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初高中衔接新型图表示例解析与专训
2023-06-17 | 阅:  转:  |  分享 
  
2023年初高中衔接新型图表示例解析与专训 考点:1.非连文本:数字化时代——表格梳理内容2.非连文本:数字乡村——表格梳理内容3.非连文本
:绿色快递包装——材料中的图表与表格梳理内容4.非连文本:全民健身——材料中的图表【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材料中的图表2.材料
中的图表与表格梳理内容3.表格梳理内容【考点示例】一、非连文本:数字化时代——表格梳理内容【考点解读】1.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2.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3.发言要点材料1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
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
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
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
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
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
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
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
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摘编自
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材料2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
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
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
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
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
今天,每个人的关注点和行为数据都已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
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
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
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摘编自段伟文《数字化时代需要“数
字素养”》)材料3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
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
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
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目前,游戏沉迷的危害性及规制的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卫生组
织已把“游戏成瘾”列入了“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疾病项下。因此,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
、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
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未来,需要进一步明
确如何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等问题。此外,针对网络游戏广告及销售等营销行为,有必要根据分类结果作出禁止、限制或许可的规定。通过明确的
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摘编自应飞虎《以制度效能守护健康上网》)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C解析C.“概
念核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理解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
为规范”可知,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不是数字伦理的概念核心。问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短视频的正向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B.数字化时代,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
束意识的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比如短视频上瘾。C.防止短视频沉迷,国家及短视频平台都应有所作为,家长在这方面尤其要担负主要责任。D.
2019年到2021年,国家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说明相关制度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良好效果。答案D解析D.“说明相关制度对防止未
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良好效果”理解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三只是说“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并没有提
到“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良好效果”。问题3下周主题班会,同学们将探讨如何营造健康向上的数字生活,作为发言代表,请结合材料梳理
你的发言要点。答案①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②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治理。③或运用制度
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解决网络沉迷问题。解析①根据材料一“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
力”“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
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
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整理出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青少年对短视频的沉迷。②根据材料二“比如,在
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应该怎
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
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可整理出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治理。③根据材料三“2019年6月国
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年10月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202
1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
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可整理出或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解决网络沉迷问题。二、非连文本:数字乡村【考点解读】1.
内容梳理2.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3.根据材料概括方法材料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动着生产
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超过190万座的5G基站,星罗棋布。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着
数百万家数字化工厂,联网设备总数超过7000万台套。数字经济催生的产业新生态对经济运行效率带来很大的变化,从2018年到2021年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6.8%,快于国内生产总值6.6%的年均增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率变革。这十年,数字化浪潮还重
塑了社会分工。十年间,我国对199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在最新公示的职业分类大类中,首次出现了数字职业标识,数
量高达90多个,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从这些新职业名称可以看出,如今数字职
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
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个人,从线上到线下,中国掀起的数字化浪潮,正为经济
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摘编自《解码十年·中国掀起数字化浪潮》)材料2信息平台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载体,也提升了农业农村综合信
