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ONE一个’的初相遇

 于雪烨 2023-06-16 发布于河南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19:25

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一次次入耳,我在K571的6号车厢里,盘腿而坐,抱着蓝莓桑椹口味的果味酸奶,一勺一勺的往嘴巴里递。勺子伸下去,沉底捞起,果肉便露出了无处可藏的紫色脑袋。有蓝莓,还有桑椹。是真实的大果粒。而且是成颗的那种。这样的完整性,让我意外又欣喜。就像这段两天之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路上的旅程。

热爱文字,偏爱他们能够像历史记录家一样,承载起我所有的悲欢离合,或愚蠢,或历久而弥新的顿悟。

文字曾是我倾吐内心,疏解自我的存在。现在也是。只是,除此之外,我开始慢慢将自己的视野从自身转向周边。我开始从一片荒芜之中看到喜悦良善。这更让我坚信,文字拥有着属于它自身的温度,写作之人终将消逝于时间的长河之中,而它,可以永恒。

我曾被身边挚友好意提问,靠一份爱好,能够谋生吗?你写出来的东西又有多少人会看?

他们也总会善意提醒,写作当个业余爱好可以,作为专业是万万不行的。人还是要归根于生活。

我也会一次次的问自己,写作它对于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曾经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所爱,直到我发现写作它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不可分割。

我知道,我是热爱它的。自始至终。

它是我存在的价值。

所以,九月份下旬某个临睡前的夜晚,当我在微博上看到“one一个”的招聘,便毫不犹豫的点击进入了报名链接。

不为别的。我觉得当下的自己,只是想要去追求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有些人生孩子是为了完整自己的生命一样。我想借由一些与文字切身相关的一切来完善我的生之向往。

报名过去了好多个日夜,多到我都忘记了自己是否真的看到过这样一份招聘信息。直到某天下午,我无意间看到QQ邮箱进来的一条信息。

天呐,我竟然进入了面试环节。从众多投递简历的人群中。我竟然成为了佼佼者之一。

我是个从来没有运气之人,抽奖活动中一如既往的分母贡献者。所以,这封面试邀请的邮件使我相信,我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没有运气。那种自己努力得来的开心,生平第一次体会到,是查询到自己被县重点高中录取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室内橘黄色的灯光下,握着拳头,不停地喊着yes,来回蹦跳。那种欣喜感,是真的狂妄。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过分之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爽朗。

所以,我来了。

面试两轮。第一轮是无领导小组谈论。也就是,去年平安夜,即在室友大丹的婚礼前夜,从只有一面之缘的老乡口中第一次听说的“群面”。第二轮是面试

本来以为,两轮面试会一次性结束。没成想他们是分开的。

几乎没参加过面试的我,第一次参加群面。慌的一批。因为我甚至不知道这个名词代表着什么意义?知乎查询,得知些角色分工的内容。看下来后的整体感觉,就是你这个人是怎样的。而我对自我的认知相当明确。我觉得他们想要考察的我都有。于是便不再有任何担忧。

准备作品与简历。

前一晚到达目的地,就近找住处,早上自行车到公司附近,打印彩色简历,吃早点。导航。迷路。电话联系通知面试的工作人员,询问公司定位信息。

扫描签到。上个厕所。回来被工作人员引到会议室。前来面试的小伙伴们已经到全了。后来讨论进行中,又有一位小伙伴加入。我算倒数第二位。

共九个人,由工作人员随机分三组。有纸和笔,自行分发。选题由工作人员随机分发。小组结合,进行讨论。

我们是C组,选题有三个,油腻/春节/异地恋。我一眼看中异地恋,因为这个话题的受众从十几岁到垂垂老矣的人们大概都有过这种亲身体验,有可参与度,可以引起人们的感同身受。方法是设置链接,做问卷调查,回收统计结果,将其中的悲欢离合呈现出来,做出总结,设置问题,引起思考。

组内,作为河大校友的小伙伴有不同意见,她更倾向于选择油腻这个话题。我说出自己的顾虑,油腻一次会使人想到中年人,接着便是冯唐所写的那篇有关中年男人油腻的文章,后面有人又续写出了中年女人的。

她问我都写了什么,我回,都是从内外两个部分讲的。我问她要是写的话,准备怎么写?

她说油腻不仅仅可以是中年人,又解释说了些其他的东西。我顺着她的思路去思考她所要传达的意思,恍然大悟,说'哦,你是要赋予油腻一次词新的内涵吗?’

