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容哀歌,慕容宝被亲家所杀,东晋刘牢之反水,王恭起兵被擒杀

 茂林之家 2023-06-17 发布于湖南

后燕自从慕容宝掌权后,被北魏打的一天不如一天,江河日下,慕容宝更是被打的抱头鼠窜,更是和儿子慕容会发生父子相残的事情。

公元397年四月,慕容会公开反叛,派人偷袭慕容农和慕容隆两个叔叔,慕容隆在营帐中措手不及被袭杀,慕容农重伤逃脱。紧接着在和父亲慕容宝在宴会上翻脸,而后派兵将慕容宝围困在龙城。

不久 ,慕容会被龙城的守将高云夜袭溃败,率领十几名亲信逃亡中山的途中,遇到慕容详,被斩首处死。

慕容宝看到慕容详毫不犹豫地杀掉了慕容会,就认为,他是个在政治上与朝廷保持高度一致的人,政治立场肯定过硬,是个完全可以放心的人,便派库専官骥带着三千人来到中山,代表朝廷、代表皇帝向坚守在中山战场的全体官员进行慰问,同时也是给慕容详增加点力量。

可慕容详一点也不爽,库専官骥才到几天,关怀还没有送完,两人就大吵了起来。慕容详最后大怒,干脆把库専官骥当成敌人,砍掉了他的脑袋。

慕容详后来觉得光杀一个库専官骥一点也不过瘾,就派人去把库専官氏全部的人都杀光。他杀红了眼,觉得中山尹苻谟也不顺眼,便又一块儿杀掉苻氏全家,弄得中山又一片混乱。

正好这时,拓跋珪也觉得累了,就宣布撤了包围圈,带着部队去找口粮。

慕容详一看,拓跋珪有什么可怕的,还不是被我赶跑了?大燕这么多人,也只有我才有这个水平。这是什么水平?这是完全可以当皇帝的水平。

于是,慕容详马上宣布自己当了皇帝,年号建始。

这时,坚守邺城的慕容德看到连慕容详这种人都敢称帝,心里也很不爽。他的手下都说,皇上肯定不行了,慕容详都可以称帝,主公更可以啊。

慕容德觉得很对,正筹备当皇帝的事宜,有人从龙城过来,说慕容宝现在还健康得很。慕容德这才停止了筹备。

慕容详当了皇帝之后,马上就觉得当皇帝太好了,可以爱杀谁就杀谁。于是他加大力度使用这个权力,一口气杀了五百个手下,杀得毫无理由。如果一定要问理由,那就是因为他是皇帝!

这时,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完,大家都想跑到城外找点野味来充饥。可他不准!为什么不准?因为他是皇帝!皇帝不批准你做什么,是不需要理由的。

于是,城里的人全部愤怒了。

慕容详并不在意,他只以为这个天下,只有他生起气来,人家的后果才严重,一点也没有想到,全城的人生起气来,他的后果更严重。

他当然也知道城中现在最缺的不是美女,而是粮食。

他派张骧带着五千人去常山,主要任务就是征粮,解决全军的口粮问题。

那个慕容麟正好躲在这附近,听说张骧来了,马上出击,杀掉了张骧,收编了这支武装,然后带着这支队伍向中山发动偷袭,顺利地冲进城中,斩掉了慕容详。

当然,慕容麟也不是什么好人,杀了慕容详之后,二话不说,也过过皇帝瘾。不过,他当皇帝后,政策比慕容详宽松了一点,谁饿了可以到城外找野味。可野味要是能解决口粮问题,这个世界就太好混了。没几天,中山城里再度缺粮。

慕容麟知道再在城里待下去,他就会与全城的人一起都变成饿死鬼,因此就带着大家出城,跑到新市。

拓跋珪知道后,当然放不过他。

九月二十九,拓跋珪带大军向慕容麟发动进攻。

慕容麟近段时间以来,做梦都想做皇帝,以为只要自己做了皇帝,手下有了几个自己任命的人,自由地支配了财政,老婆成为皇后,他的运气就来了,可才当皇帝没几天,政策还没有出台几个,就不得不出城找饭吃。可他还没有吃几天新市的饭,拓跋珪的大军就杀了过来,把他打得大败,再次退到瓜水。

拓跋珪又追来猛打。慕容麟直接损失九千人,虽然减轻了吃饭的负担,但手下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他回头一看,家人都还被人家包围。他的人品表现向来很坏,但这时对家人还是很负责的,马上带着十几个贴身保镖杀回去,把他的老婆子女全部救了出来。

