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轩辕黄帝出生在正宁县,也埋葬在正宁县,黄帝陵就在正宁县。

 青桐派文化 2023-06-16 发布于陕西

编辑切换为居中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受到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尊崇,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黄帝子孙,不远千万里回来祭奠这位伟大的先人。

可是由于黄帝离我们年代久远,是传说中的人物,因而关于他的出生地和陵墓所在地,历来说法不一,存在很大争议。

1998年1月出版的《庆阳地区志》否定了以往的几种说法,把黄帝的出生地,认定在今正宁县子午岭南部,把黄帝陵认定在正宁县五顷塬乡的五顷塬村,这种观点已被我省史学界所接受。

关于黄帝的出生地和陵墓所在地问题,我们也进行过多次考证和实地调查,我们认为把黄帝陵认定在五顷塬村是不对的,把黄帝的出生地确定在正宁县子午岭南部一带是正确的,但不具体。

真正的黄帝陵所在地,是正宁县五顷塬乡西头村南面的桥山上,黄帝的出生地也在这个地方。

最早记载黄帝生平事迹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记》:“黄帝崩,葬桥山。”

但桥山在什么地方,却有很大争议。

有的说在今陕西黄陵县,有的说在陕北榆林县。

这几种说法都被《庆阳地区志》所否定。

编辑切换为居中

该志先据《尔雅》“山锐而高曰桥也”,认为“可见,'桥山’,取山锐而高之义,绝非沮水穿山而过,山乃如桥”;

再以《元和郡县图志》:“子午岭一曰桥山”,《明史·地理志》:“桥山,即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说“可见,黄帝冢所在的桥山,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桥山,即今之'锐而高’且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和华池东部之南北约300里的子午岭,即今之子午岭南部(古云:阳周县桥山南)的正宁县境内,这是无可置疑的”;

然后又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为主要依据,把黄帝陵所在地点认定在,正宁县五顷塬乡的五顷塬村,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首先,以“锐而高”为由把子午岭叫做“桥山”是不妥当的。

因为“锐而高”的山很多,尤其是南方的石山,既“锐”又“高”,难道都叫“桥山”不成?

其次,以“罗川城东八十里”的直线距离来推算也是不妥当的。

实际上罗川到五顷塬村和西头村都不到80里。

一则汉时的尺寸比现在的小,再则当时的丈量也不可能那样精确。

编辑切换为居中

实际上,当地人过去不把子午岭叫桥山,而是叫“页(x’e)梁”,就是“横梁”的意思,现在才叫子午岭。

《史记》上所说的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并不在子午岭上的五顷塬村,而是在五顷塬乡的西头村南面沟里的桥山上,即现在当地人叫做“坟洼里”或“老女子坟”的那个山上。

这山与黄土高原其他的山,有个明显的不同之处:不是陡坡式的,而是象馒头一样的圆形。

这是人工加工过的痕迹,其上有坟是不容置疑的。

这山原来就叫桥山,是因为山脚下有水冲成的一个大洞,其上形成一个土桥而得名。

“沮水”并非河名,指低湿地,桥山上草木繁茂,山下溪水环绕,风景十分优美。

因为离湫头镇很近,并且历史上一直由湫头管辖 (1980年3月才从湫头乡分出五顷塬,成为五顷塬回民自治乡管辖地),所以与湫头滩、东圣山合称湫头的三大景观,黄帝陵就在这山上。

编辑切换为居中

关于这一点,《正宁县志》说得非常清楚。

现存的《正宁县志》共有三部:一部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宁知县折遇兰所编,木刻,6册18卷;一部为民国14年(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所编,手抄,现只存二、三卷:一部为1986年4月编修,铅印,其上没有关于黄帝陵的记载。

折本与苏本对正宁县的名胜古迹记载较为详细。

苏本对“黄帝陵”记载的原文是“陵墓,黄帝葬衣冠处:在正宁县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

这一记载与清乾隆二十七年,庆阳知府 赵本植 所编的《庆阳府志》的记载是一致的,即“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

并且三志都引证了《史记》中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之事。

这几部志的记载是对以前县志和府志的继承,绝不会是他们自己杜撰出来的,与当地的传说也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说子午岭就是“桥山”,黄帝陵在五顷塬村的话,方志就不会说“在子午岭旁”,而应该说“在子午岭上”了。

这本来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庆阳地区志》中的文章说,在对“西头村进行了考证”之后,得出结论——苏志说的黄帝陵“在县东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就是指的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之间的古冢,不是'村名误载’”。

这是张冠李戴,把本来非常清楚的问题反而弄糊涂了。

关于黄帝陵在西头桥山上,古书也有记载。

编辑切换为居中


《汉书·地理志》注说:“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

《地理志》说:“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桥山南”可能是“阳周县南”之误),这与西头桥山的地理位置是相符合的。

西头距长安只有200多公里,且有秦直道相通,他们的记载不会有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在今正宁县罗川乡(当时县城)西门外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说:“兹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

