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百病食疗大全(第十二章)骨科

 青春常驻28 2023-06-18 发布于湖南
【第十二章 骨科】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性的多发病。现代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分为两类:其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老年骨质疏松症。其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一些其他病症引起,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典型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是:四肢麻木,腰背疼痛,全身没有力气,骨疼痛,腿部抽筋等;严重者出现驼背、骨折等。

家庭防治

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要注意钙的摄入量,要通过多吃含钙食物来补钙。日常饮食中要增加钙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和少饮酒,多参加体育运动,多晒太阳。

民间小偏方壹

【用法用量】

香附、羌活各3克,川芎、秦艽、甘草、没药、炒五灵脂、地龙各6克,牛膝、桃仁、红花、当归各9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生冷油腻,孕妇忌服。

【功效】

活血行气,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民间小偏方贰

【用法用量】

茯苓、党参、甘草、白术、山药各100克,莲子肉500克,扁豆75克,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克。共研为粉末,每次服6克,大枣煎汤送服,每天3次。

【功效】

益肾健脾。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推荐药材食材

【红枣】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用于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

【黄豆】

具有健脾、益气、润燥、补血、降低胆固醇、利水、抗癌之功效。对缺铁性贫血有益。

【腰果】

对食欲不振、心衰、下肢水肿及多种炎症有显著功效。

红绿豆花生猪蹄汤

材料 

赤小豆30克,绿豆50克,花生50克,猪蹄500克,蜜枣3颗,盐3克,姜2片。

做法

1 将赤小豆、绿豆、花生,浸泡1小时;蜜枣洗净。
2 将猪蹄刮净,斩件,洗净,飞水。热锅放姜片,爆炒猪蹄5分钟。 
3 将冷水2000毫升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3小时,加盐即可。
功能效用

补血补钙,益智健身,用于防治骨质疏松。

枸杞鱼头汤

材料 

鱼头1只(500克),白芷10克,枸杞15克,料酒10克,姜片5克,葱段10克,盐3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香油20克,冷水2800毫升。

做法

1 鱼头去鳃,洗净;白芷润透,切片;枸杞洗净。 
2 将鱼头、白芷、枸杞、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水,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30分钟,加入调味料调味即成。

功能效用

补肝肾,益精血,强筋健骨。适用于虚羸、恶疮、骨折、骨质疏松等症。

玉米山药粥

材料 

玉米粉100克,山药50克,冰糖10克,开水适量,冷水1000毫升。

做法

1 山药洗净,蒸熟,剥去外皮,切成小丁。
2 玉米粉用开水调成厚糊。
3 锅内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以旺火烧沸,用竹筷缓缓拨入玉米糊,再改用小火熬煮10分钟。
4 山药丁入锅,与玉米糊同煮成粥,加入冰糖调味。

功能效用

补肝肾,益精血,抗骨折。适用于虚羸、消渴、骨折、骨质疏松等症。

鲜奶银耳乌鸡汤

材料 

乌鸡1只,猪瘦肉225克,银耳19克,百合38克,鲜奶1杯,姜片、盐4克。

做法

1 银耳用水浸泡20分钟,清洗干净;百合洗净;乌鸡处理干净,斩件;猪瘦肉洗净。
2 烧滚适量水,下乌鸡、猪瘦肉、银耳、百合和姜片,水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倒入鲜奶拌匀,续煮5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功能效用

补血填精,强壮筋骨,防治骨质疏松。

荔枝山药粥

材料 

粳米150克,干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各10克,白糖15克,冷水1500毫升。

做法

1 粳米淘洗净;山药洗净,去皮,捣成泥;莲子洗净泡软,去心。
2 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将干荔枝肉和粳米放入,用旺火煮沸,下入山药泥和莲子,改用小火熬煮成粥,下入白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即可。

