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历史|12工业革命大飞跃,社会主义开新篇!

 鲜说故事 2023-06-17 发布于四川

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分水岭,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飞跃。

一、工业革命生产力 蒸汽电气建体系

工业革命需要资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桶金来自“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中,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场,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经营方式转变,农业资本家在大块集中土地办起农牧场,雇佣部分失地农民进行生产,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出租土地给资本家的乡绅,分享资本主义的利润,变身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率先确立了代议制。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允许失去土地的人流浪;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

圈地运动与海外贸易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一起积累了大量资金。家庭手工业在圈地运动遭到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殖民扩张又使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工场手工业越来越无法满足国内外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在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鼓励下,工场手工业时期奠定的技术基础开始发力,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发明最先在棉纺织业涌现。

1765年,珍妮纺织机揭开序幕,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769年水力纺纱机出现,1779年骡机出现。1785年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革新了世界交通的面貌。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最终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以美国德国为中心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得到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功制成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问世,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诞生。电话和电报等新通讯手段问世,化学工业建立,制成无烟炸药、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出现垄断组织、跨国公司等的生产组织形式。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世界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欧洲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三大洲被迫纳入。15世纪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掠夺,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作用巨大,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奠定了物质基础,汽船、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资产阶级出于掠夺商品市场和材料产生的需要,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途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建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要途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促进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促进了人群大规模的流动和融合,也促进了动植物广泛交流和世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由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亚非拉地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处于附庸地位,世界经济呈现发展不平衡、不合理的态势,国际分工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烙印;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

二、资本主义显弊端 社会主义开新篇

工业革命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表现在消费上,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整个市场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雇佣者资产阶级与被雇佣者无产阶级之间,利益不可兼顾。

19世纪前半期,产业革命在欧美各大国兴起,由旧时手工工场主转化而来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利润,肆意榨取工人剩余价值。工人衣食无着,平均寿命不足30岁。工厂主虽日渐富足,但当时众多国家仍是封建王朝统治,即便英法美等少数资本国家,也还处于产业革命前的体制之中,工业资产阶级尚未问津国事,至于生计无着的工人大众,在政治上更是无丝毫权利可言。

产业工人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又聚集在备有机器的工厂里做活,按照机器运转操作,众人协调。比起旧时手工业工人,产业工人具备更强的组织性,做事抱团又有条理。为争取权利,起初工人砸机器,后来发展到罢工,渐次发现每当工人砸毁机器或罢工之时,官府总是站在工厂主一边。到19世纪前期,产业工人不再砸毁机器,而是直接向政府争取权利,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铤而走险的三大工人运动虽然都没有取得胜利,但已经组织起来的工业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高涨之前,产业革命初兴之时,在英国法国有三位好心肠的思想家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看不过眼,著书立说剖析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弊端,将“社会主义”视作人类社会的未来出路,提出不少珍贵至理,按计划生产、国家职能以管理物事为主、产业公有、人人劳动、以才能与贡献论分配或是按需分配、解放妇女等,设想出社会主义的前景蓝图。欧文身体力行,于1824年在美国建立“新和谐公社”,试验社会主义,但4年过后便全然瓦解。圣西门、傅里叶、欧文济世为怀,向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制度宣战,虽是全然出自善意,但缺乏唯物论和辩证法,难免陷于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欧洲工人阶级已经通过三大工人运动登上历史舞台的阶级基础上,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为理论基础,将空想社会主义改造为科学社会主义,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蓬勃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潮流中,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个插曲。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1871年3月18日革命成功,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3月28日,巴黎人民用普选的方式建立新型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投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巴黎公社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巴黎公社除旧布新,废除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设立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成立国民自卫军和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其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政权建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成员大多数是工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的一个创举。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火生产,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政策措施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可惜,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成熟革命政党领导,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起工农联盟。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在普法联合镇压下,5月28日,公社公社被扼杀。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根本原因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处于上升时期,经济政治发展还未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而巴黎人民以革命的方式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不合时宜,失败是必然的。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刻的教训尤其需要后来的社会主义者铭记: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工农联盟。

后来俄国的列宁正是汲取了巴黎公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