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小鲸(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享受独处的人往往能在独处的时光里感受生命的意义,并懂得取悦自己。从而更从容自在地品味人生。有没有发现,当你很忙,思维很混乱的时候,你只会运用一些固有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例如明明想为上班路上开辟一条新路径,但每次都因为时间太赶,而不再去尝试走别的路线。明明想试一下别家的外卖,却因为懒得再去筛选,又再选择经常吃的那几家。大脑为了节省思考成本,会将一些固化和惯常的行为模式“打包”起来,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习惯模式。看到一条高赞评论:“起初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好的习惯会引领我们成就更好的人生,但坏的习惯却会掉进黑洞旋涡中。我们可以忙,但不可以“茫”。这几种习惯,希望你逼自己养成。 去做精力管理,而不是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一书中说道:“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根源。”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访著名作家福楼拜,被问到每天的时间安排。 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来读书写作,弹钢琴,下午则学修理汽车,和踢足球,晚上我会去学制作烧鹅。”说完后,莫泊桑非常得意地反问福楼拜每天的时间安排。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上午读书写作,下午读书写作,晚上,我还是读书写作。”福楼拜说完接着问:“哪件事你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呢?”因此,当我们在谈时间管理的时候,内核应该是精力管理。不是去要求自己每天像超人般完成一件又一件的琐事。而是更应该罗列出事情的先后顺序,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事。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在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道:“一日之内,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村上春树这种便是典型的精力管理优胜者。
他把一天最大的精力交给最重要的事。等完成之后,才会把剩余的时间交给生活的次要部分。我们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医学上也发现,成年人的精力水平在30岁后逐年下降。想获得更高效的成长,不是让自己每天忙很多事,而更应该专注在某一件事上持续深耕。 去深度思考,而不是浅尝辄止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
而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被称为“沉锚效应”。公司各个高管都认为调整价格和技术,必定能提高销售额。于是各部门每晚加班熬夜研发新产品和压缩成本。一位实习生却发现,牙膏市场的竞争这么激烈,通过价格或技术很难获得优势。结果竟不花费分毫,成功让客户提高了每次牙膏的平均用量。“如果给我1个小时去解一道题目,我会用55分钟去思考,只要思考正确,那么5分钟足够给出答案。”我的一个朋友最近一年在通过私教进行健身,她跟我说过在这一年里她一共遇到过6位教练。前5位教练了解到她的需求是“维密身材”时,都给出同一个训练方案:先减脂后塑形。只有最后一位教练没有当即给出健身方案。第二天,这位教练才跟她说:“我回去看了维密秀,她们的身材非常立体,紧致、曲线感和力量感。然后我再仔细看了给你拍的照片,想要练习好这些部位的肌肉,必要同时要把你的骨骼调正位。”这就是一个深度思考的例子,不断向自己发问,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加接近问题的真相。抽丝剥茧地去思考,多维度去挖掘问题,自然能得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答卷。 去享受独处,而不是陷入无效社交“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坦言,他这辈子最怕听到的是敲门声。出了名之后,很多人前来拜访,有些是讨经验,有些是攀关系。可他却不好意思拒绝,导致自己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破。后来,贾平凹不幸染上了乙肝,他经常用这个借口拒绝前来拜访的门客。没有了其他人的打扰,贾平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生活中,我们总有太多无谓社交。凌晨半夜的觥筹交错,周末聚会的闲聊八卦。结束后回到家,内心却感到空荡荡的,感受不到一点滋养。“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他不喜欢应酬外出,只喜欢呆在家里,有时坐在窗前弹钢琴,经常一弹就是两三个小时。美国作家梭罗说过:“我爱独处,我从来没有发现比独处更好的伙伴了。”于是他一个人在瓦尔登湖生活时,聆听大自然带来的声音,享受独处带来的洗涤,才有了著名的散文集《瓦尔登湖》。享受独处的人往往能在独处的时光里感受生命的意义,并懂得取悦自己。从而更从容自在地品味人生。 去拥抱内啡肽,而不是享受短期快乐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比如打游戏,吃美食,这类活动就会产生多巴胺,也称之为短期快乐。而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比如你做一件很痛苦的事,身体就会分泌内啡肽,让你产生快感,让你坚持下去。短期快乐如梦幻泡影,瞬间即逝,以下几种方法,能够让你拥抱内啡肽。苏东坡有一个特别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需要消化和理解一个问题就足够了。正如上文提到的精力管理,一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但要做到每个内容理解透彻是很难的。一本书能够收获一个启示,也足够受益。而在对一个内容深潜的过程,大脑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内啡肽。 万科副总裁毛大庆,身居高位,被各种压力击垮,曾经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不过幸亏万科有一个硬性要求,倡导所有员工都要跑步,也正是这个硬性要求,让毛大庆开始了跑步的人生。在毛大庆跑了人生的第一个五公里后,毛大庆睡了一次久违的安稳觉。可是那天跑完步后,晚上竟然自然入睡,并且睡到自然醒。毛大庆开始感受到了跑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此便开始坚持跑步。从最开始的800米开始,到最后的每天10公里。跑步之余,他就静下来读读书,心就慢慢安定了。坚持运动,让你的身体机能提升,负面情绪也随之消散。
当年,她老公要求小君家拿出60万首付买房子,才答应跟小君领证。领证后小君怀孕了,老公又拖着不摆酒,直到孩子出生满月,结婚宴才合着满月宴一起办了。婚后,老公还不断和其他女人聊骚,夜不归宿。朋友看着小君日渐憔悴,她却依然在婚姻里苦苦坚持。现在,一个人的日子里,她学穿搭、看书、练瑜伽、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有女人味。而她说,一味地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丰富自己,远比取悦他人要有意义得多。特别喜欢俞飞鸿的状态,不论外界怎么去挑衅她的选择,她依然坚定走自己的路。“我在这个状态是最舒适的,所以我就选择了它,没必要因为外界的定义来左右我的想法。”
享受孤独力的第一步,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勇敢爱自己。保持阅读的习惯同时,学会有效阅读,勤精进。保持运动习惯,打造强健的体魄与灵魂。同时懂得取悦自己,拥抱更多的内啡肽,拒绝短期的多巴胺。 根深蒂固的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同样要改掉不良习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日复一日,好的习惯便像良师益友一般,陪伴在我们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