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龙安府

 何足道斋888 2023-06-15 发布于四川

  

  

  

  

什么是龙安府

“谁凿鸿蒙一线开?盘空鸟道傍岩限。遥通隔岸缘绳度,忽断悬崖接栈来。树杪穿云疑作雪,石横障水激成雷。只因锁钥西陲重,不惜流沙远埃台。”这是清初龙安知府、浙江人翁佶的《小河道中诗》。形象地描述了地处涪江上游崇山峻岭之中的龙安府地理环境的险峻和战略地位的重要。龙安府治地位于今平武县龙安镇,明清时一直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城池建好后,龙州军民千户所、龙州宣抚司、龙安府及平武县都设治于此。

一、府制起源与变迁

府的设置始于唐朝。“唐代以京师为首善之区,地广人众,特隆重其制,崇之曰府,以别于其它州郡,而其职掌则与州郡相同,府之设置始于此。”府统县而与州郡同级,府为特制。明清之际,府制日盛。清代,府超过州成为二级政区的主要形式。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府制寻废。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开创道制,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后增至15道,形成道辖府、州,府、州领县的行政区划格局。安史之乱以后,原为边关军事制度的节度使变成为内陆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道遂成虚设。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又开创府制,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设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单位。综观唐代诸府,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诸京都(包括陆续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改置为府,以示不同于常州,如并州改置为太原府,荆州改置为江陵府。终唐之世,此类府有10个。二是在内陆重要地区置都督府。都督制起自曹魏,至唐武德七年(627)都督府始成行政区划之一级,如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唐代初年,平武境内的龙州先后隶属于利州总管府、利州都督府和松州都督府。龙州本身也曾两度设置都督府。第一次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据《李龙迁祠记》碑载,至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诏曰:“江油古邑,地带灵山。自梁迄唐,屡蒙显贶。眷兹龙境,礼合褒崇。可升龙州为都督府,赐号灵应郡。”〔《李赏斫龙州牛心山古观松柏验》所记文字略有出入:至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诏曰:“江油旧壤,境带灵山。自狩巴梁,屡昭感应。眷兹郡邑,合有增崇。可升龙州为都督府,赐号应灵郡。”〕长庆四年(824)八月,龙州刺史尉迟锐奏称境内牛心山上有仙人李龙迁祠,颇显神灵。但其“龙脉”在则天时被掘断。敬宗命龙州征发数万人修筑塞补。事后,又升龙州为都督府《唐要》 卷七十记其事:山南道新升都督府。……龙州。长庆四年十月升。三是边地置都护府。都护之名起自西汉,当时在西域设有都护。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府,其后渐次增置,至唐中宗时共有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六都护府。

宋初,太宗因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实行道、路并存的行政区划制。淳化五年(994)后,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县级单位有县、军、监。州级单位中,府地位最高。当时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其他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情况与唐朝很相似。宋代的府分为京府和次府。京府设于首都或陪都所在地,北宋建有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其地位比一般府高,与路平级。其他的次府,地位略高于州。元丰八年(1085)时,全国共有14个府。

与北宋对峙的辽,承袭唐制,将全国分为五道,又称五路。道(路)的下级单位、县的上级单位有府、州、军、城四类,县的同级单位有军、城。与南宋对峙的金,采用宋制,曾分境内为20路。路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辽、金府的地位也高于州,一些重要的州被称为府。

元代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为省。行省下辖路,路领府、州(也有不隶于路而直隶于行省的府、州,称为直隶府、直隶州),府、州辖县(也有不辖县的府、州,称为散府、散州)。

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为省。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府(州)-县三级制并存的行政区划格局。龙安府建立后,上隶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县,为省-府-县三级制。在承宣布政使司和府(直隶州)之间,还设置有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

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各省的都指挥使司(都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洪武四年(1371)设置的青川守御千户所则是一种不隶属于卫而直属于都司的特种编制。当时龙州为土司建置,也经历了复杂的卫所制变革,并与相邻松潘地区的政区设置相互交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洪武六年(1373),龙州宣慰司自江油武都徙治青川所城(今青川县青溪镇),同年末改龙州宣慰司为龙州,仍属广元府。洪武九年(1376),龙州改属保宁府。洪武十二年(1379),平羌将军丁玉平定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乱,收复松潘地区,置松州、潘州二卫,寻并为松潘卫,属四川都司。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改龙州为松潘等处安抚司,又置十三族长官司。洪武二十年(1387),改松潘卫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松潘等处安抚司复为龙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龙州为龙州军民千户所,并于次年徙治盘龙坝箭楼山麓(今平武县城龙安镇)。后又改龙州军民千户所为龙州,仍属保宁府。宣德九年(1434)改龙州为龙州宣抚司,属布政使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复改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为松潘卫,辖千户所一、长官司十、安抚司五。嘉靖四十五年(1566)末,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

