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说三国20|陆逊:宝宝心里苦,但不能哭······

 鲜说故事 2023-06-17 发布于四川

行天下,会名人,谈古今!

您现在收看的是《历史名人专栏》-鲜说三国。

一起领略不同时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

四月二十日,绵阳,富乐山。

“高、广、秀、雅。”书生轻摇折扇,“绵州第一山,名不虚传。”

员外手摇团扇,瞟了道士一眼,“富哉! 今日之乐乎!

道士一句话煞了风景,“刘备南下取成都倒是高兴,东征战孙权可就悲剧了。”

员外点了点头,“是啊,刘备急火攻心,怒而兴师,确实不明智,诸葛亮和赵云都劝不住。”

书生停下脚步,“坐着聊吧。刘备东征,虽战略有误,但击败孙权,收取胜利果实,并非全无把握。可惜遇到了三国第一苦情人,陆逊陆伯言。”

道士疑惑地盯着书生,“陆逊是三国第一苦情人?秀才,你又做标题党了。”

书生悲天悯人地长叹一声,“陆逊一辈子不容易啊!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能哭。

陆逊,生于公元183年,比诸葛亮小两岁。陆逊家是江东大族,父亲陆骏在陆逊十岁的时候就死了,陆逊一直跟着祖父庐江太守陆康。

后来孙策攻陷庐江,陆康死了,还搭上了陆氏家族一大半性命。在此之前,陆逊和一部分族人被送走,到了尚未落入孙策之手的吴郡,躲避战祸。

陆逊和孙氏本有不共戴天之仇,成年之后,陆逊终身追随孙权,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鞠躬尽瘁。

陆逊作为抗拒魏蜀二国的国之柱石,为孙权打赢了两场事关生死存亡的国运之战,却不得孙权欢心,忠而被谤,忿恚致卒。

即便如此,陆逊的儿子陆抗,接着为孙吴效忠,做了吴国的中流砥柱,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的儿子陆晏、陆景也在西晋破吴时以身殉国。

正是陆抗对东吴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诸葛武侯并列,整部三国志,单独成传的只有这两个人。

员外拍了拍额头,“陆逊不可替代,夸张了吧?江东四杰一向并称的嘛。”

书生摇了摇头,“江东四位大都督,只有陆逊的力挽狂澜无可取代,周瑜鲁肃吕蒙三都督合作一传,陆逊单独成传。

如果周瑜死在赤壁之战前,鲁肃也可以完成任务。而没有陆逊,吕蒙不可能成功偷袭关羽,也必然无法夺取荆州,那东吴就会是三国中最弱的那一个。

没有陆逊,夷陵之战中,刘备很可能成功逼迫东吴坐上谈判席,把吃下去的全部吐出来。没有陆逊的石亭大胜,曹魏不会二十多年都对东吴采取守势。

当然,没有陆逊这个人,东吴未必会灭亡,但会弱小的多,也不会成为三国中最长命的那一个。”

员外摸了摸下巴,“荆州不是吕蒙夺取的嘛,关陆逊什么事?”

书生叹了一口气,“没有陆逊骗过关羽,吕子明不可能白衣渡江,因为,只有陆逊的苦情形象可以麻痹关羽。

演义误人,让我们感觉陆逊是个白面书生,其实,公元219年提出偷袭荆州的建议时,陆逊已经三十六岁,是一位中年武将,但依然默默无闻。

他的低调由来有自,孙策攻陷庐江时,陆逊十二岁,已经是个开始懂事的大孩子了。陆康做为地方官,非常称职,能够得到军民一致的爱戴。

吴郡陆氏又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族高门,陆少爷的童年肯定很幸福,预计的人生道路也很明确。

他早晚会像爷爷陆康一样,被举为茂才,出任地方官僚步入仕途。靠家学与势力立身立业,成为名臣,享誉天下,终此一生,得一个谥号。

但刚正不阿的忠臣陆康得罪了军阀袁术,在传闻中,还曾怠慢孙策。孙策围攻庐江两年,以孙策的军事能力,在庐江城下消耗了两年,可见太守陆康深得人心。

得罪了孙策,后果很严重,陆氏宗族百余人殁亡过半,陆逊的人生也改变了,作为失败者,被监视,被提防。

在这种环境中,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小心谨慎,谦淡冲虚。换言之,夹着尾巴做人。他能骗过关羽,绝对不是意外,他写给关羽那些信里,谦卑的措辞有多少是做戏?