功能效用

舒经活络,强筋健骨。适用于风湿疼痛、虚损、脾弱不运、腰膝酸软等症。

红枣乌鸡雪蛤汤

材料 

红枣10颗,乌鸡半只,雪蛤10克,生姜3片,鲜奶、盐少许,沸水600毫升。

做法

1 雪蛤挑去杂质浸泡5小时,待充分膨胀后再剔除深褐色丝筋,洗净。 
2 红枣去核,洗净;乌鸡去毛,内脏洗净,斩件,飞水。
3 将以上原料置于炖盅内,注入沸水600毫升,加盖,隔水炖4小时,倒入鲜奶,加盐调味即可。
功能效用

益精血,强筋健骨。适用于消渴,久疟,经闭,疥癣,骨质疏松等症。

双丝银鱼羹

材料 

鲜银鱼250克,火腿丝、竹笋丝各50克,姜丝10克,蛋清2个,香菜末20克,鸡汤600毫升,盐3克、味精、胡椒粉各1克,色拉油50克,湿淀粉、香油、料酒各适量。

做法

1 将鲜银鱼用清水漂清,放在小碗中,加少许盐打散调匀。 
2 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热,投入姜丝煸炒,加鸡汤、竹笋丝、火腿丝,待汤烧开后加入银鱼,下盐、味精、料酒调好味。 
3 待汤再次烧开,用湿淀粉勾薄芡,待芡熟后将蛋清徐徐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使蛋清成蛋花状。
4 羹上淋入少许香油,起锅装盆,撒上胡椒粉、香菜末即成。

功能效用

此羹含钙丰富,适合骨质疏松的老人食用,需要补钙的儿童也可食用。

鲜红椒鱿鱼羹

材料 

鲜红椒15克,干鱿鱼200克,鸡脯肉100克,盐2克,味精1.5克,胡椒粉1克,料酒6克,食碱3克,鸡油15克,高汤750毫升。

做法

1 鲜红椒洗净,切段;鸡脯肉砸成泥。
2 干鱿鱼放入温水中泡1小时,去头尾,切成极薄的片,放入盆内,用热水洗净,然后用食碱拌匀,放入开水,闷泡至水温不烫手时,水倒出一半,再倒入滚开水盖上闷泡,如此重复3~4次,至鱿鱼颜色发白。
3 炒锅上火,加入高汤烧沸,鸡泥用汤冲入锅内,待鸡泥凝固,用小眼漏勺捞出鸡泥。倒入鱿鱼片浸3分钟后滗去汤,盛入汤碗中。 
4 汤内加入调味料调味,倒入鲜红椒段,淋上鸡油即可。

功能效用

补脾开胃,利水祛湿,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气血不足、骨质疏松等症。

鱿鱼豆腐羹

材料 

鱿鱼、豆腐各100克,虾仁50克,草菇20克,盐2克,色拉油10克,湿淀粉25克。

做法

1 鱿鱼洗净,切成小丁;虾仁洗净,去除泥肠。
2 豆腐切小丁;草菇洗净,切丁。
3 坐锅点火,入色拉油烧热,加入水,先加入鱿鱼、草菇和虾仁煮开,再放入豆腐,待各材料熟后,下盐调味,勾稀芡即可。

功能效用

本方具有健脾养胃、补钙补血的作用,可促进食欲、提高记忆力。

燕麦枸杞粥

材料 

燕麦片50克,枸杞子10克,大米100克,糖适量。

做法

1 枸杞子、燕麦片泡发后,洗净。
2 燕麦片、大米、枸杞子一起入锅加水煮半小时至成粥。调入白糖,煮至糖溶化即可。

功能效用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此外还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功效。

