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治维新-上】只要功夫深,高仿能成真

 金色年华554 2023-06-17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10月23日,因为这一天日本第122代天皇睦仁宣布改元(年号)为明治。

重大变革一定会有足够的铺垫和准备,所以发生在1867年的倒幕成功、大政奉还、王政复古等重大军事斗争和政治变动也归于明治维新范围。

文章图片2

明治维新结束的时间并没有定论。

有说1889年2月11日,日本颁布首部《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立宪君主制,标志着明治维新运动的结束。

有说明治维新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直到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去世,才标志着明治维新运动的结束。

日本这场深刻学习、高度模仿的资本主义改革运动,具有全面性、彻底性和先进性。

这三个词都是相对的,在某些方面却既不彻底,也不全面,更不先进。

原因很简单——高仿也是仿,必定会改良、改版甚至改跑偏。

“倒幕成功、还政天皇;实地学习、完成度高;先易后难、自上而下;政策科学、全民参与”保证了维新成功,至少相对于同治维新、百日维新而言,明治维新是成功的。

文章图片3

历史背景

(一)德川幕府的高光时刻

1467-1573年,日本经历了“战国”时期无休止的村斗战乱。当时天皇是吉祥物。

1568年开始,日本进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三巨头时期,期间各派势力此消彼长,你争我夺。天皇继续当吉祥物。

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取胜,1603年德川家康取得天皇同意(不同意能怎样)后,建立德川幕府,以天皇的名义统治至1867年。天皇还是吉祥物。

当一天两天的吉祥物并不难,难得是当二百六十年的吉祥物,不吭不哈、无怨无悔,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文章图片4

(二)危机:除了德川家好过,全国百姓都难过

有个段子说:小日子过得不好,小偷上门看着都流泪,扔下两袋大米就走了。

这个段子用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日本,真得非常贴切。

如果连侵略者都不屑费力掠夺,那这个国家就是真的穷。

挥一挥衣袖,都不想带走东瀛半片云彩。

文章图片5

那个时期的日本,从上穷到下。大米饭、一条鱼、两块肉,也就藩主大名可以享用,还得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广大中下级武士、普通平民的日子可想而知。

各地大名藩主面对德川幕府的横征暴敛、奢靡腐化,早已不堪忍受。

尤其是是西南四强藩,萨摩、土佐、长州、肥前,他们很早就跟洋人做生意了,见识多,脑子活,但挣得多就缴得多,开始红着眼睛瞪着德川幕府的老老少少。

德川幕府除了能把天皇当吉祥物,自己屁股底下早就是火药桶了。

文章图片6

(三)黑船事件

黑船就是美国19世纪建造的近代军舰,船体主要是黑色,很有唬人的颜色。

是的,就是要吓唬你。

美国黑船到日本一共两次。

第一次来送礼,其实是探虚实:

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休·佩里,率领四艘军舰(黑船)开到江户(后改名东京)湾口,绝大多数日本人平生第一次见到黑色铁甲军舰,顿时惊恐万分。

马休·佩里带着时任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国书向德川幕府“致意“(满满的恶意),并赠给德川幕府火车机车的模型和电报机,显示美国工业实力的强大与先进。同时要求日本开埠通商,否则有你好看。

第二次来签订不平等条约。1854年2月时隔上次“致意”仅7个月,马休·佩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来了七艘军舰(黑船),一直深入江户(东京)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日本的虚实已经被美国掌握,所以佩里得到的授权是:日本不签就开战。

文章图片7

不用打,四艘黑船已经让日本幕府惊为天人,何况七艘。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没怎么犹豫就从了。1854年当年美日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这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后来美国人觉得生意做得不美气,1858年又压着德川幕府签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按照当时的抢劫惯例,其他西方列强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要求,英、法、俄等列强都与日本先后签定了“亲善“、“友好”两份条约。

文章图片8

幕府的溃败和各阶层的需求

(一)德川幕府黯然下台

日本与一系列西方列强“亲善”、“友好”之后,国内各阶层沸腾了。

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德川幕府的表现让大家很失望。

自从美国黑船来了以后,德川庆喜惊慌失措、没有主张,破天荒地上奏孝明天皇乞求指示;同时还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动向广大中下级武士询问该怎么办。

最后德川庆喜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种极端拉垮和不负责任的表现,结果就是把自己的迟钝和软弱放大一百倍,让全国各地的大名藩主、各级武士和普通平民对德川幕府集体绝望。

文章图片9

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黑船事件“既是压垮德川幕府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明治维新重要前奏——“倒幕运动”的导火索。

内战内行,熟读三十六计的德川庆喜觉得自己能翻盘,他大搞“阳奉阴违、暗度陈仓”的把戏,一边主动到京都面见孝明天皇并主动要求还政,一边悄悄在大阪集结军队准备把维新派包饺子。

结果维新派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维新派一边按原计划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幕府在京都和天皇身边的势力,还政于天皇;一边在大阪、江户(东京)等地发动武装倒幕。

