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赵第一境”临洺关

 嘟嘟7284 2023-06-15 发布于新疆

图片

图片

□郜思凡



西依太行,北濒洺水,位于邯郸北部45华里处的这里,是控制东西、南北两条交通要道的枢纽,为东出太行的桥头堡,也是抑北扼南的战略要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人口的不断积聚和繁衍,这里逐渐形成为商埠重镇与文化交汇中心。这便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燕赵第一境”美誉的唐代县治——临洺关。

图片

临洺关即河北永年县治,因濒临洺河,得名临洺关。《元和郡县志》记载:“北滨洺水,因以为名。”

北魏时期在临洺关设北中郎将,其衙门称北中府,级别和规模应不小于州,临洺关因此称北中府城。

“临洺”一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开皇六年(公元580年),改易阳为邯郸,十年(公元590年)改邯郸为临洺。”隋代前期,邯郸县治曾有过迁移,即从隋开皇六年到开皇十年间,邯郸县治一度迁移到了临洺关,邯郸县境也扩大到了易阳县。随着开皇十年复置临洺县,邯郸县治又迁回邯郸县原境,这是历史上邯郸县治所变动的明确记载。

唐代时,这里为临洺县治所。到了北宋元祐三年,因人口过少,被予以裁县。《资治通鉴》载:“元祐三年诏:'临洺镇役民不足,勿复为县。’”

从北魏孝文帝在临洺关重建易阳县算起,到宋熙宁六年临洺县被裁并入永年为止,临洺关作为易阳、邯郸、临洺县城约580年,其中作临洺县城483年。临洺之地,改府改县,可谓沧桑。

1958年12月20日,邯郸县大部分以及肥乡县一部分被并入到了永年县,县政府迁到临洺关镇。1962年8月20日复置邯郸县,永年县恢复原建置,但县政府驻地依然留在了临洺关镇。

为何永年县城最终会“钟情”临洺关镇呢?除了广府城因长期战争、水灾的影响导致破败不堪之外,临洺关镇也具备着广府城所没有的优势:交通方便,修建于清朝末年的京汉铁路就在临洺关旁边经过。

清朝光绪的《永年县志》记载:“临洺镇城,在县西四十五里,旧有遗址,南北二百二十丈,东西半之,基广一丈八尺,高一丈九尺,六门,城楼台堞具备,明设巡检,万历二十六年移通判驻之。国朝(指清朝)道光二十二年,通判缺裁。广平府同知移驻临洺镇。同治六年同知林世俊详请兴修,经费不敷,及半而止。”

翻开它厚重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沧海桑田,时空变幻,“临洺”地名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图片

可以说,历史成就了临洺关。临洺关的鼎盛,离不开它的军事要塞的作用。

临洺镇虽非关山险阻之地,但也不失为一要冲之所,且自古号为用武之地,有“为南北最冲地”“天下咽喉,永实当其地耳”的说法。它西靠太行,有黄腰岭、聪明山、娄山(即驻骅山)等,北濒洺河,南距古都邯郸45里,东则为诸河时常泛滥所形成的复杂地形,因此,它起着屏蔽河北的重要作用。到明朝嘉靖时,为了藩卫北京,曾动员数千人在旧址上扩建临洺镇,以备不虞,并设通判驻守。

明清时期的同知、通判是知府的副手,其级别分别是正五品、正六品,高于一般知县的正七品。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临洺关镇级别比一般的县城要高,按今天的说法是“副地级”镇。另外,在临洺关镇除了通判、同知驻扎之处,还有临洺驿、递运所、巡检司等办公机构。

交通便利、位置重要、基础设施完善的临洺关镇替代掉破败的原县城就成为了必然。

《清·一统志·广平府二》记载:临洺关“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宋金以来为镇,明初城址犹存。嘉靖间重筑,南北二百二十丈,东西半之,作六门,内有通判分司公署。本朝初改设巡司,今仍设通判,并有千总驻此。”

从此,临洺镇再次焕发神采,也就是从此时起,临洺镇开始称为临洺关。

在古代,经河北到北京,大致有两条道:一条为东部的运河,另一条便是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大道,它由邯郸北上,经临洺关,过邢台、正定、保定达北京。史称临洺镇“实为畿辅,北通燕涿,南达郑卫,东连齐鲁,西接秦晋”,是“神畿下达滇黔楚豫”的必经之地。

唐代著名的“洺水之战”就发生在今天的肥乡、曲周、永年、沙河一带,而战场的核心区域,则位于今天的临洺关。

史书之中记载颇多,关于洺水之战中李世民进军肥乡、列营洺水、收复邢州、破敌列人营、争夺洺水县、尉迟敬德从太宗讨刘黑闼于临洺,以及刘黑闼退保洺州、夜宿沙河等都有详录。《新唐书》记载:“(永年县)狗山有太宗故垒,讨刘黑闼于此。”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和《畿辅通志》关于永年狗山也都有“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的记载。

洺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李世民闭垒不战,用奇兵断敌粮道,待其粮尽气衰,精骑出击,并决洺水助战,大败刘黑闼军,尽复沦陷州县。

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攻打临洺关”之战也发生在这里。

据《永年县志》记载:1853年8月,太平军将领林凤祥率奇兵到达山西,经黎城奔袭临洺关,欲从临洺关进入直隶。

临洺关西依太行、北扼洺水,太平军得之即可从平原直捣清政府的心脏北京。清王朝也看到了太平军的意图,就在太平军未到之时,即命纳尔经额为钦差大臣,督办河南、河北军务。

太平军和清军在临洺关西部的三里岗经过一场激战,清兵溃不成军,坐镇指挥的纳尔经额悄悄逃往广平府。太平军最后大获全胜,顺利地攻占了临洺关,清军分防的同知周宪曾被杀,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攻打临洺关”战役。