息服务水平。打造信息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业务协同、畅通政策传递和信息反馈通道,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为推动基本
公共服务下沉提供便利。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催生出大量连续性原始数据,涉及乡村空间地貌、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关系等。将这些
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提纯、分析应用,不仅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重要支撑,也能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
供重要支撑。此如,有的地方方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农村延伸,在农业生产、服务、监管上实现新突
破;有的地方运用“移动议事厅”等平台,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发展讨论,提高了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摘编自陈川、刘渊《为
乡村振兴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展现广阔前景》)材料3数字乡村治理是信息技术在乡村空间中不断应用、嵌入与融合的过程。虽然数字技术与乡村治
理存在多重耦合基础,并在经济、生态、文化、民生等重点领域有着应用空间,但这一行进过程还面临诸多的挑战、误区及潜在风险,精准定位这些
阻力因素,有助于数字乡村治理的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开发”是数字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分别是数字乡村的“硬件底座
”和“软件基础”。目前来看,在硬件上,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的挑战。不少研究明确提出,当前我国数字多效治理面临的最突出挑战是农村
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而向农业生产的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4G和5G网络、北斗导航、遥感卫星等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都远落后于现实
需求。在软件上,面临系统平台互斥与数据孤岛的梳战。实践中,数字乡村建设尚未形成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始终存在条块平台分割、系统独自
运行的矛盾,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难以形成有效耦合。因此,数字乡村治理要想真正实现,一定要以“数据包容”为理念,注重共性平台的打造
,通过县域数字一体化平台的推进,纵向上形成“中央一省一市一县一乡”各层级基础数据资源的互联贯通,横向上注重各部门条口的数字协同与涉
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应避免园数字平台条块分割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平台的重复建设,从而消除数据资源的横向排除与信息孤岛。(摘编自中国
农村研究网《数字乡村治理何以可能》)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B解析B.“促进高端人
才两极分化”错误,无中生有,由材料一“这十年,数字化浪潮还重塑了社会分工。十年间,我国对199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
修订。在最新公示的职业分类大类中,首次出现了数字职业标识……”可知,数字化浪潮重塑了社会分工,但没有说“促进高端人才两极分化”。问
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十年间,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我国数宰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
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B.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存在多重耦合基础,导致这一行进过程面临诸多的挑战、误区以及潜在风险。C.“数
据资源开发”是数字乡村的“硬件底座”。目前来看,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的挑战。D.数字乡村建设尚未形成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始终
存在一些矛盾,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无法融合。答案A解析B.“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存在多重耦合基础,导致……”错误,强加因果。由材料
三第一段“虽然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存在多重耦合基础,并在经济、生态、文化、民生等重点领域有着应用空间,但这一行进过程还面临诸多的挑战
、误区及潜在风险,精准定位这些阻力因素”可知,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C.“‘数据资源开发’是数字乡村的‘硬件底座’
”错误,张冠李戴。由“‘数据资源开发’和‘数据资源开发’是数字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分别是数字乡村的‘硬件底座’和‘软件基础’”
可知,“数据资源开发”不是“硬件底座”,而是“软件基础”。D.“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无法融合”错误,过于绝对。原文是“难以形成有
效耦合”,不是“无法融合”。 问题3请根据材料,谈谈新形势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答案①硬件上,继续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
施,推动面向农业生产的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4G和5G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②软件上,积极面对挑战,尽快在实践中实现一体化的
数字治理体系,使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形成有效耦合。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③人才上,让更多数字职业从业者
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④平台建设上,打造信息平台,构建面向农村农业的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村领域的
应用。整合数据资源,以“数据包容”为理念,打造共性平台,建立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解析由“当前我国数字多效治理面临的最突出挑
战是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而向农业生产的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4G和5G网络、北斗导航、遥感卫星等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都远落
后于现实需求”可知,硬件上,继续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面向农业生产的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4G和5G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
。由“在软件上,面临系统平台互斥与数据孤岛的梳战。实践中,数字乡村建设尚未形成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始终存在条块平台分割、系统独自
运行的矛盾,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难以形成有效耦合”可知,积极面对挑战,尽快在实践中实现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使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
情境形成有效耦合。由“将这些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提纯、分析应用,不仅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重要支撑,也能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可知,应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由“一定要以‘数据包容’为理念,注
重共性平台的打造,通过县域数字一体化平台的推进,纵向上形成‘中央一省一市一县一乡’各层级基础数据资源的互联贯通,横向上注重各部门条
口的数字协同与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可知,平台建设上,打造信息平台,构建面向农村农业的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村领域的
应用。整合数据资源,以“数据包容”为理念,打造共性平台,建立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由“如今数字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