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

西头在四郎河上游,溯川而上到秦家店向东沟拐约三里,就到了桥山。

罗川和桥山在河的两端,遥可相望,所以碑文才说“轩丘在望”。

“有熊”是黄帝的号,是因为当时桥山一带有熊而得名。

黄帝及其部落是在桥山一带生长壮大起来的,所以才说“乃有熊得道之乡”。

《庆阳地区志》以直线计算,所以把黄帝陵认定在了五顷塬村。

桥山一带古代温热、湿润,曾经是现今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繁衍之地。

20世纪70年代,从合水板桥挖出古象化石可以证明。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解放后从正宁罗川和华池县上里塬,发掘出原始社会早期人类遗迹,也说明庆阳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原始人最初生活在森林里,子午岭是原始森林地带,气候温湿,物产丰富,自然会成为原始人的栖息地。

明初左佥都御史景清,即今正宁县山河寨子村人,家距桥山只有10里,他在《题真宁县境》诗中写道:“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

这里的“穹碑”指的就是桥山黄帝陵旁的石碑,“焕典章”是说从这里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他为什么要把“桥山”与“灵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说“唯有灵湫在”呢?

这是因为桥山后因土桥垮塌而名不副实,人们也就逐渐不叫“桥山”了,只留下了湫头滩中湫的缘故。

湫头滩过去曾经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显圣庙,以给陕、甘、川一带群众“赐雨灵验”而闻名遐迩。

自唐以来为历代皇帝以及陕、甘、川群众“取雨”的地方,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有盛大庙会。

唐僖宗乾符三年将该庙神封为“应圣侯”,唐昭宗光化二年“进封普济王”,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改封显圣王”,并重修庙宇,立玉石碑以纪念。

《庆阳地区志》说“正宁五顷塬一带,唯有灵湫在”,这又是张冠李戴。

编辑切换为居中


明朝官吏、诗人、庆阳人李梦阳,在《黄帝陵》诗中说“黄帝骑龙事杳茫,桥山未必葬冠裳。”

在他的《秦扶苏蒙恬》诗中说“紫塞桥山惨暮云,旧时冤枉不堪论”,而蒙恬、扶苏就是被押在今正宁罗川,后葬于正宁的。

明代庆阳人强晟(编者注:强晟为河南汝阳人,曾在庆阳任长史之职)的《桥山》诗中也有“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

清甘肃学政张映辰,《庆阳怀古》诗中有“雅有珊瑚通合水,谁将弓剑误桥山”。

民国时期《合水县高等小学联》中“碑高黄帝冢,望多士闻道轩辕”里所说的桥山、黄帝陵都是根据《史记》等古书和《正宁县志》、《庆阳府志》的记载,指的都是西头桥山。

桥山之“桥”何时垮塌,己不可考,但在元代之前所说的桥山指的都是西头桥山,只是在元代之后有的书上才开始把子午岭叫桥山了。

可见桥山之桥的垮塌,桥山的“丢失”是在元代之前。

正因为桥山上有黄帝陵,所以当地人叫“坟洼里”。

那为什么又叫“老女子坟”呢?

编辑切换为居中


据当地传说,西头村的人原来姓公孙,是黄帝本家(现在紧靠西头的龙头村人绝大部分姓孙,可能是由公孙简化而来),秦始皇北巡时曾在西头住过,并宠幸过该村一女子。

说好回去要正式迎娶该女为妃,但回去后竟然把这事给忘了,该女子也就没敢再嫁,老死后就埋葬在桥山上,所以又叫“老女子坟”,该村的人从那以后也就改姓为秦(到现在该村的绝大部分人仍姓秦,他们当时大概并不知道秦始皇并不姓秦)。

《庆阳地区志》说该坟建于清代,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秦始皇横扫天下,统一中国,有极高的权威,嫔妃无数,300里阿房宫住的都是他的妃子,胭脂染红了渭河,镜子一照如同日月。

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美女,并且个个都是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大家闺秀,还有人终生见不上秦始皇的。

可他为什么却偏偏会看上如此偏远山区的一个土里土气的村姑呢?

无非是为了沾黄帝的“脉气”罢了。

秦始皇很迷信,对黄帝也很崇拜,“皇帝”的名称是他首创,就取自三黄、五帝。

他到正宁巡视不住在离秦直道只有10里的五顷塬村,也不住在湫头镇,却为什么偏偏要住到十分偏远狭小的西头村呢?

就是因为西头桥山有黄帝陵,他是为了祭黄帝陵而住在西头的。

编辑切换为居中


“老女子”死后为什么也埋在桥山上呢?

因为村里人觉得她实为皇妃,其地位与黄帝接近,又是本家自己人,而且桥山风景优美,是风水宝地。

如果黄帝陵在五顷塬村,秦始皇是不会住到离该村,还有15里偏远狭小的西头村的。

黄帝生于何地,历来有很大争论。

魏晋时期的皇甫谧说,黄帝生于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六里之寿丘。

清吴承权等主编的《纲鉴易知录》说:“生黄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

这两种说法均为《庆阳地区志》所否定。

该志认为“轩辕之丘”就是子午岭,正宁县南部一带就是黄帝的故里,黄帝就是在此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但子午岭很大,具体在什么地方,则没有说清。

据我们了解,“轩辕之丘”,指的就是西头桥山,黄帝就生于桥山。

《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中:“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列仙传》说,“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

编辑切换为居中


黄帝一生征战,最后建立了一个地跨今中国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广大地域的一个部落联盟,奠定了未来中国的雏型,并且后来定都于山东曲阜,可死后为什么不葬于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或华山、泰山等名山大岳,却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千里迢迢“还葬”于小小的桥山呢?