清初仍沿用明布政使司制。至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直隶州下也可领县。主要为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承袭明朝道制,清代省以下也有道的设置。

清代还在新开发地区增加行政区划单位厅,直隶于省的直隶厅与府平行,其地位略高于直隶州(但多不辖县),隶属于府的散厅相当于县。此外又在内蒙古、外蒙古、新疆、青海以及东北的奉天、吉林和黑龙江建立盟、旗行政区划单位。盟相当于内陆的府,旗相当于县。这一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沿袭至今。

清代继承明代的卫所制,并进行调整、改造,建立了新的卫所制度。清顺治十六年(1659),并青川守御千户所入平武县。雍正七年(1729)拨松潘卫隶龙安府。雍正九年(1731),改松潘卫为松潘厅。乾隆二十五年(1760),升松潘厅为直隶厅,直隶于松茂道,脱离龙安府管辖范围。清《皇朝通典》卷九十四“松潘厅”:“旧松潘卫。雍正九年,移龙安府同知厅治此,仍属龙安府。乾隆二十五年,直隶松茂道。”

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府,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京府长官则称“府尹”)。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府为“郡”、知府为“太守”。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明清两代,知府品级一般为正四品或从四品(京府府尹为正三品)。知府之下,设同知、通判等官员,辅佐知府处理公务。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同知则相当于唯一的副市长。知府的办事机构为知府衙门,亦称府署、府衙。通常主要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自明代开始,知府衙门亦仿中央六部之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又称六科),作为知府的直属办事机构,其办事人员称作书吏、书办,统称典吏。

二、“龙安”之名称溯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上下数千年,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文化各个层面。以“龙”命名成为一种传统,带“龙”字的地名遍布全国各地,在平武这种现象就非常突出。而以“龙”命名的政区也极为普遍,平武境内就有“龙州”和“龙安府”。

在龙安府建立以前,历史上以“龙安”为名的郡、县主要有三处,其中一处远在江西。唐武德五年(622)分建昌县置龙安县,治今江西省安义县新民乡,属洪州。武德八年(625)县废,仅存在4年时间。另外两处都在今绵阳市管辖区域内,与平武相隔较近。

其一是仅存在了5年时间的龙安郡与龙安县。西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2,原设置于今甘肃省文县境内的阴平郡阴平县俱没于氐遂于今江油市小溪坝镇阴平村侨置北阴平郡阴平县(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隆兴场侨置南阴平郡与阴平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于今甘肃省文县境内复置阴平郡与曲水遂改北阴平郡为龙安郡,阴平县为龙安县。《隋书地理志》阴平县”条记载“宋置北阴平郡,魏置龙州。西魏改郡为阴平,又名县焉。”《太平寰宇记》顾野王《舆地志》晋人流寓於蜀者,仍於益州立阴平郡。西魏废帝二年定蜀,改阴平为龙安。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三考证“按北阴平郡立于晋世,《隋志》谓宋置北阴平郡者误。西魏改郡曰龙安,当从《寰宇记》。”《周书・辛庆之传》:族子昂,尉迟迥伐蜀,蜀平,表昂为龙州长史,领龙安郡事。州带山谷,旧俗生梗,昂威惠洽著。”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北周取代西魏后,龙安郡为静龙郡,龙安县为阴平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静龙郡阴平县改隶始州。

其二在今绵阳市安州区境内。唐武德三年(620)在北周金山县故城(原安县永安镇向阳村,2009年2月划归北川县)置龙安县,以境内龙安山(原安县永安镇大安村,现归北川县)而得名。《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三记载:“龙安县,上。东北至(绵)州七十八里。本汉涪县地,周武帝天和六年(571),于此置金山县,隋大业二年(606)废。武德三年(620),于废金山县城置龙安县,因山为名。”“龙安山,在县北十里,有好林泉。隋开皇中,蜀王杨秀立亭馆以避暑。”龙安县设置之初属绵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改属石泉军宣和元年(1119)改名安昌县宣和三年(1121)还隶绵州宣和七年(1125)复属石泉军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安县三年(1255)为石泉军治。蒙古中统五年(1264)升石泉军为安州,属成都府路,龙安县并入安州。明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安昌镇,属成都府。此龙安县共存在644年(含其中改名安昌县的12年)。

