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逾”的主要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狐梦》(第一部分)

 文言小小 2023-06-18 发布于天津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逾”的主要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逾”的主要用法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解析:“逾”指越过、违背 

句译:我十五岁在学业上立志,三十岁(在世上)立身(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不疑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耳朵能听得顺(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够顺从意愿,不会越过法度。  

2则一妇人,年逾不惑,而风韵犹存。(《狐梦》)

解析:“逾”指过了、超过(一定的年岁、时间等)

句译:原来是一位妇人,年纪过了四十岁,但是风韵犹存。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狐梦(第一部分)    

狐梦(第一部分)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余友毕怡庵,倜傥不群,豪纵自喜。貌丰肥,多髭士林知名。尝以故至叔刺史公之别业,休憩楼上。传言楼中故多狐。毕每读青凤传,心辄向往,恨不一遇,因于楼上摄想凝思。既而归斋,日已寖暮。时暑月燠热  rè),当户而寝。睡中有人摇之。醒而却视,则一妇人,年逾不惑,而风韵犹存。毕惊起,问其谁何笑曰:“我狐也。蒙君注念,心窃感纳。”

练习余友毕怡庵,倜傥    不群,豪纵自喜。貌丰肥,多    ),士林知名。尝    故至叔刺史公之别业,休憩楼上。传言楼中故多狐。毕每读青凤传,心    向往,恨不一遇,因于楼上摄想凝思。既而归斋,日已    暮。时暑月燠热    ,当户而寝。睡中有人摇之。醒而却视,则一妇人,年    不惑,而风韵犹存。毕惊起,问其谁何笑曰:“我狐也。蒙君注念,心窃感纳。”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卓越、卓异。

胡须。

因为。

总是、常常。

渐渐、逐渐。

闷热。

过了。

练习2:

我的朋友毕怡庵,卓越超群,豪放洒脱他)相貌胖大,胡子很多,在文人学士名。毕怡庵曾经因为有事到叔叔毕刺史的别墅里,在楼上休息。传说那栋里原来有很多狐。毕怡庵每每读《青凤传》时,心里总是十分向往(和狐仙偶遇)遗憾不能遇见一次于是他)就在楼上苦思凝想起来。不久,(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天色已经渐渐黑了。当时正是暑天闷热,对着门躺下睡觉。睡梦中有人摇晃他。他)醒来一看,原来是一位妇人,年纪过了四十岁,但是风韵犹存。毕怡庵吃惊地起身,问她是谁,(妇人笑着说:“我是狐仙。承蒙您倾心想念,我)心里私下十分感激。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不惑等

狐梦本段年逾不惑,而风韵犹存”,这里的年逾不惑”指年龄超过40岁、年纪40多岁;其中“不惑”即不惑之年,代指40岁,出自《论语》里的《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