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42—细论十便调主张

 启书有益 2023-06-18 发布于四川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前言)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1—诞自双桂庞家山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2—耕读传家祖荫长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3—父辈经历多奇特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4—更兼持家有良方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5—创业助农扬道义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6—母与诸兄宜显彰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7—少年求学堪追忆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8—张澜助力赴燕山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9—北京农大遇五四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0—地方自治为家乡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1—视察川西向康定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2—一年千里携妻还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3—大盖凶案巧办结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4—返川吐血过蒲江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5—三辞三挽见刘氏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6—军阀混战岂张皇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7—西康图经终付梓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8—三册截稿转大纲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19—考察川边第二度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0—饱览风物得扶帮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1—明晰交通出谋略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2—返乡赴桂出川南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3—顺抵金陵会故友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4—过沪向港闹笑谈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5—游历羊城留评语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6—返桂参观识白黄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7—经世树人入重大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8—受人排挤多刁难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29—被迫就任省三中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30—因势而为转风尚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31—革除弊病养新习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32—逐渐向好惹忌惮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33—针锋相对显傲骨

任乃强上述《建议书》末尾,附有《论牧站联运十便》一文,具体如下。

一、牧站与乌拉比较旧制乌拉,不惟害民,亦且濡迟过甚,不济急用。例如康定一城,徭役最繁,而纵横百里内能支差者,不过六七十户,全县差户泰半在折多山外,或远距数百里,有时尚须越境向丹巴、九龙及查坝今道孚县扎坝征集。

出关人员,皆须先期办好马牌,注明需用马、牛乘驮数目,照会康定保正公所。保正公所查明应当轮支民户所属村保,发出传差,分道催向村保头人。头人据该村轮支差簿,转催差户。差户牛马又皆在山野远牧,当夜始得回家。

纵是军役急差,连夜赶办,有时亦须四五日后方能到齐。如是百头以上之大差,非历时半月以上不能成行。小差成行较易者,则须挨村替换。

例如赴道孚者,康定三十里至折多塘一换,折多一百里至长坝春换,又五十里至中古换,又四十里八美换,又三十里吉色宗换,又八十里至可拤换。替换差户七次乃至道孚。必须到站乃知而进行传催,每每一宿而后得进。

近年中古与吉色宗民户逃亡,则由长坝春与八美并站运送。路远畜疲,多有倒毙。又道间每有劫匪,欺差民畜疲人少,突出劫抢,牲畜丧失,人或伤亡。于是两村人民又多无法支差,逃亡作匪。存户既少,则请他村帮差。帮差又几费周折乃定。

道路既远,换马一次又须迟至一二日后。其后八美差户全部逃亡,政府又饬长坝春差转送泰宁,暂由惠远寺喇嘛差民替换。惠远寺不服,差到每有纠纷上述情况为1929年调查情形。逃户愈多,支应愈难,往往差马到站无人接替……其不能不陷于濡迟之故,大抵如此。

如果办理牧站联运,一则役畜有备,咄嗟立集,无复濡滞之患;二则按站替运,畜以时休,无疲乏倒毙之虞;三则农自为农,牧自为牧,各安其业,无复催迫扰害之弊;四则牧站蝉联,呼吸相通,守望相助,可免匪劫掠之患。较之征用乌拉,利害悬如天壤矣。

二、牧站与公路比较建筑公路行驭汽车,自属现代边疆交通所当必有之大业。然就当前康藏地理言之,亦有其不利之点数端:

一是山高谷深,岩岸险逼,修路困难,旷日持久,难待成功。即如雅安至康定一段,仅长400余里,因须横逾邛崃山脉及大渡河,选线累年,俱无定论。最近,四川公路局选定荥经小河一路,经军事委员长行营及川康当局分派三队测勘。耗费巨万,结果认为不能施工,仍须另外选线,并估定他日建筑经费当在500万元左右。关外山谷重复,多有更难于此者,其一时无力完成全省汽车公路可知。

二是海拔过高,冬季土冻三四尺,路土受冻含有水分结冰暴涨。春后冰解,土尽松弛,又须修筑。养路之费不赀。

三是康藏人口稀疏,生产落后,文化低陋,生活简单。出产既少,货量不大,运输价值不与汽车相称。四是汽车汽油,仰给外国,增加海上漏厄,易受外国操纵,器材一旦缺乏,即有陷于瘫痪之险。五是将来建设公路,亦不可能普及全康。

广大康藏,不能恃一二干线解决全面的交通。牧站联运,但发展康藏盛产之牲畜,固有之器材,习成之技巧,因地所宜以为功。

纵使他日公路,甚至如铁路已经建成,仍有推行于僻远墟落之必要……就通利率通行利用率言,汽车一遇障碍即不能进。牧站则虽遇桥断路塌,不能阻遏。此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三、牧站与旧日军台比较往时边地用兵,常于饷道沿线,建置台站,置兵戌守,联以塘汛,护卫饷运,驰达情报之用。牧站联运,实即兼具军台卫饷传邮之义,而有胜于军台者数端:

一是军台塘汛,只有支出,不似牧站兼营生产事业,收支相偿,尚可有赢。二是军台传邮卫运,其济运夫马仍恃乌拉。不似牧站之不扰民。三是军台只能短时设置,久则弊生,如军纪废弛,暴虐土民,吃缺虚冒,至于官不到地,兵不守职等事。

清雍、乾时在康设置之军台,嘉、道间废坏殆尽。清末,赵尔丰复建台站,未三年,又复废尽。牧站联运则资产稳固,人员随时调换,业务活泼,各站有互相监督之功,流水不腐之美。

四、牧站与轿力驮脚比较内陆车船不通之地,行旅依恃轿行,商货托之驮脚。人畜上道,长途疲劳,不能加疾。宿食刍秣,仰于商店,在在需钱,运费高昂,妨碍流通。苦力疲乏,雇主催速,又为吸烟泛滥根源,劳动人民深受毒害。

西康高寒,空气稀薄,又无食宿脚店,更无条件推行此种运输办法。然而随处皆有低廉草场与健壮牲畜,稍加整理,便可组成廉价之运输。

故移牧站于内陆则不可,推广轿行驮脚于西康亦不可。各因地宜,原难比较。惟就运费之廉贱,运输之妥速,及不费人力而摒烟毒之害言之,则牧站优矣。

五、牧站与铁肩队比较行营蒋介石军事委员长行营于车船未通之地,招募壮丁,编为铁肩队,运输军实。每夫每月工食十元,更设队长,职员管理之。每夫负担两斗,日行四五十里。此在粮食价廉,牲畜缺乏,道路险窄之区,不得已而行之可也。而其人则已困苦矣。在西康则不可行。

往时军队出关过山,但负一枪,亦多呼吸迫促而死,力夫安得逾之。惟康地牲畜能行此稀薄空气中。若就运价言之,内陆之铁肩队,运六十斤重物,行千五百里,需时一月,官给费十元有奇。路毙病倒者多,公私所费实过二十元。

若在牧站联运,则平均六十斤行千五百里,按站行进费约五元,破站行进约为七元,兼站倍速,亦不过十二元。廉、速皆倍于铁肩队。

六、牧站与藏商运输比较藏族商人皆自养大批牲畜,卫以狞犬,率之远出经商,不带刍牧,日行二三十里,得有草处,卸驮放牧。自午迄晨,乃牧队上驮前进。因地制宜,别无善道。

牧站联运,实即师其且行且牧之意,而以替换运行之法加快速度。使运费不加而利效倍之。由有严密组织以保障货流之安全与畅利。虽开办费较大,而因牧站以经营相关之经济事业,收益之钜,故不仅如藏商之运货而已。

七、牧站代邮与邮站比较关外邮线,难于推广之原因有二:

一是番人不解汉文,邮员不通番语。寄邮件者全汉人,故邮件甚少。二是邮件既稀,恒数日一班。加以风雪滞阻,班期屡误,不能应急。故凡重要文件仍遣专人递送。

牧站联运,即适于代邮。将来以牧站兼理邮递,则经费无庸增加,递运能更妥速。且牧站人员兼习番语,住居既久,兼能指导土人,即可启导番民使用邮递。如番民寄递番文信件,欲于信面填译汉字,亦可就近为之办理。牧运所至,邮政亦即随之深入推广,无须更设邮站邮员矣。

八、牧站经营牧业与特设牧场比较改良畜牧为建设康藏必须重点推行之经济建设事务。言者每谓设模范牧场,研究改良种畜,栽培牧草与畜产品加工等示范推广事业。原则固然,推行则殊未易。

若只专办一二处所,则接触之番民有限,推广失于濡迟。欲遍设全康,则开支过巨,财力不可能胜。且畜牧所宜,各国不同,随地亦各不同,外国方法未必即能适用于西康,学校教育培养之专家,只能掌握其学理之原则,如何进行地方牧业之改良,仍尚待于就地实践,积累经验,逐步试用,有效而后推广之。

要必以土著历世积累之经验为主要凭藉。故集中办理一二个大型改良示范场,莫如分散设立多数之新型小牧场,分担改进畜牧之任务为有利。而分散设立多数之专业牧场,又莫如以牧站承担此项任务为更有利。

盖牧站本身即为研究改良畜牧之机构,其人员即牧事之实践者,又与土著牧民狎习,复具有吸收新知识之志能,最适于承担此种任务之基层工作人员也。若嫌其学理方面不足,则延聘一二专家,循行各站,教导赞辅之,已足与学校教育同功。