今人易将此龙安县与龙安府相混淆。如历史名茶“骑火茶”,就曾引起两地争议。上世纪80年代,平武县大力发展“蚕、茶、果、药、畜”五大商品基地,为宣传本地茶叶历史悠久,有人见某书有“龙安有骑火茶”的记载,便望文生义,未加考证就想当然地以为此“龙安”就是曾设龙安府的平武县,而不知还有设置更早的龙安县,于是文称平武产“骑火茶”。关于“骑火茶”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代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北堂书钞·茶谱续补》云:“龙安造骑火茶最为上品。骑火者,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对此,唐末五代时毛文锡所著《茶谱》也有记载:“龙安有骑火茶,最上。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当时龙安府尚未诞生,而今江油市境内的龙安郡与龙安县仅存在5年时间,且早已改名、复名,当时可称“龙安”者只有绵州龙安县,其地唐代已是重要的茶叶产地“骑火茶”的归属已不辨自明。唐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茶经今注》“龙安县、松岭关:龙安县,今四川安县。松岭关,在今安县西五十里。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西昌,在今四川安县东南花荄镇昌明,在今四川江油县附近神泉县,在安县南五十里西山,岷山山脉之一部分。

此外,因为郡是秦汉古制,旧时文人好古,也常把州、府称为郡。《国朝献征录》卷之九十七山西左布政使长清李公侨墓志铭记载:“甲子,进四川按察使。土酋薛兆乾以龙州叛,掠青川诸邑。公赞策抚台,俘斩兆乾,赦其胁从,更置龙安郡。”此处的“甲子”为嘉靖四十三年(1564),是年李侨任四川按察使。嘉靖四十四年(1565)龙州宣抚司宣抚使薛兆乾叛乱。嘉靖四十五年(1566)李侨协助四川巡抚平定薛兆乾叛乱。当年年底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而李侨墓志铭却记为龙安郡,就属于这种情况。道光《龙安府志》所录陈于朝旧序还称龙安府为“龙郡”,称前任龙安府知府翁佶为“郡守”。其后也有人称《龙安府志》为“郡志”。

“龙安府”一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绵州(今绵阳市)。《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二记载: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四月“壬午(二十八日),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子璋骁勇,从上皇在蜀有功,东川节度使李奂奏替之,子璋举兵,袭奂于绵州。道过遂州,剌史虢王巨苍黄修属郡礼迎之,子璋杀之。李奂战败,奔成都。子璋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为龙安府,置百官,又陷剑州。”同年五月“乙未(十一日),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攻绵州,庚子(十六日),拔之,斩段子璋。”段子璋被斩,其非法设置的“龙安府”自然被废。这个存在不足20天的“龙安府”,可谓昙花一现。它与后来正式设置在今平武县的龙安府并无关联,仅为花絮趣闻,供龙安子民品评。

历史上被称为“龙安府”的政区,还有历史名城黄龙府,即唐代渤海国之扶余府。契丹天显元年(926)七月,契丹王耶律亿(辽太祖阿保机)灭渤海回师,卒于扶余府。传说辽太祖驾崩时,其地有黄龙出现,后改扶余府为龙州,又称黄龙府。清人景方昶《东北舆地释略》记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方昶按:景宗保宁七年(975)以前之黄龙府在今开原县境,本扶余国王城,渤海号扶余府,太祖改龙州,景宗保宁七年(975)废,圣宗更名通州者也。圣宗开泰九年(1020)复置之黄龙府在宾州西北,金改为济州,即今农安县治是也。圣宗因复置黄龙府,故改旧府为通州。

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掳走徽、钦二帝,一度囚禁于此。岳飞率岳家军奋战十余年,收复大片失地。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在朱仙镇会战中大破金兀术,金人锐气尽丧,宋人士气高涨,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岳飞高兴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可惜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未能如愿。改黄龙府为济州后因与山东济州重名,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济州为隆州。因黄龙府早有龙州之称,故隆州有时亦写成龙州。金贞佑二年(1214),升隆州为隆安府,亦作龙安府,属上京路。这里的“龙安府”是因“隆”与“龙”字音相同,异写而形成的别称,并不是正式的建置名称。黄龙府古城几经毁弃,几度繁华,演变为现在的农安县城。由“隆安”而称“龙安”,最后演变为“农安”,皆因字音相同、相近之故。“龙”与“隆”同音相通的另一例证是,设于平武县的“龙州”也曾被称为“隆州”。《明史》列传第二十四“任昂”:“又奏毁天下淫祠,正祀典称号。蜀祀秦守李冰,附以汉守文翁、宋守张咏……李龙迁祀于隆州……皆报可。”此处的“隆州”实为“龙州”。

三、龙安府建置沿革

龙安府是四川省绵阳市北部及广元市西部一带在明、清至中华民国初年期间设置的一个二级政区。治地在今平武县城龙安镇。其境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平武、江油、北川、青川四县(市)。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还管辖松潘厅。当时,其辖境相当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九寨沟、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及青海久治、达日、班玛等县地和甘肃省玛曲县西北、迭部县东南一带地方。