月见草花粉饮

材料 

月见草花粉适量,清水200毫升,蜂蜜适量。

做法

1 将准备好的月见草花粉放入茶杯中。
2 将开水冲入杯中不断搅拌,直至将花粉搅匀。
3 待水变凉时依据个人的口味调入蜂蜜即可饮用。

功能效用

本方具有强筋壮骨、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能够防治骨质疏松。

《肩周炎》

肩周炎,指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肩部退行性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肩部活动频繁,周围软组织受到各种挤压和摩擦,长时间姿势不良,或者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以及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均可引发肩周炎。中医认为,肩周炎主要是由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外伤筋骨、瘀血内阻、气血不行、经筋作用失常所致。

典型症状

肩部阵发性疼痛、钝痛、割样痛,并向颈项和上肢扩散,气候变化或劳累后疼痛加剧。肩部怕冷,有明显的压痛点,关节活动受限,严重的出现肩周围肌肉痉挛与萎缩。

家庭防治

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做30~50次。

民间小偏方壹

【用法用量】

取当归、生地、熟地、威灵仙、鸡血藤、赤芍、白芍、炙甘草各10克,桂枝、蜈蚣、橘络各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药材洗净以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民间小偏方贰

【用法用量】

取黄芪、葛根各20克,山萸肉、伸筋草、桂枝、姜黄各10克,当归、防风各12克,秦艽15克,田七5克,甘草6克。药材入陶罐煎水,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功效】

补肾养肝,益气活血。

推荐药材食材

【威灵仙】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黄芪】

利水消肿、补气,适用于中气下陷、肩肘不利、虚劳瘦弱、水肿等症状。

【乌蛇】

祛风、通络、定惊,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抽搐痉挛。

桑枝鸡汤

材料 

桑枝60克,薏苡仁10克,羌活8克,老母鸡1只,盐少许。

做法

1 将桑枝洗净,切成小片;薏苡仁、羌活洗净备用。

2 鸡宰杀,洗净,斩件。3 桑枝、薏苡仁、羌活与鸡肉共煮至烂熟汤浓,加盐调味即可。

功能效用

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肩周或上肢关节疼痛、麻木不舒等症。

五加皮烧黄鱼

材料 

五加皮15克,黄鱼500克,面糊、黄酒、糖、醋、盐各适量。

做法

1 黄鱼去鳃、鳞、内脏,洗净,两侧切花刀。
2 五加皮加水煎煮2次,取汤汁备用;黄鱼挂面糊,炸至酥脆,放碟中。
3 将五加皮汤汁放炒锅中,加黄酒、糖、醋、盐,加热至汤汁黏稠明透,浇在鱼身上即可。

功能效用

此品可祛湿舒筋,消炎镇痛。

痹酒

【材料准备】

人参30克、黄芪60克、姜黄60克、当归80克、羌活48克、赤芍60克、防风48克、甘草20克、炮姜30克、白酒2升。

【制作过程】

1 将人参、黄芪、姜黄、当归、羌活、赤芍、防风、甘草、炮姜研粗末入布袋再入容器;
2 加白酒密封浸泡约3天;
3 过滤去渣,取药液服用。

【功能效用】

散风祛湿,活血通络,理气痛痹,疏利关节。主治肩周炎、颈椎病、脉管炎、脑血栓偏瘫、肌肉风湿、怕冷恶风、脘腹冷痛等症。

【使用方法】口服。早、晚各1次,每次10毫升。用温水于饭后服。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指的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西医对其病因病理至今尚未明确,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可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卫气不固、关节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致使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典型症状

发病部位游走不定,发病处关节红、肿、热、痛,且不能活动,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肌肉亦会出现疼痛,急性期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咽痛、心慌等症状。

家庭防治

急性期应将关节置于休息体位,减少运动。关节疼痛有所减轻后,可根据具体的关节进行相应的关节操或周围按摩。

民间小偏方壹

【用法用量】

取桂枝、白芍、知母、熟地、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洗净以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民间小偏方贰

