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里戏外闯关东

 江平文字 2023-06-19 发布于海南

                 文图:江平

         闯关东2开拍,让金秋时节横道影视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来到影视城主景区,处处映衬着都是闯关东1留下的痕迹。不知是谁的创意,现在的影视城景区处处写着闯关东1的痕迹。这是闯关东1照像的地方,那是闯关东1做结婚订做衣服的地方,横在景点的招贴画和牌子,昭示着横道人的精明。记者在五合楼前驻足,楼前宣传的招贴画是这么写的:五合楼——那文在这里赌博赢了半个家。下面是这场戏的简单介绍,让许多图吉利的参观者驻足观看,走进五合楼体会一把那文一把赢下半个家的感觉。

         店主张桂香是地道的横道人。常年吃住在威虎山影视城里,影视城景点之一的五合楼由她承租管理着,有剧组,她为剧组服务,没剧组,她为游客服务。店虽不大,却是好多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场景,明星们穿着不同时期的戏服,感情投入地在店里进进出出,说着笑着,让看的人一时有点回不过神来,唯独张桂香那张朴实的笑脸总在提醒着大伙,这是戏,戏里她的店又上镜了。

    回到家乡拍戏很亲切

 一个月前,记者去影视城采访那天,赶上阴天,朝五合楼走的路上,看见新驻剧组《创关东2》正在制景。想着不久之后,身边这条巷子就要退回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眼前这些空荡荡的平房,会像模像样地有人生活,感觉有点奇怪。影视城的人指着两间上了锁的平房说,那里面堆满了道具,一开机,道具往屋里一摆,说回到什么年代就回到年代。拍戏果然神奇。

         记者和董璇合影

  一个月后,记者再到影视城,正赶上牡丹江籍演员董璇拍摄,过去《创关东1》时的元宝镇牌子,已经改成了三江镇。而绸缎庄里正上演着宋天月董璇饰)与老太太的一场对手戏。

 “大娘!”

 说着话,宋天月冲进绸缎庄,里面至于跟老太太对了什么话,记者无从得知。接着就是一个男人慌慌张张跑进去。“老太太不好了,关东军来了。”

 于是两个在绸缎庄买布的妇女跑了出来,接着就是几个关东军冲进绸缎庄……

 看似简单的一场戏,前前后后拍摄了七八遍。一个上午,演员们一直围绕绸缎庄拍摄。

 利用拍摄间隙,记者与董璇攀谈起来。董璇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绥阳镇,父母都是绥阳林业局的干部。小时候的董璇特别顽皮,不爱学习,生性活勃的她总爱蹦蹦跳跳,玩些男孩子爱玩的东西。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所以母亲常常打她。老师也把她当成反面教材,更有几次到姥姥家汇报小董璇在校的“劣迹”,董璇说,那时人小不懂事,对于父母的严厉管教,自己不是很理解。看别人家的小朋友都高高兴兴,跟小朋友踢布子、玩游戏,而自己却要在母亲的“逼迫”下,赴一个个补习班。董璇说,刚开始自己学的是小提琴,后来或许看自己生性好动吧,才开始学舞蹈。

 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父母费尽心机。那时牡丹江的条件毕竟比绥阳好,于是母亲把自己送到了牡丹江的亲戚家。而自己亲戚家住在桥北,而去学艺术的青少年宫,却在桥南的大江边。冬天当幼小的董璇顶风冒雪,骑自行车赶到青少年宫时,常常冻成了雪人了。

 巨额的付出,毕然带来家庭盈余亏空,即使父母的工作不错,也难承受女儿高额学习的费用。但女儿不能半途而废,毅然决然的母亲辞掉了很好的工作,下海做生意。用董璇的话说,就是供自己学习,能有一天有出息。说这话时,董璇眼窝有一丝湿润,虽然小时候对母亲不是很理解,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但……

 母亲在绥芬河建了个摊床,主要向过境的俄罗斯商人卖服装。为了多挣几个钱,母亲远赴俄罗斯,遭遇了劫匪,生死一瞬间,母亲没有扔下自己刚刚用衣服换来的钱。应该说,刚才董璇眼窝有些湿润的话,这一刻已是有泪水流了出来。但由于母亲的严厉,虽然母亲付出很多,但小董璇并不买账。