不过,老婆孩子虽然救了回来,但他自己的命运却再也挽救不了了。

他只得带着家人再次投奔邺城。

在慕容麟跑到邺城没几天,北魏的大军跟着他杀到。

慕容麟进入邺城之前,就知道他这个皇帝在邺城不但不灵,估计还会使他丢脑袋,因此来到邺城城门前时,他把皇帝的帽子丢掉,恢复了赵王的身份。

慕容德仍然把他当侄儿看待。他一到,马上就对慕容德说:“拓跋珪的大部队马上就开过来了,估计咱很难打得过他们。不如先南下到滑台,靠 黄河来阻止拓跋珪。”

慕容德觉得有道理,就于隆安元年(397年)正月,在邺城吃过年夜饭之后,带着四万户人家全部移民到滑台。拓跋仪追击,但只追到黄河边上,没再追下去。慕容麟这时又开始启用他的小聪明,劝慕容德当了皇帝。

中国有史以来,这段时期应该是最容易当皇帝的时期,只要你手里有几个兵,只要你心里高兴,即使在某个偏僻的乡村,你都可以宣布自己是皇帝,当然,这些皇帝的命都不会长久,没当几天,脑袋就落地了。可皇帝这两个字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因此,虽然不断有人为“皇帝”两个字而死,但很多人仍然高兴去当。

慕容德听了这个话,内心世界也产生波动了,但又想到慕容宝还在,他可是合法的皇帝啊,因此也不敢马上就坐上龙椅,而是先称燕王,把永康三年改成燕王元年。

野心家到哪里都是野心家。才没几天,慕容麟的野心又发作起来,想把慕容德干掉。哪知,慕容德不是慕容详,对他早就注意防范,一见有苗头出现,就先把他杀了。

于是,又一个“燕”字招牌挂了起来。史上把慕容德的燕国称为南燕。慕容宝回到龙城后,虽然没有谁再来骚扰他,生活倒是很安静,可又觉得龙城太偏僻了,这哪是大燕皇帝吃喝拉撒的好地方?他听说邺城还很完整地控制在慕容德的手里,就又打起南下的主意来。

慕容农不同意。理由跟当初慕容隆的一样,先在这里大搞建设,把综合实力提高上来,再说下一步。

慕容宝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可那个慕舆腾却很怀念在南方的日子,看到主公打消南下的主意,又去找他,说主公之所以是主公,就是要有拍板的能力。什么都听人家的,你当这个主公还有什么用?

慕容宝一听,牛气马上膨胀,猛拍大腿:“好!就这么定了!”

他现在觉得拍板很牛,心里很爽,却一点也没有想到,他这一板把他自己拍进了一条死胡同。

二月十七,慕容宝带着老根据地的全部家当南下,高高兴兴地开始了他的死亡之旅。他以为,现在他的敌人只有拓跋珪,却一点也不知道,他现在不光有外部的敌人,还有内部的敌人。

内部的敌人就是慕容隆手下的段速滑。段速滑的官位不大,只是禁军长,下级军官一个。他实在不愿再上前线,就联络了一批不愿打仗的士兵,发动政变,砍杀了一批人。

慕容宝跑到慕容农的大营。

这时,慕容农还掌握着主力部队。两人就带着部队前去讨伐叛乱。哪知,主力部队的士兵更不愿打仗,这时一听到作战命令,突然都大声叫喊,集体丢下武器,四处逃散,只一下就全跑光了。而那个坚决主张南下的慕舆腾的部下也全部就地转业,让他也成了光杆司令。

几个人只得又拼命跑路,逃回龙城。

尚书兰汗这时也觉得慕容宝的号召力已经全部丧失了,正是自己出来混的大好时机,因此,在短时间内跟段速滑取得联系,表示共同把政变事业进行到底。

这时,段速滑虽然牛,但他手下不过一百多人,其他跟上来起哄的全是被胁从的人,一点斗志也没有。而且龙城还有一万多人的部队,如果有得力的主公带领,只要再坚守几天,段速滑就变成段速死了。

可慕容农的意志却突然崩溃,认为龙城的气数已尽,连夜出城,跑到段速滑那里自首。他在慕容垂刚打天下时,是最得力的干将,冲锋陷阵,燕国的大部分江山都是靠他打下的。哪知现在却成为叛徒一个。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都认为“日久见人心”这话放在他身上是最合适的。

其实这能怪他吗?