刻薄地说,陆逊已经习惯如此接人待物了,装起孙子来自然熟练无比。傲上不凌下的关羽,被陆逊骗过,并不奇怪。

道士猛地一拍大腿,“陆逊真会伪装。”

书生两眼望天,“也许并不是伪装,而是危险环伺造就的性格,他在小心与胆怯下,隐藏的也是一颗热烈深情的心,一切为了家族复兴。

陆逊是一个军事的天才,念念不忘追求祖父的德行,渴望重塑家声,建功立业。他有资格埋葬桃园,为乱世英雄的传说划下句号。

员外若有所思,“一切为了家族复兴!吴郡陆氏与孙家是有那么大的隔阂,难啦。”

书生点了点头,“毕竟谁都怕复仇。江东孙氏的策略,一直是靠纵容占地与私人武装,来笼络豪族大地主。

东吴采用世兵制,地方官员平日无权征兵,但有贼寇作乱时,可以将其镇压充军。江东各大家族为了扩充实力,往往把寻常百姓指为盗匪,将其整户收编从军。

孙吴立国五十年,居然有三十多年没有整理过户籍,因为动不得,皆是拜私家部曲与世兵所赐。

而吴郡陆氏,却不仅丧失豪族待遇,也被没收了部曲。后来陆逊讨伐山越叛军时,要靠强征来补充,重新组建部曲。陆逊讨伐会稽山贼后,所向皆服,部曲发展到二千余人。

陆逊可以选择不与仇人苟合,不出仕,但作为现存族长的陆逊,为了重振陆家,做出了没有余地的选择。

陆逊早就想好要怎么做,孙策死后才出仕,既是避嫌,也是最后的反抗。这之后孙权做了个神奇的决定,他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

陆逊成了大仇人的女婿,这究竟是单纯的有意和解,还是别有深意?不得而知,也许两种目的都有。对于孙权来讲,表面上的笼络,与清理门户的政治利用兼而有之。

当时的吴郡陆氏,甚至不如一匹瘦死的骆驼,在陆逊三十六岁之前,并无振兴的迹象。陆逊在尴尬的局势中,为了重振家族,与仇敌苟合。

陆逊因此隐藏了自己对德业的追求,投入武将的事业,居然功成名就。

员外手指敲了敲桌面,“这么说,为了家族复兴,陆逊放下颜面,与吕蒙合谋夺下了荆州。”

书生折扇停止了摇动,“荆州虽下,却招惹了刘备这头猛虎,孙权最寄厚望的吕蒙早逝,只好由陆逊来力挽狂澜。

正是陆逊在刘备东征伐吴前后的卓越表现,真正定格了三分天下鼎足四十年的局面。

都说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但诸葛武侯志在大一统,《隆中对》本是分步实施的战略规划,从未将三国分裂视为必然。

公元215年,张飞破张郃于瓦口,曹氏遂无力南侵,西川大定,《隆中对》规划既为现实,刘备集团倚跨有荆益之势,战略进攻遂提上日程。

公元217年冬,刘备遣张飞、马超入武都,决战序幕悄然拉开。延至219年,刘备军团全线告捷,斩夏侯、拒曹操、取汉川、夺上庸、擒于禁、戮庞德、淹七军、困襄樊,荆北倒戈,中原鼎沸,兵临许都,威震华夏。

天下风云变幻,正当三分势力重新洗牌之重要关口。在刘备集团咄咄逼人,而曹魏屡遭重创,疲于应付的大势下,倘若孙权集团举兵北伐,乘虚而入,则大有可能扭转天下九州,吴蜀各保一州之被动局面,使三家实力对比渐趋均衡。

然而,在这一十字路口,孙权剑锋所向,并非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却是难兄难弟的大舅子刘备。

以大局而言,三国鼎立,一超二弱,吴蜀两家惟有取之于曹魏的利益方是利益,取之于曹魏的胜利方是胜利,削弱曹魏,才可根本改善两家的战略形势。

若二弱相攻,彼此相图,不过是饮鸩止渴。吕蒙偷袭荆州,看似大获其利,种因得果,却使吴蜀刺刀见红,反削弱了两家的整体实力。给孙权戴一顶鼠窃狗偷的帽子,并不为过。

员外捏着肥厚的下巴,“孙权固然猥琐,刘备东征,也属不智吧?”

