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者:赵东奇 1065人已访问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2味组成,出自清《良方集腋》,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效方。主治寒凝气滞的胃脘胸胁诸痛和痛经。 临证还宜加味:寒凝甚者,高良姜加至15g,气滞甚者,香附加重至15g。通则不痛可佐川楝子、元胡;胁痛选加木香、丹参、郁金、青皮、金钱草;胸痛选加全瓜蒌、薤白、苏木、丹皮;痛经选加桂枝、炮姜、当归。 “良附丸”治胃痛。它两个特点:一个是温中散寒用高良姜;一个是行气止痛用香附。胃脘的虚寒性疼痛都可以用高良姜,实寒的疼痛也可以用良附丸,虚实都可以用,但是必须有寒。这个胃痛的类型很多,有寒是什么概念呢?病人的胃部发凉,病人怕吃凉的东西,这都是胃凉的感觉,或者摸他的胃脘部分手上发凉,这个唯一的指标,甭管虚实,都可以用良附丸。没有一个药能通治胃痛,没有的,必须得分清寒热虚实,但良附丸只要寒就行。虚性的胃脘痛用什么药?我这方子里面没有,有一个古方,经方呀,小建中汤或者是黄芪建中汤,就是小建中汤桂枝加味加了饴糖。现在没有饴糖怎么办?你们山东不是有高粱饴吗?就病人喝药完了以后,吃一块高粱饴,不就饴糖了嘛?加了黄芪效果更好,这是虚性的胃痛。实性的胃痛良附丸,良附丸配合小建中汤也会有效。这胃痛很重要啊,痛以后就影响吸收了,胃的吸收不好,能量跟不上,病人肯定抵抗力要滑坡。所以治胃病,治胃痛,开胃口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止痛还可以加上川楝子、元胡;胃痛连胁痛者加香附、丹皮、郁金、青皮和金钱草;连着胸痛加全瓜蒌、薤白、苏木何丹皮;痛经加桂枝、炮姜和当归 沈绍功经验集 二仙汤调整内分泌紊乱(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2839人已访问 “二仙汤”出自上海的经验方,由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肉、黄柏、知母6味组成。温肾阳,滋肾阴而泻虚火调冲任。原治更年期高血压,既可明显降压,又能改善症状。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内分泌紊乱是指其功能紊乱。如属肾亏精损,阴阳失调,虚火上炎证类,均可以投“二仙汤”试治。方用仙灵脾,因仙茅温燥有小毒,以蛇床子代之,知母、黄柏、当归、巴戟肉。临证的时候还可加味:增行气透窍,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的石菖蒲、郁金;增调肾阴阳的生杜仲、桑寄生、川断;增调理冲任的泽兰、鸡血藤;增升清降浊的川芎、川牛膝;增宁心安神的炒枣仁、夜交藤;增补而不滞的云苓、泽泻、陈皮。 “二仙汤”,这是上海的经验方。原来二仙汤治疗高血压,因为有一部分高血压属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这个内分泌紊乱不光是女士,男的也有内分泌紊乱,男女都有,仅仅女士多见而已,所以上海的高血压研究所就发明了二仙汤。二仙汤由6味药组成:仙灵脾、蛇床子、知母、黄柏、当归、巴戟肉,这是我改制后的二仙汤,是仙茅、仙灵脾这两个“仙”,后来因为仙茅比较温燥,所以我改成了蛇床子,加上知母、黄柏、当归、和巴戟肉,这是调整内分泌的好药,也是调肾的好药。调肾我教给你们两个了:一个是杞菊地黄汤;一个就是二仙汤加减。调整大脑皮层用石菖蒲和郁金;调整肾的阴阳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断;妇女调理冲任用鸡血藤和泽兰;升降理论,升清降浊,上用川芎,下用川牛膝;配合宁心安神的用炒枣仁、夜交藤,都是30g;肾的补而不滞就是淡渗,用云苓和泽泻。二仙汤从降血压扩展到调肾阴阳,也就是调内分泌,这我讲过。杞菊地黄汤和二仙汤应用的区别有两条:第一条妇女月经不调要用二仙汤,男子肾亏要用杞菊地黄汤,这都讲了;还有一条过去没讲,今天我就透底了,偏于阳虚的用二仙汤,偏于阴虚的用杞菊地黄汤,这两个都是调肾阴阳的好方,两个偏重 沈绍功经验集 归脾汤止汗(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663人已访问 “归脾汤”出自宋《济生方》,益气养血,成为心脾两虚证的效方。方中健脾补气用四君子、生芪、姜枣,养血宁心用当归、炒枣仁、远志、龙眼肉,补而不滞用木香。 临床自汗和低热,虚证居多,常见气血不足证者可投归脾汤。健脾用丹参、炒白术、云苓、生芪,宁心用当归、炒枣仁,补而不滞用木香。自汗不止可选加浮小麦、生牡蛎;低热不退可选加青蒿、银柴胡、地骨皮;心悸明显可选加柏子仁、琥珀粉;失眠严重可选加夜交藤、川芎、知母;贫血肌衄可选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鸡血藤、石苇;月经不调可选加香附、柴胡、鸡血藤、伸筋草、益母草;宫血不止可选加赤石脂、乌梅炭、艾炭、生牡蛎、生栀子。 归脾汤,用归脾汤并不是补气养血,而治他的自汗。昨天讲了,更年期综合症呀,讲了好多的办法,其中归脾汤也是一个办法。健脾有参、术、苓、芪,宁心用当归和炒枣仁;补而不滞它加了木香;自汗加了浮小麦和生牡蛎;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和地骨皮;心悸加柏子仁、琥珀粉;失眠加夜交藤、川芎和知母;贫血的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鸡血藤和石苇;调经的加香附、柴胡、鸡血藤、伸筋草和益母草。