【用法用量】

取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克,洗净以水煎服。

【功效】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推荐药材食材

【骨碎补】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折伤。

【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关节酸痛麻木。

【忍冬藤】

清热、祛风、通络,有抗风湿、消炎止痛、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百合雪梨粥

材料 

雪梨、百合各20克,糯米90克,冰糖20克,葱花少许。

做法

1 雪梨去皮洗净,切小块;百合泡发,洗净;糯米淘洗干净,泡发半小时。
2 锅置火上,注入清水,放入糯米,用大火煮至米粒绽开。
3 放入雪梨、百合,改小火煮至粥成,放入冰糖熬,撒上葱花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薏苡仁桑枝水蛇汤

材料 

桑枝、薏苡仁各30克,水蛇500克,蜜枣3个,盐5克。

做法

1 桑枝、薏苡仁、蜜枣洗净。
2 水蛇去头、皮、内脏,洗净,汆水,切成段。
3 将清水2000毫升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桑枝、薏苡仁、水蛇和蜜枣,大火煲开后,改用小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能效用

通络止痛,利水渗湿。对于关节肿痛、疼痛走串不定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百合南瓜大米粥

材料 

南瓜、百合各20克,大米90克,盐2克。

做法

1 大米洗净;南瓜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百合洗净,削去边缘黑色部分备用。
2 锅置火上,注入清水,放入大米、南瓜,用大火煮至米粒开花。
3 再放入百合,改用小火煮至粥浓稠时,调入盐入味即可。

功能效用

百合、南瓜、大米合熬为粥,可以治疗风湿肿痛等症。

红枣大米粥

材料 

红枣20克,大米100克,白糖5克,葱花少许。

做法

1 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红枣洗净,去核,切碎。
2 锅置火上,放入大米、红枣煮至米粒开花。
3 放入白糖稍煮后搅拌均匀,撒上葱花便可食用。

功能效用

此粥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症。

三红玉米粥

材料 

红枣、红衣花生、红豆、玉米、大米、白糖、葱各适量。

做法

1 玉米洗净;红枣去核洗净;花生仁、红豆、大米泡发洗净。
2 锅置火上,注水后,放入大米煮至沸后,放入玉米、红枣、花生仁、红豆。
3 用小火慢慢煮至粥成,调入白糖入味,撒上葱花即可。

功能效用

常食用此粥,有健脾和胃、祛湿散寒的功效。

牛筋汤

材料 

续断、杜仲、鸡血藤各15克,牛筋5克,生姜、盐各适量。

做法

1 将牛筋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药材均洗净,放入药袋扎紧。
2 将药袋、牛筋和生姜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至牛筋熟烂,放入盐调味即可。
3 食用前取出药袋,喝汤食肉。

功能效用

滋补肝肾,舒筋通络。用于肝肾不足、筋骨酸痛、腰酸腿软等症。

牛奶芦荟稀粥

材料 

牛奶20克,芦荟10克,红椒少许,大米100克,盐2克。

做法

1 大米泡发洗净;芦荟洗净,切小片;红椒洗净,切圈。
2 锅置火上,注入清水后,放入大米,煮至米粒绽开。
3 放入芦荟、红椒,倒入牛奶,用小火煮至粥成,调入盐入味即可。

功能效用

牛奶可以降低胆固醇,长期食用可缓解风湿肿痛症状。

豆腐木耳粥

材料 

豆腐、黑木耳、大米、盐、姜丝、蒜片、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 大米泡发洗净;黑木耳泡发洗净,切丝;豆腐洗净切块。
2 锅置火上,注入清水,放入大米用大火煮至米粒绽开,放入黑木耳、豆腐。
3 再放入姜丝、蒜片,改用小火煮至粥成后,放入香油,调入盐、味精入味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症。

桂圆大米粥

材料 

桂圆肉适量,大米100克,盐2克,葱花适量。

做法

1 大米淘洗干净;桂圆肉洗净。
2 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大米,以大火煮开。
3 加入桂圆肉同煮片刻,再以小火煮至浓稠状,调入盐拌匀,撒上葱花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不足等症。