书生摇了摇头,“自古征战,无不考虑天时地利人心。东征固然天时不利,但刘备虑及地理和人心,就不得不霸王硬上弓了。

地理因素:孙权既夺荆州,犹念念不忘于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委心腹周泰为汉中太守,意欲再图蜀中。而且,陆逊已进克宜都,三峡之险与蜀汉共有,两川门户,只剩下一个白帝城。

刘备趁曹丕篡汉,人心不稳之机北伐,若多留兵以备东吴,则北伐兵力不足,难以克胜;若倾国北伐,则恐蜀汉之忧,不在祁山,而在白帝城之东。

孙权猥琐,鼠窃狗偷,见利则上。若不施以颜色,夺回三峡之险,打消东吴份外之想,蜀汉必然如芒在背,北伐难以全功。

人心因素:刘备入蜀,荆楚人贵。蜀汉政权本系外来,荆州士人为其统治根基。古人乡土之念极重,祖茔家祠为大计,埋骨终须桑梓地。荆州既陷,川中荆楚集团顿成游子,其愤懑之情可知。

以东征劝谏者而论,赵云系是宿将,秦宓为蜀中士人,荆楚诸公却无一言相谏,可见荆楚集团于荆州事变之态度,就是打回老家去。

刘备若认此哑巴亏,逆来顺受,则对内难以交待,必失荆楚人心,蜀汉统治集团之裂痕将由此而生。

种因得果,亘古皆然,东吴背盟袭荆,关羽身死之日,已注定西蜀倾国复仇之事。刘备东征,虽是两弱相争,百损无利,于情于理,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道士发了急,“关键是打得过么?”

书生轻摇折扇,“揆情度理,汉吴均势,东吴固无力灭汉,蜀汉亦难吞吴。

若倾力东进,败则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胜亦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曹魏坐收渔翁之利。控制战争规模,以东征为自卫还击的有限局部战争,当为要旨。

如此,对内对外,都有交代。所以,前期收回三峡门户的战斗,进行很顺利。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称帝,七月以报仇之名,派大军四万西进。蜀汉准备充分,军队骁勇统一,擅长山地作战。

吴军自巫至秭归,排下首尾近二百里的长蛇阵,尽得巫峡地利,江中有李异率水军防卫,南船北马,江东水战之锐,天下知名,未料蜀汉准备充裕,水军惯熟,吴班等率舟师乘顺流之势,其锋锐不可当,李异一战而败。

水师既溃,军心动摇,汉军遂长驱而入,势如破竹,东吴防线土崩瓦解。孙仲谋见势不妙,慌忙再度求和,许愿称臣。”

员外皮笑肉不笑,“这孙权也忒不要脸了。”

书生也打了个哈哈,“刘玄德正值春风得意,哪里放在眼里?交锋近半年,陆逊所部失巫县、走秭归,节节败退,被穷追猛打,一路逐出三峡,眼见颓势已成,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孰料正当汉军一帆风顺之际,已退至夷陵道的陆逊部竟抖擞精神,大杀回马枪,一举攻破汉军五屯。

开战至此,蜀汉首度受挫,足见历经半年鏖战,汉军虽胜,已是强弩之末;吴军虽丢城失地,退却得法,元气犹存,加之主场作战,获援便利,颓势已缓。

蜀汉首轮攻势已近尾声,刘备遂令诸将回屯秭归,收兵休整,又使水军断后,于夷陵夹江布阵,封锁峡口,刘备东征第一幕遂告结束。

通算战果,蜀汉虽晚节不保,却屡败吴军,拓地三百里,无疑大获全胜。

若乘风收帆,以全据三峡高屋建瓴之势,当可谋迫和孙权,依托巫县、秭归之险建立缓冲区,惩罚之意既遂,腹背之忧亦解,更可使冲突限于局部,避免倾国之争,使曹魏收渔翁之利,实可谓一石三鸟。

若刘备就此止步,可谓完美收官。

员外拍了拍光亮的额头,“可惜,刘备收不住脚了。”

书生叹了一口气,“休战不过一月,刘备竟尽起诸军,亲自挂帅,浩荡东下,直出峡口。刘玄德于尽夺险要之余步步紧逼,无疑图穷匕见,其夺回荆州,甚至灭吴之心,昭然若揭。

于孙吴而言,倘若再度败北,荆州事即糜烂不可收拾。如刘备二次入主荆州,吕蒙居国上游,势难持久噩梦恐成现实,审时度势,孙吴已临深渊。

当此之时,孙权爽爽气气得委陆逊以全权,实为一奇。奇在何处?

