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样品前处理样品消化灰化

 c857084163 2023-06-16 发布于浙江

【3】

矿物质测定样品消化硝酸+高氯酸 

1)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94493-1-1.html

   9# 120℃以上硝酸已经沸腾,消解液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30℃,而高氯酸在230℃左右开始分解,所以300℃的控温没有必要,只会增加消解风险。

我一般是加入10mL1+4混酸,静置过夜,然后在数控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一定要在排风较好的风橱中进行),控制温度在110—180℃之间。初期升温的速度较慢,当样品消解液变黑时及时补加少量混酸(1—2mL),直至消解液清亮呈无色或浅黄色,然后再加水赶酸,最后再根据检测元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做磷检测加水赶酸后即可。

消解样品的时间大约是三到四小时。

【2】食品样品消化样品灰化    

4、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26/4323659/

3、说到灰化,其作用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以降低对目标元素的干扰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26/4323659/

目前我所知的去干扰主要有两种:1.直接提高灰化温度;2.加基体改进剂。提高灰化温度可能会损失目标物,所以一般我们都是加基改居多。加基改也可以分为两种:1.降低杂质熔点;2.提高目标物灰化温度。前者如铵盐类(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等),氯化钠的熔点高达800度,而氯化铵只有350度,从而能用更低的温度达到去除干扰的作用。后者如硝酸镁,是与镉元素结合,产生镁酸镉从而可以提高灰化温度。钯的话我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请知道的专家解惑。以上仅个人愚见,有不对的还请大家指出。

说到这,其实我的疑问:

1.铵盐去除的是只是氯离子,氯离子对石墨管测定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有多大呢?

2.在灰化的过程中,各种元素是怎么的组合呢?会朝着熔点低的物质先结合,熔点高的后结合吗?

据说去除氯化钠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加硝酸铵

2)不知楼主做的什么乳品,我做奶粉从来不用加混酸,从马弗炉中取出已经灰化的很好了。有时用硝酸溶液溶解时有不容物在电炉上蒸干再烧一会,然后再用硝酸根溶液溶液就没事了http://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2089#lastpost

1)食品在消化的过程中如果使用高氯酸,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原子荧光仪

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111/2338006/

1 高氯酸的量不要太搞一般控制在1:4和1:5之间,不好太多,容易爆炸

2 加完混合酸后一定放置过夜,有些人不太注重这个,觉得无所谓,其实很重要的,慢消化把食品中长的碳链打断,有利用第二天电炉消化,我们有一次就是没有慢消化发生爆炸

3 含碳量太高的样品一定要减少称样量,比如稀奶油,湿法消化很容易发生爆炸,我们之前0.5克就爆炸过,一般称0.2左右。

4 如果觉得湿法消化危险,就采用干法做,不过温度不要过高,砷可能会损失

5 若采用干法,建议使用助剂,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6 微波消解的时候样品量一定要小,先在电炉上慢消化一下,上微波的时候程序升温多设定几个阶段,有利用消化,减少危险

7 微波慢消化后建议补加一定的硝酸,然后上微波,完毕后等稍微冷却了再弄出来,不要太着急了.

还有就是赶酸的事情,大家有什么好的主意吗?赶酸太污染环境了,呛死人了,可不可以少赶酸或者不赶酸的?

有几次没有赶酸就稀释的做了,感觉误差不是很大,毕竟少了赶酸介质不一样了,但是少了赶酸这个加热环节,少了点误差.

还有就是赶酸大家都是多高的温度啊?平板我一般设置太低的话赶不出来,太高的话又剧烈沸腾,引起误差,麻烦啊.

微波最好不要使用高氯酸.在电炉消化的时候硝酸挥发的比较多,消化后可适当补充2毫升,这样相当于稀释了双氧水.

荧光仪器决定了上机的酸度需要严格控制,必须赶酸啊,砷的影响不是很大,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需要慢慢摸索,把电炉从低到高一点一点调,弄到刚好冒泡就行了,这样可以用记号笔记住那个位置,以后直接调到这个位置就好.

加上慢消化一共一个小时吧,主要是预消化比较浪费时间,冷却20分钟吧.不能用水冷却,因为微波消解的内管在骤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而且沾水了不利用下一次消解.

助剂一般用氧化镁的比较多,我个人理解是把样品分散在助剂里面,在马弗炉中灰化的更完全一些,

楼主总结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果能具体说说原理就更好了,可以让初学者和不熟悉的同行更加容易理解。例如第5点,可以具体说说:样品初步炭化后,加150 g/L硝酸镁溶液10 mL混匀,低热蒸干,再将氧化镁1 g仔细覆盖在干渣上,于电炉上炭化至无黑烟,移人高温炉灰化。还有,一些问题应该用具体些的数据说明,比如第4点,温度不要过高,大概多少度?第6点,称样的具体范围大概多少?第7点,补加硝酸如何控制这个量?等等。关于第2点,有些标准是要求或推荐过夜的,但根据我的经验,使用加热板预消解至样品无黄色氮氧化物冒出即可,如果不放心可再加少许水继续加热,让残余高氯酸分解,再上微波消解(注意是敞口微波消解,密闭消解不建议使用高氯酸)或湿消解。如果样品不赶时间的话,放置过夜也可以。微波消解称取样品一般在0.2-0.5g,样品成分复杂或含油脂高的0.2-0.3g为宜,含水量高的例如蔬菜水果等可称1-2g。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干法消解测砷,大家可以看看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测定中的处理方法。

建议:

砷:100-105

铅、铜:105-120

汞:95-105

一般消解罐的温度比电板设定温度低10-15度。

不太清楚同行问的是什么?是说消解完毕后定容的时候,该冲洗几次消解罐才能完全转移;还是问定容用的比色管或是容量瓶不容易清洗干净,会有残留污染?前者,定容时,少量多次,尽可能将消解罐内消解液完全转移。后者,使用后的定容玻璃器使用1+4硝酸浸泡过夜后,先用水清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洗2-3次,晾干,烘干也许会更好。至于移液管的使用,不是不能用外力吹,应该是根据使用的移液管的要求,该吹就吹。

    消解不够完全说明你的消解程序还没有达到破坏样品的临界温度,一般食品是160-200度,180度可以破坏大部分样品,同时注意设定好压力控制。采用阶段升温程序(3-4步),以保证安全和消解完全,最后的最高温度保持时间长些一般4-6分钟,如此基本就可以了。

    一般密闭微波消解不建议采用高氯酸,有爆炸的存在危险,如果一定要采用高氯酸必须消解前将高氯酸尽量赶尽,经验是无白烟冒出。如果是敞口式微波消解则可以使用高氯酸。对于比较难消解的样品可以尝试使用过氧化氢和氢氟酸帮助消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