绿豆海带粥

材料 

大米、绿豆各40克,水发海带30克,青菜20克,盐3克,胡萝卜20克。

做法

1 大米、绿豆均泡发洗净;海带洗净切丝;青菜洗净切碎;胡萝卜切丁。
2 锅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大米、绿豆煮至开花。
3 加入海带、胡萝卜同煮至浓稠状,再入青菜稍煮,调入盐拌匀即可。

功能效用

长期食用此粥能缓解热痹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豌豆枸杞牛奶粥

材料 

大米100克,豌豆、毛豆、枸杞子各适量,牛奶50克,白糖5克。

做法

1 豌豆、毛豆取仁洗净;枸杞子洗净;大米泡发洗净。
2锅置火上,注入水后,放入大米用大火煮至米粒完全绽开。
3 放入豌豆、毛豆、枸杞,倒入牛奶,改用小火煮至粥浓稠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山药萝卜莲子粥

材料 

山药30克,胡萝卜、莲子、大米、盐、味精、葱花各适量。

做法

1 山药去皮洗净切块;莲子洗净泡发,挑去莲心;胡萝卜洗净切丁;大米洗净。
2 锅内注水,放入大米,用旺火煮至米粒绽开,再放入莲子、胡萝卜、山药。
3 改小火煮至粥成时,放入盐、味精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有补脾益肾、固精止带、补肝明目、养心安神、祛湿散寒的功效。

《颈椎病》

颈椎病,指的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脊椎病患。颈椎病可发于各年龄层次人群,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到了中年阶段,颈椎及椎间盘开始出现退行性改变,在此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运动,或颈部长期处于劳累状态,造成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加之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结果就会引发颈椎病。

典型症状

颈背疼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心动过速、视物模糊、性功能障碍、四肢瘫痪及吞咽困难。

家庭防治

运动后或天气转凉,要注意对颈肩部的保暖。平时要避免头颈承受过重压力,避免过度疲劳。利用休息时间多做一些颈项锻炼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达到防治颈椎病的目的。

民间小偏方壹

【用法用量】

取羌活、当归、伸筋草各15克,海桐、赤芍、白术、川芎各12克,姜黄、桂枝、甘草各10克。药材洗净以水煎服。

【功效】

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民间小偏方贰

【用法用量】

取独活、防风各15克,川芎12克,蒿本、羌活、蔓荆子、甘草各10克。药材洗净以水煎服。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推荐药材食材

【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天麻】

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猪蹄】

补虚弱、填肾精,适用于治疗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

薏苡大枣粥

材料 

薏苡仁5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糖10克。

做法

1 将糯米捣至半碎。
2 薏苡仁、大枣各浸泡2小时。
3 再将所有材料一同入锅,加适量水一起煮成粥,至熟烂时,调入糖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可补血益气,养心安神,也可缓解各种疲劳、肌肉酸痛、舒筋除痹。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肿、阑尾炎等。

莲芡粥

材料 

莲子、芡实、白扁豆各15克,粳米100克,可以加冰糖适量调味。

做法

1 将莲子、芡实、白扁豆洗净。
2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煮至粥样,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功能效用

此粥有补脾益肾、收敛止泻、镇痛镇静的作用。可缓和腹泻、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膝关节疼痛等。莲子、芡实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

红椒黄豆

材料 

黄豆400克,红辣椒2个,青辣椒2个,蒜3瓣,葱2根,姜1块,油10毫升,盐5克。

做法

1 将红、青辣椒洗净后切成丁状;蒜切片;姜切末;葱切成葱花备用。
2 锅中水煮开后,放入黄豆煮熟,捞起沥干水分。
3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蒜片、姜末、红辣椒、青辣椒炒熟,调入盐、鸡精炒匀即可。