她点头说,是。又问我为啥选择异地恋这个话题。以及我准备怎么做。我将自己看到选题后的构思以及所想都一一回答。她听完后,说,她还是想做油腻的话题。

我们只有二十分钟的讨论时间,我觉得不应该在选题上浪费时间。便说,那我们做油腻这个话题。你将你的思路整理一下,我帮你梳理记录下来。

先定题目。我问她如何拟题?她让我想题目。我问她目标读者或受众是哪些?她说学生。最后一起商讨后,暂定题目为:青年学生油腻自救指南。

此后,还包括核心观点,以及后面的选题原因,表达内容,读者为何点击本文等等内容。

整理写作思路和方法,每段的关键词,以及最后想要的金句升华。

我在思考,也在试图将小伙伴们头脑中的思考规划为文章的蓝图。中途加入一个迟到的小伙伴。我先向她描述当前任务,让她缓解下急促的呼吸,以便她能够顺利加入。

讨论时间结束,小组代表发言。想着,这是她感兴趣并坚持的选题,我的任务是帮她理清思路,还是让身为校友的小伙伴去表达会更清晰。第二步,是小组讨论后对其他两组进行评价。这个时候,我发现,我的两个小伙伴已经快将我抛弃了。她们问我的观点,我刚说另外两组的优点都是啥的时候,她俩已经开始隔着我讨论另外两组的缺点都是啥了。我心想“??评价不应该是优缺点都要说的吗?”,但她们俩讨论的热火朝天,跟我不在一样。

好吧。我保持安静。

等到让小组代表发言的时候,身为校友的小伙伴用胳膊戳了一下我,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我心想,迟到的小伙伴似乎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便对她说,你来吧。她似乎很震惊。因为她在站起来发言之前,很诧异地问我,可以吗?我当即点头并说可以。

群面耗时一个半小时,结束。

三位面试官都在,她们说,面试结束了,复试等明天晚上的通知,大概安排在13.14.15这几天,可以远程面试。有什么疑问尽管问。

有人问每天的上班时间,有人问在校生与应届毕业生被录用后的报道时间,实习生与试用期的区分,以及工作时间的公私分配。

没人问工资。也没人问我们随时带过来的简历与作品是否应该上交。

等到大家都问得差不多了,我问,简历和作品是这次交还是下次复试交?

面试官们回,这次交,你们走之前交上来就行。

我收拾好自己制造的垃圾,随身带走,拎着书包,走到面试官们旁边,将作品与简历交给她们。

她们笑着说:谢谢来面试。

我笑着回:辛苦你们了。

出来以后,什么感觉?

回想一番,我在最初的选题中,因为怕浪费小组讨论时间,我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中期,互评讨论时,因为我提到优点一词,被小组成员直接给忽略了。后期,我想着作为一个团队,得让迟到的小伙伴也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总结下来,自己全程都在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假如面试官没有注意到我为整个团队考虑的付出,我确实是没有任何进复试的可能的。

而我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面试官的面部表情来看,自己似乎真的没有什么胜算可言。毕竟默默无闻的人最容易被忽略。所以,就在心里想,全当来经历一场了。更何况,不要我是他们的损失啊。

昨天下午,室友小惠兜问我群面如何的时候,我说估计已经凉了。

今天上午看综艺《我要打篮球》,到了饭点,而且要赶车。打开手机,看到QQ邮箱有封邮件,来自“one一个”,通知我进入复试环节。

我的天,这种突如其来的狂喜之感是什么啊?简直不要太爽?!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点踩着了传说中的狗屎运。

现在回想,面试官既然能作为面试官存在,肯定是拥有着他们不为别人所动的特意功能的。这让他们发现了我的团队意识,以及我尚且清晰的思路和总结能力。

虽然不知复试结果最终会如何,但我觉得自己都没在怕的。不卑不亢是我接纳自己后的精神面貌。就像,我听到面试的小伙伴们在介绍他们精彩而饱满的履历之时,并不觉得自己为了生计而做出的兼职之举有何不妥。

有些人,或生来就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渥条件,或生来就拥有着别人努力一辈子都不可企及的能力。但像我这样平凡而普通的人,应该做的是常常反省,目光所及,心之所向,以及行为之本除了本职,皆应是所爱。

更何况,成为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一直是我的旅途风景。

——烨子于2019年10月13日 21: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