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说三国19|张飞:其实,我不暴躁······

 鲜说故事 2023-06-17 发布于四川

行天下,会名人,谈古今!

您现在收看的是《历史名人专栏》-鲜说三国。

一起领略不同时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

四月十九日,绵阳,凤凰山。

山道上,道士摇头晃脑,吟哦着刚刚蒋琬祠内看到的两句楹联,“武侯之亚有恭侯,千古英名壮益州”。

员外侧身问道,“秀才,都说蒋琬一代名臣,真能和诸葛武侯媲美么?”

书生停下脚步,停顿了一下,“文人记事的习惯,喜欢做排列对比。武侯和蒋琬都是贤相,他们二位算衣钵传承,相提并论则有些夸大其词了。还有关羽张飞,并称万人敌,同为猛将,其实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道士停止了吟哦,“对对对,今天应该说一说张飞。”

书生挑了个石桌坐下,“张飞,是现代中国人最陌生的熟人,这都是受了三国话本演义小说的影响。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提起这些词,张飞的名字,似乎就在我们的嘴边呼之欲出。演义小说热闹,在史书上却根本找不到任何可靠的相关信息。

历史上张飞的记载太少了,小说里很多有趣事,都是移花接木,安在了他身上。比如安喜县鞭打督邮,就是性情暴烈的刘备动手,没有张飞什么事。

一般人心中的张飞,粗犷、野蛮、直脾气,以及勇猛、野蛮、憨直等。一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力士造型。

看了些史书,张飞的形象又慢慢的变化了,传闻他的出身挺好,家境殷实。有才学,书法、绘画都不错。比较喜欢和士人,也就是文化人混在一起,想来肚子里的墨水还不少,简直是抠脚粗汉变身白马王子。

再深入了解一下张飞,又会发现刚才说的两种形象,好像都不正确,都没有确定的历史依据来证明。”

道士伸了个懒腰,“管他张飞长什么样,道士今天就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听你瞎掰呗。”

书生也不与他计较,折扇轻摇,“张飞的具体相貌,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自小与母亲一道贩履织席的刘备在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的资助下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辗转各地参与了扑灭黄巾军的战争。

由于刘备素有威名,不少豪杰争相依附,自然包括当时还是少年的关羽和张飞。这一年,刘备和关羽不过二十多岁,而张飞此时才不过束发之年。

三个年纪相当的年轻人很快结成了挚友,年纪最小的张飞对这两位大哥都非常敬仰,以兄事之,侍立终日。

因为镇压起义军有功,刘备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但朝廷有令: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刘备很不巧成了被淘汰精简的一批。

刘备无法接受,于是冲动之下把督邮绑起来鞭打了一番。便和关羽张飞二人一同弃官逃亡,从此流离周旋于诸雄之间、

公元191年,三人投奔公孙瓒对抗袁绍。三年之后,他们又驰援陶谦,受邀接纳徐州。两年以后,在袁术和吕布的联合计谋下,他们又不得不放弃一切,投奔曹操。紧接着衣带诏事发,他们又只好逃跑到袁绍的地盘上。

公元201年,张飞与刘备在汝南联结刘辟、龚都等人扰乱曹操后方,许都以南纷纷响应。曹操派蔡阳前来讨伐,却但被刘备军所杀。

后曹仁再攻,刘备战败,张飞便随刘备投奔荆州刘表,驻扎新野。三人这才算勉强过上了几年稍微安生些的日子,有了闲心去三顾茅庐招纳贤才。

可是好景不长,公元208年7月,刚刚结束官渡之战,稳定了中原局面的曹操挥师南下。一时,刘表病死,刘琮投降,三人不得已,又得踏上逃亡之路。

在新野呆了几年,崇信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刘备,还带上了当地数十万的百姓。这样一来,很快便被曹操日夜兼程的虎豹骑追上。

应接不暇的刘备军,很快便被曹军精锐在当阳长阪击溃,张飞迎来了正史上的第一次精彩亮相。”

道士兴奋地拍着大腿,扯着嗓子,吼了起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书生瞟了道士一眼,“打住打住,没那么邪乎!刘备被击溃,只得选择和身边将领先行逃跑。但若一味盲目的逃跑,显然刘备跑不过兵精马壮的虎豹骑,必须留人断后,掩护撤退。