雍正《四川通志》对龙安府建府之前的建置沿革记载较为详尽:“龙安府:禹贡梁州之域,周秦氐羌地。汉为广汉郡刚氐道。东汉置广汉属国都尉。蜀汉为江油戍兼置广武县,属阴平郡。晋因之。宋、齐属北阴平郡。梁大通初,为杨杰、李龙迁所据。后魏武帝置江油郡,西魏置江油县,为江油郡治。废帝二年置龙州。隋开皇三年郡废。大业初改州为平武郡。义宁二年改龙门郡,寻曰西龙门郡。唐武德初曰西龙门州。贞观元年为龙门州。初为羁縻,属茂州,垂拱中为正州。天宝元年复曰江油郡。至德二载改灵应郡。乾元元年复曰龙州,属剑南道。中和初改为圣县。宋仍曰龙州江油郡。政和五年改曰政州。绍兴元年复曰龙州,属利州西路。端平三年兵乱,宝六年徙治雍村(在今江油县西南二十里)。元曰龙州,属广元路。至元二十二年省江油县入州。至正中徙州治武都(今江油县),升为元帅府。明洪武七年徙治青川,仍曰龙州,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三年改龙州军民千户所,寻复为龙州。永乐十年迁州治乐平镇(即今府治。旧志作明洪武初移于盘龙坝箭楼山之麓)。宣德七年(旧志作九年)改为宣抚司,属保宁府。嘉靖四十五年改土为龙安府,属川西道。皇清因之。今领县四卫一。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朝廷平定龙州宣抚司宣抚使薛兆乾叛乱,对龙州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明史·四川土司》记载:“至嘉靖四十四年,宣抚薛兆乾与副使李蕃相仇讦,兆乾率众围执蕃父子,殴杀之。抚按檄兵备佥事赵教勘其事。兆乾惧,与母陈氏及诸左右纠白草番众数千人,分据各关隘拒命绝松潘饷道。胁佥事王华,不从,屠其家。居民被焚掠者无算。是年春,与官军战,不利。求救于上下十八族番蛮,皆不应。兆乾率其家属奔至石坝,官军追及之,就擒。四十五年,兆乾伏诛,籍其家,母及其党二十二人皆以同谋论斩,余党悉平。遂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设立流官如马湖,而割保宁之江油、成都之石泉二县分隶之。

又据《明实录世宗实录》大卷五百六十六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壬辰条记载:“改四川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先是,巡抚谭纶言:宣抚薛兆乾悖逆伏诛,薛氏不可复立。宜如马湖事例,创建府治,改设流官知府、同知、推官及照磨、司狱官吏,其原设宣抚司副使、佥事,改衔通判。兆乾弟兆芝降为知事,俱世袭。令辖生熟番夷,不得与有司政事。土民散处宁羌利保等处者,悉入版图。且割保宁、成都二府所属江油、石泉二县并青川所隶之,而总隶于川西安绵道。户部覆如其言,乃诏易今名云。

明、清两朝单名的“州”改“府”时,多直接以某州加府字,如苏州府、徽州府。但龙州宣抚司改府却没有简单直接地改称“龙州府”,而是另取了“龙安”之名。其根本原因乃是因为“龙州宣抚司”是土司建置,不能简单地与“龙州”划等号。一是龙州宣抚司不辖属县,设府之后,“割保宁之江油、成都之石泉二县分隶之”,还管辖青川守御千户所和诸土司,其行政区域更加辽阔,其行政权力更加强大;其次,改土归流后,龙安府的长官是由朝廷任命的“流官”,有任期,可调动,不再是世袭的土司,行政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故不称“龙州府”,而另命名“龙安府”。此外“龙安”之名取“薛氏土司叛乱已经平定,龙州从此安宁”之意,有强调平叛、警示后人、期望安宁的寓意。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解释龙安府的得名是“取龙州安辑之义也”。安辑之意为安定、使安定。

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五十一记载:“龙安府〔管三县〕,西汉北部都尉治,东汉之阴平郡也。水经注:岷山之西有龙冢。按:梁普通中,武陵王萧纪僭据,土人李龙迁保此,番汉德之。西魏平蜀,始置龙州,保其名矣。向为龙门州郡元弃为龙州宣慰司。国朝嘉靖四十五年改流,系以安字。说明龙安府的得名是以龙州的“龙”字,系以安宁的“安”字。而龙州的得名,则源于“龙冢”。此“龙冢”又与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在蜀汉江油关故地(今平武县南坝镇)建立割据政权“称藩于梁”的氐人首领李龙迁有关。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于“龙州江油县”内云:“晋于此置平武县,属阴平郡。至梁,有杨、李二姓最豪,分据其地,各称藩于梁。”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考,杨为杨杰,李即李龙迁。

