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三)

 新用户66885325 2023-06-16 发布于山东

        《后汉书》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写,因其极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超越其他写后汉的史学专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公认的记载后汉历史的正史著作。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刘陶在离任顺阳县长后,百姓作歌思念他的政绩。对于张角势力越来越大的隐患,刘陶忍不住提出策略,直指宦官专权是根源之一,旋即遭到这些人的攻击陷害,吹捧汉灵帝时期是“伟大中兴”。刘陶等多人都被杀害,然后黄巾军大起义将这些垃圾扫出了历史舞台。请看《<汉书>研读》第252章: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三)

刘陶

后来刘陶被举荐为孝廉,封为顺阳县长。顺阳县多奸猾之徒,刘陶到任后,宣传招募官吏百姓中有气力勇猛者,只要能舍生忘死,不局限于原来的亡命奸诈之徒,于是那些轻剽剑客像是过晏等十多人,全都前来应募。刘陶先是严厉责备其原来的过失,要求观察其后效,派他们联络结交的朋友,共得到几百人,全都严阵听命。刘陶再追查奸恶案件,这时就如同有神灵帮助。刘陶因病被免职,当地的百姓思念他,作歌唱道:“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刘陶通晓《尚书》《春秋》,为这些书作了训诂。刘陶推崇夏侯建、夏侯胜、欧阳和伯三家《尚书》和古文,审定校正七百多处,书名叫做《中文尚书》。

过了不久,朝廷封他为侍御史。汉灵帝平时听说过他的名声,多次召见他,这时,巨鹿人张角假托大道,用妖言蛊惑百姓,刘陶和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联名上书谈论关于张角的事情。其中说道:

“圣王以天下耳目作为视听,所以能无所不闻不见。现在张角的分支党羽已经无法计数了。原司徒杨赐奏报,请求陛下下达诏书,严厉责备敕令各州郡,让他们护送流民返回家乡,这时杨赐离开官位,建议没有起到作用。现在四方传言,说张角派人暗中进入京师,窥视朝政,鸟声兽心,和他们相互照应。州郡忌讳谈论这事,不想让陛下听到,只是相互通告,不肯通过公文发布。陛下应当下达明诏,重金悬赏招募抓拿张角等人,赏赐给有功者封地,有敢回避的,和张角等人同罪。”

汉灵帝仍然不醒悟。此后下诏,让刘陶按照顺序编定《春秋》。第二年,张角叛乱,海内鼎沸,汉灵帝又想起刘陶的话,封他为中陵乡侯,经三次升任尚书令。刘陶因为举荐的尚书,很难跟随自己的节奏,就请求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被汉灵帝封为侍中。刘陶多次恳切劝谏,受到权臣忌惮,刘陶被转封为京兆尹。刘陶到任后,应当要先缴纳一千万修筑皇宫钱,但他家中清贫,又耻于花钱买官,就称身体有病不处理公务。汉灵帝一向器重刘陶的才华,就原谅其不交钱之罪,征召封为谏议大夫。

这时,天下越来越危急,寇贼越来越严重,刘陶忧心国家崩坏,又上书说:

“臣听说事情紧急不能再沉默不语,心痛时不能缓慢发话。臣私下里看到天下之前遭遇张角作乱,随后遭遇边章为寇,每当听到边境骑兵羽书告急,心中如烧灼一样不能忍受,四体惊恐不安。现在西羌的叛逆,私自设置将帅,他们都是原来段颎的旧时军吏,通晓战阵战斗,熟悉当地山川地势,其诡计变化多端。臣经常担心这些人出动轻骑越过河东、冯翊,抄袭我军身后,然后向东到达函谷关,据守高处窥视洛阳。他们现在果然已经攻下河东,恐所会转向进犯洛阳。这样一来,就会南方道路断绝,车骑将军的军兵就会孤立无援,关东会被吓坏,四方动摇,即使朝廷发布诏令,也会叫之不应,就是有田单、陈平那样的计策,也无处施展。臣以前通过驿马上书,陈述国家急务,应当停止横征暴敛,或者或许或以解救。书信扣押在主管官员手中,拖延到现在,一直无人过问。现在三郡之民四处逃亡,向南出武关,向北迁徙到壶谷,就像是冰解风散,唯恐落在身后。留守没有流亡的还有十分之三四,军吏士民全都悲苦忧愁守望,百姓都抱有逃跑躲避死亡之心,不存在向前战斗救生的勇气。西方贼寇逐步侵犯,其营寨近在咫尺,胡骑已经到达皇室诸陵。将军张温生性勇猛,足智多谋,朝廷主管军事的每天都在催促逼迫,我军没有后续力量,如果出战失利,其大败不可挽回。臣自知多次所说令人生厌,却不愿意闭口不言,是认为国家安定臣子会蒙受福庆,国家危亡臣子也会先于国家而亡。谨再陈述当今最要紧的事情,请求陛下抽出一点时间,阅览奏章。”

刘陶陈述的八件事情,大多数说天下大乱,都是因宦官引起。宦官看到事情紧急,就一起进刘陶的谗言说:“以前张角的事件爆发,陛下下诏书宣示威仪恩信。从那以后,贼寇全都悔改了。现在四方安静,刘陶却胡言乱语诋毁圣朝大政,属于妖言惑众。州郡中根本没有上报情况,刘陶又是通过什么知道的?我们怀疑刘陶和贼寇沟通情况。”

汉灵帝下诏书收捕刘陶,关押到黄门北寺狱中,每天审讯拷问很急。

刘陶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就对使者说道:“朝廷此前封臣为谏议大夫,难道不是为让臣说话吗?现在却反而受到奸邪诬陷,恨不能和伊尹、吕尚一样辅佐朝廷,只愿意像殷商三位仁人国捐躯。”随后屏住呼吸自杀,天下人无不哀痛。

刘陶著书立说几十万字,还写成《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以其其他上书谈论当世要务、条教、赋、奏、书、记、辩疑,共计一百多篇。

这时,司徒、东海人陈耽,也因为所谓同样罪名和刘陶一起被杀。陈耽以忠正耿直著称,历任三司。178年,汉灵帝诏令公卿,根据民间传言,举报刺史、两千石官员中为害百姓的。这时太尉许戫(音yù,玉)、司空张济按照宦官的意思收受贿赂货赂。那些宦官的子弟宾客,虽然贪污不法,也不敢过问,只是列举那些处于边远小郡、为人清白有大德的共计二十六人。

官吏百姓来到皇宫为这些人申诉,陈耽和议郎曹操上书说:“公卿们所举报的,大多不清廉之士,以便结党营私,这就是所谓的释放鸱枭而囚禁鸾凤。”其言辞十分忠直恳切,汉灵帝责备张济和许戫,于是准备查处的这些人都封为议郎。宦官们非常怨恨,于是诬陷陈耽,使其死在狱中。


陈耽

黄其军

        作于2023年2月24日(古历癸卯年二月初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