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的本质除了痛苦,还有重复

 于雪烨 2023-06-16 发布于河南
深秋的季节,再一次来临,此时的窗外飘着细碎的小雨,使这个行至尾声的季度,被更为深沉的凉意裹挟着。
就像,身陷某些情境之中的人们。
停笔的这几个月,我的脑子近乎处于冬眠的状态。如今,被困顿住的思绪,开始再次蠢蠢欲动,我想要写下一些什么,权当是对过去几个月毫无痕迹的祭奠吧。
二零二一年的暑假来临之前,哥哥就说大侄女就要小学毕业了,她想要一个毕业旅行。哥哥的意思是带俩侄女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一下眼界。在询问过大侄女想去的地方之后,我便在教学的间隙,开始陆陆续续上网做一些出行攻略,按照大侄女提供的城市或省份或区域,我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环游中国的出游路线。
七月上旬,因为南京疫情,临时改道,先带她俩去看她们心心念念的大海,之后,规划北上。
在订票之前,一问她们是否要爬泰山?
答曰,否。
二问,她们是否要看济南的趵突泉?
答曰,否。
三问,看完海直接去北京?
答曰,可以可以。
我便订了前往北京的车票,订票结束以后,发现故宫的门票已售磬,且短时间内没办法再预定门票,便与她俩商量,改去圆明园、颐和园、长城、天安门广场等是否可行,答曰,不想去。最后在我的再三询问之下,大侄女说那就去圆明园吧,其他的都不去。
至此,我才发觉,俩侄女所谓的想去的地方,不过是听说了一个点,便直奔着那个点去,除了那个点,其他没能让她们在生活过的环境中听说的,都不在她们“妥协”的范围之内。更不是我所理解的“旅行”。
末了,我把去北京的车票退了。
最后,我们的出行计划里只剩下看海。
到达看海的城市,高铁转乘公交,下车之后,找预订的酒店找了一大圈,成功入住之后,已经是半下午了。问她俩,下去找饭店吃饭吧?她们给我的答案是,点外卖吧。问她俩是否吃海鲜,答曰不吃,要吃粉。
因为居住地离海边之后两三公里的路程,饭后,我们三个步行到海滨公园,越靠近大海,风吹得越大,空气中的海的咸腥味儿越大,湿度也愈加明显。
当我们终于站在大海的面前时,我只觉得,海边的天空好蓝,海上晚霞的光影好美。
再走近时,看大海的颜色,果然如科普所说,并不是蓝色。靠岸的海水混着沙和土,尽显浑浊,而离岸一二十米的海,则是绿色的。
站在被海风吹得接连起伏的长廊上,听到长廊的尽头有广播声,喊着乘船夜游,为她俩是否想坐船,她俩很开心的表示想去。于是,乘着朦胧的夜色,我们三个坐上了那天的末班船,在海上漂了十分钟左右,由于天色黑得很彻底,以至于黑得啥也看不见,若不是空气中有海的咸腥湿,真不觉得自己是坐在海里的船上。
靠岸后,她俩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拘谨,玩得很尽兴,我则在一旁看着她俩在沙滩上玩,并负责给她们拍照。
在回去的路上,海风依旧吹得很劲道,我情不自禁地感慨:姐姐(大侄女)今年12岁,妹妹(小侄女)今年11岁,我今年29岁,我们都是第一次看海,但是,我好羡慕你们呀。
她俩不解的问我,为什么我之前不来看海?
我回,因为我之前没有钱。
是的,学生时代,经济上带给我的困顿,曾让读高二的我,忍不住在室友面前突然崩溃大哭,但那次为没钱而流下的眼泪,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还记得读高中时,星期天回来,到爷爷家看爷爷奶奶,与爷爷聊天,爷爷曾劝慰我说,咱们没有,咱们也不跟人家攀比,如果人家问,为什么你不买零食,你就说不喜欢吃,就喜欢吃饭。
其实,当时的我就明白,爷爷说这话的意思,只是为了我能够在同学面前被平等对待,不会因为平常过度节俭的消费引来异样的目光而已。
此后,虽然生活依旧困顿,甚至在很多熟悉我的同学看来,我的日子过得像个苦行僧一般,恩格尔系数极高,但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物质上的贫困再次伤感。相反,我开始乐在其中,此外,我也庆幸自己不是一个拥有太多物欲的人。这让我在之后的学生时代,能够不断地向内寻找自我,一步一步朝着自己喜欢的模样前进,而最终,在我离开就读了七年的大学生活之后,我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首先感谢的便是自己,我感谢的是自己的坚持,而这份坚持让我遇见了我喜欢的自己。
可是,当下,在这样一个雨夜,在毕业离校两年三个月又五天之后,在这个暑假经历了视力再次下降之后,我在享受着目前幸福生活的同时,越发地觉察到内心的空洞,上学期工作上的忙碌压缩了我看课外书的频率,慢慢的看课外书这件事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我的思想好像再次变得浅薄,人也变得肤浅,视力愈加模糊的同时,看不清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人与物,更是之后的茫茫旅途。
此前,读书时候,在生活方面,我没有遇到比我过得更差的同学,除此之外,还会时不时地有来自家庭的精神压力,让我喘不过气,那时的我却总是笑着劝自己说,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而如今,我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那些疼痛的源泉,却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生活的另一本质——重复。
在生活中,重复是必须的,可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持续单一循环式的重复,或许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变得麻木,不自知,甚至迷失。
人生几十年,若生活能够像物质守恒一样,具有守恒性,无关其他人,我只希望我此前人生经历过的苦,在之后的人生不要再出现,也希望当下我所遇到的“重复”,是我人生当下这个阶段需要克服的新课题。
至于此后会如何,就借用那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烨子于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20:20-21:3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