 学习舞蹈,却是小董璇心甘情愿的。或许正是兴趣加上热爱,让董璇在牡丹江学习舞蹈的几年,舞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1999年又考上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总政歌舞团,当了一名专职舞蹈演员。但生性好动的董璇在那里,发现自己的兴趣仿佛不在舞蹈,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有心底升腾,我要考电影学院。那时的海政待遇非常好,面对女儿的“异想天开”,母女俩再次发生冲突,但这次女儿毕竟大了,董璇没听母亲的忠告,扔下铁饭碗,考取了电影学院。

 也正是这次选择,彻底改变了董璇的命运。在进入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后,董璇真正找到了兴趣点,也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梦想天堂。在武侠剧《雪花女神龙》中,有多年舞蹈功底的董璇有了用武之地,出演女一号神龙侠女。在《八大豪侠》中,导演王晶在二十几位当红女演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董璇以其综合素质脱颖而出,出演“玉女神医”扁素问。这些,很难说不是因为从小练习舞蹈塑造出的由内而外的能量。

 舞者所呈现的,是一份肢体与灵魂深处的完美碰撞。作为一个用身体述说心情的舞者,在演艺事业中,一样发挥着作用。

 董璇对每一部戏,都倾心的投入。她说那是另一种人生的体验。一次次的体验戏里的人生,就会一次次的领悟自己的人生。这份经历,对于生性敏感、领悟能力强的她来说,是一种成长的沉淀。一路走过,不只是拍摄了哪些作品,而是经历过了哪种人生。一份感悟,自在心中,也成就了看似柔弱的她,却承载着越来越强大的内心世界。董璇说,她最值得骄傲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份淡定之心,伴她一路前行。

 每一次剧组杀青,董璇都会有小小的失落。那份感觉,犹如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突然要离别。一份惆怅,自是油然而生。

 董璇在横店拍摄的古装涉案剧《神探狄仁杰3》杀青的时候,平日坚强乐观的董璇竟然泪洒片场。董璇说:“那天是胖哥(梁冠华)和子健哥(张子健)的杀青戏,到片场大家告诉我这个事情后,我才意识到我们的合作就要告终。”性情中人的本色,一览无余,也使她更加生动、可爱。

  200891日,筹备一年之久的《闯关东2》剧组正式开机,导演侯咏带领“宋家三姐妹”扮演者王茜华、苗圃、董璇开始长达五个月的“闯关东”之旅。剧中的最美女人“三妹”由东方美人董璇扮演,这是她继影片《立春》后再次担当这个重任,坦言心情很紧张。

 在开机仪式上,剧中主创以“戏服”亮相,董璇的齐头帘和大辫子代表了当时环境下待嫁女孩的标致性服饰,随着开机仪式的举行,最早进组的董璇则与两个姐姐开始了不同寻常的“闯关东”之路。她告诉记者,拍电影出身的导演侯咏很注重细节,强调画面的质感,“我们化的妆都很淡,衣服也有各自的色系,像我所有的服装都离不开蓝色。”在董璇眼中,侯导文质彬彬,说戏时不急不躁。但是身担剧中最美女人重任的董璇却备感紧张。

 传文、传武、传杰,电视剧《闯关东》成功塑造了三个山东男人的形象。正在黑龙江海林农场拍摄的《闯关东2》则摇身一变,带给观众三个女人凑成的一台好戏。董璇谈起进组以来的感受表示,海林的美景简直称得上视觉盛宴,《闯关东2》也一定会不负众望。

  能在家乡演戏,董璇盼了很长时间,没想到竟在《闯关东2》剧组实现了心愿。“我拿到剧本时,读到山东平度四个字,真的欣喜了好一阵,因为我姥姥就是平度人,她就是随着闯关东的大军安家落户在黑龙江。与其说这是演戏,不如说是我在借着荧屏还原姥姥的前半生。”

