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物故事观 编辑|人物故事观 2017年,来自黑龙江的鞠凤,经过他人介绍,认识了男子程刚,在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喜结连理,组成了自己的家庭。 在这之前,鞠凤和程刚都经历过一段婚姻,如今更加珍惜这段感情。不过婚后备孕一年多了,鞠凤却始终没有生育。 2021年,夫妻俩终于迎来了孩子的降临,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可谓是加倍地幸福。但某天鞠凤给小儿子洗澡的时候,却在儿子身上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来之不易的孩子虽说是半路夫妻,鞠凤和程刚的感情却一直很好。但之前鞠凤因为做过一场大手术,导致受孕困难,所以结婚后一直没能怀上孩子。 眼看再拖下去就快成了高龄产妇,另外考虑到家里的老人也希望抱抱孙子孙女,鞠凤和程刚商量之后,决定尝试下试管。 做试管婴儿是他们早就知道的科学方法,但一直犹豫着没有去做,是因为费用超出了他们这个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 之前咨询过,花费至少要10万,还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怀上,成不成功全看个人体质。几天的考虑后,夫妻俩还是决定了做试管,借钱! 加上积蓄和借来的钱,程刚和鞠凤准备了20多万。这仿佛就像一场赌局,如果最后赌“输”了,这几十万就全打水漂了。 两人很快就从沈阳赶去医疗条件更好的北京,把能做试管婴儿的大医院都跑了一遍,最后确定下各方面都不错的一家。 接下来鞠凤和程刚开始在黑龙江和北京两头跑,不断重复吃药、打针、手术,为了抽取健康的卵细胞,鞠凤身上更是布满针眼,受尽了罪。 虽然之前有了解过相关的过程,但实际经历了才知道什么叫做煎熬和痛苦。加上身体不好,打排卵针别人要10天就见效果,鞠凤足足打了半个多月。 而且,胚胎总是无法成功着床,或者怀上了之后又会流产。程刚和鞠凤总是在高兴和失望之间来回被折磨。 有次在小心翼翼地呵护下,鞠凤成功怀上身孕并且安全度过了四个月,但一次产检后,医生告诉他们这次还是不行,因为胎停了。 鞠凤受不了了,她在程刚的怀里嚎啕大哭。想到这个小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她撕心裂肺地难受,能成功怀孕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这件事之后,夫妻俩人开始考虑要不要放弃,或许就是和孩子没有缘分吧。于是恢复过来,再次尝试做试管后,鞠凤和程刚都将其视作最后的机会。 本来失去希望的两人,却在检查的时候听到了好消息:成功了!此次胚芽成功着床,并且发育良好,还是对双胞胎! 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可经历了太多次失败的鞠凤完全不敢掉以轻心。程刚和家里人都精心照顾着鞠凤,生怕这次再出现什么意外。 结果怀孕不到20周,鞠凤身下突然见红,家里人吓了一跳,不敢耽误赶紧把她送去了医院。 这可能是先兆流产的迹象,为了保险医生建议她卧床休养,并开了保胎药,于是后期的鞠凤都在床上度过,几乎不敢长时间走动。 因为怀的是双胞胎,鞠凤的肚子比一般的孕妇略大些。随着月份的增长,翻身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会非常费劲,于是家里人轮流在医院照顾鞠凤。 为了孩子顺利出生,鞠凤的整个孕期都被精心照顾着。有时她在床上躺到四肢发僵也不能乱动,大小便也需要家人伺候,这个过程里她感觉自己好像个植物人。 到产检的时候更是全家出动,因为鞠凤要避免走动,所以只能把她从楼上抬到楼下,坐上车到医院后,用轮椅推着去妇产科检查。 但幸好公公婆婆都是淳朴的农村人,丝毫不觉得照顾鞠凤麻烦。他们非常体谅鞠凤的心情,明白最难受最遭罪的肯定还是她,所以没有一句牢骚。 鞠凤每每想到这里就会鼻子一酸,自己也尽量吃好睡好,增强体质,为分娩做准备。