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一)课型新授总序第38个教案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时共 课时,第 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明白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懂得 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策略教师讲解 引导导 案课前课中反思一、联系生 活,情境导人: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你在图上发现三角形了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请学生在 不同物体上描出两个三角形。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生:房顶、红领巾、标志牌、画出的圣诞树的形状、自行车身上 ……3.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 、操作感知,理解概念(一)三角形的意义:1、画一画。看起来三角形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同学们对三角形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画一 个三角形吗?(用信封当中的纸)2、展示、总结三角形的概念。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了,你能是着为三角形下个定 义吗?谁能帮他完善?(区分组成和围成的区别。你有什么想法没有?两种说法都可以吗?为什么你说围成而不说组成?你能画出一个是三条线段组 成而不是三角形的图形吗?有没有组成一个三角形,那是因为它没有围起来对不对?组成的图形有很多很多(用纸画)。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 的图形。)(学生可能说的不严密,教师指着画错的三角形启发更正,如果还不行,教师:我们看数学家是怎样为三角形下定义的)师板书三角形的 定义。3、找出三角形的特征(边、角和顶点)。教师指正收上来的角度、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这些角度、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板书: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高)二、三角形的稳定性:实验解疑,探索特性下面我们比比谁的力气大。请我们班的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一个大男 生,一个小女生)每人一个图形,你们两个同时拉动两个框架,看谁能在不损坏框架的基础上拉动(读成重音)这个图形,使它很容易的变形。师举 女同学手宣布胜利,师:看来还是女生实力强啊!这位女同学很容易获胜了,是她力气大吗?你为什么没拉动?你的力气比她小吗?(问大个男同学 )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不会变形)对,这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被广泛 的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看过的几幅图片运用了什么知识?我们再看,(出示 实物图)这是一把旧椅子,摇晃的很厉害。扔掉可惜,该怎样加固它呢?倚门的墩布。刚用到的四边形框架挺漂亮,老师想做一个相框,可他太容易 变形了,老师刚才匆忙中只找到一个这么长的硬板儿和两小块双面胶,谁能帮老师想办法使它固定呢?你用了什么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角形的 稳定性)出示篱笆图,哪个比较牢固,你能帮他做决定吗?为什么?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 价,质疑问难学 案一,自主探究学习:思考讨论:1、什么是三角形?2、画一个三角形,说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什么是三角形的底、什么是三角形的高?4、三角形有什么特性?5、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特性?6、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 三角形?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7、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二,探究 提升: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 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三,导学练习: 1,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 ,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6,7,8; (2)5,4,9; (3)3,6,10; 2, 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课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