功能效用

这道菜含有高品质的蛋白质,可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等。

醪糟汤圆

材料 

汤圆200克,醪糟适量,清水、蜂蜜各适量。

做法

1 锅上火,放入适量清水,加入准备好的汤圆和适量醪糟,煮出香味即可。
2 待温凉后可调入适量的蜂蜜,口味更佳。

功能效用

此点心可缓解疲劳、恶血不散疼痛、补虚补气等。醪糟有温中消食、散淤止痛功效。可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

芝麻糯米糕

材料 

糯米150克,芝麻20克,糖25克。

做法

1 将糯米洗净放入锅中蒸熟,取出打散,加入白糖拌匀。
2 取糯米粉加水开浆,倒入拌匀的糯米饭中拌好,放入方形盒中压紧成形。
3 再放入锅中蒸熟、取出,均匀撒上炒好的芝麻,再放入煎锅中煎成两面金黄色即可。

功能效用

此点心口感好、有嚼劲,有助于补充钙质,也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视力模糊等。可健脾养胃、补中益气。

罗汉三宝茶

材料 

参片少许,枸杞子8粒,贡菊10朵,蜜枣1颗,红茶包1包,加冰糖适量。

做法

1 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后煲2分钟。
2 将煮好的茶倒入壶中即可饮用。

功能效用

此茶较适用于气血不足型的颈椎疾病。适合劳伤虚损、腰膝酸痛、头痛眩晕、少食倦怠、惊悸健忘等症,具有活血通经、补气益血、安神固脱,滋肝明目等功效。

《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症,指的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并导致出现相应症状的一种疾病。

骨质增生是骨关节退行性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多因外伤、劳损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入骨络,以致气血瘀滞、运行失畅所致。

《典型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瘫痪、四肢麻木等;

腰椎骨质增生: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弯腰受限;

膝盖骨质增生:膝关节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关节红肿。

《家庭防治》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注意保护持重关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软骨的新陈代谢,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及时治疗关节损伤,避免骨质增生的发生。

民间小偏方壹

【用法用量】

取羌活、炙黄芪各15克,防风、当归、赤白芍、片姜黄各12克,苏木10克,炙甘草、生姜各6克。药材洗净以水煎服,1日1剂。

【功效】益气和营,祛风利湿。

民间小偏方贰

【用法用量】

取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木瓜各10克,威灵仙15克。药材以水煎服,1日1剂,1剂分2次服。

【功效】滋补肝肾,祛邪止痛。

《推荐药材食材》

【青风藤】

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骨质增生。

【苏木】

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质增生、破伤风、痈肿。

【乳鸽】

滋补肝肾、托毒排脓,用于治疗肾虚体弱、体力透支、心神不宁。

补骨脂芡实鸭汤

材料 

补骨脂15克,芡实50克,鸭肉300克,盐1小匙。

做法

1 将鸭肉洗净,放入沸水中汆去血水,捞出斩件备用。
2 芡实、补骨脂分别洗净,与鸭肉一起盛入锅中,加入7碗水,大约盖过所有的材料。
3 用大火将汤煮开,再转用小火续炖约30分钟,快煮熟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能效用

补肾益气、强腰壮骨、适合骨质增生的患者食用。

玉竹西洋参茶

材料 

玉竹20克,西洋参3片,蜂蜜15毫升,开水600毫升。

做法

1 先将玉竹和西洋参用准备好的沸水冲泡30分钟。
2 滤去渣,待温凉后加入蜂蜜,拌匀即可饮用。

功能效用

本品具有益气补虚、滋阴生津的功效,适合筋脉失养引起的骨质增生患者食用。

海带豆腐汤

材料 

海带20克,南豆腐100克,姜小块,盐少许。

做法

1 海带洗净,泡水;姜洗净,切丝;豆腐洗净切块,备用。
2 水煮沸后,放入海带、豆腐和姜丝。
3 煮熟后加盐,即可食用。

功能效用

豆腐能补充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亚油酸、维生素B1、维生素E、钙、铁等。海带含有丰富的钙、碘等营养物质,可用于补钙。
===========================================

【全书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