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2种女人爱长斑、气色暗,每天坚持这件小事,养出会「发光」的好皮肤

 为什么73 2023-06-19 发布于北京

   本  期  导  读    

脸部松、垮、黄、色斑?女人一定不能忽视的养肤秘籍

说起美人,总会想到古时候形容一个女子气色好、皮肤好的诗词,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冰肌玉肤,香娇玉嫩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如此可见,拥有一身白皙滑嫩的肌肤是多么令人羡慕。


然而现实是:全脸黄气重、嘴角暗沉、脸颊两侧长色斑皱纹,整个人看上去脏脏的。

面色暗黄黧黑,长斑,皱纹丛生等,总透露出我们力不从心的疲态。

尤其是湿热体质血瘀体质,这2种体质的女性特别爱长斑、气色暗。

夏天来了,湿热困脾,长斑的高发季,斑点又悄悄爬到脸上了。

中医里说的:「有诸内,必形诸外」,脸上长色斑的本质是瘀堵,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了血瘀,身体里的垃圾毒素沉积而成

因此,要想解决出现的这些「皮肤上的问题」,还得从根源上入手。

图片
是什么引发了脸黄、色斑、衰老?

1.气肝郁易长斑

有句玩笑话说:「你脸上的斑一半是被气出来的。」

女人容易肝郁,有事都闷在心里,忧思抑郁,肝气不舒,肝血不足,解毒工作就无法有序完成,气堵着血又过不去,变成瘀斑。气郁停滞,生湿生痰,整张脸就变脏了


身体堆积的阴寒、浊毒、郁气、污垢、淤堵就不能顺利排出体外。肝郁气滞久了,就会化火,身体多出来的这些热,混着这些寒、浊、郁,变成身体上的疙瘩、胸口上的结节、增生,脸上的色斑、闭口、粉刺。

那这个时候,是需要把身体里的「火气」透发出去,滋补干枯的津液(肝郁久了耗肝血肾精)。

2.肝肾两虚结滞成斑,色枯不泽

《外科正宗》提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色枯不泽。」

早衰的,人到中年的,肝肾两虚,肾精不足,阴水不够(女性的荷尔蒙分泌不够),肝血亏损,精血无法濡养头面部,精血虚则生热毒污浊虚火,反复熏灼造成面上黑气,火燥结滞成斑,色枯不泽。

如果你是这种问题,你还可以摸一摸你自己的脖子,是不是特别僵硬,肩背两侧的肌肉紧张拘急,或者有没有脊柱侧弯的问题,这种情况脖子不通的话,气血也没办法供上到脸部,加剧长斑长皱纹暗沉的问题。

3.女子35岁后,面始焦,脸色晦暗

《黄帝内经》:「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焦」是说人面色焦黄,脸色晦暗了,不滋润了,没有弹性了。这主要是因为体内津液亏虚,气色尽亏,需要补充津液,无论内外。


另外,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几乎覆盖了我们整张脸,阳明经本身就是多气多血的经络,如果阳明脉衰,也就是脾胃和大肠功能衰弱了,外在表现就是面始焦,脸色晦暗了,不滋润了,没有弹性了

综上,想要提亮肤色,去黄气除暗沉火燥结滞,就要气生新,同时,生新补津液

图片
深扒古代的「养肤秘籍」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现代护肤品的时代,古人是如何让自己肤如凝脂、白皙柔润的呢?

今天,我们就从古代医书中,撷取一些护肤的名人名方,可以帮助大家,借助传统的智慧实现天然的美丽。

✿ 杨贵妃的「红玉膏」

作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即便是在如此绝色容貌的加持下,也仍旧对驻颜术青睐有加。红玉膏可谓是成就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最大助力之一。


以号命名的宫廷养颜古方「杨太真红玉膏」,是杨贵妃苦心钻研多年的私人驻颜术。
《红玉膏

其配方则是取杏仁浸泡去皮后研为细末,与轻粉、滑石粉各等份合在一起,蒸过后加入少许冰片(又名龙脑)、麝香,用鸡蛋清调为膏状,每日早晨洗面后敷之。

此方中的杏仁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维生素,可以滋养润泽皮肤;轻粉以其色白如雪、轻盈得名;滑石可以疏利毛窍,使杏仁、轻粉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后加入的龙脑(冰片)可平风疮皯䵴(《海药本草》),麝香可「去面黯」(《名医别录》)。

配方巧妙,使用后「可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想当年杨贵妃雪肤玉肌,备受宠幸,此方功不可没。后来此方也一度传入民间,盛为流行。

杨贵妃不仅这个养颜方出名,相传杨贵妃也喜欢用灵芝来敷脸。灵芝味甘,甘可入脾,所以其能「补中」。灵芝还可令人「好颜色」,就是说久服灵芝对容颜好,可以让人的气色好。

✿ 元代张妃子的七白膏

说起七子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美肤界大名鼎鼎的古方,它出自北宋《太平圣惠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图片
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元代有位失宠的张姓妃子,为了挽回圣眷使用了七白膏,肌肤变得莹白似雪,元帝看到她还以为宫里来了新人。所以,七白膏又被收入元代的宫廷验方集《御药院方》。
《七白膏

白芷、白蔹、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芍、白珍珠

为细末,以鸡子白调,丸如弹子大,或如人小指状,阴干。每夜净洗了面,温浆水于瓮器内磨汁,涂之极妙。令人面光润不皱,退一切诸䵟皯。

七子白为何让人变白?它靠得是七种名字里带「白」字的本草清除面部的气滞血瘀

白芷,辛温,入肺,拔走疮脓,去旧以迎新。《神农本草经》:「长肌肤,润泽,可做面脂。」

白蔹,《药性论》:「可治面上疮疱。」

白术,《药性论》记载:「主面光悦,驻颜祛斑。」

白芨,《药性论》:「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洗面黑、祛斑。」

白茯苓,甘平泻水,入肺,《本草品汇精要》:「白茯苓为末,和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白芍,《本经》「除血痹、破坚积寒热、利小便、益气」

白珍珠,「能灭黑黯,令人面好。」许多养肤配方里面都会加入珍珠。

人面色暗黄黧黑,易黑色素沉着,长斑等,中医认为多是气滞血瘀,想要变白就要破气行瘀

中医里,直接关联皮肤的状态。肺主皮毛,它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无碍,布散和回收气血有序,皮肤就少有结气血瘀,面部就自然白皙。

色白入肺,七种本草中有四、五种入肺,能帮助肺气运行。敷于面,效力直达面部,行滞气化血瘀,皮肤如乌云散开,露出明媚白皙。

也就是说七白膏能让人皮肤光滑润泽不起皱纹,去枯焦黝黑
图片
古方改良
用草本养出通透白皙颜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许多广为流传的美容秘方,像慈禧太后的玉容散、花液养颜法,金国宫女的八白散,西王母的枕中方,在美肤上都是威名赫赫。

但是不管方子怎么变,唯一不变的点就是这些配方上都运用了大量的中草药,不管是灵芝、杏仁,还是茯苓、白芷等七白

从古代开始就不断有人从这片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发掘出可以为人所用的美肤植株,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些草药也的确拥有强大的美肤力量,值得我们去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