 因为在顾长卫的新片《立春》中扮演了小张老师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顾长卫甚至预言董璇会成为《立春》中走向国际的女星,其实《闯关东2》何止不是一种挑战呢。

        撞上苗圃

       记者和苗圃合影

 听说苗圃在《闯关东2》组,在影视城外拍摄,内心不免有一丝遗憾。以为会见不到苗圃,快到中午,采访完董璇回到五合楼休息时,忽听12点半,《闯关东2》组要回来吃饭。这不免让记者兴奋,连中午饭都没吃,坐在五合楼前的椅子上专心致志等苗圃,由于时间太久,记者开始在五合楼酒楼来回踱步,一回身,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穿对襟花袄的女孩出现在记者视野中,虽然记者不认识苗圃,但一看来者气质,不觉内心一动,莫非是苗圃?

 “您好!”

 姑娘莞尔一笑,彬彬有礼地向记者打着招呼。这一刻记者才发现自己的失礼,因为一直盯着苗圃,竟挡住人家方便之路。这一刻记者不觉也笑了。于是瞬间让人家过去。走出五合楼,记者向刚刚认识的几个剧组人员打听刚才自己遇到的是不是苗圃,由于大家各忙各的,谁也没注意苗圃去干什么,任凭记者解释,大家一时都不知道记者说的是谁,情急之下,记者回手指向五合楼里的卫生间。“就是刚才进去方便那个。”

 由于回手太急,一下子打到刚上完厕所往这边走的姑娘身上。由于有五合楼旁扶手帮忙,姑娘只是被我打了个趔趄。又是莞尔一笑,匆匆走进了旁边吃饭的地方。

 “对,她就是苗圃!”

 果然天生丽质出水芙蓉般娇媚。于是记者绕过五合楼前庭,走到苗圃吃饭的一个类似庭院似的地方。

 秋日的暖阳,在冷风中给人以温暖。古味十足的庭院中,更是给人以遐想。如果说,此时看到一位女子,你会是怎样的期盼?她安静地坐于庭院,未必香衣锦绸,却与周围的古色韵味相得益彰。顾盼生辉的眼眸,挡不住一份纯真。庭院深深,给人以悠远与恬静。而眼前的女子,更是带给你一份宁静。那份古典与现在的完美结合,使你赞叹。

 这位女子,就是苗圃。

 孩子的眼神,最是纯真。而纯真的背后,是一份无欲无求不受桎梏的豁达。眼前的苗圃粉黛未施,在她的眼中,你可以读到纯净与友善。

 由于苗圃吃饭,记者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待,直到苗圃吃完饭。我和五合楼老板女儿王艳一块走了过去。王艳让苗圃给自己签字,凑热闹的记者,也走了过去,拿出记者证,让她签字,看了一眼记者的证件,苗圃又是莞尔一笑,说:“我看过你的文章!”这多少让记者有一丝意外,仿佛一下拉近我们的距离。于是在记者的要求下,大方的苗圃走到五合楼前,跟记者合影留念。由于要拍摄下午戏,苗圃跟记者边走边聊。

 “我也是北方人?”

 “是吗?!”

 “是啊!我是西安人。”

 “第一次来牡丹江吧?”

 “不是,第二次。牡丹江太美了!如果全国农村都像海林农村那样,我们的生活该多好!”

 这个被国内影视专家称为国内“四大青衣”的实力派演员,不但出过书,获过电影女演员奖,而且爱好广泛有着驾机飞翔蓝天的梦想。

 很快到了拍摄现场,苗圃礼貌地告诉记者,自己要进屋换衣服,记者只好等在演下午戏的夹皮沟景区。半个小时过去,苗圃还没出来,但记者返城的汽车就要开了,带着不舍记者一步三回头的往影视城外走,走出很远,依稀中,记者仿佛看见苗圃走了出来,似乎在找记者。我情不自禁地向那边挥了挥手,不知苗圃看见记者没有。带着份怅然,记者上路了。

