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还是不帮?小议植物材料采集

 kibcat 2023-06-19 发布于美国

植物研究离不开植物样品,无论是分类还是群体遗传研究,都要准确采集到目标植物,也就是标本和样品,而且所采集的样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必须满足相关要求。不过,由于到野外采集样品十分费时费力,有时甚至险象环生,不少人希望请人代劳,甚至直接要求对方“顺便”免费帮忙采集。

最近,广州一位朋友到云南野外调查时,一个陌生人忽然加他微信,说自己是某学校的研究生,正在做几个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所以请他帮忙“顺便”采集些居群材料和凭证标本。“顺便“两个字让这位朋友十分不悦,因此他在朋友圈吐槽了这件事。

请人顺便采集植物标本和样品过分吗?对于特别要好的朋友,或者是同一个课题组的成员,如果双方关系不错,问题不大。但如果是陌生人,没有任何报酬,这个请求就过分了。即使是前一种情况,一般也只限于分类学标本和材料,而不是群体遗传的样品,因为两者有不同的要求。

植物分类研究对所采集的标本和材料的要求相对简单一些,最极端的情况,一份带花或果的标本,附带一些分子材料,也就是一两片叶子,用硅胶干燥就可以了。

请别人“顺便”帮忙采集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有花有果的“目标”植物,很多时候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专程来采集,不一定能找到,而别人没有专程来采集,可能就正好碰到。

所谓“顺便”或者“顺手”,对于采集人来说,当然是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帮别人一个忙。也许在旁人看来,这个忙并不需要付出很多,毕竟人都已经在野外了,见到目标种帮忙采下就可以,根本不用有多少付出,还帮到了人,所以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一个人野外一天平均能采集二、三十号标本,最多可达到五、六十号,一百多份,多一份也不算多吧?

但这种理解可能是错误的,虽然所谓“顺便”在旁人看来可能也不是特别困难,但实际上,没有实地去采集的人根本不知道野外调查和采集有多危险。出野外采集,跟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有天壤之别,一般都要跋山涉水,到十分偏远,人为干扰比较少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时要面对烈日、暴雨、洪水、山体滑坡、猛兽、毒蛇、蜂群、蚂蝗、蜱,还有各种传染病,甚至地雷等各种危险,而且每天从山里回来,虽然已经累到不想走路了,但夜晚还要强撑着处理白天采集到的几十号标本和样品。

植物标本在采集之后,要第一时间压制和干燥,不然很快就会烂掉,采集相关的信息也要及时登记好,作为打印标本标签的基础。采集人还要同时对所采集的种类做初步鉴定,并简单整理当天拍摄的照片。这样一来,白天跋山涉水,晚上压制标本和鉴定,采集人经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有时候甚至更晚。第二天吃过早饭,又要开始新一天的野外工作,周而复始。这样的工作强度,辛苦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相信采集过植物标本的同行对此都深有体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了这种苦和愿意吃这种苦。相比之下,还是在办公室吹吹空调更舒服。

尽管如此,很多人收到帮忙采集分类材料和标本的请求,还是咬咬牙,愿意“顺手”帮采集一下的。但群体遗传学,也就是植物居群相关研究的相关样品,则根本做不到“顺手”采集。因为这类样品往往要采集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个体,而且两个个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还不能小于一定距离,要采到足够的样品,一般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专门寻找,若要做转录组或者全基因组分析,样品还要用液氮保存。显然,要达到这些要求,绝不是“顺便”这么简单,必须要专人专程来采集。采集居群样品对研究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可以加深对所研究种的认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研究者都希望自己能够亲临野生植物的生境,自己动手采集。

我给广州这位朋友的朋友圈留言说:“要不请对方把住宿费、餐费、过路费、油费、向导费、保险,还有修车的费用等也一并给了吧”。这样要求其实并不过分,毕竟野外都是所在的单位和课题资助的,这还没有包括植物鉴定的费用,以及相关的“专家费”呢。

另有几位朋友留言: '’没必要牺牲个人时间,成就一些人的事业”;“出差太累了,我这个星期在武汉做调查热得不行……”;“爱谁谁,眼不见心不烦……”

