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完即被杀,常遇春派系悲惨命运的底层逻辑(时政记者读明史40)

 二岸猿声啼不尽 2023-06-16 发布于福建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本文是《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39篇,上接这篇朱元璋北伐:梦幻走位,晃傻了元军和自己,“这就北伐成功了?”

前言

在对抗元朝的战争中,常遇春大放异彩。

他每战必身先士卒,摧锋陷阵,所向披靡。在将北元赶出中原后,他又带汉家儿郎踏上蒙古高原,饮马瀚海。

在关外,常遇春教育了在马背上长大的北元人如何玩骑兵,从陕西奔袭2000多公里到开平,驰骋塞外,攻陷元上都。

可他的派系却难逃被用后即弃的命运,其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一、

北京被徐达、常遇春攻克后,元顺帝一行逃回草原。

迎接他的却是老家群众鄙夷的眼光。

早在天下刚乱时,窝阔台的后裔阿鲁辉就写信给元顺帝,称大元的天下就这么被你这个忽必烈的子孙丢了一半,不如由我当皇帝吧!

文章图片1

太魔幻色彩了

然后现在元朝的天下被丢完了......

如果你是元顺帝,怎么办?

留给他的只剩下一招,即借鉴刘备在四川的政策:

对外宣称我忽必烈的子孙一定会打回去的,到时到还能带着大家发财!

这两年且苦一苦百姓,少吃几顿饭,把口粮省下来支持我们逐鹿中原。到时候你们就是从龙之臣,各个让你们哈皮!

文章图片2

刘备这个河北人,带着湖北人诸葛亮来到四川

其实,自古以来被从中原逐走的政权都喜欢玩这套。

君不见,“毋忘在莒”还刻在金门岛上么。

不然,何以凭败退的小集团而临土著大众,集中掌握资源,独享政治权利?

君不见,不再提“光复”后,如今的“刮民党”是什么境地?

文章图片3

如此政治态势,决定了北元政权与明朝必然势不两立。打不打的赢另说,但必然要打。

只要有“打”这个口号,就能从反对派手里抢走资源。你敢阻扰反攻大业?!这可是我们元人的千秋大计!利在千秋!

即使再次被打败了,但如果安排的妙,把反对派都当炮灰送掉,岂不更好?

二、

很快,明元之间的新一轮战争就开始了,这次先动手的是朱元璋。

洪武二年(1369年)年初,在刚刚攻克太原2个月后,徐达率军过潼关入陕西。此时关内的实力派主要是跟王保保拉锯多年的李思奇和张良弼。

徐达入关时,关内恰逢饥荒。此前张士诚跌倒,朱元璋吃饱,财大气粗的明军采取金钱攻势,下令赐每户米3石(300多斤),百姓高兴坏了,沿路城镇望风而降,徐达兵不血刃拿下西安。

剩下的李思奇和张良弼分别盘踞在甘肃定西临洮县(古称狄道)和甘肃庆阳。

自古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临洮和庆阳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风尚武,名将辈出,比如董卓集团的那些狠人基本都出自此两地(吕布除外)。

四月,明军兵临李思奇的大本营临洮。

文章图片4

临洮所在的甘肃定西在举行非遗活动“闹社火”

李思奇跟王保保的干爹察罕帖木儿是老乡,一同起兵,算是老资历了,多年来横行中原,搜刮了不少钱才。

在李思奇惶惶之时,他的手下,也是当地部落头子的赵琦跟他吹牛逼,说你把钱给我,我帮你招当地异族狠人来当兵。李思奇大喜,以为遇到救星,把自己一辈子攒的钱都给了他。

没想到,赵琦在骗的李思奇钱财后,竟挟持他降了明朝。

果然和董卓一样奸诈。

至此,关中的实力派只剩下张良弼困守庆阳了。

文章图片5

庆阳又称凤凰城,其被誉为“全国最高的城墙”

徐达打探到,张良弼去兰州找王保保求救兵却被扣留。徐达正准备发兵,张良弼在庆阳留守的弟弟张良臣派来使者,称愿降。

庆阳古称陇东,得之不仅可望蜀,更可制秦,军事意义极重要。

而且庆阳的地势极为险峻。该城建于高冈之上,高十余丈。城下还有两条河,围城而流。

徐达不敢怠慢,忙安排麾下两名最重要的将领薛显和张焕,带马军5000步军6000前往受降。

其中,薛显是明军中最擅骑兵作战者,曾被朱元璋评为“薛显、傅友德勇略冠军,可当一面”。张焕则出身帐前亲军,朱元璋微服私访即带他随行,是朱最信任的将领,在北京抄元朝金库就委任他干的。目前张焕担任羽林卫指挥使,一听名字即知,士兵都是护卫皇帝的至精锐部队。

