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俊 | 五月,我来到诗酒力洋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6-19 发布于浙江




五月,我来到诗酒力洋




文/陆俊

东海云顶的桃花溪泉水奔流不息灌溉着宁海东乡良田万顷;力洋千年古镇沿着一条沥水,打开心智黑暗的枷锁,人们明月映心千年,历朝科举上榜之士达百余人。沥水文明的水滴,生命的因子来自盖苍山,清澈甘冽的沥水或许就是力洋男人踏实澄明的性格,女人如初夏葱茏而巨大的热情、浪漫。力洋先祖叶梦鼎(官至南宋丞相)在《建府戊年鹿鸣宴》诗曰:“升歌鸣鹿陪樽俎,好与溟鹏插羽翰”。力洋的酒点亮满天的星辰,点亮每一角落的诗酒语言。



1959年,宁象合并,设县府于力洋,名称象山县。母亲现年80多岁,说不清当年她工作单位县印刷厂具体位置。但一说起力洋的溪水,布满绉纹的老脸立刻盛开仿佛如当年的花朵。这一条溪,它不再是蓝墨水的溪坑头,姑娘、女人们在那儿天浴,泛起初夏的浪漫词章,引一江沸腾的欢歌笑声。回想草席卷起一个筒,人钻进里面更换衣裙,思想像稻谷丰满、沉静,享受着沥水灌溉、润泽着她过往的青葱记忆。力洋既有好水养育人,还更有好水酿好酒。印刷厂里的师傅有好酒的,中午有老师傅半斤装盐水瓶里倒出少须白酒咪几口过过瘾。


这些白酒并非农户自产的,当时食不裹腹,哪有余粮酿酒?力洋酒创始人之一牟锡年,又名牟志华。1921年,出生于黄岩的一个釀酒世家,家庭殷实,开有酒庄、布庄。他是从酒缸中泡大的,第一口从母亲怀中吮吸到的是乳汁,第二口吮吸到的是他爷爷筷子头上的酒。23岁游历至酒风盛行的力洋,与力洋酒结缘。那一日,他喝了一口力洋酒,就忘不掉东海云顶的山山水水;那一年,他喝了一锡壶力洋酒,自己为力洋酿了一辈子酒。初到宁海,正时抗战的最后二年,粮食极度缺乏。1947年,牟锡年到娘娘宫创办年丰米厂,厂内设有白酒车间。他们用薯干外,以金刚刺、蕃薯渣等酿制白酒,不能说这种采野果、变废为宝的是他和合伙人创新发明的,但绝对是近代较早之一的。因此,到了1959年,他们的力洋酒厂已是公私合营后变国营了,率先用糟渣制酒,后又重新挖掘开发金刚刺酒、糟渣、稗籽制酒工艺。据《宁海日报》报道,力洋金刚刺酒飘香,全县纷纷向力洋酒厂效仿野生植物制酒。



力洋因为一个人,每一滴江水都有了传奇的身世,每一声欸乃都有了光辉的酒里程。1971年,与沥洋粮油厂合办糖厂,将长街一带生产的甘蔗加工成红糖,蔗渣纤维多堆肥发酵成肥料需2年时间,处理这些渣是一个负担。牟锡年发明蔗渣生产白酒工艺。至1973年,一年制代粮白酒138.3吨,节省粮食31.3万斤。广西产糖大省闻讯,惊为天工,率团到力洋参观学习取经。人有人格,酒有酒魂,酒是极俱人性化的东西,能不能出好酒,酒匠是首因。力洋古镇一万多人,是个小镇,然沥水浩浩荡荡地流淌过牟锡年的博大胸怀,毫无保留地把蔗渣制酒工艺和经验传授给了外省人,无数次地被模仿,但从未有超越。沥水明月映心千年不涸,制酒的智慧渊源流长。现代力洋酒厂历经近80年,已传承了三代。东海云顶的桃花溪清澈映衬第一代传人牟锡年坦荡、高尚人格,酒匠精神,摸到石头他要打磨出宝石花,捧起三把清水将野生植物酿造出了酒。第二代传人祝良法,“真、精、艺”三个字,是他一生人生观的沉淀,真材实料,精选原料,工艺流程流毫不马虎。