在大家的努力下,一直保胎到了37周。 到了生产这天,程刚更是无比紧张,和家人在手术室门外等待的时候他不断祈祷希望母子平安,一定不能出什么事。 2021年6月,在经历各种辛苦后,鞠凤最终成功诞下一对双胞胎。 生下孩子的那一刻鞠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含泪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觉得所有的罪都是值得的。 从天堂到地狱孩子出生后,全家人都无比高兴,这来之不易的双胞胎被家人们视作珍宝。尤其是程刚和鞠凤,两人为孩子的降生笑中带泪。 后来大儿子取名程韬旭,小儿子叫程韬安。夫妻俩不仅希望他们像初升的旭日那样蓬勃而充满朝气,也希望他们平安快乐,茁壮成长。 平时就算再忙,程刚和鞠凤都会尽量陪在儿子们身边,不错过他们重要的成长阶段,看着他们第一次学走路,还听到了第一声爸爸妈妈。 小小的家庭因为两个可爱活泼的孩子而热闹起来,程刚和鞠凤脸上每天都是幸福的笑容,但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双胞胎儿子们都满1岁后,某天鞠凤在给小儿子程韬安洗澡时,在他的肚子上看到了一些小红点,以为是蚊虫叮咬的,她没有太在意。 不过几天后鞠凤再查看时,那些红点却还在。因为幼儿皮肤屏障很脆弱,鞠凤就和程刚商量着休息的时候带儿子去医院看看。 不过,等夫妻俩准备带儿子去医院前,再看小韬安的肚子上却什么都没有了,以为已经自行好转,鞠凤和程刚也就没有注意。 几天后,两兄弟和平常一样在玩游戏,小儿子没站稳摔了一跤后突然开始流鼻血,鞠凤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查看,一摸儿子身上还浑身发烫,似乎是发烧了。 两人赶紧把孩子带去医院,送到医院检查后程刚和鞠凤才知道,之前那些红点只是短暂地消退,现在已经变成了黑色和紫色的斑块。 ![]() 还没等鞠凤反应过来,医生沉重地告诉夫妻俩一个噩耗,初步结果显示,孩子疑似患上了白血病,具体情况建议去大医院做骨髓穿刺。 对于这个结果,鞠凤和程刚怎么都不敢相信,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会得白血病呢?是不是哪里弄错了?看着活泼好动的儿子,也一点没有任何生病的迹象啊。 另外,白血病不仅极难治愈,医疗费更是一个无底洞,这个普通的家庭如何能够承受? 虽然听从医生的建议,夫妻俩人将小韬安带去了哈尔滨的一家大医院检查,但他们还是抱有希望,相信儿子不会是白血病。 不过冰冷的诊断书打破了一切幻想,程韬安被确诊为髓系白血病。这个结果像一道晴天霹雳,本来幸福的四口之家因此笼罩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于鞠凤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打击,她在小儿子确诊的那天起几乎无法进食,睡不着觉,几天下来苍老了十几岁。 这个好不容易出生的孩子,老天竟如此狠心想要夺走他!鞠凤的眼泪在那几天几乎都要流尽了。 医生的建议是为孩子做骨髓移植,因为白血病病情发展很快,最好是立刻进行移植手术。 为了孩子的生命,程刚和鞠凤开始为儿子做骨髓配型,只有高度匹配的骨髓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排斥反应,孩子也能少受点罪。 这边骨髓配型还没有结果,夫妻俩人又为手术费用发了愁。从儿子住院开始算起,未来起码要准备将近七十多万元。 ![]() 要知道,当初为了做试管,程刚和鞠凤已经花费了22万,还欠下了一些外债。如今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已经花尽了能拿出来的每一分钱。 可大儿子现在还小,公公身体不好,婆婆患有糖尿病。为了方便在沈阳和北京之间往返,程刚只能打些零工,收入微薄。 家里老人和孩子的负担已经让鞠凤和程刚倍感压力,现在哪里去找几十万的救命钱? 但小儿子的病肯定砸锅卖铁也要治到底的,两人只能赶紧先找能够配型的骨髓,然后尽可能地筹钱。 