如果他的领导仍然有他老爸那样的才干,放手让他独当一面,他还能当叛徒吗?现在他摊上这样的主公,在所有好建议和坏建议中,他始终选择后者,当政没几天,就把国家搞得一片混乱,天天从失败走向失败,儿子兄弟都成为造反的骨干成员,再跟这样的人干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了,还真不如改行算了。

段速滑看到这个猛人都来投降了,大为高兴。段速滑虽然官位不高,但智商不错,看到慕容农过来,马上就带着他绕城走了一圈。

慕容农向来是龙城里的灵魂人物,大家都把他当成唯一的精神支柱,哪知这个精神支柱先倒了下去,成了敌人的部下,一时都慌乱起来,士兵当场崩溃。

段速滑顺利进城。他绝对是个残忍的人,进城之后,纵兵大杀,弄了个尸横遍野。

慕容宝带着他的儿子慕容盛等狂奔出城。

慕容农向段速滑投降,本来是想保住一条性命。哪知,一进龙城,他马上就知道自己投降投错了对象。

进城之后,段速滑就把慕容农关了起来。这个段速滑虽然有造反的胆子,但却一点没有收买人心的本事,更没有协调部下的能力。才进城不到一天,内部意见就不统一。慕容农也被人杀死。

三月初八,曾经跟段速滑有过秘密协议的兰汗突然变脸,发兵攻打段速滑。段速滑的士兵一点没有战斗力,被对方打了个大败,包括段速滑在内,全部被杀。

慕容宝逃出,犹豫几次后,决定南下投奔慕容德。

四月,这几个现在完全是流浪汉打扮的人来到黄河西岸。慕容宝这时留了个心眼儿,先派人去见慕容德,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慕容德知道慕容宝来了,马上召开大会。

慕容德手下这些人谁愿意再当慕容宝的手下,因此都劝他杀掉慕容宝算了。

慕容德同意,派慕舆护过去看望慕容宝,当然,这个看望是带着凶器过去的。

哪知却扑了个空。原来,慕容宝并没有在这个地方等着回话,而是四处打听近来的形势,得知原来慕容德早已“称帝”,连年号也改了。慕容宝比起他的兄弟,智商是有点低,但大脑还是很正常的,知道再在这里等下去,那真的是等死。于是,他又急忙北上。

慕容宝在半路上聚集了一些旧部后,又打算投奔龙城的兰汗。兰汗是慕容垂的舅舅,又是他儿子慕容盛的岳父,这样的人总不会向他下毒手了吧。可连慕容盛都认为不能去。

但慕容宝不信,他每到关键时刻,总是会果断地作出最坏的选择。

他一进城,兰汗就把他和他的部下全部逮捕,然后把他带到城郊的官邸处死。他死的时候才四十四岁,年轻健康,相比于正常人而言,他死得有点早,但对于燕国来说,他死得太迟了。

之后,他的儿子慕容盛又设计把他岳父一伙杀死。大家如果要做个总结,就会发现相比于其他集团而言,慕容氏的这些人的水平都很牛,尤其是慕容垂的儿子们,个个都是猛人,就是慕容宝差一点。

慕容垂硬是让这个比较差的儿子当接班人,最后弄得没几天好日子过,而且人才比人家多,内乱也比人家厉害,最终把慕容垂积累的大笔资本全部输光。以后燕国虽然没有宣布彻底灭亡,但也只是起点陪衬作用。

还是回到晋国这一边吧。

这时,晋国高层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司马道子被王恭他们一威胁,最后不得不杀掉王国宝才算暂时平息了事态。他事后一总结,终于明白,光在朝廷这里操纵这个哑巴皇帝,把握好这个全国最大的公章,貌似权力很巨大,其实手中的力量太过单薄,只要地方某个牛人一站起来反对,立马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他这才知道,有时必须有几个水平过硬的死党,否则,身边只有王国宝之流,一到关键时刻,什么用都没有,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哪能来帮你顶上一脚。于是,也开始要找几个有水平的死党。

他很快就发现,司马尚之以及他的弟弟司马休之都很有水平,可以重用,于是就把这两人拉进死党圈子。

没几天,司马尚之就发现,司马道子牛不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死党,而是因为只有几个无用的死党,而人家的手里却紧握枪杆子,于是建议:“应该把自己人派到地方,培养几个地方的牛人,当自己的保护伞。”司马道子认为太有道理了,马上把自己人王愉叫来,让他去当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四郡军事,好好地为他服务。