这个好多的中医拿归脾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主方,神经衰弱都喜欢用归脾汤,这绝对有效,但别疏忽了舌苔。你们跟我抄方都知道,门诊一看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心慌,气短,不想吃饭,一派虚证。一号脉,沉细,很想到归脾汤主治。你忘了舌苔,一看苔腻的,你绝对不能用归脾汤。好多病人吃过归脾汤,越吃越坏,反过来找我了。为什么?就是临床医生疏忽了舌苔,舍证从舌呀!是个虚证,也是个虚脉,但苔腻,苔能一锤定音呀!说明他不是气血的问题,是痰瘀。你改成温胆汤疗效马上就提高了,舌苔退了以后,还是虚症,再吃归脾汤,效果就非常好,舌苔相当重要。再举个例子:中风的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喜欢用什么?补阳还五汤。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重用补气药,黄芪用到30-60g,加上活血药,补气活血。苔腻的中风你试试看,绝对没有效,增加苔腻,大便还干。怎么办?先别忙,不用补阳还五汤,就用温胆汤,导痰汤化舌苔,苔化了,再倒过来吃补阳还五汤,就有效了。所以中医讲,舌苔是相当相当重要,绝对不要疏忽,退一万步来讲,你不号脉,当然中医不好脉没有标记,现在有好多中医也不号脉了,抽着烟和病人聊天,不号脉,问他你想开什么药?只要医保,哪个药贵开哪个药,你也拿好药,我也提成,这败坏中医呀!但是你一定看舌苔就定方子了。很简单,中医药复杂就复杂,不神秘。苔腻的痰瘀同治,温胆6个药;苔薄的,调肾阴阳,杞菊地黄6个药,大致方向没错,会有一定疗效,所以舌苔是相当关键。虚实之间,症状是次要的,脉是次要的,舌苔是主要的,反复给你讲了,很重要舌苔。 沈绍功经验集 参苓白术散降血糖(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126人已访问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气虚夹湿证。方中以四君子汤补气,山药、扁豆、生苡仁、莲肉渗湿,砂仁、陈皮和胃理气,补而不滞,桔梗载药上行。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加山楂、麦芽、藿香、白扁豆、芡实、黄连,加强渗湿清热之力且清热安胎,名“资生健脾丸”,主治脾胃虚热而兼湿热。 参苓白术散加减有确切的降糖作用。临床应用处方:西洋参、炒白术、云苓、生苡仁、山药5味为基础方,再增补气的生芪、黄精,养阴的生地、知母,潜阳固涩的生龙骨、五倍子,补而不滞的木香、陈皮。 “参苓白术散”这也是个效方,是降血糖非常好的一个方子。它组方2个原则:第一个补气用四君子汤;第二个是渗湿。用中医的理论脾虚必定会生湿,这个脾的问题,有脾虚生湿,有湿困脾胃,一个虚一个实。这个怎么鉴别?就看舌苔。苔薄的就是脾虚生湿;苔腻的就是湿困脾胃,这两个一虚一实是不一样的,用的方子就不一样,这是虚证的湿困,渗湿,这是参苓白术散。渗湿加上山药、白扁豆、生薏苡仁和莲子肉;它补而不滞,加了砂仁和陈皮,治气血治脾胃,一定要想到补而不滞,当它恋胃了,再来开胃,那就被动了,也晚了;载药上行加了桔梗。坚阴调中,这么7个药:西洋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和桔梗7个药,加上补气的黄芪、黄精,养阴的生地和知母,这也是一个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好方,有效的方子。 沈绍功经验集 百合固金汤退虚热(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960人已访问 “百合固金汤”出自清《医方集解》,有生熟地、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草、玄参、桔梗10味组成。养阴清热,润肺祛痰,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不明原因低热难退。西医称作“神经性发热”,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或“中气下陷”。凡属阴虚内热证类,可试投“百合固金汤” 方以增液汤生地、麦冬、玄参为基础,辅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而和阴,百合增其滋养肺肾之阴,桔梗清肺利咽。临证应用可作加味:滋阴涵木选加枸杞子、白菊花;滋阴健脾选加黄精、白术;清降虚热选加青蒿、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银柴胡、车前草;阴虚及阳,气阴两虚,选加生芪、仙鹤草;阳中求阴选加生杜仲、桑寄生、川断;调理月经选加鸡血藤、香附、丹参、益母草。 “百合固金汤”,不是用它来润肺,用它来退都热,也就西医讲的神经性发热。它的治则:第一个用养阴清热的法则,增液汤;第二它润肺祛痰,用百合和桔红;第三通过柔肝,肺和肝同源,通过柔肝来润肺,用当归和白芍。这三个特点能退低烧,所以我退低烧已经给你们好几手了。滋水涵木还可加枸杞子、菊花;滋阴健脾可加黄精和白术;清降虚热加青蒿、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银柴胡、车前草;阳中求阴,润肺养阴呀,可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断。还可调理月经,尤其月经期的低烧,一般可用小柴胡汤,热入血室;一方面可用百合固金汤,加鸡血藤、香附、丹参和益母草,这是百合固金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