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可知,人才上,让更多数字职业从业者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考题
对接】一、非连文本:绿色快递包装——材料中的图表与表格梳理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以下是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绿
色快递包装使用及回收操作规范》的部分内容。6包装操作6.1快递包装应避免二次包装和过度包装,包装空隙不宜超过20%。6.2快递包装
箱包装操作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快递包装箱包装操作包装箱号内装物最大质量kg最大综合内尺寸mm封装方式使用胶带长度mm13450“
一”字型≤67525700“一”字型≤10503101000“十”字型≤25004201400“十”字型≤35005301750“
十”字型≤43756402000“十”字型≤80007502500“叶”字型≤100006.3快递封套包装操作应符合以下要求:a)
用快递封套进行包装的快递物件重量不应大于封套的最大允许封装重量,包装厚度不应大于快递封套的最大允许封装厚度;b)不应在已有粘合功能
设计的快递封套上使用胶带。6.4快递包装袋包装操作应符合以下要求:a)快递物件的重量不应大于快递包装袋的最大允许封装重量;b)不应
在已有粘合功能设计的快递包装袋上使用胶带。7循环使用7.1可循环快递集装袋循环使用次数不应低于50次,或使用时长不少于1年。7.2
快递包装物宜重复循环使用,并应满足以下要求:a)快递包装袋中铅、汞、镉、铬总量不应超过100mg/kg,苯类溶剂残留不应超过3mg
/m2;b)普通胶带中铅、汞、镉、铬总量不应超过100mg/kg,汞、镉均不应超过0.5mg/kg,铅、铬均不应超过50mg/kg
,苯类溶剂残留不应超过3mg/m2;c)快递封套、快递填充物、快递包装箱中的铅、汞、镉、铬总量不应超过100mg/kg。(摘自贵州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绿色快递包装使用及回收操作规范》,2022年9月1日实施)材料二:通过数年努力,我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
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但这一成效与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的最
终目标尚有差距,所以必须加快推动快递包装“又绿又瘦”甚至“更绿更瘦”。对此,国家邮政局表示将全面加强邮件快件过度包装治理,确保到2
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稳妥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推进包装回收复用;严肃查处过度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建设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监测分析平台;加强部门协同,落实事权责任,注重舆论宣传。
这些举措无疑有助于将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向深入。(摘自何勇海《快递包装绿色化要有“硬约束”》,《法治日报》2022年10月19日)材
料三:治理快递过度包装、包装浪费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任重道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1月19日发布的《新时代
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这“三化”正是我国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工作重心。减量化就是对快递包装及
用料进行瘦身;循环化是增加同一包装的使用频次,实质上也是一种减量化。目前,许多快递物流企业都在做减量化和循环化的工作,比如顺丰快递
采用葫芦气泡膜替代常规气泡膜、京东物流推广使用“青流箱”等。快递包装到底减量到多少才算绿色化,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要使用什么样的材料
,需要重复使用多少次才合格……这些问题都需要标准来回答。由此可见,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的过程中,标准化至为关键。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
递包装绿色化,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成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统一指导快递包装标准制定工
作。制定覆盖产品、评价、管理和安全各类别以及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框架图。在此基础上,升级完善快递
包装绿色化标准。比如,抓紧制定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健全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与快递一体化包装、合格包装采购管理
、绿色包装认证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与包装产品标识标准,进一步完善可降解快递包装标准,加快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和可
降解包装产品标识制度等。(摘编自胡立彪《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中国质量报》2023年2月1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包装快递时,包装的空隙不
应该超过20%,包装箱型号、封装方式以及胶带长度等的选择是由快递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B.对重复循环使用的各类快递包装物中的重金属总
量或含量及苯类溶剂残留量,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都有相同的限定标准。C.为了突显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在快递包装标准化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顺丰快递使用葫芦气泡膜,京东物流推广“青流箱”。D.我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虽取得成效,但与快递包装“三化”的最终目标还存在差距,所以
需要通过“硬约束”来推向深入。3.在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的过程中,各方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一、非连文本:绿色快递包装【答案】1.B【解析】B.“禁用”错,材料二说的是“确保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
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可见原文有“确保到2025年底”的限制条件,选项把“未然”说成了“已然”。2.D
【解析】A.“由快递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不全面,根据材料一表1可知,还与“最大综合内尺寸”有关;B.“都有相同的限定标准”错,材料
一最后“7循环使用”部分规定,“快递包装袋中铅、汞、镉、铬总量不应超过100mg/kg,苯类溶剂残留不应超过3mg/m2”“普通胶
带中铅、汞、镉、铬总量不应超过100mg/kg,汞、镉均不应超过0.5mg/kg,铅、铬均不应超过50mg/kg,苯类溶剂残留不应
超过3mg/m2”“快递封套、快递填充物、快递包装箱中的铅、汞、镉、铬总量不应超过100mg/kg”,可见对“快递包装袋”“普通胶
带”“快递封套、快递填充物、快递包装箱”的要求标准并不相同。C.“为了突显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在快递包装标准化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错,
原文“目前,许多快递物流企业都在做减量化和循环化的工作,比如顺丰快递采用葫芦气泡膜替代常规气泡膜、京东物流推广使用‘青流箱’等”,
可见这些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快递“减量化和循环化”,选项表述内容不是“目的”。3.①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制定
、升级完善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②监管部门要细化绿色快递包装相关操作规范,并做好监管工作。③快递企:业按规范严格执行行业相关标准,探
索并推广实现“三化”的新方法。【解析】“各方”应包括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快递企业。由材料三第二段“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
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成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统一指导快递包装标准制定工作。制定覆盖产
品、评价、管理和安全各类别以及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框架图。在此基础上,升级完善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
”可知,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制定、升级完善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由材料一“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绿色快递包装使
用及回收操作规范》的部分内容”可知,监管部门要细化绿色快递包装相关操作规范,并做好监管工作。由材料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1
