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画竹:明净无尘,清劲雅逸

 柳谙花茗 2023-06-16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图片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文章图片2

图片

启功画竹,多以书法之笔入画,来

表现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

。因此,他笔下的竹画往往明净无尘,清劲秀润,充满书卷之气。

文章图片3

图片

文章图片4

图片

竹石图

雨挟狂风卷地来,离披丛竹压成堆。粗枝大叶粘连处,拉杂摧烧扯不开。

文章图片5

图片

竹石图

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是事同。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

文章图片6

图片

竹石图

毓庭先生、美珠夫人丽教,一九八九年元月,启功时客深圳。

陈佩秋题诗堂:朱作竹朱作兰,一拳石秀可餐。长寿半窗小景,不知夏燠冬寒。启功老先生竹石图佳作,截玉轩健碧时在古北中央花园。

文章图片7

图片

竹石图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用朱墨画红竹并非启功的首创。据说,红竹的创始人是苏轼。

据载,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从此以后,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故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至于启功先生为何画红竹,启功曾自嘲道:“以免批我为'黑画'也。”众所周知,凡经历“文革”之人,都知“黑画”的意思,先生此语乃幽其一默也;继而又云:“其实,又何有墨色之松竹,不过聊为遣兴而已。”这才道出了其中的真意和正解,也是对笔墨艺术的真知灼见。

无论墨竹,无论朱竹,其实皆为书家托色写志之媒介,而非实际之状。墨竹洒脱遒劲,朱竹热烈奔放,各有特色,观者又何必斤斤于用墨用朱乎?故启功题红竹诗有曰:“斗室南窗竹几杆,瞳眬晴日不起寒。风标只合研朱写,禁得旁人冷眼看。”

文章图片8

图片

竹石图

文章图片9

图片

竹兰图

兰竹图

文章图片10

图片

兰竹图

文章图片11

图片加载中…

图片

兰竹图

兰叶葳蕤,竹叶支离。一拳卧石,五日沉思。京绪同志雅正。一九八八年春,启功。

文章图片12

图片加载中…

图片

竹石幽兰图

文章图片13

图片

幽竹乔柯

文章图片14

图片

翠竹

午日初长乍困人,忽逢小雨助精神。横挥翠竹留残梦,似遇嘉禾项又新。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于北京,启功。

文章图片15

图片

翠竹图

文章图片16

图片加载中…

图片

朱竹

文章图片17

图片

朱竹

喜见新笋出林梢。一九八二年冬日,启功于北师大。

文章图片18

图片

丹林春永

文章图片19

图片

朱竹

文章图片20

图片加载中…

图片

朱竹

文章图片21

图片加载中…

图片

朱竹

文章图片22

图片加载中…

图片

文章图片23

图片

文章图片24

图片

文章图片25

图片

文章图片26

图片

文章图片27

图片

文章图片28

图片

文章图片29

图片

文章图片30

图片

文章图片31

图片加载中…

图片

文章图片32

图片

文章图片33

图片

文章图片34

图片

文章图片35

图片

文章图片36

图片

文章图片37

图片

文章图片38

图片

文章图片39

学习分享,如涉及权益,请联系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