我进一步问他具体啥情况。他说,朋友圈其实还只说了一部分,实际情况是,对方不仅让他“顺便”采集,还让他请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帮“顺便”采集。我忽然想问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毕竟这要求已经不能用可笑来形容了,直接到了荒诞的地步了吧。朋友说,对方还是个研究生,也许不太了解交往的礼仪。不过,在我看来,礼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研究的态度问题。

作为一位研究生,正处于学习和训练阶段,到野外采集自己要用到的样品,了解所研究的种生长在什么样的生境,是什么样的生长状态,如多度、覆盖度,还有群落的外貌,了解一下产地的地理,气象、人文等因素,然后自己动手把标本和样品采集了,这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将来回想起来,是多么让人骄傲和自豪的事?再说远一点,对自己的研究,如果能认真思考,制定完善的计划,保持端正的态度,在困难中磨炼自己,这样坚持下来,想不成才都难。如果能一直潜心做事,那么将来人生、事业也必然会有不错的发展。

当然,除了张口求别人“顺便“帮采样,也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研究生确实自己来采集样品了,并且是跟着导师一起来采集了。这时候,导师往往可能比学生还着急,到野外只能自己爬树,上上下下,帮学生采集样品,而学生在地面站着,捡下样品,写写编号,然后拿着袋子发呆。那一刻,也许学生在想:“谢天谢地,样品终于采到了,我终于可以毕业了……”

我半开玩笑地跟那朋友说:“要不,下次有人想请你'顺便’采集,你就扔个合同给他,写明要收费,一份样品收个800-1000的,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方见到你不能帮免费采集,可能就会收手了,要衡量一下是请你帮忙采,还是自己来采。

这时候另一位老师则吐槽:“有一次有人要我在河北”顺便“帮采集一种较为珍稀植物的带花嫩枝,对方一次要好几斤,不过那个种在该地是零星分布,我这一“顺便”,那次出差耽误了好几天的时间。对方说要给我辛苦费,然后总共才给了200块,我邮寄样品都花了快100……样品寄给对方之后,对方就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这真的让人很无语。

我认识几位水平很高,人气也高的植物学家,他们长期以来非常乐于帮同行采集标本和材料。也许他们都一直想给所有同行留下好印象。

然而做所有人口中的“好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不能一直答应别人随随便便发来的请求,因为这样只是“耗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别人完成课题”。

免费帮人采集标本和样品的事,不是理所当然,更不是”顺手”就能做到的。伸手党们,请停止你们的“无理”要求,停止消费野外植物学家们的善良。而对经常出野外的植物学工作者来说,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忙,还是不帮了吧。

附:植物标本和采集标本的一些照片

Image

图1. 深圳市标准化协会颁布的《植物组织材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范》对于标本、图片和采集信息的要求。每一份标本,这些都是基本信息,越详尽越好

Image

图 2. 一份典型的植物标本 (引自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植物标本室)

Image

图3. 野外植物考察和采集用到的个人装备,还不包括标本夹、报纸、瓦楞纸、硅胶等用具 (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Image

图4 . 植物学家完成一个点的调查之后,正在星夜赶路,奔赴下一个调查地点(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Image

图5. 植物分类学家曾佑派博士站在车顶采集标本 (柳风林 摄)

Image

图6. 由于考察位置偏远,考察队只能在野外宿营,有时候宿营地海拔达三、四千米。风餐露宿,对于植物学家只是家常便饭(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Image

图7. 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海拔一般在四千米左右,高寒缺氧,调查难度很大(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Image

图8. 植物学工作者翻越高山流石滩后在休息(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Image

图9.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不仅开展植物调查困难,甚至走路都十分困难 (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Image

图10. 植物学家林秦文正在悬崖上拍摄植物 (刘冰 摄)

Image

图11. 野外采集中可能步步惊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出意外 (刘冰 摄)

Image

图 12 . 植物调查人员深夜处理完标本后,还要整理采集到的种子和分子材料 (一位昆明植物学工作者友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