张桂香:等着为拍牡丹江服务

其实那天除了采访,记者在五合楼呆的时间最长。看着搭在楼上的牌子,按剧情需要,总是换名。不免对排戏有了份好玩的感觉,像童年的过家家。后来从五合楼老板张桂香那里了解到,这店已经有四五个名了,《闯关东》那文打麻将的那个酒馆,《遍地英雄》里的“嘎仙楼”,现在这名是《红雪》剧组里用的,“它跟演员一样,在不同的戏里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

 走进去感觉里面冷冷清清,真想不到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好戏。剧组一来就热闹了。她指着厅里惟一一张四方油漆黑桌说,看,那就是《闯关东》戏里那文打麻将的桌子,那天那文就坐这儿,我家老头在那儿站着演围观群众,我躲外面窗口去了。桌子正对窗口摆着,联想当时,这一张桌一扇窗便将张桂香和老伴隔在了两个时代,窗外的张桂香穿着羽绒服,一眼望进来,看过的是几十载的光景,摄影机里,老伴和那些群众演员,穿着六七十年前的大黑棉袄,与那张新打的方桌一同站立在上世纪中叶的某一天。这戏里戏外啊,哪经得了琢磨。生活在影视景点里,进出在戏里戏外,有意思。

 楼梯口对面的墙上,挂着不知哪出戏里用过的酒单,女儿红、三步倒、烧刀子。沿着窄窄的木楼梯我们上到二楼,还是空荡荡的,张桂香指着一处隔断说,那是《红雪》剧组打的,我们就是给他们提供个地方,屋里想变成啥样,剧组自己安排,摆上床障就当卧室,摆上古董架,就当客厅。说着我们进了二楼的小常宝屋,屋子里可以生火烧炕。她说当年《东北抗联》全剧组的人,都在这里吃住拍戏,她每天就给人家把屋子烧热,把饭做好。那天,屋子里比外面还冷,张桂香一进来就忙着生炉子,添了几块柴禾后,炉堂里升起一片火红,她蹲在灶前看了会儿,才起身摸摸炕,说呆会儿就热上来了。看着她,我问自己,这是在影视城吗?怎么像是在农家小屋。

 张桂香却很习惯这里的生活。这地方多好啊,依着大山,天然氧吧,住在楼里,我觉得憋得喘不过气。看她现在爱这里爱得不行,刚接手的时候,张桂香很腼腆,别说剧组那么一大帮人,就是零散的游客,她见了人家也不知该说啥,老伴急得没办法,一个人又忙不过来。后来,张桂香被这里的环境吸引,感觉自己离不开,回到城里的家反倒不适应。有了做主人的感觉,再有剧组进来,她接待起来就像勤快的主妇接待远来的客人。而就这些特殊的客人,让她有了第一次触镜的经历。

  那是《东北抗联》剧组在的时候,一天早晨,剧组的人早早去附近外景地拍摄,大队人马走了之后,张桂香忙着打扫房间,正在埋头扫地的时候,剧组导演在门外喊她。她在屋应里刚应声的工夫,导演人已经走到她跟前,拉着她的胳膊就往外走。边走边说,张姐快去给帮个忙。啥忙呀?救场。救啥?现在缺个群众演员,去了就知道。等她跟着导演气喘吁吁地赶到现场,还没等她弄明白咋回事,剧务就给她递过来一条蓝粗布棉裤,一件斜襟棉袄,又帮着她挽了个发鬏,“对镜子一看,哎呀妈呀,活脱一个过去时代的劳动妇女。”收拾完,剧务又塞她手里一只布鞋底,让她上炕盘腿坐好,跟另外几位群众演员一起围着炕桌纳鞋底。什么都没来得及问,就听导演说,大伙注意了,要开始了。这下,她一肚子的问题只好憋着,又不敢出声又不敢动,更不敢看镜头在哪里,只管一门低头纳鞋底。导演试了一遍,调了几个机位,又给她安排了一句词“想刘大了吧。”这下,张桂香更紧张了,导演说开始,她的脖子先开始硬,低下了不会抬,抬起来不会动,接着是身体,哪哪都不得劲儿,手也不听使唤,有几次纳鞋底的针差点没握住。最初那几分钟,她连喘气都不自然。好歹算是挺过了一上午,导演让大家都休息,她这才敢呼出大气来。跟身边人一唠,人家都是老群众演员,敢趁着镜头不在时偷偷懒。下午再拍时她心也没那么紧张了,可这腿却是越盘越酸,又不敢乱动,等到结束要下地时,腿都打不开了。“在炕上坐一天,比干一天活还累。”