传说李龙迁又名李虎,为唐朝皇室远祖,死后葬于龙州牛心山。唐末五代著名道杜光庭是这一传说产生的关键人物,他在《李赏斫龙州牛心山古观松柏验》说:“龙州牛心山古观,即大唐远祖陇西李龙迁。梁武陵王萧纪理益州,使迁筑城于此所居。既没,葬于山侧,乡里立祠,号李古人庙,武德中改为观。”

《旧唐书》本纪第十七记载:长庆四年(824)八月壬辰,“江王府长史段钊上言,称前任龙州刺史,近郭有牛心山,山上有仙人李龙迁祠,颇灵应,玄宗幸蜀时,特立祠庙。上遣高品张士谦往龙州检行,回奏牛心山有掘断处。群臣言宜须修筑。时方冱寒,役民数万计,东川节度使李绛表诉之。”

《资冶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七于“长庆四年八月”内有云:“龙州刺史尉迟锐上言,牛心山素称神异。”胡三省注云:“牛心山,在龙州江油县西一里。《道教灵验记》:李虎葬龙州牛心山。《道教灵异记》:梁武陵王纪理益州,使李龙迁筑城于牛心山。龙迁既殁,即葬于山侧,乡里为立祀。武德中,改为观。武氏革命,凿断山脉。明皇幸蜀,有老人苏坦奏曰:'牛心山,国之祖墓,今日蒙尘之祸,乃则天掘凿所致。明皇即命修填如旧。明年,诛禄山,复宫阙。以二《记》考之,则李虎与龙迁,即一人也。然虎仕西魏未尝仕梁。

宋人祝穆《方舆胜览》卷七十在“龙州”条下记载:“李龙迁庙。按《道教灵验记》,李虎葬龙州之牛心山。又《牛心山灵异记》,梁武陵王纪理益州,使龙迁筑城于牛心山。龙迁既没,即葬于山侧。乡里立祠,号李古人庙。武德中,改为观。其后,武氏革命,凿断山脉。明皇幸蜀,有老人苏坦奏曰:'龙州牛心山,国之祖墓。今日蒙尘之祸,乃则天掘凿所致。’明皇即命刺史苏邈并工修填如旧。明年,诛禄山,复宫阙。至德二年,乃升龙州为都督府,号灵应郡。僖宗幸蜀,宗子李特请遣道士醮山祈福。明年,遂复两京。以二考之,则李虎与龙迁即一人也。又按《唐书・高祖纪》七世祖曰暠,为梁昭武王,生歆,歆生重耳,重耳生熙,熙生天锡,天锡生虎,虎生昞,昞生渊,是为唐高祖。当西魏时,赐姓大野氏。是虎只仕西魏,亦非仕梁也。

宋人常百祥于道七年(1171)所撰《李龙迁祠记》(嘉庆《四川通志》及道光《龙安府志》均有载)有云:“永济侯讳龙迁,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自神君之上,则有玄元皇帝,以大道为万世师。自神君而下,则有大唐太宗,以神武而定天下。因知李氏世生哲人矣。当梁之末,神君龙阳大姓,举郡以臣梁。……及武陵王萧纪镇蜀,谓龙阳乃邓艾侵西取蜀途经,遂委神君筑城于此,以捍蔽川蜀,有大功于民。既殁,葬山下,邦人祠之,号李古人庙。”

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七龙安府部分也记载“李龙迁庙,在平武县东南旧州城西。《寰宇记》:江油县左近郭山上有李龙迁祠,唐明皇幸蜀时,尝令增修祷祝。至长庆四年,敬宗差高品张士谦至彼寻访事迹。《方舆胜览》:江油有李龙迁庙。按《道教灵验记》,李虎葬龙州牛心山。《灵异记》:梁武陵王纪理益州,使龙迁筑城于牛心山。及龙迁殁,即葬于山侧。乡里立祠,号李古人庙。唐武德中改为观。武氏革命,凿断山脉。明皇幸蜀,有老人苏坦奏曰:龙州牛心山,国之祖墓。蒙尘之祸,乃掘凿所致。明皇即令修填如旧。至徳二载,升龙州为都督府,号灵应郡。据二《记》,则李虎、龙迁即系一人也。又按《唐书》,髙祖祖虎,只事西魏,亦非仕梁也。《明统志》:李龙迁庙,在牛心山侧,又有墓在焉。龙迁称藩于梁,有惠于民,后人立庙祀之。洪武间,赐号龙阳李公之神,岁时有祭(《旧志》)。今名显济庙,在江油县西一里牛心山上。”

对于这个神奇的传说,古人也并非全然相信。胡三省注《资冶通鉴》时,即以“然虎仕西魏未尝仕梁”为据,认为李龙迁与李虎并非一人,从而质疑牛心山为唐朝皇室祖墓的说法。祝穆《方舆胜览》也说“是虎只仕西魏,亦非仕梁也。”明人姜南在其《半村野人闲谈》中转述此传说后更是直接指出:“此说予以为谬妄之甚也。夫武氏既凿断山脉,则李氏衰矣,玄宗何以复兴?玄宗命填其断处,则地理家所谓客土无益也。吁!玄宗以励精用贤而兴,以荒淫用奸而败,于山脉何与哉?”