演义小说,多以陆伯言书生拜大将为艳谈,然按其平生,以讨山越起家,谋荆州而崭露头角,夺宜都而拜将封侯。

至公元222年,已在江东领军作战二十余年,虽非擎天玉柱,亦是一方重镇,所谓书生,无非谦称。以其资历,孙权委之重任,未可称奇。

所堪拍案惊奇者,在于刘备东征,开战数月,席卷东吴三峡防线,追本溯源,前敌指挥陆逊难辞其咎,理当革职查办才是。

现下败军之将非但未受囚车木笼待遇,反摇身一变为执掌军机,荷国任重的大都督,实令人瞠目。

东吴兵将向以骄悍称,兼之帐下三朝元老、王亲国戚扎堆,陆伯言未孚众望而担重任,个中滋味也便可想而知。

但陆逊确实沉稳,将钝兵之学发挥到了极致,稳坐钓鱼台,任尔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卡占夷陵道,摆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刘备多次求战,陆逊就是不出兵,目的就在于不给处于攻势的蜀汉军以主动权,利用夷陵地势消耗蜀汉锐气,等待对手犯错误。

毕竟,刘备手下都是百战之将,荆州出生的军士们又归心似箭,速战速决对刘备较为有利。”

道士双手齐拍大腿,“陆逊高明,刘备肯定耗不起。”

书生瞟了道士一眼,“正当持久战似已不可避免,汉军突出奇兵,使黄权督江北诸军牵制陆逊,亲率主力南渡,攀荆门之险,直达猇亭,连营以确保后路,前锋径攻夷道。

刘玄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置东吴大军于侧翼而不顾,兵行险着,避实击虚,显然大出陆逊意料。江南仅有孙桓一支孤军,迅即被包了饺子,坐困于夷道,惟呼相救。

刘玄德乘势攻取衡山县,南通武陵,遣马良安抚五溪,顷刻响应云集,乃至诸县俱反吴归汉,武陵不复为孙权有。声势所及,零陵、桂阳二郡亦风起云涌,传檄而定,东吴势力土崩瓦解,交州竟为飞地。

一时间武昌风声鹤唳,孙权有令步骘率万人驻守益阳,以防马良率荆南义军径出长沙,直捣黄龙。

开战至此,汉军已全取固陵,割据宜都,降服武陵,摇荡零桂,东吴连失数郡,一路溃退至益阳一线,荆南已复大半。

刘备南渡长江出奇兵,龟缩夷陵道的陆逊似乎已成书生误国的典型,行将贻讥于千古,留下与赵括齐名的笑柄。

然而,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风光无限,胜券在握的刘备亦深怀隐忧。

蜀汉大军出奇兵于江南,却不得不攀历荆门之险以向夷道,江山相逼,通路狭窄,遂成长蛇之势。东吴拥水军之利,位处侧后,随时可以选择突破点,切断刘备主力退路,一举翻盘。

终于,死守了近半年的陆逊做了一通刘备师老兵疲之分析,立马转守为攻,直扑连营,欲断刘备后路,实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愧为东吴大都督,出手即稳、准、狠兼备。

不料出师不利,吴军头破血流,大败而逃,跌碎一地眼镜。而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刚刚摔了个灰头土脸的陆大都督却俨然一副醍醐灌顶,豁然开悟的架势,宣布:吾已晓破之之术。

员外若有所思,“陆逊哪来的自信?”

书生揉了揉脖颈,“军心!自东征以来,蜀汉克巫县、取秭归、占夷陵、围夷道、荆南响震,拓地千里,不免骄气渐长,目空一时。

骄惰已生,陆逊攻营一战,当已察知。正当一帆风顺的蜀汉大军沉湎于新胜,杀机已然步步迫近。

陆逊屯于夷陵道,坐拥长江之利,西起夷陵,东到夷道,汉军数百里沿江防线,皆在其攻击辐射范围。

陆逊遂命诸军登船,顺流东下,密于汉军诸围守间登陆,军士各持一把茅,顺风纵火,一时并发。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蜀汉诸营多处山林,顷刻燎原,陆逊乘机挥军大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汉军迫于山河所逼,变生不测之际,首尾不能相救,在吴军全面猛攻之下,局势迅速失控。一场鏖战,汉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刘备收拾余部一路溃走。落难之余,刘备不得不退避三舍,舍弃栈道,翻山越岭,方回到了东征的起点白帝城。

吴军大获全胜,犹贾余勇,蹑踪相随,屯据南山。偏将军全琮统兵直叩白帝,然白帝城固若金汤,两下攻防,吴军一无所获。翊军将军赵云又自江州来援,诸郡亦发兵相助,蜀汉终于稳住了阵脚。

刘备元气大伤,英雄迟暮,豪气不再,改鱼复县为永安,终焉之意昭然,果于次年病逝,享年六十三岁,临终托孤诸葛亮。为使之重登争霸舞台,诸葛亮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夷陵一役,蜀汉完败,实际已在三雄角逐中被边缘化,为使之重登争霸舞台,诸葛亮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东吴虽然取胜,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转头就遇到了曹魏的大举进攻。

道士好奇地问了一句,“刘备东征伐吴,僵持了将近一年,那么好的机会,曹魏都没下手。两边仗都打完了,他为啥又跑过来凑热闹?”

书生斜睨道士,拉长了声调,“明天再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