临洺关之战,钦差大臣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因此战失败而丢官。此后,太平军一路挥师进击北上,直到深州(深县),京城为之一片恐慌。由此可见,临洺关的战略地位是何其重要。

图片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风流骚客,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不舍的足迹。

唐朝诗人李白之弟李皓任临洺县令被讼停官,李白千里迢迢从长安来探望,并作诗相赠:“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南宋诗人范成大途经临洺关时,赋诗《临洺镇》:“竟日寒霜暮解围,融融桑柘染斜晖。北人争劝临洺酒,云有棚头得兔归。”

白居易除夕之夜宿在洺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除夜宿洺州》:“家奇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

临洺古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散发出芬芳的清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花桌”是古镇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抬花桌是一种具有鲜明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样式,融民间工艺制作、抬舞、吹奏、打击等于一体,兴始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永年临洺关镇观音阁附近的六道街。

据史料记载,隋末秦王李世民在临洺关西五里处之娄山驻军,与在永年称王的窦建德对阵打仗,后李世民取胜。唐朝建立以后,随着李世民登基,开创贞观盛世,李世民命尉迟敬德在临洺关造观音阁,民间大庆,结花插桌,锣鼓开道。之后,抬花桌便延续下来,成为民间欢庆丰年、节典盛庆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活动。

花桌制作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一般重达二百余斤,在类似八仙桌一样的桌子上遍插各类花卉,形成高拱造型,花桌穿插长达五米的两根抬杆,由八人或十六人抬着原地舞动或花步行走。一人扶杆,呼唤口号并进行指挥。花桌前导以永年鼓吹乐队,以唢呐吹奏为抬舞者伴行,常吹奏的曲目一般是《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抬花桌的人员都是民间自发组成的队伍,不计报酬,一台花桌需要40-50人,抬花桌的舞步有前后搓步、八字步、花步、秧歌步、抖肩换肩等,行走起来鼓乐声喧,花枝飞舞,整齐协调,十分壮观。

抬花桌一般固定在农历正月的元宵节期间表演展示,从祭桌、插桌、抬桌,到最后拆桌、封桌都有一套约定的仪式流程。

表演时表演者头戴红疙瘩黑缎小帽,身穿蓝大衫,外套黄坎肩,脚穿白袜黑尖口鞋,鼻扎八字胡,嘴叼旱烟袋,左手插腰,右手摆动,时而踮脚尖,时而扎脚跟,或向前走,或向后退,或原地弹跳,令人目不暇接。

图片

临洺关抬花桌

最令人惊叹的是花桌腾空跳。抬花桌的能手一般为年逾六旬的老者,他们把花桌的小抬杆前端约2公分处顶在自己的肩锁骨和后肩边上,他们需步调一致劲一股,不能出丝毫的差错,只听一人高喊一声:“腾空,跳!”八人同时将肩向上一送,花桌便离肩腾空跳起半尺多高,然后再稳落于八个抬者的肩上。这一“鲤鱼跳龙门”的绝招,难度很大,当花桌抬到最高潮时,百支蜡烛火焰闪烁,千朵奇花上下翻飞,沿途观众无不眼花缭乱。

在临洺关,更为叫绝的还有它的食文化。享誉全国的临洺关驴肉香肠便是其中之一。

临洺关驴肉香肠又称驴灌肠,是具有邯郸特色风味的汉族传统小吃。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临洺关驴肉香肠是选用精驴肉,剁成肉沫,加绿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贵佐料,用老汤调制成的糊状,灌入驴肠衣内,扎成小捆,经高温蒸煮灭菌,最后用果木熏制而成。其肠皮呈栗色,光亮透明,营养丰富,食之油而不腻,清香可口,风味别具一格。

当然,临洺关的文化不止是它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

在临洺关,境内有石北口仰韶文化遗址、西召庄西汉墓葬群、朱山战国摩崖刻石等文化古迹,观音阁雄居城内南关,明山风景旅游区等闻名四省八县。

石北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石北口村西南,西有明山,南有娄山、朱山,北有洺河,是山河相间的台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仰韶文化后岗类型,距今约6000多年。该遗址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召庄墓群为汉代古墓葬,位于永年县西召庄村西、北。西召庄墓群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山石刻,石刻长1.5米,宽0.52米,镌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一行十五个小篆体大字,其书体处于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是现存汉代最早的刻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始建于隋唐,清光绪十六年重修,1986年群众集资重修,建筑面积228平方米,高21米,进深2间,面宽3间,周围带廊子,顶部为硫璃瓦绿顶,主阁旁原有太阳楼一座,新增了月亮、钟鼓等三座角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山,原名聪明山,位于永年县西部京广线临洺关站西5公里处,是太行山伸向冀南平原的一支余脉,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峻拔262.8米,为南北走向,平地突起,山势突兀。明山古庙,就坐落在明山东北部的山坡上,坐西向东,庙院建有昭惠王祠、奶奶殿、佛爷殿、万佛楼、皇姑楼、八仙转、三灵殿、三家灵姑楼、地藏王菩萨殿、十帝阎君殿、千手千眼菩萨殿、肋骨老母殿、家亲庙、纺花仙洞、钟鼓楼等大小七十二座殿宇。明山又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在盛夏季节,气候闷热,而明山万佛楼附近,空 气清新,山风凉爽,气温比别处低2度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避暑山庄”。

临洺关将带着它拥有的既往历史,成为今天邯郸人瞩目的所在。

图片

作为京汉、京广铁路线上的重要站点,临洺关的记忆永远封存在老火车票上。

————————————————


监制:韩鹏        编辑:郑延芳

制作:高峰        投稿通联:zdwhzzs@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