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 Star Must Die——超新星SN 2023ixf

 Dyson丁丁 2023-06-18 发布于上海

世上唯一永恆的就是沒有永恆。

最近三星期以來,少數地球人目睹了一顆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編號為SN 2023ixf的超新星大爆炸。這種劇烈大爆炸極其明亮,發出的電磁輻射甚至可以照亮整個星系,一般會持續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會逐漸衰減。大爆炸期間,超新星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一生輻射的能量總和。

每顆恆星一生都在進行核反應,當核聚變終結之際,不同質量的恆星會有三個結果:

一:1-6倍太陽質量大小的恆星,最終引力坍塌成白矮星(理論上還存在黑矮星)。一顆太陽相同重量的白矮星,大小與地球相仿,銀河系中97%的恆星都屬於白矮星。

二:3-8倍太陽質量大小的恆星,最終引力坍塌成中子星。一顆1.35-2.1倍太陽相同重量的中子星,直徑大約10-20公里,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又被稱為脈衝星。

三:更大質量的恆星,最終引力坍塌成黑洞。當大質量恆星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後,引起的坍塌引力之大,直接形成黑洞。已知最小的黑洞,質量僅有太陽的3.8倍。

▲恆星的一生 | 維基百科

▲低质量恒星(左循环)和大质量恒星(右循环)的演化。斜体字是举例的天体。| 維基百科

白矮星吸積或合併到一定能量後,重新點燃碳融合,最終失控導致的爆炸,為稱之為I型超新星(簡並恆星)。而大質量恆星突然引起的引力坍塌導致的大爆炸,被稱之為II型超新星(引力坍縮)。

話說公元2023年05月20日01:27,日本著名業餘天文學家板垣公一在M101星系附近發現一顆超新星,亮度為14.9星等。SN 2023ixf隨後被天文機構歸類為II型超新星,說明這是一顆比太陽更大的恆星,未來會成為中子星或是黑洞。由於這顆超新星距地球2100萬光年,意味著2100萬年前發生的劇烈大爆炸,地球人直到上個月才剛剛觀測到。

自1909年以來,這已是M101星系中發現的第五顆超新星。國內星明天文台收集了全國星友在05月18-19日所攝的所有M101照片,經過比對後確認SN 2023ixf超新星爆炸的準確時間為:05月19日0330-0430時。

筆者曾在二月末拍攝過M101星系,當獲悉超新星爆炸的消息後,一直找機會重拍M101以期進行對比,終於于近期初步了卻心願。

▲M101,2023年02月28日攝

LRGB合成

▲M101,2023年06月10日攝

L通道

▲M101,二月與六月對比圖

由於多雲天氣,第二次拍攝有效素材僅有二十分鐘,因此細節和二月份的沒法比,但SN 2023ixf超新星還是非常明顯。

北宋年間有顆超新星爆炸(SN 1054),白天持續23天可見,夜晚則持續一年又十個月可見,之後慢慢成了如今的M1蟹狀星雲。能在短暫的人生中見到天文級別的宇宙奇觀,實乃三生有幸,期待在未來的晴天中繼續拍攝觀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