文章图片6

明朝御林军装备还原

受降最初很顺利,张良臣匍匐道边,战栗若不敢言。薛、张看对方竟是如此怂比,觉得大事已定,志得意满。

当夜,张良臣带庆阳兵劫营,明军一冲即溃,张焕被擒,薛显重伤下侥幸逃回。

连主将都或擒或伤,那1万多精锐的下场也不言而喻。

第一次西北战役自此正式打响。

文章图片7

庆阳环县古城

徐达听闻败讯,大怒,召集了明军各路精英,包括冯胜、汤和、傅友德、俞通源、顾时等史书中名声响亮的大将,将庆阳围的水泄不通。

张良臣依仗地利,全然不惧。他知道元军即将来救,还时不时主动出击,想来个“中心开花”。

围绕着庆阳,元明数十万士卒在各个战线展开厮杀。

王保保派出两路大军,第一路由韩扎儿率领,自宁夏直扑庆阳。此军进展神速,很快攻破一百多公里外的原州(甘肃省镇原县),杀死明朝的师级干部、指挥使陈寿。

文章图片8

边城庆阳

另一路由贺宗哲率领,围攻陕西重镇凤翔,意图吸引明朝援军。

元顺帝此前趁明军主力在西北,已经派出丞相也速带骑兵万人攻北京。得知庆阳之事,急令命盘踞陕北的老牌军阀孔兴、脱列伯攻大同。

徐达此前已经调常遇春回援北京,手头兵力不足。只得专一围攻庆阳,凤翔和大同则任由元军攻击。

但庆阳城地势太险,张良臣又是打了20年仗的老将,战斗经验丰富,一次次打退明军的围攻,还主动出击,让明军一刻不得松懈。

一个庆阳小城,硬生生的扛了明军这么多天王巨星3个月的围攻。不得已之下,对这种建在10几米山冈上的坚城,明军竟然使出挖地道这种昏招。

可明军攻城不行,元军也不咋地。元军攻不下来凤翔,也不得不挖地道。

另一路韩扎儿这边都看到庆阳城里宝塔的塔尖了,还是被猛将傅友德击败,只得退回宁夏。

三个月后,庆阳城里的情况很惨,粮食吃完了,甚至“用黄泥细者,用人油炸而食之”。张良臣父子被属下们背叛,连人带城献给徐达。

听到庆阳城破,围攻凤翔那路元军也只得撤回。

文章图片9

明画

文章图片10

网友“咪咪妈的刘sir”根据明画,还原士兵装备

题外话,有读者提意见,说猫智深对战争描写太短了,看着不过瘾。可问题是这种打得不顺利的战争明史都记载极简,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庆阳之战在史料上记载也很零星,但根据战后的处理措施,想见战事极为惨烈。《纪事录》上写到,城破之后,明军“羁其守将,屠其男子,纵掠妇女。”

仅12个字,却很明白的写清城中居民最后的命运。

朱元璋深也深恨此地。学者郑克晟的论文《明代重赋出于政治原因说》考证,因为庆阳之战,终大明200多年间庆阳下辖的宁县赋税较前朝增加一倍,且明显高于周边。

四、

常遇春是明初跟徐达并列的名将,此次救援北京及之后一系列战斗是他一生辉煌的顶点。他让一辈子在马背上的北元汉子惊叹:原来骑兵还能这么玩?!

1369年三月,常遇春带精锐骑兵从陕西凤翔出发。仅仅一个月就达到北京,全程1400公里+。

他这速度把北元也速丞相吓到了,带着北元主力撤围而走。

文章图片11

AI还原的常遇春

但常遇春是谁啊?强盗出身,一辈子性烈如火,连降兵都杀,1000多公里从陕西跑回来,你连见我一面都不见就跑啦?!

这哪里能行?!

在请示朱元璋后,常遇春带着1万骑兵,还吆喝上朱元璋外甥李文忠带上8万步兵,出塞!追击也速!

一出塞后,他嫌李文忠的步兵墨迹,就甩开他,带骑兵绝尘而去,看的李文忠外甥目瞪口呆。

文章图片12

明骑兵

先追210公里达到会州(今属承德)!听说也速跑了?追!

再追230公里到锦州,迅速破城。也速又跑了?追!

又追260公里到会宁(今赤峰下辖),终于追上来了也速。

看着常遇春挥舞的大明日月旗,也速丞相目瞪口呆!怎么汉族人玩骑兵,竟然这么猛?

从陕西到北京已经1000多公里,这出塞也1000公里了,还这么生龙活虎的!跟你难道有杀父之仇?不带这么玩的!

