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子女间处事之道:存钱失人,人钱皆失。存人失钱,人钱皆存。

 枫叶红178 2023-06-17 发布于山西

老年父母在如何对待成年子女和手中钱财问题上有时是两难选择,有人认为,在物欲横流、亲情淡漠的世俗中,老年父母应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把数额告诉子女,免得子女惦记; 也不要提早把辛苦积攒的钱给了子女,免得财尽人去,在自己需要用钱时求借无门。 在这种思想引导下,有些老年父母显得格外抠门,在子女急需接济时一毛不拔,袖手旁观。 也有人认为老年人靠山山倒,靠人人倒,只有自己的钱靠得住,有钱就有底气,有钱就有一切, 此种观点不无道理。但由于每人家庭情况各异,家庭成员文化修养不同,因此也不可将此观点绝对化。老朽愚见,只不过提供另一个思路,可能是一叶障目,还望读者见谅。

1947年毛主席在面对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的困局时,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政治远见为指导,成功打胜了延安保卫战。 当年毛主席用于指导战争的论断,对于现今年老父母处理子女和金钱的关系,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那就是:存钱失人,人钱皆失。 存人失钱,人钱皆存。 钱是什么? 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须臾不可离。 相对于钱,人同样重要。 首先钱是由人支配的,老年人在有自理能力时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金钱,直到丧失自理能力时,才会把金钱交由子女支配,或转移到子女名下。而此时交由子女支配或转移给子女的钱无论数额多么大,都不会让子女领情或感恩,甚至产生我用钱时你不帮、我不需要钱时你才拿出来的怨恨感,因为此时的钱早已没有了雪中送炭的效应。

其次,钱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也是人际关系的试金石,亲朋之间如此,父母和子女之间亦如此。在子女渴望父母“雪中送炭”时,父母不舍得出手相帮,可令子女伤心或不解,久而久之,感情就会淡漠,关系就会疏远。当父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交钱时,更加凸显了几分无奈和尴尬,此时钱的存在意义就会“贬值”,此种关系状态下的父母和子女总有些敬而远之的感觉,钱的支配权或所有权是移交了,但却没有交下人,这就是存钱失人,人钱皆失。而懂得适时适度接济子女的老年父母虽然失掉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却增进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而当父母需要雪中送炭时,大部分子女也会尽其所能出手相帮。这就是存人失钱,人钱皆存

当然,“存钱失人,人钱皆失。存人失钱,人钱皆存”的处事之道也不是适用于所有家庭,因为世上确有口惠而实不至、见利而忘义的儿女,也确有倾其所有后被儿女慢待甚至抛弃的老年父母,但是这种客观存在并不能否定本可以良性互动的处事之道。老年父母不论有钱没钱,失能失智后也都将面对如何生存的严酷现实,早早的未雨绸缪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处理好存钱和存人的关系。既要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不要成为子女的摇钱树,让子女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也不要盲目坚持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信条,相信钱可以买自己的晚年幸福,钱可以买子女的孝顺。要知道身边有人和手里有钱同等重要,“存钱”和“存人”不可偏废。要通过自立自强来尽力维持自理能力的延续,以免过早的落入仰人鼻息的窘境,避免钱在人散或钱尽人去的悲剧岀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