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锡南和苏西地区活跃着一支新四军领导的太湖游击队,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福兴。可是这位让苏南太湖地区的敌人闻风丧胆的英勇人物却中途叛变背离了革命道路,虽然最终又回到了革命的征途上,但最后的结果却再也不为人所知。导致顾福兴叛变的叛徒苏征西和罗春亮的下场,竟然也是查不到任何资料,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 一、锡南、苏西的太湖游击队在抗日烽火中兴起,成为新四军在苏南抗战的一面旗帜。“太湖游击队”最初成立于1937年无锡沦陷后的无锡南部太湖边,领导人是无锡许舍人顾福兴。 顾福兴出生于1906年,曾在上海当过翻砂工人,并因参加革命运动(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而被关押进南京监狱9年。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时,南京监狱的犯人全部越狱,顾福兴于是回到雪浪山下的老家许舍组建了一支游击队。 顾福兴作战很勇敢,第一次与鬼子交手在1938年3月。 一天早晨,有五名日本鬼子和一名翻译从周泾巷车站方向过来到许舍乡公所找乡长索要礼品。 ![]() 顾福兴当机立断,亲自带领短枪班周培荣、范泉生、张兰生、樊纪元等人直奔乡公所。在伪乡长(双面乡长既为鬼子做事又为国民党做事)配合下,顾福兴等人击毙了4个鬼子和那名翻译(仅剩一名鬼子偷偷地从后门逃窜漏网)。 打出名气的顾福兴也受到了新四军的关注。 1940年夏秋,顾福兴的抗日游击队接受了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司令部(新江抗)的改编,成为“新江抗”第四支队,顾福兴任副支队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新江抗”第四支队改编为“新四军太湖支队”,划归第六师18旅领导,顾福兴被任命为支队司令员,徐明为政治委员,苏征西为副司令员,共有包括常备队、一连、二连和特务连的将近300人枪。 1941年4月25日,无锡南门伪军到东区落霞桥抢掠财物,太湖支队在顾福兴的率领下毙伤伪军10余名,缴枪10余支。当天下午2时,他们又击退了百余日伪军的报复进攻。 这是新四军太湖支队成立后与日军打的第一仗,首战告捷。 ![]() 二、太湖游击队遇到的重大挫折:顾福兴等人的叛变。 1941年8月上旬,新四军18旅52团第2营奉命与太湖游击支队、苏西地区地方武装蔡三乐部合编为第16旅48团。 但这引起了太湖游击队支队副司令苏征西和同伙罗春亮(排长)等人的强烈不满,而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趁机以金钱收买,他们于10月5日在板桥杨墅园村打死打伤多名战士、“绑架劫持了”48团副团长、太湖游击支队司令顾福兴,裹挟支队两个长枪连大部人枪西窜太湖,公开叛变投敌。 ![]() ![]() 这一事件几乎导致了太湖游击支队陷入灭顶之灾。 三、迷途知返,顾福兴设法从皖南逃回锡南,重新加入新四军。 顾福兴叛变投敌后,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又设法从国民党第三战区驻地宜兴逃回锡南。1941年11月底,顾福兴在上海重新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之后辗转到达金坛茅山16旅驻地,见到了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 在谭震林的帮助下,新四军六师独立2团派出一个主力连攻克锡南华庄伪军据点,帮助顾福兴于1942年3月重建了太湖支队,很快地恢复了力量。 1944年6月底,太湖支队干部战士陆续集中到太湖中的马迹山进行培训,遭到日寇合围袭击损失惨重,顾福兴不得不率领部队转道到苏浙皖边山区根据地休整。 顾福兴1944年9月底休整结束后率队重返锡南,太湖支队、苏西的武工队合并为新四军太湖县总队,由顾福兴担任总队长,薛永辉兼任政委。 合并后的1945年1月,太湖县总队袭击了洞庭山伪警所,缴获枪支200余支。 1945年10月顾福兴奉命率太湖县总队400余人撤到苏北,留下薛永辉以“中共太湖县特派员”身份率20余人留守太湖地区坚持开展武装斗争。 从这时开始,薛永辉的太湖司令的名头开始响起。 ![]() 进入苏北的无锡“太湖县总队”在东台县城被整编为华中军区六纵52团2营,顾福兴任52团副团长。52团于1946年3月撤销,部队分别编入其他各团,之后就再也没有查到顾福兴的消息了。 结束语:太湖游击队从建立到解放时撤消,主要活动于太湖锡南、苏西及太湖中的马迹山、焦山、土山、阴山、横山、平台山、洞庭西山、东山等地。他们灵活运用阻击战、包围战、伏击战、迂回战、速决战、突围战等江南水乡的游击战略战术,给日伪军以重击。据不完全统计,太湖游击队先后有200多人以身殉国,共毙伤俘敌300余人。 但是太湖游击队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谜团是,导致太湖游击队重大挫折的叛徒苏征西和罗春亮,为什么没有他们的结果了呢? 不知道网友们是否知道,顾福兴、苏征西、罗春亮这几个人后来都如何了? |
|
来自: 冬不拉拉 > 《中国革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