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沪苏浙考察,多位“一把手”撰写笔记谈感悟(值得借鉴!)

 上帝也有烦恼 2023-06-16 发布于湖北

5月30日,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等省领导率领的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启程赴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学习考察。

本次学习考察为期5天,代表团将考察浙、沪、苏三地的重点企业、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考察期间,《贵州日报》刊发了党政代表团5名“一把手”撰写的学习笔记。

具体如下,一起看来。

图片
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学习考察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黔南州委书记 唐德智:

此次学习考察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深刻感受到江浙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融入、自觉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强烈自觉,尤其是江苏奋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上海坚持“四个放在”勇当排头兵、先行者,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深刻感受到江浙沪的发展活力,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创造蔚然成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深刻感受到江浙沪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强、能力作风优,不折腾、不盲从,一茬接着一茬干,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韧劲日益增强。

我将用好此次学习考察成果,团结带领黔南上下进一步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找准方位定位,把科技、人才、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关键,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黔南新篇章。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 廖飞:

江浙沪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次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考察的首站来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学习宁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经验做法,充分说明了宁波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宁波科研实力雄厚,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强。目前,贵州省科技厅正与相关单位谋划新一代发电技术开发应用,与宁波科研院所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希望以这次代表团学习考察为契机,加强与宁波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沟通对接,共同谋划合作项目,在科技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杨慧:

随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学习了杭州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让我很受启发,感触很深。特别是杭州在大数据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创新发展、汇聚人才、数字赋能,加强城市经济服务等惠及百姓的经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依托我省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等资源优势,开放医疗大数据等场景应用,推动数据汇聚融通,创新运用,推动数字资源转化为数字价值,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更好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 谢强:

算力算法是城市大脑的核心能力,海量数据只有经过科学的算法和强大的算力整合处理,才能有效实现数据融合创新,形成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整体感知、全局分析和智能处置。贵州抢占大数据发展的先机,也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数字化浪潮中应对新挑战、塑造新优势。我们要继续学习好、借鉴好杭州城市大脑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充分发挥好发展大数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平台贯通,打造实用好用的应用场景,努力用大数据破解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等问题,不断增强城市治理效能和群众获得感。

贵州省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王嶒:

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改革创新、规划引领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定位,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组团式开发、融合式发展,努力让贵安新区实现裂变式增长、引领性突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