龙安府初设时下辖江油、石泉二县及青川守御千户所,以及境内被降级、分设、迁徙的薛、王、李诸姓土司。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四月,龙安府新置宁武县附郭(与府同治一城)。《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记载:“甲午,四川抚按奏请添设龙安县治,并请钦定县名,命县名为宁武。”次年,改宁武县为平武县,成为龙安府的“首县”。《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九“四川土司”记载:“是时叠、茂诸番众纠结为乱,镇巡官率兵剿之,俘馘八百余级,番寇亦斩其部长黑卜、白什等,献功赎罪。而松坪诸恶屯据大雪山顶,诸将卒搜讨,亦有斩获。以捷闻,遂设平武县于龙安府。”此为县境第三次以平武为名建县,并相沿至今。

清朝建立后,仍设龙安府。《清史稿》记载:“龙安府:繁。隶成绵龙茂道。明,府。顺治初,因明制,领县三。”顺治六年(1649),境内各土司归顺,仍各授原职袭任。顺治十年(1653),省江油县入平武县。顺治十六年(1659),并青川守御千户所入平武县。康熙元年(1662),复置江油县,仍隶龙安府。雍正七年(1729)拨松潘卫隶龙安府。雍正九年(1731),拨绵州彰明县(今江油市之一部,治今江油市彰明镇涪江西,1958年与江油县合并)隶龙安府,并改松潘卫为松潘厅。时龙安府辖平武、江油、彰明、石泉四县,松潘一厅,及平武县境内的黄羊关土长官司、阳地隘口土通判、龙溪堡土知事和石泉县境内的坝底堡、艾林堡等土司。乾隆二十五年(1760)松潘厅由散厅升为直隶厅,直隶于省,龙安府仍辖平、江、彰、石四县及各土司。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除龙安府。府辖各县隶川西道(次年改称西川道)。关于四川省各府、州、厅的废除,有两种说法。其一,民国元年,各府不再辖县,但各府与附郭县并存,至民国二年2月,“裁府留县”;其二,民国元年,保留州、厅,废附郭县入府,使府有直辖地。此时,废平武县入龙安府,以原平武县境域为龙安府辖地。民国元年的《众议院议员各省复选区表》即载有成都府(旧成都县)……龙安府(旧平武县)等以“府”相称的行政区划。民国二年2月7日,全省置川西、川东等七道,龙安府属川西道(民国三年5月,改为西川道,至民国十九年废除)。同月,将各府、州、厅改置为县,遂改龙安府为平武县。松潘、理番、懋功等厅因地处边陲,境内各族杂居,至民国三年6月才改为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民国卷记平武县清末民初沿革:“平武县,清代为龙安府附郭县,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驻地龙安镇。辛亥革命后废县,地入龙安府,龙安府仅辖原平武县之地。民国二年2月废府,复置县。民国十九年前属西川道。”

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到中华民国二年(1913),龙安府共存在了347年(其中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年2月期间,为仅辖原平武县境域的县级龙安府。因平武县为龙安府首县,是府治所在,民间至今仍然称平武县域为“龙安山河”,平武县县城所在地至今仍叫龙安镇。龙安府所辖平武、江油、彰明、石泉四县民间俗称“龙四属”。中华民国三年(1914),石泉县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陕西石泉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8月,析平武县第三区及昭化县天隍、凉葛二乡置青川县。1958年,江油、彰明二县合并为江彰县(次年复名江油县,1988年2月县级江油市)。平武县一分为二,江油、彰明两县合二为一,原龙安府辖区内仍为四县(市)。

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平武虽为龙安府首县,但其地位在清朝中后期却是逐步削弱。乾隆年间,因龙安学子多属寒士,松潘、平武(含今青川县)、石泉等地山川险阻,道路迢遥,为方便学子参加“府试”和“院试”,始设“考棚”于江油县城武都。《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三百九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二月,“礼部议覆,四川巡抚纪山疏称,龙安府属之松潘、平武、江油、石泉、彰明等厅县,未设考棚。生童情愿捐赀,于适中之江油县建设。应如所请。从之。”此后,龙安府知府多借江油“考棚”为临时府署,而不常驻府城龙安城(平武。至晚清时期,甚至很少到仍设在平武的龙安府署办公了。如清光绪九年(1883)任龙安知府的蒋德钧(1851~1937),在任八年,颇有德政。离任后,江油、彰明两县绅民为他修建的“蒋公德政坊”至今犹存(原建于青莲乡伍家坡下绵江道旁,后移置于太白公园内昌明河畔)。但平武境内却几乎没有这位蒋知府的传说。

