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木梁拼合技术的梁芯修缮工艺

 Kath2633 2023-06-1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毗卢殿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原是河北正定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迁建于隆兴寺第五进院内,弥陀殿后七十米。1996年对殿内露明构件进行了油饰、彩画。此殿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重檐歇山顶。

2015年,毗卢殿现状整修工程项目开始启动,本研究主要针对殿内的桃尖顺梁展开。此梁并非整料梁,而是由数块木料拼合而成的包镶梁,实施中要想完整地保留构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避免出现修缮性破坏,实现最小干预,就必须对木梁的残损情况进行勘察和评估,最终找到一种经济、安全、环保、易操作、可原位进行的修缮技术。

因此,基于此桃尖顺梁的用材特点,通过实践验证了增柱补芯的原位加固技术的可操作性,为传统木梁的梁芯糟朽修缮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图片

 古代木梁的拼合技术

在古代,伐木造屋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从木材的砍伐、集运到加工均有着明确的规定,砍伐有时节,集运有方法,加工有规制,为的便是减少耗费,防止材尽。

宋《营造法式》卷五·大木制作二:“凡方木小,须缴贴令大;如方木大,不得裁剪,即于广厚加之……”;又卷十二:“务在就材充用,勿令将可以充长大用者,裁割为细小名件”[1]。明代朝廷也对此有直接规定,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宗六年(1431年)曾下令曰:“各厂所贮材木初采甚难,劳困军民,殚极粮赏方得至此。朕故加意爱惜,卿亦当体朕意有不当用,切勿妄费,若本大材而工匠斵小用之,罪亦不贷。时近有以其事闻于上者,故以此谕之”[2]。

由此可见,历代朝廷都十分重视对木材的使用,主张物尽其用,杜绝铺张浪费。一根顺直、无瑕疵的大料,需要漫长的生长期,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需求,工匠们不得不竭尽所能,从而促使木结构技术不断发展。为了降低整料梁的消耗,逐渐发展了小料拼大料的方法,如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合柱、缴贴”即为拼合柱、包镶梁,但大规模的、普遍的使用拼合材料,则是明清以来[3]。拼合作法的流变不仅在于实践经验的累积,还与材料供给条件,建筑生产制度以及技术水平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性[4]。唐宋多为拼合梁,明清善用包镶梁,在山西地方做法中更是衍生出断梁做法。

拼合梁

拼合梁一般由2-3块木料累叠组成,主要通过增加截面高度来实现,构造简洁。早期典型的建构方式是梁栿拼合,即在梁上面叠加单材或足材枋,上下木料接触面用榫卯连接或用胶粘接。具体实例可见于河北省正定县文庙大成殿,在不同部位、不同构件上使用了不同的拼合构造做法,如四椽栿上贴缴背,缴背即为足材枋;角梁上下叠单材枋(图1)。

图片

图1 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中的拼合梁技术

(作者自绘)

包镶梁

明代的包镶做法称为“帮品事”。据《明神宗实录》卷四百四十二,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甲辰,工程左给事中胡忻列举嘉靖时期包镶做法节省成本之事,“监察工程左给事中等官胡忻等,摘陈切要事宜:金柱明梁因材辏补,如世宗时金柱以杉代楠,其长足围不足,中心一根外辏八瓣共成一柱明梁,或三辏四辏为一根,此己事之可寻者”[2]。

至清代,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以及金属构件的普及,使得包镶做法在官式建筑中广泛应用。它区别于唐宋时期的拼合技术,制作更为精细,截面高度和宽度同时增大。主要作用于内部,外观完整,是在新制度下产生的新拼合理念。即在中间用一根较大、较好的木料,四周用数块小料拼合,再用铁箍紧固。一般铁箍会嵌入小料中,使整体外观平整。

此时,大梁外部的油饰彩画工程也发生了新的转变,披麻、挂灰、打地仗的技术发展起来,解决了拼缝保护和美观的问题[3]。具体实例可见于河北正定隆兴寺毗卢殿(图2)。

图片

图2 河北正定隆兴寺毗卢殿中的包镶梁技术

(作者自绘)

断梁

拼合梁、包镶梁是官方拟定的木材拼合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大体量建筑中。而断梁则是山西地区特有的构造方法,利用直径相同的短梁对接而成。具体实例见于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内断梁(图3),属趴梁做法。梁头置于前后檐斗栱上,梁端接缝位于中部,上、下置以顺串栿与山面檐部斗栱相接,顺串栿下有随梁承托。整个梁架体系构思精巧,结构稳固,充分地体现了“小材大用、余料充用”的理念和匠人们的精湛技艺。

图片

图3 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中的断梁技术

(作者自绘)