他以为这步棋很好,可庾楷却一点儿也不爽。他现在是豫州刺史,正干得起劲,哪知,司马道子突然从他的地盘上割走四个郡,划入王愉的势力范围中。这是什么行为?这不是明着降了他的职权吗?他就上书要求不要割走这四个郡。

朝廷不同意。

庾楷大怒,马上派他的儿子去找王恭,做王恭的思想工作,说司马尚之现在是司马道子身边的红人,比王国宝更加可恶。现在他们正在做削弱咱们地方牛人权力的事。如果让他们继续干下去,咱最后就彻底没有活路了。现在趁他们还没有得逞,咱先下手才是上策。

王恭一听,马上说:“有道理!”于是派人去找他的老搭档殷仲堪和桓玄。

这两个人马上表示同意。

于是,他们成立了军事联盟,由王恭任盟主。

大家一致决定,选个好日子,大军同时向建康前进。

这几个家伙在商量举事时好像很默契,可真正行动时,却一点也不协调。

当朝廷知道他们要行动时,就下令全国戒严,水陆交通全部堵截,而且所有关卡都要严格检查。

殷仲堪对军事不怎么在行,但对选择进攻的日子倒很积极,一天到晚喝完酒,并没有把心思放在研究军事地图上,而是翻着老皇历,看到宜于出门、军事的字样后,就马上写信给王恭,说某月某日最宜进军,保证旗开得胜,想失败都难,你就下令吧,咱们同时进军,胜利是属于选好日子的人们的。

他写好这封信之后,就把信藏在箭杆里面,再装上箭头,然后涂上油漆,让一个机警的人带着送到庾楷处,然后再由庾楷送给王恭。这个送信的办法很成功,可是王恭折断箭杆时有点马虎,绢绸剪角处的丝抽了出来,造成整个纹路紊乱。

王恭看来看去,无法判断这信是谁写的。他想了想,前次殷仲堪就曾不守信用,没有进兵,而只是旁观,后来自己占了上风,这才做出姿态,完全是保存实力的做法,这次哪能这么积极?肯定是庾楷假冒他的笔迹,骗自己出兵。

他认为这封信一点可信度也没有。所以自己重新又定了个出兵日期,而且这个出兵日期要比殷仲堪的提前许多。

此时,那个大晋国头号悍将刘牢之正在他手下混。看到他下令发兵,就警告他,现在出兵没有理由,如果硬要出兵,那等于是造反。造反的下场如何,你比我更清楚。

但王恭不听,上书请求命令他出兵去讨伐王愉和司马尚之、司马休之两兄弟。

司马道子知道后,终于也开动了一次脑筋。他看到上次只有王恭出兵,殷仲堪只是乱喊口号没有动手,这次同样也是只有王恭出场,殷仲堪仍然没有行动,就以为整个格局又会是上一次的翻版,就派人去做殷仲堪的思想工作,想再挑拨一下两人的关系,把殷仲堪彻底拉进自己的阵营。哪知,这次殷仲堪的立场坚定得很,给司马道子回复了一封信,里面全是破口大骂的话,一点儿也不给司马道子面子。

司马道子拿着那封信,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这时,他的儿子司马元显出场了,对司马道子说:“老爸,不能再犹豫了。对付这些人,就一个字:打!否则,就两个字:挨打。”

司马道子说:“这个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天开始,我把大权都交给你。”这时,司马元显才十七岁。

这个世界有两种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一种是某个领导知道你是个人才,就不顾一切地把你提上来,让你的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典型例子就是苻坚重用王猛;另一种就是自己稀里糊涂,而且又天生胆小,这时只要有谁出来表现,就会把全部担子交给谁,好像是在重用他,其实是让他去做高个子,天塌下来时,让他帮自己顶着。

司马道子这时把大权交给他的这个儿子,显然属于后一种方式,当然,如果司马元显不是他儿子,估计也不会这么放心。

他让这个儿子出场之后,就什么也不管了。

司马元显比他老爸有水平多了,而且人气也比他老爸旺多了,跟他交往过的人,都说他的作风跟司马绍有得一比,司马绍是晋国有史以来最有水平的皇帝啊。

于是,晋国人信心高涨!

