当你的媳妇,所以每天吃饭的时候,你都会盛满满的一碗饭来供奉我,慢慢的有了食气,我就有了灵识。只是你年纪尚小,气血未定,我也不敢引你犯戒。如今公子你将要行冠礼,所以我才出来与你相会。”

秋成一听,喜出望外,在女子的劝说之下,他不知道饮了多少杯酒,醉得一榻糊涂,在女子的搀扶下上了床。

第二天一大早,秋成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躺着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他想到昨天晚上的奇遇,才知道那不是南柯一梦。

从此每到晚上,女子都会端出饭食,服侍秋成用饭之后,二人才一起安歇。由于粉衣女子没有名字,秋成就叫她画仙子。

这一年秋天,秋成的娘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延医问药,最终也没有治好,撒手西去。秋成的弟弟秋收不过四岁,还不能照顾自己。

秋子丰一个人白天忙着家务,晚上还要照顾小儿子,又当爹又当妈,没几个月,就累得脸都黄了。

后来在同窗的协助之下,娶了再嫁之女许氏为继室。

许氏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只是她看着秋收的目光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意思。

这年冬天,秋收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都会哭个不停。在哭得烦了,秋子丰一拍桌子,吼道:“天天就知道哭,哭个逑!你这样子,你娘怎么会喜欢你,来,我喂你!赶紧吃饭。

他一摸秋收的碗,当时烫得就将手给缩了回去。

这怎么回事?他仔细观察,这才发现每天吃饭前,许氏都会将秋收的小碗放在锅里蒸一会儿,用热碗盛汤给秋收吃,因为烫手,秋收不会表达,所以才哇哇大哭。

秋子丰明白了怎么回事,暗骂许氏歹毒。当时拿起家里的扫帚,将许氏给狠狠地打了一顿。

从此之后,许氏收敛了许多,但一年之后,她生下了儿子秋给之后,更视秋收如仇人。

秋子丰不可能天天护着二儿子,就让秋收跟着哥哥秋成读书,暗暗叮咛秋成,没事不要让秋收回家,害怕许氏下毒手。

哪料到这一年,秋子丰也因为一场病离开了人世。成给父亲办理了后事,带着弟弟秋收回家守孝。

这一天,秋成有事外出,他回到学堂,怎么也找不到弟弟秋收的影子。

他到处打听,有一个同窗说道:“刚刚秋收的娘许氏将他喊回家了!”

听到这话,秋成一会儿也不敢耽搁,他一路奔跑,回到了家,许氏正在屋子里烙大饼,秋成问他秋收哪去了。

许氏不冷不热:“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有见着他。”

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家附近找了好几圈,都没有看到弟弟秋收的影子,这才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将弟弟丢失的事情告诉了画仙子,画仙子微微一笑:“放心,弟弟虽然有难,但不至于丢了性命,待晚上的时候,我与你一起去救他。

秋成一直等到了二更时分,画中仙才换了一身衣服,对秋成说道:“我们走吧!”

他们手拉手出了门,回到家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闭。秋成轻轻推了一下,推不开,好像从里面给锁上了。

这如何是好?秋成犯了难。

画仙子微微一笑:“没事,我们可以翻过去!”她拉着秋成轻轻一跃,秋成只觉得自己身轻如燕,瞬间跃过墙头,来到了院子里。

他们悄悄地各个屋子里寻找,除了许氏的卧室,其他地方都找了个遍。没有发现秋收的影子。

画仙子问道:“你家可有地窑?”

秋成点点头,他打开地窑,发现秋收果然在里面,他的嘴被塞着,一脸泪水,好像是哭干了泪水,已经睡着了。

秋成背起弟弟,和画仙子一起翻过墙回到书斋,他将弟弟的身体检查了一番,没发现异样。

画仙子扳开秋收的嘴,当时秋成就气坏了,原来二弟的嘴里被扎了两根钢针,他拔了针,没多久,秋收悠悠醒来,由于嘴里疼,哭了好半天,这才喝了一点点粥,又沉沉睡去。

看着弟弟受到如此折磨,秋成心如刀绞,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许氏也是自己的娘亲,以子告母,这在当时可是忤逆大罪,对秋成的名声影响很大。

他叹了一声气,问画仙子怎么办?

