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德阳 《西游记》颠覆了很多人对神佛和妖魔的看法。 神佛原本是芸芸众生的寄托,现实的苦难太多,个人又无法脱离苦海,只能寄希望于神明,也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然而《西游记》里的神佛不是想着为百姓谋福利,而是争地盘、扶植私人,纵容一切,只要不闹上天庭,在人间无恶不作,也会被一句轻飘飘的“这孽畜,趁我不注意,私自下凡……大圣,不看僧面看佛面,饶了他吧!” 皈依佛门的孙悟空,已经知道“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百姓打狗还得看主人,自己打妖怪当然要看神佛,来路不明的孤魂野鬼,打杀几个也无妨,那些能通天的妖魔鬼怪只能吓唬吓唬,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神仙般的生活是让人羡慕的!参加蟠桃会,喝酒、听歌看舞。 很多神仙也是搞笑的,串门、开玩笑、下棋、打赌,像一群活宝! 一些神仙也是无聊的,按时上下班,签到点卯,参加各种培训,听专家讲座。 这些神仙啥都干,就是不干“人事”:为老百姓谋福利! 仔细想想,也不怪他们,能成为神仙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孙悟空喊出来“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如来第一个不答应,他说,你知道吗?玉帝是经历了万劫不复的苦难,才有了今天的荣华富贵! 换句话说,就是当初的修炼其目的就是日后的享福,吃得苦中苦方为神上神;犹如《儒林外史》里中举的读书人,一旦飞黄腾达,想的是黄金屋、颜如玉和千钟粟,不再是穷酸时期的卖文写字或教书育人。 现实生活中,领导的秘书、司机提拔的都很快,神仙的随从、坐骑、宠物也不例外。在天上人微位卑,到了凡间就可以胡作非为,于是神佛们默许他们的童子、坐骑、宠物到人间经历一番,占山为王,也就是“宁为妖王,不为神尾”。 也就不难明白,唐僧取经明明是天庭工程,一般人不敢阻挠,为什么那么多妖魔鬼怪要吃唐僧肉!这些妖魔,要么是无知者无畏,要么是被宠坏了的“妖仗神势”的“坑爹”的神二代或佛二代,他们能成为取经路上的“钉子户”,目的就是“分一杯羹”,把在人世间的罪孽一笔勾销,换取再次进入天庭的条件。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