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企搞乡村振兴,这样做才靠谱!

 A探索者 2023-06-18 发布于江西

Image

国有资本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出不同的模式和道路。有些地区如重庆等,积极推动传统城投平台公司业务转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乡村发展;有些地区如广西南宁、珠海等,成立了专门的农投集团或乡村振兴集团,统筹区域内涉农资源。

实践中,乡村振兴相关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环保要求高、回报不确定性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今天我们拿上海吴房村为例,来进行具体解析。上海吴房村在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助力下,紧密联动国有资本,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以专业化运营构建起了独特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Image

“五个三”发力,构建乡村振兴新体系

吴房村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可以总结为“五个三”,即“以三方合作为基础,以三化发展为手段,实现三区联动、三产融合、三金收入”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发展基础:汇聚三方资源,构建坚实合作基础

在推进吴房村更新改造过程中,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共同发力。由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由国盛集团等出资)为代表的国有资本、社会资本,以及镇属集体资金,共同发起成立上海思尔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吴房村一期园区的更新改造和招商运营工作。

思尔腾在吴房村先行先试土地流转、业态导入及日常运维,通过平台公司的搭建,使乡村的资源和社会资本对接合作,形成资产,获得资金,并立足全镇统筹产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基金+运营”双举措并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

Image

图:思而腾股权结构

二、发展手段:锚定三化发展,提升专业运营效率

吴房村项目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资本化、专业化和创新化的“三化”模式,统筹规划、系统推进。

从资本化来看,国有资本依托“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出资参与吴房村项目。该基金立足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引导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靶向流动和有效配置。戳这里,了解国企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从专业化来看,以上海思尔腾科技集团为主体,坚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的理念,积极引入专业化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推进,各出资方充分放权、加大激励,以市场化手段对项目推进进行约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创新化来看,吴房村依托国有和集体优势资源,通过与业内顶级专业机构合作,引入科技、数据、美学等元素,进行高质量规划。

例如,农业方面,吴房村依托国有资本链接,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以老桃园改造、建设新果园和种苗培育园为主攻方向,深入解决树老、地老、人老“三老”问题。

在产品销售方面,引入盒马鲜生、有赞电商等商业体,共同打造“桃你喜欢”自营电商交易平台。

在设计文创方面,着力打造“东方桃源”项目,提出“所见皆设计”理念,引入中国美院工作室以及刘洪杰寿桃艺术馆、吴群名人工作室等名人名企,大力开发“十里桃花”观光路、黄桃特色餐饮、生态垂钓、半山艺和桃源里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了多种创新元素融合。

三、取得成效:三区联动、三产融合、三金收入

一是实现三区联动。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吴房村通过整体一盘棋规划,实现“农区—园区—镇区”三区联动。

截至2021年9月,通过统筹运营、整体管理,吴房村已注册企业130家,入驻企业引进新村民135人。入驻企业类型以农创文旅、亲子研学、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行业为主。2020年,吴房村纳税突破1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增长了46%。

二是实现三产融合。吴房村以黄桃这一特色农产品为抓手,在种植和生产上,通过引入先进科技手段,极大地提升了特色黄桃的产量和品质,并以园区化来进行传统果树种植,实现了一产的飞跃发展。

在二产方面,积极打造黄桃汽水、黄桃香皂等具有独特IP特色的产品,将农产品粗加工延伸到农产品精加工,使得黄桃既是产品又是原料,极大降低了农产品滞销风险。

三产方面,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文创等现代服务业,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通过三产联动,在保留了乡村特色的同时,极大丰富了乡村业态,既“留住了乡愁”,又提升了乡村生活品质。

三是实现三金收入。吴房村在一期园区建设中,深入推进“守护家园”计划,通过开发物业管理岗位及服务管理岗位,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帮助13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探索构建“租金+股金+薪金”三金收益模式。

2021年实现一期区域内村民户均年增收10 万元,其中宅基房屋租金户均3万元、分红户均3万元、就业收入户均4万元,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农村社区治理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轮驱动格局”。

Image

他山之石: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需因地制宜、融合创新

2021年,上海思尔腾科技集团与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签署丙中洛景区运营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参照吴房村建设标准和运营模式,推动扎那桶村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建设。“吴房村模式”的成功,为各地国资国企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一、大有所为,积极探索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作为重大战略落实的核心力量,国资国企要积极承担这一社会责任。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等各方面,均有大量发展空间。

同时,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各类政策性补助、专项债、政策性贷款等融资渠道较多。乡村振兴领域也存在大量可经营、可盘活资产,可为地方国资国企扩大有效投资、缓解负债压力提供重要的空间。点这里,帮你盘清资产家底 · 掌握经营效益 · 加强资产监管

二、开放合作,积极整合多方优势

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既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对政策的深度研究和把握,更需要专业的运营团队全身心投入,单一的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很难完全保障。

国资国企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避免“只输血、不造血;只投资、不管理;只建设、不运营”的老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国资国企要积极开放合作,通过创新手段激发社会资本、专业机构、集体经济等多方力量,实现合作共赢。

三、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发展道路

与各地国资国企熟悉的“城投模式”不同,农业农村的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关联度极大。

有的地方拥有大量农业用地,农业生产基础较好,但生产模式传统,脱贫任务重;有的地方城市化率较高、农业规模小,但农村空心化严重;有的地方农产品深加工基础好,但老品牌转型困难……

“吴房村模式”的成功,核心是充分利用了上海国资国企在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以及吴房村在区位、资源方面的禀赋。积极研究各类模式成功的背后逻辑,并与本地区资源禀赋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国资国企助力乡村高质量振兴之路,是各地国资国企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国资智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