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院派丨方勇:理宋系列二

 私享艺术 2023-06-16 发布于河北





方 勇


号龙眠外史,安徽桐城人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访问学者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系副主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文字、图片:方勇


药师净土变相图之一
絹本設色
28.5cm×38cm
2020


《變相圖》是通過繪畫講述佛法義理的傳統呈現形式,唐代經變圖記述了唐代的典章、衣冠、建築等的真實歷史印記。同時唐代繪畫的筆墨結體清晰呈現在其中,山石、坡陀、林木雖尚不是完整獨立的山水畫作品,而筆勢逸興勃發,勾皴渾然,色墨相彰,可與唐詩中的題畫內容相觀照。由此可想見“吳帶當風”、王維山水、張璪逸筆、王洽潑墨的唐人風範與氣象,通過筆墨體勢的分析,貫聯了五代北宋初期的源流。

色彩與具象的並置,因義生情,經變故事的宗教內在精神幻化為色彩意象,整塊沉鬱的朱紅是主觀的心理化呈現,喻示着精神的情感化泛衍。










小雅天保
絹本设色
書法:23.5cm×21cm
繪畫:23cm×35cm
2020


題跋: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為饎, 是用孝享。禴祠烝嘗,於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如月之恒,如日之昇。如 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小雅·天保》。龍眠。








溪山圖
纸本水墨
34x34cm
2020


題跋:山水筆墨至南宋一變,大斧劈源於晞古,成於馬夏,以生紙破墨寫擬夏圭《溪山圖》,得 其意象雄闊。龍眠。












匡廬圖
絹本水墨
書法:42cm×10.5cm
繪畫:42cm×29.5cm
2020


題跋:《匡廬圖》。五代荊浩(傳)。縱三〇八,橫一〇九(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橋(嶠)》:“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 復經圓缺。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巒壟有合沓, 往來無蹤轍。晝夜蔽日月,冬雪共霜雪。(雪為夏之誤) ”此圖章法為北宋中後期 格局,高巖巨嶂,氣象稍弱,渾厚不足,山勢突兀奇姿,已是集大成後樣式化。筆 墨、體勢、林木源自郭河陽,山形與《晴巒蕭寺》一脈,實為融合之作。龍眠。












煙江疊嶂之二
絹本设色
書法:33cm×9.5cm
繪畫:33cm×18cm
2020


題跋:《煙江疊嶂圖》。龍眠擬。 宋王晉卿《煙江疊嶂》。絹本設色。縱四五點八,橫一六五點七(釐米)。上海博物 館藏。此卷(著錄)於《宣和畫譜》《大觀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初編》。姚 樞評此圖:“煙江一萬傾(頃),寫出胸中真”,“此意久寂寥,世俗難並論”。佈 局小中見大,勾皴皆依勢而生,精微雋闊,直承展子虔《遊春圖》。古拙氣韻,而參 宋初屋漏痕筆意。龍眠識。



春水·镜像
絹本設色
20cm×61cm
2020


南宋畫院傳世作品中,絹本小品數量眾多,其中一類以研究傳承前人的筆墨氣韻為目的,遠紹魏晉隋唐,近承五代北宋諸家法度。通過佈置、章法、結體、形制、筆法、墨韻、設色等衍變差異,回溯北宋之前早期山水畫的典型筆墨體勢,這類作品也為山水傳統保存了較為完整的發展脈絡。

此幅形式左右對生,一生宣一熟絹。恍惚與清晰,似平行宇宙中的多重空間的並置。清晰者筆致造形源於晉顧愷之“高古游絲”,是南宋畫師以宋人結體意趣參和而成,凝神精勁中蘊含靈動微妙的心緒。

恍惚者以春色籠染全局,筆法溯源唐“吳帶當風”,體勢疏闊縱橫,生出幽謐奇象。












风雪松杉
紙本設色
32.5cm×186cm
2020


題跋:此卷以紙本拟絹本筆墨,筆勢更顯清健磊落,墨韻秀澤朗潤,在飛白與積染間顯風雪凝寒氣象。筆者2015年畫了起首與主體的兩段小幅,2020年完成後半段,每段中間皆有遺漏處,於是嘗試以文字描繪所缺失的景物,再渲染出石青基調,以吻合風雪寒意,整卷以色彩文字相間隔,構成自我的解讀意象。














夏山图之二
絹本设色
書法:15cm×27.5cm
绘画:14cm×75cm
2020


題跋:歷史上董源山水樣式豐富,郭若虛稱其:“水墨類王維,設色類李思訓。”從沈括始重新界定其山水筆墨 與品格,《夢溪筆談》記北苑:“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誚之筆,其用筆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 象,遠觀則景物燦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隨後米芾提出“平淡天真,一派江南”的意象品格,至此北苑山水 成為南宗之祖。這其實是米芾自家內心的觀照和寄託,借董源以確立自我的筆墨心象,在北宋諸家雄健峻厚的外 擴型氣息外又建立一新氣象,影響後世筆墨與心性。在錢選“隸體”、趙松雪“古意”的旗號下,元士大夫以精微 的筆墨踐行着文化史中的北苑形象,終於使此幽微沖和意象成為山水史上最高標品格。有明一代江南文士尊崇力 推,由玄宰理清筆墨脈絡,列董源為南宗畫祖,重建統緒價值,形成了美術史的文脈構建。龍眠擬夏山圖並識。







小雅十月之交
絹本设色
25.5cm×26.5cm
2020


題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 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 食,於何不臧。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哀今(為)之(一)人,胡憯莫懲?皇父卿士,番維司徒。家伯維宰,仲允膳夫。棸 子內史,蹶維趣馬。楀維師氏,醘妻煽方處。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 囂囂。悠悠我裏,亦孔之痗。四方有羨,我獨居憂。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休。天命不 徹,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小雅·十月之交》。龍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