就是因为他的故里在桥山,落叶归根。

死后归葬故里,这是当时的习俗,现在中国人仍保持着这一习俗。

再说,古代桥山这地方也很适合人居住,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山下溪水环绕,周围森林繁茂,又靠近子午岭,有打猎、采摘野果、打柴、取水、种植庄稼之便。

黄帝生于桥山,但起初的主要活动地点在湫头塬上。

传说他曾经在湫头镇的东山住过,所以后来把东山叫东圣山。

过去湫头滩中心有一棵巨大的杉树,高20多丈,4人合抱不住,梢与塬平,传说为黄帝亲手所植(1940年前后被伐,从年轮上看已有几千年,现在当地已无此树种),所以后来被称为神树。

自唐以后,来湫头滩“取雨”时,要打下该树一撮树叶作为凭证,回去向当地社群交差。

关于这棵树,《正宁县志》上有记载。

编辑切换为居中


湫头镇西有一土台,名叫墩台,历史十分悠久,与烽火台不同,上下两层,底呈正方形,边长约20米,高6米,四边各有窑洞3孔,上面一层与烽火台相似,高约10米,

传说为当年黄帝召开会议、操练兵马的指挥台。

湫头镇南二里有一村叫马坊,传说是黄帝养马之处。

镇东三里有一村叫马之头,传说是黄帝部落头领的养马之处。

永和附近有一村叫马村,并无人姓马,相传是黄帝部落养马之处。

永和附近陕甘交界处有一村叫花园,花园村对面陕西旬邑境内有一村叫看花宫,相传是当年黄帝的御花园。

《正宁县志》上说这两地是皇帝的御花园,但却没有说明哪一朝皇帝的御花园。

考察历史,在正宁的湫头、永和和陕西旬邑一带,历史上都没有作过首都,距作过首都的咸阳、西安200多公里;距周朝的发祥地、周朝末代皇帝周赧王,

作过临时首都的庆阳县城也有100多公里,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皇家花园是绝不会设在永和和旬邑一带的,因而只能是黄帝的御花园,“皇帝”可能是“黄帝”之误。

养蚕是黄帝正妻嫘祖发明的,湫头镇西坳有一块平坦肥沃的地方就叫“桑园”,传说就是当年嫘祖带领妇女种桑养蚕之处。

桑树是当地的古老树种,现在湫头一带还有种桑养蚕之风。

编辑切换为居中


“轩辕”是什么意思?

历来有争议。

《庆阳地区志》把1978年5月在环县所发现的恐龙化石—— 环江翼龙看作“天鼋”,就是“轩辕”,不符合逻辑。

我们知道,恐龙是中生代的爬行动物,6500万年前已经灭绝,当时还没有人,而黄帝只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人,当时没有考古,他又怎么能见到恐龙,并以其为图腾呢?

那么,“天鼋”是什么呢?

是想象中的神化了的水生动物,属于龟或鳖一类,和《西游记》上在通天河中驮经的神秘大鼋是一类动物。

桥山和子午岭上有很多野生动物,其中也有猛兽巨禽,为什么不以它们为崇拜物呢?

这是因为野兽伤人,是人之敌,也是当时人们猎食的对象,因而人们对其不神秘、不崇拜。

湫头一带的河和湖泊都比较小,但有的却很深(如子午岭老龙潭),其中有鱼、鳖一类的水生动物,人们虽然看见过,但当时还难于捕获,因而对其怀有神秘感,物以稀为贵嘛,再加上想象、扩大和神秘化,于是就有了“天鼋”之说。

编辑


那么,“轩辕”是什么意思呢?

是因为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大车而得名的。

“轩辕”二字都从车,自然与大车有关,“轩”是大车上的帷帘,“辕”是车辕。正因为黄帝发明了大车,人们才把他叫作“轩辕”。

在当时发明大车,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因以为名。

这就如同周祖“不窋”教民,从地穴式的住宅中,搬入地上窑洞之中,人们便叫他“不窋”是一样的。

湫头西10多里处,有一村叫车家沟,并无车姓,相传是专为黄帝打造战车之地。

附近还有两村,一个叫东城,一个叫西城,相传就是当年黄帝所建造。

黄帝部落还以龙为图腾,而紧靠桥山北的村子就叫龙头,龙头对面的村子叫龙咀子,与西头正好形成一条龙的态势。

子午岭上有一深水湖泊叫老龙潭。

周朝的发祥地在庆阳县城,周尊黄帝为祖,也以龙和天鼋为图腾,庆阳至今还流传着“周赧王坐庆阳龙脉斩断”之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黄帝的故里在正宁西头桥山。

——本文选自《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第6卷第3期。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