图片

 桃尖顺梁的现状勘察与评估

桃尖梁源自清工部《工程做法》,是古建筑大木作构件,因其端头为“桃型”而得名,具有承重和拉结的双重作用。用于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连接金柱与檐柱,体形较为短小,相当于小式建筑中的抱头梁。安置在山面朝面阔方向时,称为桃尖顺梁。对桃尖顺梁的现状勘察和评估是制定合理修缮措施的基础,主要包括法式勘察和残损情况勘察。

法式勘察

法式勘察主要针对木梁的原状,包括原工艺、原做法、原形制、原材料等,尤其是能够体现建筑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结构特征的信息。

经现场勘察发现,此桃尖顺梁为包镶梁,属明代河北地区官式做法,总长6.61米、总宽0.48米、总高0.78米。由一块主料、两块板材及零星短材拼合而成。中部为杨木质通长主料,高46厘米,厚36厘米,顶部和底部贴松木板材,厚16厘米。梁身前后侧以贴小块料为主,规格不一。外设铁箍3道,宽5厘米,厚0.3厘米,箍身嵌入梁内,外表与梁齐平。

后尾设槽,槽内埋扁铁与金柱拉结。顶部板材上有记录工匠籍贯和姓名的字迹,梁身遍施旋子彩画,地仗为一麻五灰做法。梁下有随梁枋,二者间用驼峰连接(图4)。

图片

图4 桃尖顺梁法式勘察

(作者自摄)

残损情况勘察

残损情况勘察主要针对木梁的残损、病害、变形情况,包括定性表述及定量统计。主要通过传统经验观察和现代科技检测来实现,如目测法、经验法、敲击法和钻孔探测法等。

目测发现桃尖顺梁有断裂、弯垂现象。断裂位于童柱的垂直线上,由长期受压所致,是顺着梁底拼合料纹理折断,长29厘米,高12厘米。基于顺梁两端无变形,经定位放线测得梁身向下弯垂10厘米。

随之用小斧轻敲梁身中部处,发现有空鼓音,进而在梁身上表隐蔽处进行钻孔探测,从阻力感觉及带出的木屑状态,显示梁芯有糟朽(图5)。为了进一步探明其残损程度,将此梁的包镶表皮揭开一个探口,发现杨木主材有心腐现象,朽屑呈块状褐腐,结构松散,易于粉碎。剔除朽木后,测得糟朽长度为2.6米,深度为0.26米,朽面高度为0.22米,糟朽体积为0.149立方米,约占主材体积的14%。

图片

图5 桃尖顺梁残损情况勘察

(作者自摄)

根据《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对承重木梁残损点评定标准的规定[7]:

(1)关于材质劣化,当仅有心腐或虫蛀时,无论ρ大小,均视为残损点。

式中:ρ为腐朽和老化变质(两者合计)所占面积与整截面面积之比。

(2)关于弯曲变形,竖向挠度最大值ω1,

公式一,当h/l>1/14时,ω1>l2/2100h,则视为残损点;

公式二,当h/l≤1/14时,ω1>l/150,则视为残损点。

式中:l为计算跨度,h为构件截面高度。

(3)关于梁身受损,当跨中断纹开裂,有裂纹,或未见裂纹,但梁的上表面有压皱痕迹,则视为残损点。

将桃尖顺梁的相关数值代入,h/l=0.78/6=0.13,大于1/14,故计算竖向挠度选用公式一。经测量可知,ω1=0.1,具体的残损点计算、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桃尖顺梁残损评估计算过程及结论

(作者自绘)

图片

根据上述评估分析可知,此桃尖顺梁同时存在心腐、垂弯和断裂现象(图6)。属于重度残损,已危及项目安全,应立即采取措施。

图片

图6 桃尖顺梁残损勘察结果示意图

(作者自绘)

图片

 桃尖顺梁的原位加固技术

基本原则及措施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8]提出不改变原状、真实性、完整性、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以及防灾减灾的保护原则。其中恰当的保护技术是指,使用经检验有利于文物古迹长期保存的成熟技术,文物古迹原有的技术和材料应当保护;对原有科学的、利于文物古迹长期保护的传统工艺应当传承;所有新材料和工艺都必须经过前期试验,证明切实有效,对文物古迹长期保存无害、无碍,方可使用。

关于梁底断裂,一般采用型钢加固或支顶木柱的修缮方法。桃尖顺梁上部荷载集中,在断裂点增加支撑柱,将力传递到地面,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此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毗卢殿的平面形态,但却是对建筑本体扰动最小的技术方案,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关于梁芯糟朽,一般有两种修缮方法,一是进行抽换,能较为彻底地解决病害。但毗卢殿为重檐建筑,殿内的桃尖顺梁位于一层,结构繁复,此法对建筑的扰动极大,且会丢失原包镶构造、彩画、墨书等信息。二是嵌补梁芯,是结合了传统工艺和新技术的原位加固方法,主要从梁芯填充新木、化学灌浆等关键技术着手。充分利用拼合技术的优势,在保证材料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构件信息,真正做到了原工艺、原材料、原做法。文物保护的目的是“延年益寿”,而非“返老还童”,所以采用增柱补芯的修缮方法是最合适的,能有效地增强或调整安全性能不足的承重结构的内力。

