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友谅与武昌的历史记忆

 空谷罗汉 2023-06-15 发布于湖北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迅速激化。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各地白莲教徒纷纷以红巾为号,发动反元武装起义。因起义军人人头裹红巾,史称“红巾军”。同年九月,徐寿辉等以“催富益贫”相号召,起义于蕲水(今湖北浠水县)天台山,随即攻占蕲水及黄州路(今黄冈),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此时,出身渔人家庭、曾为县衙小吏的陈友谅(湖北沔阳人),率众投奔徐寿辉天完红巾军,隶于元帅倪文俊部下为簿掾,转战江汉地区。

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开始,在武昌、汉阳与驻藩武昌的威顺王宽彻普化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先后三进三出武昌、汉阳二城,经历了进攻—失守—再进攻的循环,直到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倪文俊率红巾军在汉川大败元军,宽彻普化三个儿子丧命,他自己败逃陕西,从此再也没有能回到坐镇30年的武昌王府。

倪文俊攻占武昌后,于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定都汉阳,修治宫室,请徐寿辉入居称帝,重建天完政权,倪文俊为宰相,陈友谅因战功升任统军元帅,驻守黄州。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九月,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篡夺帝位,结果没有成功,从汉阳逃到黄州,陈友谅趁机杀死倪文俊,兼有其众。

陈友谅代替倪文俊控制天完政权后,以武昌、汉阳为红巾军的大本营和首府,积极进行反元的军事行动,率部连克江西、安徽、福建、浙江的大片土地和襄阳南路,把天完红巾军反抗元朝的斗争推向了新高潮,拓展了天完政权的控制范围,成为南方各支起义军中占地最广、武力最强的一支。但他却在红巾军内部进行清除异已势力的残酷斗争,先是杀害天完政权的缔造者之一赵普胜;接着把江州(今九江)作为都城,迎徐寿辉居之,他自称汉王,设王府,置官府。据《明太祖实录》十三卷载:天完政权从此“事权一归于友谅,寿辉但拥虚位而已。”至正二十年(公元1361年),他又迫不可待的杀害了天完政权的领袖徐寿辉,自称皇帝,改天完为大汉,定都江州(今九江)。

陈友谅谋杀徐寿辉后建立的大汉政权,是一个逐渐向封建割据势力转化的政权。为扩充实力,占有天下,他迫不及待地想一举消灭朱元璋领导的反元起义军,曾三次出击朱元璋的据地。朱元璋曾劝陈友谅“同讨夷狄,以安中国”,或者“各安一方”,他都不理睬。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陈友谅约张士诚领导的红巾军合攻朱元璋据守的应天,但张士诚并未按陈友谅所约出兵,结果陈友谅孤军进逼应天。朱元璋集中主力挫败陈军,并乘势攻取江州,陈友谅退都武昌。此时,陈友谅的大汉政权虽然没有明确迁都武昌,但实际上武昌一直是大汉政权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接连受挫的陈友谅乘朱元璋北援安丰之际,大举东进,倾尽全力率兵包围洪都(今南昌)。陈友谅与朱元璋便在鄱阳湖一带展开激战。八月下旬,进退失据、弹尽粮绝的陈友谅孤注一掷,冒死突围。奔至湖口时,遭朱元璋伏兵阻击,陈友谅中箭身亡,全军溃败,5万多人投降,部将张定边乘夜用小船载着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安葬于黄鹄矶头的黄鹤楼附近。

陈友谅死后,其子陈理被立为帝,武昌成为大汉的都城。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率领水陆大军征伐武昌。此时,大汉丞相张必先自岳州率兵增援,驻兵洪山制高点,欲决一死战,但遭到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的突袭,张必先被生擒。陈理的大军据守蛇山的制高点高冠山。朱元璋部将傅友德仅率数百敢死队士兵向高冠山发起猛攻,一举攻占高冠山。朱元璋此时也率兵袭击汉阳门。城中的陈理帝和张定边见大势已去,便献城请降。历时四年的大汉政权结束。武昌、汉阳成为朱元璋的统治区域。

朱元璋攻克武昌后来墓前祭奠,题“人修天定”4字于墓前,以后墓园渐荒芜。清代成为湖北按察使署的花园——“乃园”的一部分,少有人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万耀煌、耿仲钊等发现此墓。辛亥革命胜利后,湖北省内务司于1912年议请整修,次年完工,广济饶汉祥作碑铭。解放后曾维修,“十年动乱”中墓堆被毁。1981年修复,1998年6月全面整修。墓坐北朝南,长方形,圆角,高2米余,有砖砌水泥墓墙,墓前立花岗岩墓碑、高2米余,上书“大汉陈友谅墓”。墓后有2米宽水泥平台,两侧有碑亭,分立“大汉皇帝陈友谅墓碑铭”和“重修大汉陈友谅墓”碑石。墓前有高大洗麻石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牌坊与墓之间有16级台阶的墓道。

#武汉##历史##历史回眸##历史故事##历史有知识##历史古迹##宅在家里看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