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不会!”娃这么讲话的时候,比教会他们题目更重要的3件事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3-06-19 发布于浙江

先说点题外话,男人和女人的差别真是,从小可见。

遇到不会做的题,儿子一个人在那死磕,女儿则是一通电话打给各个小闺蜜:“你知不知道?啊哈哈,我也不知道,就是……”

到最后,问题解没解决不知道,反正心情是好的不得了。

周末一起床,儿子看见我帮他批好了学校作业的错题,饭也不吃就开始订正。大概过了十来分钟还没出来,就听他在自己房间喊:“妈妈,不会!”

这声音里肯定是有情绪的。

男人的情绪多半不是女人引起的,而是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这从后面我和儿子的对话中再一次得到了确认。

01
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进了儿子房间:“儿子,你得完整表达你的需求,你的这句不会,是想表达什么呢?是不会,妈妈你来教我,还是不会,爱咋咋地?还是什么?”

“妈妈你来教我。”

“你觉得我能教得了你吗?”

“不能。”

“那你的这句不会,是想说,虽然我知道你不会,但我还是叫你,看你能咋样?”(有些孩子会直接说:有本事你来啊)

“不是。”儿子否认。

“那你这么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烦躁。”

“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想法,你感觉到烦的时候,是有一个什么想法?”

“做不出来就很烦。”

咨询中,有的家长会安抚孩子:“别烦,你先平静好心情,然后再做。

这其实是构成了孩子的双重挫败,因为他们既做不出题目,又平静不了心情

也有家长会说:“想不出来就继续想。”但怎么想,他们没说,这类家长信奉有志者事竟成,但怎么成?不知道。

还有的家长会说:“你就是犯懒,又想直接看答案了是不是?!”

其实一个题目就是一个题目,它对孩子的影响,远没有我们在面对这道题目时,和孩子的互动方式大。

02
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

没有难的事情,只有难的感觉。孩子的烦躁,其实是他暂时被难的感觉困住了。

做考前减压讲座的时候,我经常会让大家画出他们对压力的感受。

有人画的这个样子就特别符合孩子在遇到难题时的感受,他们的大脑就像一团乱麻,所以感觉无从下手,这让他们自我感觉很不好,进而产生烦躁的感觉。

我跟儿子解释了这个过程,接下来就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框架。

我们可能会觉得,有这个必要吗,搞定这道题不就完了吗?

搞定这道题是儿子的功课,不是我的。

我的功课是让他更清楚地觉察自己的感受,感受背后的想法,更了解自己。

我的功课是训练他的元认知,也就是认识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们一起画了图,中间是难题,秉承三三法则,找到三种解决方向,每种方向下又列出三种可能性。

第一个是问,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网络,问妈妈(儿子说,他觉得有的题目妈妈是会的)。

第二个是继续想,想的思路是检查是不是计算错误导致无法继续,还是理解题目有问题,之前确实多次出现过,我什么都没做,就是把题目给他重读了一遍,他就突然明白的情况。设定时限是考试策略,我假设这就是在考试中遇到的难题,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放弃。

因为考试的目标不是搞定这道题,而是尽量使分数最大化。

第三个是看答案,看答案不是不可以,但不是抄上去就完了,要看解题思路,查找自己的卡点,看解题步骤。

画完这张图,儿子脑袋里一团乱麻的感觉就被梳理好了,这张图让他发现,哇,原来是有这么多条路的。

大家一定不要小看,写下来,画下来的这种方式,这比只动嘴要有效得多。

因为人是视觉动物,具象的图画会比抽象的语言更能刺激到大脑的感知。

03
选择当下最合适的方法

框架有了,方法也都列出来了,这就好像我们找到了一个个工具箱,每个工具箱里都装好了工具,选择哪个工具更合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我现在越来越感慨,那些行业翘楚并不是掌握了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而是更会灵活使用这些技能,让方法和情境的匹配度更高。

我问儿子,现在你觉得最合适的方法是什么?儿子说:看答案。理由是,周末找老师不合适,同学也未必会,自己也想好久了。

这肯定不是父母心中想要的答案,每个爹娘都希望孩子能独立思考,死磕到底。

但这恰恰是前面所有历程成败的关键。

前面讨论一大推,最后还是父母说了算。孩子会觉得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会觉得父母很假。他们会从心里抗拒你以后的引导。

我们要用行动让孩子相信:他们懂方法,可选择,能负责

总结一下,面对问题,孩子需要学会的三件事:

1、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

2、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

3、选择当下最合适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