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琉璃遇到文创的“炉火”

 海棠海平_行者 2023-06-19 发布于北京

“没有琉璃渠的琉璃瓦,就没有北京城的辉煌”,这句话向世人昭示了琉璃渠从辽金元代开始700年窑火不熄的自豪。在世人眼里,以琉璃瓦作为重要构建兴建的中国皇家古建筑,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标志性建筑物中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典范。

琉璃渠村,被誉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烧制技艺,是门头沟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如今,昔日的皇家建筑材料琉璃从窑火中转身,通过非遗+文创的模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变成生活化的琉璃工艺品飞入百姓家。

琉璃

走进金润琉璃艺术空间,一件件“土与火”的艺术品点亮整个空间。这些都是刘婷赫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制作的创意琉璃产品。千年炉火画作七彩琉璃,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传承古法工艺,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们的炽热,让琉璃文化彰显出新的生命力。

太和殿屋脊兽;四圣兽;京西古道上的驼队;福禄寿、童子、传说形象等多种人物造型,流光溢彩、造型美妙,被制作成了各种不同用途的文创产品,有冰箱贴、摆件、杯垫、挂件等。

这些小而精的琉璃工艺品到底是怎么烧制出来的呢?

琉璃烧制一般要花费十多天时间,经过十多道程序才能烧制完成。

首先将坩子土进行检选配料,然后进行粉碎和淘洗、炼泥,制模成型,坯胎晾干后,入窑素烧,再根据图案需要进行施釉,入窑彩烧,最终完成一件琉璃成品。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件件玲珑剔透别致的琉璃艺术品在匠心巧手中诞生。

千年皇家琉璃作为一门“火上的艺术”,终于站在了聚光灯下,实现了另一种方式的“重生” — 与普通人走得更近了,以独特的形式焕发出新的光彩。

怎么样?您是不是心动了呢?来门头沟琉璃渠,感受一把炉火的温度,进行一场色彩斑斓的琉璃艺术之旅吧!

   又及

刘婷赫女士爱收藏,以收藏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日常用品为主。

藏品有《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砖瓦构件、结婚证、小黑白电视机、茶、盘、杯、碗、锁、秤、门牌、粮票、火柴盒、老照片等。

这些过去习以为常的老物件,已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

在由供销社商店改造而成的金润琉璃艺术空间一层展出这些老物件,是为留存一个时代的记忆。

·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