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宣讲校史 | 英雄——那是他们的名字

 昵称55301288 2023-06-1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英雄

那是他们的名字

天远地旷,四野寂寥

层叠黑云之下

远方,依稀一线曦光

黄沙漫卷、飘蓬飞旋

金锣、鼓点、宝剑、征袍

扬鞭策马,一往无前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什么是英雄?

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或许不曾出身高贵,或许不曾遍观经史,或许性格还有些木讷寡言;可是黎明到来之前,他们握紧战刀的手,从未松开。就像烧到暗红的松枝,在咳出最后一口火焰与光明之前,绝不熄灭

看到这篇推文之前,他们或许被叫做先驱,或许被称为先烈,但我希望,当你的指尖划至文末,他们将不再是你心中模糊的群像,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与你一样的,浙大人

 辛亥先驱 马宗汉 

愿抛头颅谱功败

甘洒热血写清秋

图片

马宗汉(1884-1907),原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辛亥革命先烈,浙江慈溪宗汉人。

1902年,马宗汉进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潮,传播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参加光复会;次年1月东渡日本,进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当年4月回国,继续在家乡任教,同时积极从事革命宣传与组织工作。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山雨欲来风满楼”,光复会、同盟会的先驱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多场反抗清廷统治的起义。外有风声鹤唳的动荡,内有叛徒、两面派的出卖,这些起义大多以悲壮的失败告终,马宗汉参与的安庆起义即是其中一场。

图片

▲起义地点:安庆巡警学堂

1907年6月,马宗汉到安徽安庆,参加7月6日徐锡麟组织的起义,协助枪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巡警学堂学生攻打军械局。起义失败后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被捕。8月24日,马宗汉被惨杀在安庆狱前,年仅23岁

时间回到1907年7月6日上午8时许,安徽巡抚恩铭应徐锡麟之邀前来参加巡警毕业典礼。徐锡麟在典礼上向恩铭连开数枪。马宗汉和陈伯平冲入会场与清军交火然而枪声一响,大批清兵便迅速关上了城门,一部分前来学堂围捕。

徐、马、陈三人见势危急,便奔出学堂,抄近路来到了军械库。马宗汉守军械库后门拼死抵抗怎奈军械库里的枪炮都没有装子弹的机铁,不能使用。从中午12时一直到下午4时,陈伯平战死,学生也死伤多人,但清兵却因有重赏而继续猛攻。

马宗汉建议放火烧掉军械库,与清兵同归于尽。徐锡麟考虑到弹药军火会发生爆炸,殃及居民,于心不忍,所以没有同意。不多时,军械库门被攻破,徐锡麟当场被捕。这时,马宗汉已经从后门突围,在群众的掩护下躲在附近的一口枯井内。清兵搜捕甚急,马宗汉不忍连累无辜百姓,从井内跃出,亦被清兵抓去。马宗汉被捕以后,受尽酷刑,于1907年8月24日在监狱中被杀。

图片

▲马宗汉故居

爱校卫国 刘奎斗 

投笔从戎一身爱国气

反哺师恩满腔赤子心

图片

刘奎斗(1914-2009),辽宁大连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后移居台湾,1979年起任森美工程公司董事长。

在西迁路上,刘奎斗辞去学生自治会主席的职务,毅然从军前往抗日前线。他英勇作战,谱写了浙大学子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



1938

参加浙江杭州外围游击战

1940



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



1944

参加缅北瓦鲁班之役,攻进日军十八师团司令部

图片

▲刘奎斗投笔从戎

刘奎斗决定投笔从戎时,竺可桢校长亲自为他送行。实际上,刘奎斗与竺校长关系十分亲近,他崇敬校长、热爱母校,几任台湾浙江大学校友会理事长

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移居台湾的刘奎斗将卖地全部所得260万美元以匿名方式全部捐赠母校,建造竺可桢国际教育学院大楼暨竺可桢纪念馆。当得知捐款不够后,刘奎斗又以自己毕生积蓄追加捐款。刘奎斗全心全意报效桑梓、奉献教育的事迹让人感动钦佩。

图片

▲竺可桢纪念馆

 护国翼法 蒋尊簋 

拥蔡讨袁只问是非

北伐革命不计利害

图片

蒋尊簋(1882-1931),字百器,诸暨紫东乡浒山村人,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肄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以官费选送日本留学,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毕业,是中国最早的官派日本留学生之一

蒋尊簋与海宁蒋方震同以精通军事著称(悄悄告诉你,蒋方震先生也是同一时期的浙大学子哦)。章太炎称之为“浙江二将”,时人又加蔡锷号为“南方三杰”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蒋尊簋配合云南蔡锷“护国运动”,南下广州参与“二次革命”响应讨袁。1917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废除“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电各省讨逆救国。旋返浙参与护法之役。

1929年,蒋介石已独揽国民党军政大权,一众国民党元老希望蒋尊簋出面劝说他的学生、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司令熊式辉发动兵变。不善于政治的蒋尊簋错误估计了形势,导致他行事轻率,被熊告发、遭到软禁。最终虽然获释,但大势已去。时隔不久,蒋尊簋查出患有尿毒症,在一年后因病去世。

 进步团体 黑白文艺社 

激扬文字纵横如椽笔

嬉笑怒骂喝醒梦中人

图片

浙江大学黑白文艺社成立于1937年初,是今日浙大“黑白剧社”的前身。当时东北三省已陷入日本侵略者手中,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间开展了英勇的斗争。该社的成立有守持“抗日救国,收复祖国失地”的宗旨,一经登报成立,就有数十位浙大同学踊跃报名参加。

浙大西迁宜山办学后,黑白文艺社演变为进步组织“马列主义小组”最为重要的外围组织,经常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启蒙思想,参加抗日救亡民主运动。

图片

▲黑白文艺社暨何友谅烈士纪念碑

曾任黑白文艺社社长的何友谅,因从事进步学生运动于1942年被捕。经竺可桢等著名人士全力营救无效,1943年被害于国民党重庆青木关五云山集中营。

图片

悠悠百廿岁月,头顶星河闪耀,璀璨的又怎止如此数颗。从抗战时期的浙大战地服务团,争取民主自由的进步学生于子三、到今天首先提议武汉封城的李兰娟院士、浙大附属医院的支前医护人员……无一不是熟悉而光荣的英雄。

请你从这篇推文开始,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故事,或许,你也能在星海中找到指引你前进的那颗北斗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