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天扯闲篇

 晓言玺语的文苑 2023-06-17 发布于安徽

喜欢雨天走天井湖。独自撑一把伞,四下无人,就这样慢慢地走在雨帘里。听雨听风,与万物同在。

有时脑海里会冒出一句歌词:烟雨蒙蒙唱扬州,多少故事在心里。突然涌出这句歌词,并不见得有多少故事主角会留在心里。人心实则很小,能真正留住的人其实很少。

有时真的也会想起一些人,已经无关是非恩怨了。如同木心晚年在文章里所写: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有时又会发出“来到人间皆过客,莫将自己当王侯″的慨叹。

这些七零八落的想法,皆属于冥想,当然其间也有思想的成分,就像道家与佛家,常常让人分不清。

只要下雨不形成灾害,我都是喜欢雨天的。喜欢雨天的渊静,喜欢在雨天读一本书。

最好还是少说话,静静地听窗外雨打窗棂,就是一首绝美的音乐,像极了巴赫的咏叹调,有欢乐,有惆怅,有伤痛,有平静,千般滋味,各有体会。

雨天读书,最好读史书。看秦皇汉武,盛唐雅宋,大清没落……销烟褪去,历史的天空下,还留下了几颗闪烁的星?

雨天读书,看看古诗词也不错,李白就不看了,他过于开朗奔放,与这样的景致构不成和谐的画面。

这时候,还是喜欢读王维,读他佛性的诗句,容易入情入境,他写道: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他亦写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些诗句,已然达到空净的境界,菩萨的境界。雨天读王维,像高山流水遇知音,是知己的相逢泪望眼。

一个仕途中人,能活出如此的空净与佛性,自是经历了常人无法理解的遭遇。

安史之乱,他的幸存,成为他政治生涯的污点。

那么严肃而庄敬的人,成为别人嘴里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的小人。他一个士大夫,不杀身取义,就是不道德不体面,就是对朝廷不忠,应该绳之以法。

可唐玄宗只顾着携家眷妻儿老小逃命,致不明就里的众多大臣被安禄山俘虏,杀的杀,抓的抓,长安城自此沦陷。

皇帝犯错,臣子买单。纵使他浑身长嘴又该向谁讲理去呢?

唐肃宗复辟,他的弟弟以降职替他赎罪,友人裴迪以他狱中所作的一首诗证明他的清白,肃宗李亨亦有惜才之心,才让他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下场。

可这样的余生,像斑斓的画布上落了一滴墨汁,美丽的华服打了一块补丁,总有无奈和缺憾。

人总是在经历无能为力之后,转而才向内求心的安宁,才变得佛系的,大概这就是是宿命的安排。

其实我们每个人,某些时候不都有和王维一样的感觉吗?被一种神秘的天旋地转的力量卷入到一场“空″中,走到自己无力改变的境地,形成各自不同的人生。

这样,你便成了你,我便成了我。我们终究活成了这个世界的孤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