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新势力车企尼古拉(Nikola)收到了一封来自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函,原因是,其在过去连续30个工作日股价始终低于1美元,这不符合纳斯达克的最低出价要求。 这家宣称“商用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为何在短短3年内就走向了退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尼古拉的故事。 4年发布6款车 一辆没卖却能上市 尼古拉,是美国的一家造车新势力,由特雷弗·米尔顿于2014年在犹他州盐湖城成立,以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重卡为主。 ![]() 先卖个关子,尼古拉是米尔顿亲手创造的,但也是他亲手毁掉的,这点我们稍后再为大家揭晓。 ![]() 成立两年后,尼古拉就发布了其首款氢燃料电池卡车Nikola One以及电动四驱越野车Nikola Zero。2018年4月,又同时发布了纯电版Nikola Two和纯电版&氢燃料版Nikola Tre,之后两年间还陆续发布了豪华越野车NZT和nikola badger电动皮卡。 ![]() ![]() 而让人感慨的不止是尼古拉的产品研发效率,还有它的上市速度。 在成立的第6年,即2020年6月,尼古拉与特殊目的并购公司VectoIQ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成功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成为全球 "氢能重卡第一股"。 ![]()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尼古拉可是一辆车都还没卖出去,所有产品都还处于概念阶段,未实现量产。 靠口嗨“上位” 彻头彻尾的骗局 新能源盛行,很多车企挤破头都想进来分一杯羹,尼古拉作为没有造车基础的一股新势力,却似乎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一路走来都十分顺利。 上市前,四年四轮融资,2016年完成A轮融资1600万美元,公司估值3亿美元,到2019年完成D轮融资2.5亿美元,公司估值30亿美元,直接翻10倍。 上市后,不到一周的时间,股价更是翻倍上涨,从每股35美元涨至80美元以上,市值(最高达340亿美元)一度超过汽车业巨头福特。 然而就在米尔顿和各投资大佬觉得胜券在握时,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公司的一份报告,直接将尼古拉拉下泥潭。 ![]() 2020年9月9日,也就是尼古拉上市短短3个月后,兴登堡发布针对尼古拉及其创始人米尔顿的做空报告,爆出了尼古拉存在多项造假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用天然气重卡冒充氢能重卡、订单造假、从未研发出氢燃料技术、氢气生产能力造假、氢气价格宣传造假、资产造假、零部件生产能力造假、项目进度造假等等。 荒谬的是,当初扬言“单次充电只需15分钟、充一次电能跑超过1000英里”的氢燃料电池卡车Nikola One,实则并不具备动力。 ![]() 报告指出,尼古拉在2018年对外发布的Nikola One路跑视频,是将Nikola One放置在山坡上,依靠自重和惯性向下滑行,同时通过倾斜摄像机角度和剪辑加速,使得车辆像是在平路上飞驰。 事件一出,尼古拉的股价当天就下跌了10%,两天后下跌36%。英国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共和国服务公司等也随即发布声明,终止与尼古拉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创始人米尔顿承认造假并辞职,被判犯有证券欺诈罪和电汇欺诈罪,最新消息透露,米尔顿将面临最高25年的监禁。 ![]() 米尔顿这一招空手套白狼,简直就是北美“贾跃亭”,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辆玩具车,就把公司市值吹到340亿美元,高低得颁一个“吹牛大王”称号给他。 商场如战场,玩花招只会落败。 尼古拉骗局也反映出了一个行业现象,新能源市场被过度吹捧。若不是众人把新能源描绘得天花乱坠,投资大佬们跃跃欲试,米尔顿也没有胆识和信心去精心设这么一个局。 当下,没有造车资质,没有造车技术,找一个快倒闭的工厂代工生产,利用噱头十足的营销手段,只为捞钱不干实事,最终翻车的所谓新势力车企,比比皆是。实干家比任何一个骗子和小丑都清楚,新能源这条路,根本没有那么好走。 产品缺乏硬实力 财务状况堪忧 米尔顿离开后,尼古拉领导层大换血,现任CEO是由欧宝前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担任,也终于造出了卡车。 ![]() 2021年底,尼古拉推出量产车Nikola Tre,并于次年4月陆续交付。只不过这款Nikola Tre是纯电车型,与尼古拉一开始定位的氢燃料电池重卡不符,可见尼古拉还未实现氢燃料技术的突破。 不止是动力方面,尼古拉卡车的安全技术也不够成熟。Nikola Tre在交付没多久,就因“安全带肩部锚定装置安装不当,可能会降低碰撞时的保护作用”被发起召回,最终在2022年9月,召回了所有Nikola Tre电动卡车93辆。 ![]() 造假污点下,产品也拿不出硬实力,尼古拉市场几乎停滞,表现一蹶不振。 相关信息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尼古拉共生产63辆纯电动卡车,但只向经销商交付了31辆,第一季度净亏损1.7亿美元。在结束不久的5月,也仅售出14辆纯电动卡车。 而根据6月5日数据,尼古拉股价表现为0.574美元,总市值仅4.473亿美元,与巅峰时期的340亿美元相比,是连零头都不到。 ![]()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产品的竞争。抛开造假事件,尼古拉若是能用产品实力来堵住别人的嘴,或许还能博得一线生机,可惜尼古拉做不到,投资人也等不及。 编后语 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虚假宣传、忽视产品质量... 都导致了尼古拉走向退市,企业发展应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尤其是站在时代浪潮中的新兴企业。 ![]() 此外了解到,面对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尼古拉申请到了180天的缓冲期,在11月20日前,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高于1美元,即可符合规定免于退市。 同时尼古拉也准备了B计划——反向股票分割,即将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数量缩小至少量股份,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提升股价,而总体市值不变。 你认为尼古拉还有“回春”的可能吗?(文/张曼琪) |
|
来自: KaCheWanJia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