专家亦得于巡回施教之中,吸收各地番汉人民创造之经验充实自己之学力,得出更为踏实之结论,与更为正确之方法。较之集中一地,闭户造车之专门畜牧改良场工作为更有效用也。

夫专办集中之示范牧场,必分为理论研究、生产实验与良法推广三部。人员众多,经费浩大,旷日持久而后有可以推广之方法,而其方法又未必能适合于各地区之人民需要。

今以牧站兼营牧畜改良业务,则国家负担锐减,而所得方法切实。牧站发展到星罗棋布之时,即全康牧民皆能与牧畜改良新事业接触之时,全面改进牧业之道,固当如此。

九、牧站与军屯比较论者,又每谓我国开拓边疆多得力于军屯。凡属夷匪出没、垦民不安之地,宜即施行兵垦,如古屯田制,与明代之卫所制,以满役而不能归农之兵士,领地耕种,编户为民兵,世代相承,为军户,则屯军老者自然归农,力量新生不已,地方永安,垦场永固,建设国防之良法也。

此说未有可议,然有不适用于康藏高原者:康藏地广人稀,夷匪数亦不少,不适用大量部队驻防,一也。夷匪出没之草原,耕地缺乏,不适用屯田之制,二也。

开发牧区,当从牧业入手,内陆军人,改从农易,改从牧难。故只宜推行牧站,锻炼定量之青年人习于牧事,与番民牧民共同开发之。有牧站为固定之中心点,以领导一个地区之牧民,次第诱掖之栽培牧草,改良畜种,固往生活,垦种蔬菜,粮食,发展种药,狩猎等商品生产事业,即可使荒凉之旧式牧区,进为生活优裕之现代牧区。

十、发展牧站与建立市场比较论者每谓关外市肆缺乏,为经济不能发展之最大原因,主张于适当地点建立街市,招商设肆供应改善人民生活之物质,促进土特产品的交换。此亦不宜之论。

川边如黎州之富林、汉源街、清溪、泥头,天全之始阳、灵关,泸定之化林坪、冷碛、泸定桥,康定之瓦斯沟、打箭炉,皆明代之河谷农地,委于土司治理。清代建成市街,发展商业,遂能带动其他地方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克收改土归流之效。即现在关外县治所在,亦大都依清代开辟之市场奠基。

其他如滇、黔与西北东北边之进为腹地者,亦莫不如此。虽然,市场之兴,必缘交通线之节点。苟交通尚不健康,节点即不可能确定,市场虽建立,商营不便,终必归于倒塌,如此之例,川边亦甚多,不胜举也。西康交通在原始时代,无节点可言。

清季安设台站,驻扎防军,造成若干之市街于军台道上。军台废而市街亦废。今就其废墟言之:南路如营官寨、卧龙石、八角楼、中渡、西俄洛、火竹卡、理塘、喇嘛丫、小巴冲、巴塘、竹巴龙等处,今惟雅江、理塘、巴塘三县治保存而已。北路如泰宁、觉乐寺、道孚、呷拉宗、虾拉陀、炉霍、朱倭、甘孜、绒坝岔等处,今唯道、炉、甘三县治保存,泰宁与化林坪皆由千余户之城市,沦至三十余户而无可资生。

故不先健全交通线选得适当具备永久性之交通节点,而盲目建立市场,亦绝不能起促进地方经济发生变化之作用。

牧站联运之目的,即在首先选择可以永恒存在之交通线,建立牧站为基本节点,更选择其具有发展商业之条件者为大节点。小节点发展垦牧生产,兼营小店商肆,大节点发展商业与土产加工事业,导致市场之兴盛。配合适当,一成不毁,俾成为促进全康繁荣之大小动脉,又不仅市场缘之以兴而已。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任乃强自己理想建设西康经济计划的一幅蓝图。曾经将其印成小册子发表。但在写回忆录时,小册子依然无处觅得。侥幸破纸堆中获得1937修订残稿,因此,全文照录。

刘文辉才到康定,就决定落实这一计划按照刘文辉的意思,是安排专项经费八万元,由任乃强负责筹备,立即实施目标是1937年就实现正常投用运输。最先必须要解决康定、道孚段的乌拉停顿问题。推进这个工作,也不必向中央政府请求拨款,上级政府由于安排专项资金又要另外派人插手,反而导致工作无法推动

上述提及的建设牧站联运经费,据1938年《蒙藏旬刊》第154期第28页发布的西康建委会建筑关外联运牧站新闻所言自本年一月起中央按拨助建设经费三万元,该会乃于此款中提出八万并另募商股,可以得知,刘文辉是向国民政府申请了建设牧站联运的经费。

刘文辉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名字就叫牧站联运

但任乃强则以为如果单一由西康政府负责推行一旦政局动荡产生变化这个实现必然就会全盘推翻。将其改为官商合营的股份公司,这样一来,就可以不受政局变化的影响。现在安排是,可用官款先办起来,同时招募民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