月19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这‘三化’正是我国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工作重心”
“目前,许多快递物流企业都在做减量化和循环化的工作,比如顺丰快递采用葫芦气泡膜替代常规气泡膜、京东物流推广使用‘青流箱’等”可知,
快递企业按规范严格执行行业相关标准,探索并推广实现“三化”的新方法。二、非连文本:全民健身——材料中的图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小题。材料一:(摘编自《2022年中国健身房行业消费需求及投资布局监测分析报告》)材料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全民健身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第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个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深度融合,“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体卫融合、体旅融
合逐步深化。百姓从“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主动健身、科学健身逐步融入日常生活。截至2021年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达37.2%。第二,聚焦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卡点堵点痛点,“硬件”“软件”短板快速补齐。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
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134.3%、71.2%和65.1
%,城市闲置“边角地”变身日常锻炼好去处,更多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在健身项目覆盖上,大批便民、利民、惠民活动出现在百姓
身边,冰雪运动等以往受地域性影响较强的运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第三,新技术赋能全民健身,在5G技术加持下,云直播、短视频发展迅猛,时
兴的各种运动设备、软件平台,正让运动的门槛越来越低、离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摘编自解植岗《大健康理念下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材料三:
一些新兴“网红”健身运动的推广普及,传播了更丰富的体育文化,提升了人们的健身热情。但这只是第一步,提高健身运动水准要靠重复练习,强
身健体需要持之以恒。健身运动潮流变动不居,容易分散人们参与健身运动的专注度,影响健身效果。尤其是,一些健身运动项目成为“网红”之后
,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人打卡。如若缺少专业的培训、专门的防护,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一拥而上,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就健身运动产业而言,产
业发展需要长期积累,需要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如果因为健身运动潮流火爆一时而跟风参与,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产品和服务。有时候,本应起到
督促健身作用的健身运动社交会偏离正轨。现实生活中,有人热衷借分享健身运动图片和视频来炫耀消费能力、打造特定“人设”,助长了攀比之风
;有人在社交平台传播“健身必须练出‘马甲线’,否则就是不刻苦”“练瑜伽必须穿名牌瑜伽裤,否则就是不专业”等错误理念,容易对他人造成
误导。健身运动应当关注自身的体验,而不是过分关注健身运动数据是否好看,否则只会丢失健身运动本来的乐趣。(摘编自孟繁哲《让健身运动成
为一种生活习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数据显示人们去健身房的目的有减肥塑身、释放压力
、锻炼身体、增长肌肉等,其中认识新朋友这一社交目的占比较小。B.随着“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愈发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意识上
正在从“要我锻炼”向“我要锻炼”转变,健身逐步融入日常生活。C.便民、利民、惠民活动使健身项目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像冰雪运动等以往受
地域性影响较强的运动也出现在了百姓身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D.“网红”健身运动固然能调动人们的健身热情,但如果一味追逐健身潮流,不
能正确、持之以恒地进行健身,难以提高健身运动的水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中健
身场地的问题最为突出,健身房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健身需求,城市闲置“边角地”的合理利用可缓解该问题。B.5G技术为云直播、短视频、运
动设备、软件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新技术让运动健身贴近生活,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健身活动。C.一些“网红”健身活动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大
量的参与者,但如果人们盲目跟风,将会导致运动损伤,因而参与者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慎重选择参与。D.当前,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但健身运动
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良莠不齐,致使某些人借助分享健身运动图片和视频来炫耀消费能力、传播错误理念。3.假如你是某社区的一员,要在社区举办
的“推广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中演讲,需从个人、企业、社会三个方面阐述,请结合材料内容列出演讲提纲。? 二、非连文本:全民
健身【答案】1.D【解析】D.“难以提高健身运动的水准”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但这只是第一步,提高健身运动水准要靠重复练习,强身健体
需要持之以恒”,选项的表述无中生有。2.B【解析】A.“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中健身场地的问题最为突出”错误。健身场地是“卡点堵点痛点”,但并没有说这个问题最为突出。C.“但如果人们盲目跟风,将会导致运动损伤”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如若缺少专业的培训、专门的防护,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一拥而上,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D.“健身运动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良莠不齐,致使某些人借助分享健身运动图片和视频来炫耀消费能力、传播错误理念”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如果因为健身运动潮流火爆一时而跟风参与,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产品和服务”“现实生活中,有人热衷借分享健身运动图片和视频来炫耀消费能力、打造特定‘人设’,助长了攀比之风”,选项强加因果。3.①从个人角度来看,要把主动健身、科学健身逐步融入日常生活。②从企业角度来看,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③从社会角度来看,要提供健身场地,解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卡点堵点痛点。【解析】由“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个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深度融合,‘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体卫融合、体旅融合逐步深化。百姓从‘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主动健身、科学健身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可概括出:从个人角度来看,要把主动健身、科学健身逐步融入日常生活。由“就健身运动产业而言,产业发展需要长期积累,需要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如果因为健身运动潮流火爆一时而跟风参与,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产品和服务”可概括出:从企业角度来看,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由“聚焦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卡点堵点痛点,‘硬件’‘软件’短板快速补齐。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134.3%、71.2%和65.1%,城市闲置‘边角地’变身日常锻炼好去处,更多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在健身项目覆盖上,大批便民、利民、惠民活动出现在百姓身边,冰雪运动等以往受地域性影响较强的运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概括出:从社会角度来看,要提供健身场地,解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卡点堵点痛点。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