这下实在没戏唱了,再撑下去,满门抄、断子绝孙是没跑了。德川家族再次将自己优良的“忍”基因发挥出来,1867年10月14日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其本人辞去将军职位和头衔,把权力还给天皇。

文章图片10

“亲善友好”的西方列强到日本

(二)各阶层的需求

1、天皇的需求。

从德川幕府末期的孝明天皇到明治天皇上台,两代日本天皇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孝明天皇(1846-1867年在位,名统仁)是日本第121代天皇。他本是继续充当吉祥物的宿命,哪知竟有机会重新拥有权力,当然喜出望外,哪里会在乎权力的多少呢?能多收些地租也行啊。孝明天皇对倒幕和维新绝对不会公开反对,甚至内心暗暗祈祷成功。

文章图片11

孝明天皇(统仁)

明治天皇(1867-1912年在位,名睦仁)是日本第122代天皇,他14岁上台。当时政局已经稳定下来,且天皇年纪还小,维新派逐渐掌握了实权。

明治天皇的需求至少有两个阶段:刚上台时,他对维新派继续投桃报李,全力支持,私心不多;但随时年龄和欲望的增长,他开始夹带私货,利用维新运动巩固和加强天皇集权。

文章图片12

明治天皇(睦仁)

2、幕府的需求。

掉毛的凤凰不如鸡,虽然粗俗,但很形象。能保留一定的名位,体面的延续德川家的血统,恐怕是德川庆喜这位末代幕府将军真实的内心写照。

3、各地藩主大名的需求。

各地大名当然想继续保留自己封地,并且能吃得更好、挣钱更多。

4、中下级武士的需求。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到了没收入、没地位、没饭吃的田地,只剩一把家传武士刀和武士的身份血统。如果有谁能让他们有饭吃、有钱花、有事做,他们肯定拥护。

5、普通平民。

当时日本很多平民甚至都没有姓名(贱民不配有姓名这种高级货),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吃饱穿暖的向往。如果谁能让平民现实温饱,那平民肯定拥护谁。

最后只有口号和梦想?那也行,万一实现了呢,反正现在也活不下去了。

文章图片13

十九世纪日本平民

文章图片14

维新派——

这届年轻人既爱学习又懂策略

(一)爱学习

在明治天皇继位前1868年,维新派已经有了将立法、司法、行政分开的具体做法,他们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基础。。

明治天皇刚继位时仅14岁,而这个时候的维新派已经掌握了政治实权,只要给明治天皇充分洗脑,维新派在天皇的授权下,改革之路会变得更加平坦起来。

1871年,由右大臣岩仓具视率领、48人组成的岩仓使团开始了长达20个月的西方学习之旅。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就是岩仓使团中极力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佼佼者,他们俩也是这个使团的副使。

文章图片15

岩仓使团历时近两年,访问欧美十多个国家,参观考察了政治体制、法律体系、金融业、商业机构、军事工业、重工业、轻纺工业、文化教育等,几乎涵盖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方方面面。

在实地学习和考察中,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维新派更加深切感到,必须用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推进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尽快走上富强的道路。

文章图片16

(二)懂策略

1、维新派的策略有一直没有变的部分,也有不断调整和改进的部分。

“倒幕”、“尊皇”、“还政于皇”,是维新派始终没有改变的部分。维新派知道自己即使掌握了部分实权,但维护天皇不仅可以取得正统性,更可以团结中下层百姓对维新改革的认可。

维新派不断调整和改进的部分有:

1>先是自学,但发现学不到真东西,于是发起了“岩仓使团”的全面实地学习;

2>宪法和议会制度曾经是维新派向往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但发现天皇和中上层官僚完全不感兴趣的时候,维新派又推出了皇权版宪法和架空版议会。

诸如此类的调整在思想改革、教育改革和军事改革中还有很多。

为了保证维新改革顺利推进,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为了不违背“还政尊皇”的初衷,明治维新派一直都是在前进与退让、坚定与妥协中周旋,总是能够用符合形势发展的政策和口号把大多数团结起来,从而保障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文章图片17

日本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

2、维新派在不同阶段提出相应方案,既积极又谨慎,环环相扣

1>倒幕运动时,维新派提出“尊皇倒幕”。

2>明治维新初期,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列强“全面学习、实地考察”。

3>明治维新中期,维新派提出“殖产兴业、富国强军、文明开化”。

4>明治维新效果尽显之后,维新派又遵循天皇,积极配合“远交近攻”和“西失东补”。

文章图片18

明治维新派也许非常懂得政治家和改革家既要锐意进取,又要善于妥协。

为了保证维新改革顺利推进,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为了不违背“还政尊皇”的初衷,明治维新派一直都是在前进与退让、坚定与妥协中周旋。

他们能够用符合形势发展的政策和口号把大多数团结起来,从而保障了明治维新的相对成功。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