四、今人误称“龙州府”

近年来(大致在2010年以后),在一些党政部门公文、报刊文章(包括领导署名文章)、地方企业旅游宣传材料和文人学者游记、论文中,又出现了“龙州府”这一名称。对平武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对此深感困惑。众所周知,在今平武县境域内,历史上曾设置过“龙州”,也设置过“龙安府”,但从来没有设置过“龙州府”。唐肃宗至德二年(757长庆四年(824再度设置的龙州都督府,也不能简称为“龙州府”。

龙州的历史十分久远。南北朝时期,川北一带是北魏与南梁反复争夺之地。北魏正始二年(南梁天监四年505年),北魏占据了梁、益二州十四郡地。据说,当时北魏在北阴平郡及阴平县所在地今江油市小溪坝镇新设龙州同时,在蜀汉江油关所在地的平武县设置江油郡,下领平武县,上隶龙州。北魏正始五年、梁天监七年(508年),南梁复得其地,撤销龙州及江油郡,平武县仍隶阴平郡。天监十三年(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北魏再次大举征蜀,南梁势力退至成都一带。平武县地再次为北魏所据。次年,北魏宣武帝崩,魏军因而北退,而南梁势力也未再进入,平武县境成为北魏与南梁都无力管辖的权力真空地带,遂为氐豪李龙迁、杨杰、李文智所据,平武县建置中断。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西魏趁南梁内乱,遣大将军尉迟炯伐蜀,蜀地尽入西魏版图。西魏占领蜀地后,于蜀汉江油关所在地(今平武县南坝镇)复置江油郡,并设江油县隶江油郡。同时复设龙州,并将州治由阴平郡迁至江油郡,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一地。此后,直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以前,这一地区州府一级政区建置,如曹学佺《蜀中广记》所言,“向为龙门州郡”。或州或郡,大多数时间都称龙州,或是以龙州为基础(如龙州宣慰司、龙州宣抚司等),时间长达千年以上。

因为平武设置龙州的历史十分久远,人们常说平武古称龙州,或称平武为千年龙州、千年古龙州。直到现在,一些民间机构为增加历史厚重感,还喜欢以“龙州”命名。但其中有不少人因缺乏对平武历史的了解,张冠李戴,随意地将“龙州”误用为“龙洲”,比如“龙洲律师事务所”。这种的做法极为不妥,给人以“山寨”、“没文化”的感觉。一字之差,其品味高下立判,其命名效果也大打折扣。

“州”是“洲”的本字,其本义为“水中的陆地”,后来成为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称。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分天下为九州。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首创行政监察区,在郡国之上增设十三刺史部,亦称十三州。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由监察区变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此后历代多有兴废,至民国二年(1913年废除州制。但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龙州”即是其中之一。

“洲”本作“州”,在出现作为行政区划的“州”以后,加水旁以示区别。其意也由“水中的陆地”扩大为“大陆”,指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分区,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澳洲)和南极洲,合称“七大洲”。或合南北美并略南极而称“五洲”,如毛泽东诗中有名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但无论如何,地球上都不可能再出现一个“龙洲”。

今平武县境内,作为州府一级政区治地时间超过千年的地方,只有蜀汉江油关所在地南坝镇。今县城龙安镇作为州府治地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至今已627年,其中作为州、府治地是时间是523年。龙安府的历史仅有347年(如果算上唐代段子璋所设的“龙安府”,倒是远超千年之数,但那个“龙安府”是叛臣非法所设,存在时间极短,且设置地点远在绵州,和今天的平武县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称今平武县为“千年龙安府”似乎不妥。而称“千年龙州”,又与今平武县城关联不大,更为关键的是,与所要宣传核心重点“华夏报恩城”不能对仗。于是,有人便大胆“创新”,将“龙州”与“龙安府”嫁接,人为生造出了一个“龙州府”。其目的是为了让“千年龙州府华夏报恩城”之类的口号更加顺口、更加响亮一些,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如其所愿,如今这生造的“龙州府”已声名远扬。打开网络,“龙州府”之名随处可见。比如:以县城“千年龙州府华夏报恩城”为核心,深入挖掘生态人文资源优势;比如:按照“千年龙州府华夏报恩城”定位,深入挖掘报恩文化;比如:深入挖掘“报恩”文化,加快建设“千年龙州府华夏报恩城”;比如:千年龙州府,风雨江油关;比如:相约千年龙州府,举杯华夏报恩城!党政部门的宣传,旅游企业的营销,真是热闹非凡。还有一些文人墨客,也在他们的文章里振振有词地说,据《龙州府志》记载云云。不仅有了“龙州府”,连“《龙州府志》”都编出来了。甚至某著名作家的《平武记》系列博文中,也出现了“平武当地志书《龙州府志》详记过村寨的建筑”、“但平武此地,旧称龙州府的地区”这样的文字。一个无中生有的“龙州府”,就这样被“打造”出来了。在如此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一个人如果对平武历史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肯定不会对“龙州府”的存在产生丝毫的怀疑。就像绝大多数的普通游客,都会相信报恩寺是王玺想要造反而修建的王宫一样。无中能生有,化虚而为实。而《平武记》的作者,显然是受到了这种宣传的误导。受到误导的还有那些叫“龙州府”的楼盘,叫“龙洲府”的火锅店。虽然对商业行为不可干涉过多,但因其影响力广泛而持久,政府相关部门在登记审查备案时,还是应该严格把关,尽到提醒之责。党政部门的宣传和文化人的著述,必须尊重历史,不应突破历史真实的底线。