第三代传人王肖峰从小对化学感兴趣。从住着古代豪宅中出来,行走在棱角突兀、青黄相间的铜板石巷子里去上学,总会多回头看一次,看看白的粉白玉砌的薯粉,看看香气十分浓的厚薄均匀的方方正正的成排晾晒的蕃薯片,更好奇其貌不扬的蕃薯如何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原酱酒。南风吹吹,巷里的叔伯咪着白酒,人生的享受仿佛就在这小酒杯里,一把锡壶人生百味。1991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无疑是人中之龙,天之骄子。大学校园花墙月影,陶冶情操,醉心酒文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时光,谜一般走着,成长却有着清楚的印记。成材的历史,在幽暗处重复,偶尔迷路,学“经济管理系”,这是来自父母英明恒久的指引,国家“包分配”把他带到金融行业,沥水之阳把勤奋、聪明的他带到单位高层的境地,这也许是大豪门出来的智慧光明。但是,他天生的兴趣爱好,把选修课全部选了与农业技术有关的课上。直至他挂冠辞去某金融单位高管,掌门力洋酒,即以继承发扬光大宁海酒文化为己任。在每年宁海开游节的系列活动中,力洋酒承办的宁海酒文化节是最出彩的节目之一,己连续举办了6届。



说到宁海酒文化,我想起宁海有一位牛人,也就是明朝沈沈。他写了一本《酒概》·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书仿陆羽《茶经》之体,以类酒事。”沈沈不知是何许人也。然而,陆羽的《茶经》使中国的茶提升到了一种“文化”的高度,一种审美的高度。明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然高度评价了《酒概》,并将沈沈与陆羽联系在一起,可见宁海酒风之醇酒事之盛。


中国白酒现在这香型,那香型统治酒天下。一滴四十年的藏酒,两缸食用香精,三吨水调制出了三千瓶的某宴用酒。《六必酒经》道光岁次壬午长至日,浙江宁海杨万树书于四知家塾;1822年杨万树在书中首次对“六必”酿酒工艺规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礼记·月令》记载的酿酒“六必”原则:“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贷”。即原料必须精选,分量要充足;曲蘖的供应、制造必须适时;浸曲、浸蘖、浸米、蒸煮过程必须讲究卫生清洁;选取的水源必须清冽,不杂异味;酿酒的盛器要不渗不漏;酿酒时必须掌握好火候。《六必酒经》是宁波市古代唯一制酒方面的专著,因此可以看作是宁波酒文化的领导地位和酒古化石在宁海。在力洋酒的展示大厅里,各类原料的酒、各类度数的酒琳琅满目,口感润秘,卓而不凡,入口即化。女士酒一杯在握,超然纤尘不凡。温州的客商精明,上海的客商引领时尚,在力洋酒厂定制酒供应自己的客户。象山人实在,作为邻居知道力洋酒黄金基地的东南西北,力洋的黄金货真价实,于是一车车的黄金酒被拉到了象山半岛,一个个强壮小伙被宁海招为了女婿。



宁海人有一位台州式硬气,比较迂的人。力洋也有一种比较迂的酒。在辣廖基地,初夏那红梗绿叶的辣廖已长到了尺余,再过个把月,白花儿点缀着红色像穗迎风摇曳。它们做的曲药叫白药,是最后的哨兵,守卫着《六必酒经》,维护着蕃薯烧纯正的薯香。辣寥曲药的菌种有益身体,有助于口感的纯正,但出酒率低。力洋薯烧很迂地花力气专门搞辣廖基地,以高于市场其它曲药成本、酿出酒率低的蕃薯烧。市场上有假酒,以少量的蕃薯烧加食用酒精兑水冒充“土酒”,成本几元钱一斤,那些贪便宜,长期饮用麻木了舌头神经,麻木了肢体神经,还麻木了大脑神经。力洋酒于是又做了一件迂且愚的事,把白药制作方子教给了力洋的群众,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制作蕃薯烧的法子。

据说喜马拉雅山上的灵猴花开了,二十年才开一次。你拉近放大看,个个是活灵活现的小灵猴。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力洋的酒还有不是为了卖的,它们封藏着,也许三五年,也许三五十年,也许三五百年。他们想证明一件事,他们白药釀的原浆酒终有一日会成为中国薯香型的代表。也许有这一日,也许没有这一日,也许你我都不会看不到这一日。但是,你我都看到了《六必酒经》孤本存放于展厅。某台、某粮、某汾均有人重金索购,力洋酒厂千金不换。因为,这是力洋酒的魂。


高耸的水塔震撼着我,力洋曾经也缺过水;四方井井壁杂草丛生告诉我,曾经文明的水滴,酿出酒生命的因子;180米深井我没有花时间去参观,因为深井取出的水,灌装成了矿泉水放在了我的左边,还酿制了一瓶70度的蕃薯烧放在了我的右边。矿泉水打开了,饮了些许,是因为口喝。70度白酒也打开了,中国的,世界的,宁海的,象山的,回到沥水之阳的歌声,在五月,正沿着初夏葱茏而巨大的热情而来。

你听到了吗?《六必酒经》有诗云:“胸中垒块苦难浇,有约同人散寂廖。忽见瑶曲心已醉,前村不待酒旗摇。”

作者简介

陆俊

陆俊,笔名俊歌。1962年出生,象山人。父母曾在宁海象山二县合并期间,在宁海城关工作,一个热爱家乡的象山人,也热爱关注宁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