画仙子说道:“我可以保全你的弟弟,不过要与你暂时分开一段时间。”

秋成看了看可怜的弟弟,同意了。

画仙子又告诉他一件事:“夫君,我已经怀上了你的孩子,你给起一个名吧。”

起名?当时秋成就头大了,自家姓秋,起名向来是难事,他摇摇头:“我一时也没有好的名字,你直接起一个便是。”

画仙子同意了,她抱起秋收,二人一起出了门,秋成送到了门外,看到妻子与弟弟凭空消失在空中,而屋子里的画像也一起消失不见,顿时心里像是少了什么东西,空落落的。

再说秋成的后母许氏,她知道秋收被秋成救走藏了起来,心里很是恼火。

“秋成啊秋成,我看你年龄大,马上就要离家,本想放你一马,哪料到你却救你那短命的弟弟,那我就不客气了!”

她千方百计加害秋成,但秋成比较谨慎,天天避着许氏。

许氏送来的饭食,他都说自己不饿,让对方端回去。这一天,许氏炖了一只鸡,当众拉着秋成回家吃饭,一把鼻子一把泪,秋成无奈只好回到家。

一到家,许氏满脸堆笑,盛了一碗鸡肉:“赶紧吃吧!你看看,最近都瘦了!”

看着碗里的肉,秋成皱了皱眉头,看到趴在门口的大黑狗,他突然哎哟一声碰了一下碗,当时碗就跌在地上,摔成了碎片,那只大黑狗一看到鸡肉,就扑了过来,没一会儿工夫,就将一碗肉啃食得干干净净。

一看到这个情形,许氏的脸都白了,她刚要说些什么,那只狗突然惨叫了几声,竟七窍流血,倒毙在院子里。

看到这一幕,秋成瞪视了许氏一眼,拂袖离开了家。从此之后,不管许氏搞什么花样,他都不再吃对方的饮食,许氏也无可奈何。

后来许氏生下的孩子秋给长到了五六岁,到了启蒙的年龄,秋成想让他到学堂里跟着自己读书。

许氏以己度人,以为秋成要害这个弟弟,死活不答应。

直到秋成再三说明,许氏这才同意了。她看到秋成为人善良,待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十分用心,才慢慢地解开了心结,一家子的仇怨这才成了过去。

这一年,秋成到府里参加府试,刚下考场就听说许氏得了病,急吼吼地回到家,许氏已经咽了气。此时的秋家没有秋子丰掌舵,许氏不事生产,家里已经渐渐没落,连给许氏做一套寿衣的钱都凑不够。

不得己,秋成脱下自己的外袍,给许氏裹上,这才办理了后事。

秋家的亲戚朋友一看秋成这么孝顺,连曾经害过他的继母都如此对待,赞不绝口,纷纷出钱资助,正好此事秋成已经中了秀才,他拿着这笔钱转手做了一个小生意,家里开始充裕起来。

但秋成依旧不忘读书,同时也监督弟弟秋给认真苦读,秋给没有继承许氏的毒心肠,对哥哥十分感激,他认真苦读,十二岁那年就中了秀才。

这一年,秋成带着弟弟一起到省城参加乡试,他们兄弟二人来到贡院门外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人拉自己的衣袍:

“大兄也参加今科的考试吗?”

他回过头,发现来人竟是二弟秋收,此时的秋收已经长成一个壮实青年,兄弟二人久别重逢,抱头痛哭一番。

他们一起回到了寓所,秋成指着秋给说道:“这是你我兄弟的弟弟,留在家里无人照应,所以也将他带来见见世面。”

接着,他将许氏已经去世三年的事情说了出来,秋收听了并没有感到意外:“我听嫂嫂说过,弟弟今年孝期满了之后,也就要入县学了。”

听到秋收提到嫂嫂,秋成就想到了画仙子的绝美容颜,连忙问道:“小弟如今住在什么地方?可跟你嫂子住在一起?”

秋收答道:“小弟现在住在临县,离家里约有三百余里,小弟之所以成才,全赖嫂嫂延请名师教导之恩,家里还算小康,你儿子,我那侄子如今已经十三岁!”

听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十三岁,秋成百感交集。因为家里的原因,儿子还未出生,就随画仙子离开,想不到如今已经十三年了,真是岁月如梭。

他一心都想着画仙子还有儿子的事情,草草地参加了三场考试,就和弟弟一起回到了家。

秋成的下人提前回去通报消息,待他们兄弟三人骑马赶到家时,画仙子已经在门口迎接。这对神奇的夫妻离别一十三年,终于重逢。此时的秋后已经颇显老态,鬃角有华发长出;而画仙子依旧如十三年前一样美貌,仿佛大姑娘一样,与画中人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夫妻相见,执手相看泪眼。不过两个弟弟在身边,秋成也不好多说什么。

待他们来到中堂坐下,画仙子叫来了一个少年:“这是你爹!你还不赶紧上前拜见?”那少年长相清秀,眉宇间有画仙子的样子,秋成看着儿子,高兴得热泪盈眶。

他暗暗埋怨画仙子:“十三年了,你也不想着去找我?”