此时关羽正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赵云也在曹军阵中,不知所踪,唯有张飞在侧。于是刘备便让张飞带二十余骑断后,而他的对手则是携新胜之威的五千曹军。

对这场伟大的迎击,史书记载的十分简略。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张飞悍勇,确实威名远播,一夫当关,人莫敢近。第二,虎豹骑中当时并无大将,本来应该在列的猛将许诸,似乎并没有参加这次追击。

细细品之,张飞此举和典韦之死何其相似。同样是掩护主公,同样是以少敌多,如果曹军真的一涌而上,那么张飞的二十余骑,显然是螳臂当车,必有性命之忧。

读史之人,不难想象,当一个人带着二十余骑,就要面对黑压压的敌人时,那是何等恐惧与绝望的心情。当阳长坂的据水断桥,只能算上忠勇,算不上功绩。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张飞再次在正史上消失,等他登场亮相,已经是公元213年,和诸葛亮赵云一起,带兵入蜀支援刘备。 ”

道士又唱起了秦腔,“夜过巴州生计巧,收来严颜老英豪。义释严颜前开道,十八员大将马后捎······

书生等道士过完了瘾,“张飞大军到达江州,江州守将严颜据守不降,张飞将其攻破,占领江州,并生擒严颜。

张飞对严颜大喝:大军到来,你怎么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

严颜回敬:你们无理侵夺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火了:妈了个巴子的,拉出去给我砍啦!

严颜面不改色:砍就砍,瞎叫唤啥!

张飞被气乐了,立即将其释放,并待以上宾之礼。说明张飞很大度,讲义气。”

员外摸着肥厚的下巴,“义释严颜,能不能说明,张飞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呢?”

书生摇了摇头,“关联不大,说明不了问题,张飞的家世,应该是社会底层。如果家世好,他不会在十五六岁就跟着游侠刘备混,且一直死心塌地做小弟。

另外,历史中张飞有记录的妻子,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豫州遇到的夏侯氏,这个时候张飞已经三十六岁,才捡到一个媳妇。此前没有张飞有妻室的记录,也没有子女,如果张飞家世良好,会很不合理。

关于张飞的才艺,近年比较火的说法,他的书法很好,而且擅长画美人图。这其实是假的,已被证明是明清人杜撰。

张飞拿得出手的军事战例,就是与张郃的巴西之战,张飞独立领军作战,这一仗他打的很精彩。”

道士居然来了段西皮快板,“勒住丝缰把话讲,张郃小儿听端详:鞭打督邮惊奸党,虎牢关前把名扬,长坂坡独把曹贼挡,大吼一声断桥梁;劝你早把瓦口让,稍若迟延枪下亡······

书生以手抚额,“张飞战张郃,成果不大,意义不小。

先说一下大战过程:公元215年,孙权屯兵荆州,准备强取。于是刘备命关羽出益阳,自己屯兵公安,此时张飞应该随军。而后,曹军杀向汉中方向,逼降了张鲁。

曹操虽没有趁势进军蜀汉,但留守汉中的张郃看到机会,带着人马从米仓道直取巴中,顺势逼降了巴东郡和巴西郡,巴东郡位于荆州和益州的交汇地,是益州的东大门。

这个时候在荆州的刘备,相当于后路已绝,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得已和孙权媾和,送了荆南三郡,引军速回益州。

按照后来的情况看,张飞是回救益州的先锋。张飞不负众望,带人千里回击,帮着刘备保住巴东郡,稳定了局势,刘备才得以成功回到江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张飞的胜利固然和张郃南下部队较少有关,但张飞部的效率可见一斑。

而后,张郃由于兵少,改迁徙巴东巴西两郡人口去汉中,如果他成功了,巴东巴西将成为荒地,益州将逐渐被蚕食。张飞再次千里转进,将张郃主力堵在了宕渠。

后面的事,史书一笔带过: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

宕渠就是今天巴中渠县,这个地方并不符合山道狭窄的标准。应该是双方相持五十天的时间里,张郃已经成功退军,但是被张飞堵在了米仓道上,张飞突袭张郃得胜。”

员外停下团扇,“秀才的猜测颇有道理,张飞打败张郃,为何说成果不大呢?”

