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物不送人,后代一直富”,经常见的3种物品,为何不能送人?

 文史馆 2023-06-17 发布于辽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送礼也是人际交往礼仪中的一部分。古人送礼是十分讲究的,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送礼的轻重也要适度。

而且古人更在意礼物的内涵,和送礼者的心意,并不是越贵重就越好,唐朝时期的缅伯高给唐太宗“千里送鹅毛"故事,也体现了古人“意重”的思想。

所以古人送礼物比较讲究投其所好,寓意要吉利。但有三样东西,最好不要当作礼物送人,送了还可能得罪人。你知道是哪三样吗?

一、钟表

大家都知道送礼不送钟表,是因为送钟谐音“送终", 让人觉得十分不吉利,所以一般送礼物都没有送钟表的。

其实送钟表的这个禁忌在古代时就有了,这是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送钟的历史典故。

春秋战国时,晋国周边有个仇犹国,民风彪悍、骁勇善战,随着它日益强大,逐渐威胁到了晋国。晋国便有了攻打仇犹国的想法,但那里地势艰险、易守难攻,即便强攻也会损失惨重。

后来晋国的执政大臣智伯,想出了一个绝妙之策,他命工匠们铸造了一口巨大的钟,派使臣去仇犹国,告诉仇犹国君,晋国要将这口大钟送给他们,但因为钟太大,需要两辆马车并行才能载动。

仇犹国君听说后,十分喜悦,没有丝毫怀疑。就命人全力修路,准备迎接大钟。结果路刚修好,晋国大军压境,没有任何准备的仇犹国很快就被攻破,这口大钟就成了他们的丧国之钟。

从此之后,便有了送钟之忌。无论送怎样贵重的钟,都给人一种不吉利的感觉。

二、刀剑利器

其实在古代送朋友刀剑的并不少见,寓意着对方将担负重任,前程远大。

三国时期的吕虔曾有一把宝刀,据说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能佩戴。吕虔有个下属叫王祥,是“卧冰求鲤”的主人公,以孝顺闻名于世。但当时他还没有什么成就。

他在吕虔底下做事时,将徐州治理得井然有序。吕虔对他十分器重,认为他将来必有作为,便把宝刀赠予了他,后来王祥果然做到了正一品太保,成为了朝中重臣。

从"吕虔赠刀"开始,赠刀的行为便开始盛行。 李白也曾赠刀给友人:“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不过赠刀的寓意虽好,但古人也不是随便赠送的,像秦始执定秦剑横扫六国,刘邦用赤霄剑斩蛇起义。古人认为宝刀一定要与这个人的才德和能力相匹配,不然得到宝刀反倒会惹祸上身。

所以普通人之间送礼,一般都不会送刀,而且刀剑利器本身也带有“凶煞之气”,一般人承受不了。

三、凶禽猛兽的字画

古人送礼时,比较喜欢投其所好,送些书法字画,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心意。

有的是给朋友送别时,送上一幅字画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的是在婚宴、寿宴送字画,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所以送字画在古人眼里是友人间送礼的极品。

但古人送字画也是有讲究和禁忌的,并不是所有的字画都可以送人,像赝品不可以送,凶禽猛兽的字画也不可以送。

赝品不能送,大家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凶禽猛兽的画也不可以送呢?

这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因为古人对凶禽猛兽有一种敬畏之心,认为不能将这个作为礼物送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凶禽猛兽的画,本身也属于“凶煞”的范畴,挂在家中,容易让人内心产生不安感。

家本应该是个令人轻松、舒适的地方,尽量挂那种和谐美好的字画,才可以为家里招财纳福。

所以送人字画,一定要避免送这些凶禽猛兽的画。

老祖宗总结的这句俗语,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送礼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朋友亲戚之间的情谊,尽量送一些寓意好的,让对方能领会到自己的心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