技术优势

近年来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主要有钢材和纤维类材料,如弧形钢板、马口铁、钢销、U型扁铁[9];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10]。这些技术手段或作用于木构件表面,会对其美观造成一定影响;或在构件内部埋设钢钉、螺栓、U型钢等,会造成二次损伤,不符合修缮中的可逆性原则,同时还需考虑钢材与木材接触面锈蚀的问题。而支顶木柱、嵌补新木的修缮方法,新、旧材料都属于自然材料,性能相近,可以完美地融合成一个新的完整实体。

顺梁底部有断裂纹,说明此梁的力学性能已有问题。支顶加固法可有效改善木梁内力重分布,降低木梁跨中挠度和弯距,提高木梁的受荷性能[11]。此法看似用于解决断裂问题,实则能起到抑制梁身弯垂变形的作用,更是梁芯嵌补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关键。支顶柱设置在桃尖顺梁约1/3处的位置,起到缩短跨距,缓解梁身压力的作用,正好弥补了嵌补梁芯后梁身承载力有所下降的不足。两种加固措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原杨木主材质软,纤维结构疏松,极易从树心腐朽,使用寿命短。《广群芳谱》中记载:杨木“用为寺观材,久则疏裂,不如松柏劲实也”[12]。若木料充裕,一般不会使用在重要位置。故而在同等自然状态条件下,填充梁芯的新木选择了与拼合板材相同的落叶松,以实现更加持久的修缮效果。落叶松为软杂木,密度在0.5-0.8g/cm3之间,属中等木材,有一定的强度,胀缩变形相对较小,耐腐蚀性强,耐久性好[13]。相较于新型材料而言,还具有物理性能好,导热系数小、绝缘等优点(图7)。

图片

图7 桃尖顺梁残损修缮方法示意图

(作者自绘)

新旧木材之间的空隙,选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料填充,它是一种热固性材料,具有强度高、比重小、防腐性能好、加工成型方便等优点。能够使其内部更加饱和,绝缘空气,延缓腐朽,对外观的影响很小。不仅能保证承载力,还能提高延展性。

实际应用

实施前,利用脚手架支顶童柱、天花梁等构件,减轻桃尖顺梁上部的荷载,保证修缮过程中的结构安全。钢管与构件接触处用软布包裹,避免损坏文物。

实施中:(1)安装支顶柱。支顶柱直径随梁宽,柱础石选用隆兴寺内保存的与毗卢殿内柱础形制相近的旧构件。顺梁与随梁枋间设瓜柱支撑。安装完成后随色做旧,与殿内其他木柱颜色一致。(2)剔净朽木。开凿0.6米×0.3米的水平探口,将心腐部分砍刮至露出好木,并用软刷清理木渣及碎屑。(3)填充新木。剔净后的梁芯凹凸不平,先用小块料局部找平;然后对新旧接触面进行防腐处理,具体做法是在其表面涂刷桐油2-3遍;再以落叶松方木填充;最后用板材补平探口。(4)化学灌浆。嵌补的新木与原梁内部之间的空隙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灌注充实,该粘结材料是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以重量比100:4的配比搅匀后加适量稀料配制。灌浆之前检查梁身,若有缝隙用环氧腻子封堵严实,在梁顶剔灌浆槽,分多次进行灌注。(5)铁箍紧固。新增铁箍两道(图8)。

图片

图8 增柱补芯加固实施过程

(作者自摄)

实施后,依照梁身彩画的原形制、原工艺补绘彩画。具体方法是先对铁箍进行防腐,按传统工艺做一麻五灰地仗。起谱子时选取绘制同样彩画的梁身进行拓印,之后则按照传统工艺方法绘制即可。

图片

 结论

本文在查阅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对古代木梁的拼合机制、梁底断裂、梁芯糟朽的勘察及修缮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木梁拼合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唐宋至明清,拼合技术不断进步。从简单的累叠技术发展到精美的艺术表达,突出了古代匠人对木材性能的研究之深、利用之广。

(2)木梁的病害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在木梁的勘察过程中,除了直接能观察到的垂弯和断裂问题,还应对梁身内部进行检测,看是否有梁芯糟朽的情况。

(3)勘察的评定结果决定着木梁病害应选取的修缮措施,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留原构件,并优先选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进行原位加固,减少扰动。

增柱补芯的原位加固技术,在毗卢殿桃尖顺梁的修缮中取得成功,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传统材料的拼合手段也得以保存。完工至今已有7年,经观测并未出现新的病害,通过实践验证了此修缮技术的可行性。


来源:佛教建筑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