书生左手打了一个响指,“因为张郃其实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他成功地袭扰了刘备的后方,并且迁民也大概成功了,张郃因此功劳被拜为荡寇将军,已经是重号将军了。

张飞这边,虽然打算了张郃的军队,名义上胜利了,但战果应该不大,没有斩将,也没有俘虏的记载。战果虽小,但这场胜利对刘备而言意义重大。

这一年,曹操收服张鲁,益州震动,人心惶惶。张郃带着一小部分人下巴中,就能让两个郡投降,可见当时益州人士对刘备的信心之弱,和支持度之低。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形势严峻。

张飞在这一战中,先是千里奔袭保住了后路,后又击退了张郃,送给刘备一场及时的胜利。刘备接着这场胜利,稳定了益州局势,才有了后来的北伐汉中之战。

如果没有张飞这一场胜利,益州估计很快就崩盘了。

但张飞的功劳,也就到此为止了,刘备清楚张飞只是一员勇将,故而在取得汉中之后,并没有把汉中太守的位置给众望所归的张飞,而是给了综合能力更胜一筹的魏延。

可见,刘备对张飞的定位,擅长奔袭战术的偏师斗将,能做先锋,而不能独当一面。

员外点点头,重复念了几个词,“奔袭先锋···偏师斗将···”

书生轻摇折扇,“张飞确实不太擅长打奔袭以外的战斗,转年的汉中之战,独领一军的张飞并没有太好的成绩。

他和马超率领吴兰雷铜军临沮水,想要借此攻打武都阴平两郡,结果被曹洪、曹真、徐晃等人联手击破,吴兰雷铜战死,张飞灰头土脸退回。

张飞和关羽都是万人敌,但战斗作风截然不同,这与他们性格密切相关。

在汉代,万人敌说的是兵法,形容关羽、张飞皆万人敌,说的是两人下辖的部队非常有战斗力。

陈寿评价张飞虽国士无双,却暴而无恩。这里的暴不能理解成性格暴躁,而是治军严酷。

张飞擅长率领精锐部队,千里奔袭围堵敌军,奔袭战术最讲究效率,不管对士兵还是将领,素质要求都非常之高。

在治军时的表现就是,严!酷!只有魔鬼式训练,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奔袭战术的成功率。所以张飞带兵的风格,训练强度大,要求高,纪律严,惩罚重。

按照诸葛亮描述将领素质的《将苑》分类: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依靠严酷的赏罚来治军,张飞是信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靠着对手下的关怀来治军,关羽是仁将。

有人认为,刘备知道关羽和张飞的性格,却没有采取措施,可见刘备这个人很腹黑,其实错怪了刘备。

关羽亲爱士卒,效吴起故事,士卒乐于效死,故而是万人敌。张飞重刑杀,仿效强秦,士卒畏死,故而也是万人敌。

他们极端的做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作战风格,独特的作战风格保证了令人惊骇的高效战斗能力。

如果责令他们改正,反而会失去风格,或者说没了军魂,变成战力下滑的平庸军队。

员外思索了一下,“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张飞并非暴躁,而是性格阴沉。”

书生点了点头,“张飞爱君子而不恤小人!

一方面,张飞爱君子,结交士人,所以张飞在士人集团中口碑不错,人缘也非常好!

张飞军事上的作战风格对后勤补给要求非常高,但张飞每次行动都能顺利进行,这和他与士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不开。

另一方面,张飞暴而无恩,对待手下,或者说底层士卒,迷信刑罚,治军严酷。

本质上说,张飞向往士人阶级,对下层缺少关爱和同情,不体恤同样出身卑微的士卒。

在公元221年,对吴作战准备中,因对军队太过严酷,终于激起兵变,遭遇杀身之祸。张飞败给了自身扭曲的性格,陈寿点评极为精到: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员外叹了一口气,“刘备先丧仁将关羽,再丧信将张飞,没了两位万人敌,这仗还怎么打?”

书生折扇一收,“刘备自身也是老将,犹有一拼之力,可惜又遇到了陆逊。”

道士仰首向天,“陆郎的风采,就留到明天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