地球人不可能阻止春哥了。

此战《明史》上就6个字:败也速于会宁。

他的后勤辎重怎么解决?常遇春此行我没找到资料,但霍去病当年是“轻辎重”,匈奴是敌国,那肯定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

击败也速后,先前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常遇春班师回北京。

他用一个星期又行军250公里,走到兴州,顺势拿下该城。

文章图片13

常遇春出塞路线图

在这里,他俘获了元朝政府高官、中书右丞脱火赤,从他口中得知元顺帝正在200公里外的元上都开平。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说的就是常遇春,他才不管朱元璋事前千叮万嘱要谨慎小心,直奔开平而去。

三天后,他击杀北元亲王晃火帖木儿。

五天后,常遇春攻陷元上都开平。

在百年前,元军进入杭州,南宋朝廷投降。元军俘获南宋恭帝和皇族,并将出多次击败元军的理宗头颅挖出来,做成酒杯。

百年后,常遇春带着汉家儿郎来到元上都。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元顺帝被吓破胆子,弃城而去,深入到茫茫大草原中。之后连连生病,不到一年就死去。

常遇春追奔数百里,俘其宗王庆生、平章鼎住等,斩之。

此战还俘获上万人,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攻陷开平后常遇春终于停止进攻,班师回朝。二十天后,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年仅四十岁。这个强盗出身的奇男子,就这样死在草原。

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葬其南京钟山之下。

攻陷开平成为常遇春一生功业的顶点,被追封为开平王。

五:

猫智深认为,朱元璋对常遇春是有感情的,在惊闻其死讯时,写了一首平仄不合的诗,可见心情激荡: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是常遇春,在朱元璋渡长江攻南京的历史节点,第一个跳上岸,冒着乱箭挥戈勇进,冲入敌阵。

是常遇春,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船队包围了朱元璋时,是他杀透重围,救了朱元璋的命。

是常遇春,北伐时为先锋,单骑冲阵,全军激荡,将士跟进,直下洛阳。

是常遇春,率军直抵幽燕,让北京在沦落胡尘500年后,重新回到汉人手中。

是常遇春,带汉家儿郎出关外,横扫塞上,攻陷元都,让元顺帝不敢南顾。

常遇春在军中,尝为大言,自称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故有“常十万”之称。

其每战必当先,朱元璋言:

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

大明开拓疆域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常遇春在政治上对朱元璋也很重要。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跟李善长一样是淮西帮的核心人员。而常遇春最初只是外地的强盗。

因此,常遇春的存在,在军中还起到制衡淮西帮的重要作用。

朱元璋还让太子朱标娶了常遇春的女儿,立为正妃,并生下两个儿子。

常遇春死后,他的小舅子蓝玉成了其衣钵继承人,并在朱元璋扶持下,成为了大明军方擎天之柱,让朱元璋可以在胡惟庸案中放心清理自己的淮西老乡们。

但所谓政治,不都是拉一派打一派么?

常遇春派系逐渐做大,他的外孙朱允熥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他的儿子常茂、小舅子蓝玉、亲家冯胜都已经被封为国公,军中更是枝蔓无数。

也到了朱元璋拉拢文官新起派系打击常遇春的时候。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抛弃了军方所拥护的朱允熥,转而选择其他女人所生并被文官们拥护的朱允炆。

文章图片14

蓝玉刚刚立下捕鱼海之战旷世大功后就被处死。他的案子还株连杀戮逾万人。

冯胜被赐死,诸子都不得继其嗣,就连嫁给朱元璋二儿子秦王的女儿也被逼自杀。

常遇春有三子,长子常茂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削爵流放,最后竟不知所终。

次子常升,卷入蓝玉案,被杀。

三子常森,更加奇怪,其名声不见史籍。

最后大明从云南找来个据说是常遇春的后代,继承了他的爵位。

真是,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当然,朱元璋钟爱的孙子朱允炆又有什么好下场?

为什么结局总是这么惨烈?

所谓封建专制,当一个人专享利益后,自然规律就是他必须不断拉拢少数派弄死能威胁他的派系,然后待少数派做大后,再拉拢新的少数派。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几千年来概无例外。

而因为利益独享的存在,他或者他的后代必然玩脱,区别只是时间长短。

上层斗的你死我活,底层的利益更被剥削殆尽,连军户的土地都被侵占。于是,几十个女真人追上千明军的盛景又一次次重现。

于是,“汉军不满饷,满饷无人敌”,就变为: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更多内容,且待下回(节目预告,这章是常遇春一生的巅峰,下一章到了徐达一生的巅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分参考资料:

《纪事录笺证》李新峰
《朱元璋大传》陈梧桐
《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李林楠
《朱元璋传》吴晗

《明代蒙古史论集》和田清

《朱元璋对北元政策管窥》雪岩

B站网友“信息素战史”北伐相关视频

特别感谢“紫塞杂谈”的常遇春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