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说课稿初二物理第九章第4节《功率》。下面我从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程序等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教材分析与教 材处理这里分四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方面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初二物理九章第4节,也是本章重点之一。巩固前几节内容,同时对之后机 械效率,包括一些力学综合问题的探究学习或者九年级的电功率的学习做好铺底。第二方面是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确定本节知识目标为:理解功 率概念、功率公式及单位;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根据教材特点和教育要求,确定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本节课能力目 标。“从基本事实出发――探究基本原理――得出基本方法――指导基本应用”为本节的思想目标。第三方面是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确 定“理解功率概念”为本节重点。由于功、功率等概念容易混淆,学生区分起来不知从何下手,所以确定功率概念的理解为本节难点第四方面是教材 处理。授课过程以概念的用途――定义――公式――单位――意义为线索,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知识的层次性。通过启发、讨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 种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学方法和手段这里分三个方面说明。第一方面是基本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采用了启发讨 论法。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又采用了层次探讨法。第二方面是基本学法: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 采用感知探索、讨论归纳学法。第三方面是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直观化,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程序这部分共分三方 面进行说明。第一方面复习提问: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哪些物理量,以及从几个方面来研究它们,使学生认识到:对于物理概念教学一 般围绕“用途导出定义、由定义导出公式、由公式写出单位、由单位说出物理意义”这一线索进行的。为新课学习提供思路与依据。第二方面是导入 新课;通过让学生回忆物体运动的快慢类比做功的快慢,以及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来用类似的方法比较做功的快慢,加深同学们的感性 理解,把学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点燃其思维火花。第三方面是讲授新课:在学生观察投影片之时,老师进一步启发:如果二者时间相同的话,谁做 功快呢?学生会回答:当然是做功多的做功快。老师再追问:如果二者做功相同,谁又做功快呢?学生会回答:当然是花费时间短的做功快。这样使 学生认识到比较做功快慢有两种方式:即时间一定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一定比较时间长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功率的两种定义奠定了理论 基础。接着启发学生:既然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快慢又有两种表示方式,那么功率的定义就有两种定义方式,请同学们给功率下定义 (即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者完成单位焦耳的功所花费的时间)。使学生认识水平上升一步,发散思维达到了顶峰。然后让学生根据定义写出公式, 根据公式写出单位,根据单位说出一瓦特的物理意义。使知识富有层次性,思维具有逻辑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以后认识事物提供了规律和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