平武县是汉、藏(包括白马藏族)、羌、回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称,有红四方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建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号称“深山故宫”的明代寺院建筑“敕修报恩寺”驰名海内外。县内茶、麸金、药材、水晶等物产资源丰富。一百年前,英国著名园艺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曾在平武采集植物标本返回英国传播。平武曾给威尔逊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他在《中国——园林之母》一书详记了在中国西部生活及其发现,其中就包括他在平武的经历,从而让世界知道了平武。故宣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地方要快速发展就离不开好的宣传。但宣传的正确与否,却非一时的权宜之计。为了宣传就篡改历史,随意杜撰,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长此以往,难免以讹传讹,谬种流传。

事实上,就现在我们可以查阅到的史料来看,平武历史上从来没有设置过名为“龙州府”的任何一级政区。而中国历史上曾被称为“龙州府”的地方有三个,但都与平武县相去甚远,毫无瓜葛。

第一处是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宁安原名“宁古塔”,为肃慎故地,是满族祖居地之一。其地是唐代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698926)所设置的上京龙泉府,在渤海国229年的历史中,曾两次共162年为国都。龙泉府下领龙州、湖州、渤州三州,府治龙州。因上京龙泉府是国都,其府治所在的龙州当然也是国都所在,而龙泉府已称“上京”,故其府治龙州又被尊称为“龙州府”。当然,其正式建置名称仍是“龙州”。有人在介绍长春地名演变过程时称:唐朝开元时期,其地被中原人士称为“书山府”,是唐朝发配文字狱犯人的地方,“书山有路勤为径”一语即源出于此。846年,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在此建立渤海郡国,改“书山府”为“隆州府”,又称“龙州府”,定为国都。此说与史实不符,时间、地点、事件都大有出入。大祚荣是698年在东牟山旧国(今吉林省延吉市东部的城子山山城)建立政权,称“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又下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且大祚荣已于719年去世,不可能849年再来建国。其二,渤海国所设“五京十五府”中,没有“隆州府”或“龙州府”,更未以此“隆州府”或“龙州府”为国都。渤海国曾经四次迁都,都不在长春境内,仅设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的上京龙泉府治所在的龙州曾被称为“龙州府”。渤海国时长春一带所设应是扶余府。

第二处在今吉林省长春市一带。前文介绍“龙安府”名称来历时已有详述,长春附近今辽宁省开原市、吉林省农安县一带,是渤海国所设扶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金天眷三年(1140),改为济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又改为隆州,亦作龙州。金贞佑二年(1214),升隆州为隆安府,亦作龙安府。这一时期,因隆州(龙州)改府,故有人将其别称为“隆州府”或“龙州府”。

第三处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在中华民国元年(1912)曾改设龙州厅为龙州府,时间仅一年,次年即改为龙州县。这个“龙州府”设置的时间虽短,却是正式的建置名称。广西龙州县与平武县的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历史上都曾设置过名叫“龙州”的政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都是土司产生较早的地方。《龙州县志》记载:“宋皇佑五年(1053),朝廷对龙州实行土官治理,是为龙州土司世袭之始。”而平武的龙州土司产生的时间是在这173年后的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6),朝廷在龙州境内“设龙州三寨长官司,授龙州判官王行俭为世袭长官司”。

以上三处“龙州府”,不管是尊称、别称还是正称,它们都是有据可查。而平武近年来生造出来的“龙州府”则是毫无根据的杜撰。如果是出于对平武历史的不了解而无意为之,还可理解为误用。如果是明知有错还故意为之,那就是明目张胆的谬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