这时,殷仲堪知道王恭提前发动的消息,兴奋起来,也不管自己定下的日子了。他去年没有行动,造成人品有问题的嫌疑,如果这次还落后,他就坐实“人品问题”这四个字了,因此,必须更加积极,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马上发布作战动员的命令,立刻上前线。

他虽然拿着大把枪杆子,但军事知识等于零,平时全靠杨佺期帮他主管部队的事。这次出兵,更是离不开杨佺期。他让杨佺期当先锋,桓玄为第二梯队,他带着两万主力跟在后面。

据说杨佺期是杨震的后代。杨震曾经当过太尉,而且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杨佺期混了大半辈子,自己混不出什么名堂来,就老拿杨震这个祖先来当自己的招牌。

如果只是吹吹牛,过过嘴瘾,让心情在短时间内爽一爽,满足一下虚荣心,也没什么。可他却因为自己有这么一个著名的祖先,就自我骄傲起来,觉得这个天下谁也比不过自己。

他傲慢到什么程度呢?

有人认为他可以跟王恂同一个档次,他一听,马上大怒,当时王恂只是个尚书仆射,而他是南郡相,在殷仲堪手下混饭吃。他总是心里不服,总想找个机会让自己表现一下,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知道他的厉害,可他自己又没有机会搞出什么事来,因此只有坚决支持他的领导殷仲堪搞事。

隆安二年(398年)八月,杨佺期和桓玄带着水兵,出现在盆口。

王愉的办公场地就在这个地方。他也不比他的那位老哥王国宝厉害到哪去,大家都知道,王恭、殷仲堪他们起兵,借口就是要打倒他。他居然一点防备意识也没有,还是一副天塌下来与他无关的样子。直到人家的部队冲上来,活捉王愉的口号响彻云霄,他这才知道,人家是杀他来的。他站起来就跑,可才跑到临川,就被桓玄派出的人抓住。

建康的朝廷高层知道光在那里戒严,已经没有多大用了,赶紧进行部署,加授司马道子假黄钺,任命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全权处理平定叛乱的事;让王珣、谢琰去对付王恭;司马尚之去跟庾楷对抗。

不过,司马尚之还真有点本领。

九月二日,

他接到任务之后,马上开赴前线,于十日在牛渚与庾楷 相遇。

两人也不说什么,当场以实力和水平发言。结果,庾楷大败,而且败得很彻底,只剩下他一个人逃出战场,跑到桓玄那里,低调做人。

三路大军中的一路,就这样战败了。

王恭并不吸取教训。他的人品虽然没有多大问题,但是个头脑简单、神经系统容易发热的人,也跟很多浅薄的人一样,以为自己当上了大官,水平就牛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牛。一般有这种思想的人,不但看不起人家,而且经常会利用职权欺负一下别人,要命的是,他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严重伤了别人的自尊,还在继续。

如果你伤了那些只混饭过日子、没有水平的人,那是一点事也没有的,可连那个刘牢之也伤了,后果就严重了。

本来,王恭也不是打仗的料,冲锋陷阵,全靠刘牢之。刘牢之是他手中的王牌。如果他聪明一点,对刘牢之的态度友好一点,不断地给刘牢之好处,把刘牢之收买成自己人,这辈子他就谁都不用怕。可他只是把刘牢之当成他手下的打工仔,一天到晚指挥来指挥去,嘴里全是老板的口气。刘牢之也是个有个性的人,看到王恭这么对待他,心里就长期有气。

司马元显是什么人,他马上知道了这些情况,派人去找刘牢之,说:“只要你把王恭杀掉,王恭的位子就是你的。”

刘牢之一听,有这样的好事?于是马上把他的儿子刘敬宣找来,问儿子这事可行吗?

刘敬宣说:“完全可行!”

在他们父子俩拍板决定背叛王恭的时候,那个何澹知道了他们父子会议的主要内容,马上在第一时间跑到王恭那里,进行了详细汇报。

王恭不信。

他不信的理由很充分。何澹跟刘牢之有矛盾。现在何澹是来诬告刘牢之的,弄得何澹很无奈。

王恭怕刘牢之不卖力,就摆了好酒好菜,请刘牢之过来大吃大喝,而且还跟刘牢之举行了结拜兄弟的仪式,叫刘牢之“老哥”,如果以前他这么做,他的命运也许会好一点。现在他这么做,只是在加速他的灭亡。

王恭想,都结拜成兄弟了,就应当信赖兄弟了吧,马上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全交给刘牢之掌握,叫“老哥”刘牢之跟帐下督颜延一起当先锋。