画仙子斜了秋收一眼:“这得怪你这个二弟,我一提让他回家请你过来团聚,哪料到你这个二弟一听说我要赶他回家,吓得面无人色,手里的东西都掉地上了。也因这个原因,一直拖到了现在。”

听他这么说,秋收马上叫屈:“嫂嫂也晓得,我当年在家过得什么日子!”

他想多说,但看到弟弟秋给尴尬的样子,就没有再说。

一家人诉了别后情形,谈到自己当年家里困窘,连许氏下葬都买不起寿衣,无奈只能裹着自己棉袍的事情。画仙子说道:“夫君真是好人,不过好人有好报,夫君今科高中,也赖于此。”

秋成不明所以,问她怎么回事?画仙子抿嘴微微一笑:“揭晓之后,夫君就会知道情由。”

再说这科举大事,考生下了考场,各房的考官就开始了忙碌,开始审阅考卷。有一个房师,也就是秋成考场的那个考官姓王,他读了秋成的卷子,觉得秋成的文采普通,整篇文章平平无奇,刚要将它黜落。就看到一个身着男衣的女鬼在他面前长跪稽首,他吓了一大跳。不过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官,在阅卷时出现这种异状,他知道与刚刚的考卷有关,本着不落一个才子的想法,他又认真阅了一遍卷。

他刚打开秋成的文卷,那个女鬼就消失不见。但秋成的文章他读了三遍,实在平平无奇,刚要黜落,又遇到了之前的女鬼向他稽首,无奈之下 ,他拿着秋成的卷子,去面见主考官,让他看一下秋成的卷子。

主考官一看王考官的表情,心里好笑:“你明明想要走关节,何必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抱着暂且一阅的态度,他留下了考卷,认真阅读。但读了文章,却紧皱眉头:“这是哪家的学子,如此文章,实在是不堪一读。”他刚要将其黜落,就发现面前一阵清烟,有一个三四十岁相貌的女鬼在他面前下跪,连连磕头。

他阅卷多年,哪见过这世面?十分惊异,就对那女鬼说道:“本官明白你的意思,这学子是大德之人,你去吧,他这场必中。”

那女鬼听了,连连表示谢意,就消失在空气中。

就这样,本来要名落孙山的秋成,因为冥冥中的保佑,意外中举,虽然吊车尾,却是实实在在的举人老爷。

拜见房师的时候,王大人对秋成说道:“秋成啊,你这种侥幸得中,并不是靠的文章功夫,而是积了阴德所致。”

秋成不明所以,王大人将评卷时的情形给讲了出来:“我阅你的文卷时,曾经遇到了一个身披男式袍服的女鬼,她是你什么人?”

秋成听了,潸然泪下,说道:“那是门生的继母。”接着他将为何许氏下葬时身着男衣的事情讲了出来,王大人叹息道:“人家说,孝之所至,可以感天动地,想不到我也遇到了。”

因为此事,他很青睐秋成,就收其为弟子,将他召至身边,给他讲了一下作文的不足及如何提高,在王大人的指点下,秋成的文章一日千里,比当年大有益进。

这一天秋成整理箱笼,突然在里面发现了已经蒙上尘土的美人图。

他问画仙子:“这幅画为什么不挂起来?”

画仙子微微一笑:“我本人活生生站在你面前,你却钟情于一卷画像,这是什么意思?”

秋成乐了:“那我将它给烧了?”

画仙子连忙制止:“千万别,你烧了它,你我再无相见之日。”

秋成不明所以,但想到这幅画的重要性,就记在了心里。

又过了几年,秋成的儿子都生下了儿子,一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秋成的孙子百天的时候,家里备下祭品,祭拜先祖,秋成看到画仙子手执画卷,就着点着的金元宝银元宝一起焚烧,当时大惊失色,连忙从画仙子的手中将画抢了过来,但为时己晚,那画已经被点燃。

秋成连忙扑打画卷,想要灭掉火,却无济于事。

随着画卷最后一片纸被烧成了灰,画仙子也慢慢消失。秋成拼命扑了上去,却扑了一个空!他想着画仙子的恩德,哭得死去活来。

突然在泪眼朦胧中,他看到画仙子站立于清烟之中,微微笑着:“夫君,你我缘份已尽,我去了!”说罢随着轻烟扶摇直上,过了一会儿,彻底消失不见。

祠堂里,秋成的两个弟弟,还有儿子都问他画仙子去了何方。

他也说不明白,在大家的追问之下,他才将画仙子与他的过往一一讲了出来。

从此秋家祖祖辈辈都供着一幅美人图,那是秋成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画仙子的容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