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二)无脉症

 博采杏方 2023-06-17

(五十二)无脉症

患者女性,27岁,初诊日期:195945日。患者于19571月间忽然右手不能活动,双足发麻,曾住院检查,发现腕部脉沉伏,右臂血压180130毫米汞柱,服降压药后,右手逐渐能动,其他症状好转出院。19584月间忽然口喑不能言而心中了了,再度住院,血压同上,又服西药降压药89天,恢复说话而出院。嗣后经常头痛、失眠,手冷无力,不能上班工作,屡治一年来仍无少愈。西医诊断无脉症。诊其脉象左伏右沉细,舌质暗红,苔薄腻,口渴,烦躁,头痛失眠,手冷无力,右臂血压150130毫米汞往,左臂血压不能测到,月经34月一潮,亦无定期。1957年结婚。未曾怀孕。先予平肝熄风,凉血降逆为治。方药:干生地12g; 甘菊花6g; 青葙子9g; 夏枯草9g; 酒白芍6g; 粉丹皮3g; 北沙参6g; 钩藤9g; 川芎3g; 当归45g; 川牛膝45g; 412日:前方连服7剂,烦躁稍减,手冷未除,乃于前方去当归、沙参,加海藻、昆布各9g; 借以散结软坚。连服14剂。426比复诊时左脉仍伏,右脉软起,舌苔仍腻,头痛差减,乃去菊花、青葙,加元参9g; ,以去其浮游之火,连服14剂。510日:前方加减共服35剂,头痛失眠,烦躁诸症悉除,而脉象仍无明显好转,拟予活血逐瘀,软坚通络之剂,缓法图治。方药如下:全当归30g; 川芎30g; 酒白芍30g; 苏木12g; 牛膝9g; 红花12g; 丹皮30g; 钩藤3Qg; 海藻30g; 昆布30g; 香附30g; 麝香06g; 上共研细未,炼蜜为丸,重9g; ,每服1丸,每日2丸,空腹用葱头、生姜煎汤嚼服。614日,病情脉象无甚变化,原方去钩藤再增疏肝通窍之品,如柴胡30g; ,枳壳、细辛各12g; ,当归加至60g; ,苏木加至18g; ,麝香加倍,蜜丸服法如前。719日,左脉始出,但仍沉细而涩,右脉接近平脉,夜眠又感欠安,乃于前方去柴、枳、辛、附,加行血安神之品,如丹参30g; 。桃仁15g; ,枣仁、柏子仁各30g; ,远志、菖蒲各15g; ,蜜丸服法如前。823日,经期比前提早,约40天左右一潮,夜眠较安,前方去远志、菖蒲,加青木香30g; 以调气,蜜丸服法如前。开始半日工作。104日,左脉已出,仍较沉细,右脉如平,右臂血压14090100毫米汞柱。左臂血压仍不易测到,经来微有酸痛,前方去柏子仁、苏木,加生蒲黄、五灵脂各15g; 。蜜丸服法如前。118日:左脉已出,右脉如平,夜眠已安,右臂血压13090100毫米汞柱,左臂血压仍不易测到。前方去枣仁再服。以后按前方加减,曾使用过于生地、旱莲草、女贞子等。至1961226日,诸症悉除,左臂血压已能测到为9080毫米汞柱。52日复诊,左脉仍沉细,右脉如平,舌有薄苔,血压左臂9070毫米汞柱,右臂9570毫米汞柱。前方生地改熟地,加阿胶30g; ,砂仁15g; ,减麝香至06g; 。蜜丸连续再服。820日,右臂血压11478、左臂10070毫米汞柱,月经30天左右一行,症状全消,停药观察,整日上班工作。随访至1962717日,患者毫无所苦,继续整日上班工作。

(朱颜:无脉病一例报告,《中医杂志》1111963

【评按】无脉症又称大动脉炎,为西医病名。是主动脉及其分枝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故又称为缩窄性大动脉炎。由于受累的动脉不同,又分为上肢无脉症、下肢无脉症、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等类型。根据其症状表现,大致属于中医眩晕脉痹,或厥证范围。其病多因先天不足,脾肾两虚,或后天失调,气血两亏所致。气虚则血行不畅,阴血亏则脉道不充,运行缓慢,日久则脉道瘀滞,甚则闭塞不通,以致脉涩如丝,甚或无脉。本案属于上肢型。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加之虚风上扰,故见头痛、失眠;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手冷无力,甚而不能活动。治疗首用平肝熄风、逐瘀通络之剂。先服汤剂以求速效,待症状改善后,续以丸药长服,取其力缓持久。治疗两年余效果良好。停药随访一年,一切情况尚好,为治疗此类疑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例证。


(五十四)无汗症


蒋调,男,28岁,初诊日期:1977712日。患者自幼就有汗闭症,暑天烦热难忍,伴有低热,精神疲乏,口干,肢麻甚则作痛,浚多而清。历年来服中西药未效。刻诊:肌肤干燥,脉弦细而数,满舌裂纹、苔剥,体温374辨证:肺气、肺阴不足,不能宣散皮毛,汗源亦少。治法:益气养阴,清燥润肺。方药:生石膏30g; (先煎)玄参12g; 知母9g; 鸡苏散30g; (包煎)太子参15g; 生地12g; 葛根9g; 山药9g; 桑白皮12g; 阿胶9g; (烊冲)722


(复诊):服前药7剂后,皮肤潮湿,有出汗感,其他诸症尽减,脉弦细不数,效不更方,洽从原法,再服7剂。服药14剂后,汗闭症痊愈,暑天炎热汗出溱溱,肌肤湿润,低烧也退。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金寿山医案,张玉萍等整理)


【评按】无汗症系指暑热之际饮热奔跑,阳气蒸发,当汗不汗之证。有全身无汗。半身无汗或局部无汗之别。多因肺气不足,不能宣散皮毛,汗不得出,或因心肺阴亏,汗源匮乏,无汗可发。若因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腠理闭塞,汗不得出,则属邪客为害,又当别论。本案自幼即有汗闭,病发时烦热难忍,伴有低烧,证属肺气虚不能宣散皮毛,因其肺阴不足,汗源匮乏。故为汗闭。方从清燥救肺汤化出,清燥热、补气阴以治其本,佐葛根、薄荷解肌疏表以治其标,标本兼顾,奏效颇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