在王恭放心喝酒睡觉的时候,刘牢之就开始行动了。他和颜延来到竹里的时候,觉得该动手了,先斩掉颜延。然后直接向朝廷表示,他不跟王恭干了,并派他的儿子和女婿带着部队突然返回京口,向王恭进攻。

王恭对刘牢之的军事能力绝对相信,因此派刘牢之出发之后,就做着接收捷报的思想准备。他这时觉得有点无聊,就把手下的部队集中起来,在京口城外举行一次隆重的阅兵仪式。

在他向士兵们招手致意时,刘敬宣的骑兵冲了上来。

王恭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叫不要乱来。

刘敬宣当然不是乱来,他的目的明确得很,对着阅兵部队大砍大杀,一点不留情。

王恭不是呆瓜,马上意识到自己遭遇了传说中的兵变,而且刚才还军容整齐的部队这时已全部崩溃。他想跑回城躲起来。

哪知,刘牢之的女婿高雅之已经控制全城,把大门关了起来。

王恭只得骑马向曲阿狂奔。他虽管政也管军,但很少练骑马,这时才跑了几公里,就觉得很难受。

他在曲阿碰到了老部下殷确。这个殷确还认他这个老领导,就用船载着他,准备去投奔桓玄。可才划到长塘湖,就被人家举报,当场被捕获归案。

他们把王恭带到倪塘,上面传下指示,说这样的人不用带到首都了,直接在那里处理了事。

王恭虽然很狼狈,但在临死时还名士了一把。他把自己好好地打扮了一下,对着镜子,直到头发很整齐、胡须很有样子、脸色跟平常一样了,这才上路。他在临死的时候,还对自己进行了自我批评,说落到这个下场,主要是他自己造成的,因为他看错了人。

看错了人指的就是看错了刘牢之。

现在刘牢之却幸福得很。王恭的头落地的时候,司马道子马上把那个大印交给刘牢之,让刘牢之全面接收王恭的权力。

庾楷和王恭死掉之后,就只有西路军的殷仲堪一个人在奋斗了。

不过,桓玄还真的打了一场胜仗。他的对手就是那个司马尚之。

司马尚之把庾楷那一路打得不剩渣之后,觉得自己也很了不起,带着部队又过来拦截殷仲堪的部队。九月十六日,双方会战,司马尚之被桓玄打了个大败,不得不退了回来;桓玄接着进军,又把司马恢之的水兵一举击败。

没几天,殷仲堪的大军直抵石头城下,建康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了。

司马元显也急起来,赶紧骑着快马从竹里狂跑至建康,命令丹扬尹王恺马上组织城内的群众走上城头,参加保卫首都的战斗,虽然这些人战斗力不强,但人数众多,也可以给大家壮胆。

杨佺期和桓玄这时觉得自己已经胜利在望了,向朝廷写了一封信,要求为王恭平反,诛杀刘牢之。

可他们的信才送出去,刘牢之就带着他的北府兵冲了上来。

这两个人虽然很狂,但也知道,北府兵不是一般的兵,刘牢之更不是一般人,如果跟他直接对着干,只有死路一条,便退往蔡州。

这三路叛军开始是商量着要一起跟朝廷对着干的,而且他们掌握的实力也比朝廷军雄厚,更要命的是最精锐的北府兵还控制在王恭手中。

哪知,目标虽然一致,行动却不协调,虽说推荐了盟主,但盟主也只能指挥自己的人马,对其他两家不能说一句话,最后跟各自单干也没有差别,然后被朝廷军各个击破。那两路人马已经彻底玩完,尤其是王恭,连脑袋都丢了。

庾楷虽然还睁着两眼看世界,但本钱已经全部赔光。只有殷仲堪的部队不光打了一场胜仗,而且几万大军还在首都周围,让首都黎民百姓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桓冲的儿子桓修又提出了一个分化殷仲堪的建议,司马道子同意,他虽然智商不高,但在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还是能虚心接受人家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利用桓玄和杨佺期的心态,立即大力提拔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职务一高,就会不把殷仲堪放在眼里,那个桓玄从来就不把殷仲堪当人看,如果手里有点实力,不把殷仲堪踩在脚底,那还是桓玄吗?

至于那个天天把老祖宗挂在嘴边当招牌的杨佺期,向来骄傲得不靠谱,官职一大,谁还在他眼里?那时如果殷仲堪在他面前说话不小心,估计反目成仇的事马上就发生。这样,这路叛军就会全部瓦解了。

他的策略这时显得很正确。

可正确之后就完全不正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