艰辛的治疗2022年的年底,心力交瘁的鞠凤和程刚听说了一个骨髓移植的“替代疗法”,采用脐带移植,费用也只需要十多万。 ![]() 这对于几近绝望的夫妻俩来说是个希望,相比七十多万,十多万已经是个小数目了。 但是前前后后的治疗,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身边的亲戚朋友早就被借了个遍,现在谁也拿不出多余的钱借给他们。 十万块钱,变得如此遥远,为这笔钱发愁的时候,有人建议他们可以找媒体试试。已经走投无路的鞠凤和程刚商量后,在网上发布了相关的信息。 不久后一家媒体注意到了他们,栏目组前来进行更多的了解,鞠凤也将家里现在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记者,很快媒体出了一档专访。 通过这次报道,鞠凤家的遭遇被很多人看到,许多热心人捐款相助,在大家的帮助下,十万多的手术费终于筹到了,小韬安的移植手术有了希望。 2022年的年底,程刚抱着小儿子在鞠凤的陪同下赶去北京的大医院做手术。2023年1月份,小韬安的脐带移植手术开始了。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看着儿子恢复了血色的小脸蛋,夫妻俩都松了口气。但医生曾经告知过,脐带手术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一般患儿是使用自己的脐带血做为移植,但鞠凤当初生双胞胎时没有储存脐带血,所以小韬安是配型的其他人的脐带血。 即使配型成功,最后还是会出现排斥反应。2月中旬,小韬安出现了不良反应。在医院里,为了治疗,小小的孩子每天都需要扎针抽血、输液。 因为血管非常纤细,有时候需要扎几次才能成功。年幼的小韬安经常会因为打针而大哭,细嫩的皮肤上也有了大大小小的针孔。 ![]() 每次儿子一哭,鞠凤就会跟着一起哭,她把小儿子紧紧抱在怀里,宁愿自己来遭受这样的折磨。 有时因为太累了,鞠凤还会有一种错觉,这一切都是场噩梦,醒来之后小儿子其实健健康康的,他们一家人也没有住在医院。 之后的治疗中,小儿子变得越来越安静,因为逐渐没有力气再哭闹了,他小小的身子因为难受常常缩在病床上,双眼则虚弱地闭着。 化疗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不到两岁的孩子变得瘦弱不堪。可怜天下父母心,夫妻俩心如刀割,只能轮流抱着小韬安然后无声地流泪。 做为父亲的程刚见不得这样的画面,他通常在安慰好妻子后就躲到没人的地方抽烟,坚持着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他要做孩子和妻子的后盾。 不过,即使要受这样的罪,小韬安的排异反应依旧没有好转,还变得越来越严重起来,他全身的皮肤变得异常干燥,出现大面积脱皮,而且轻轻一碰都会瘀青。 本以为顺利生下孩子就是新生活的开始,但未曾想到是苦难的开始。鞠凤对孩子殷切期盼现在全部变成了自责。 看到儿子变成这样,鞠凤心痛之后是无尽的后悔。她后悔了,早知如此自己不该生下这个小生命让他受这样的苦。 刚刚交上十多万的手术费,鞠凤和程刚又要开始筹集后续的治疗费用。就像当初为了做试管的时候一样,还能借到多久呢? 为了让小韬安能够活下去,2023年鞠凤一家再次向媒体求助,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尽可能地帮助这苦命的一家人。 ![]() 我国每年确诊白血病的病人有将近5万人,虽然不属于绝症,但病患需要长期依靠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控制病情的发展。 这对心理和生理,以及病人的家属来说都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做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帮他们。 对于他人的善意,也是对自己救赎。每个人的苦难都不尽相同,但多么希望世上没有病痛,让“小韬安”们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