 可第二天等累劲缓过来,她越寻思越觉得好玩,心里开始惦记什么时候能在电视里看到自己呢。老伴看她触了镜,也想试试拍戏的滋味,导演就在他这里住,一说,就有了个伪军警察局长的角色。于是在同一部戏里,两人一个在第四集里说了一句话,一个在第十四集里当了官露了脸。后来这部剧在央视播出,不少亲戚朋友都打电话来说,“行啊,退了休去当大明星了。”

 炉膛里柴禾的劈啪声听着亲切,刚才还冷冰冰的屋子,飘着木柴燃烧出来的淡淡清香,我们面对面坐在炉前,一半的脸被炉火映得发红,真是一个适宜谈话的地方。

 她先是说起拍《东北抗联》时,扮演赵一曼的女演员坐在火炉前向乡亲们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一边说着还要不时地添些柴禾,结果柴禾燃烧崩出的火星正好落在女演员手背上,偏巧她一抬头看到了,女演员的手背已经红了,可她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说着台词,另一只手看似无意似的挡在了这只手前。好像没人注意到这个事,因为拍摄没有停,一切都在继续着。那天结束拍摄的时候,她看到那个女演员的手背上烫起了泡。

 她接着回忆,这几年前前后后不少明星大腕来她这里拍过戏,不管多大的人物,进了拍摄现场都跟普通人一样,白天拍,晚上为赶拍夜景,后半夜两三点钟睡觉那也是常事。不在景点里工作,真没想到他们这么辛苦,所以她总是尽可能地把炕烧得热点,把饭菜做得可口些。特别是《闯关东》剧组在这儿拍摄的时候,她一听名就亲切,这不是拍上辈人的故事吗?她父亲就是19岁闯关东过来的,那段故事太熟悉了。剧组在她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她没收钱。

 最后张桂香说,这些年影视城里先后接拍了20多部电影电视剧,五合楼做为主要拍摄场景,每年闲得时间不多,她当然也跟着不得闲。可她越忙心里越欢喜,不是因为钱,靠着退休工资她和老伴一样能过得挺舒坦,她欢喜是觉得牡丹江越来越有名了,那些名导、大腕知道有牡丹江这么个地方,她做为东道主自豪。

“我就盼着能有那么一部戏,能让咱们牡丹江出名的,能把咱们牡丹江的历史,风景都介绍出去的,我一定服好务。”

影视城里瞧见大腕儿濮存昕 

         9月27日,记者再次来到影视城,威虎山影视城里三江镇上的一座二层小楼内,濮存昕、于洋、刘涛等腕儿齐聚这里,《闯关东2》正在拍餐馆劝降的戏。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这里,与剧组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我要去刮胡子、理发、化个妆,下午还要在剧中演一个反面角色。在拍摄现场,一位穿军大衣的中年男子正向记者介绍拍摄情况,就有人来催了。

         他就是《闯关东2B剧组的制片主任曹德山。制片主任,不仅每天要领着大家拍戏,而且,此次,他还将在剧中反串一个角色,扮演一名警察署长,这可难不倒他。我当了30年的演员了,还同时兼任了15年的制片主任,好久没演戏了,这回可得好好过把瘾。曹德山说话的语速很快。

         “922日《闯关东2B组在横道镇开拍到现在,我们每天都起早贪黑,一天要拍12个小时呢,力求拍出最完美的效果。《闯关东2B组执行导演张进庆告诉记者。

         作为执行导演,他的职责是配合导演工作,张进庆对拍摄的镜头要求十分严格,哪怕是演员一句台词中出现一个不仔细听都听不出来的发音不准的字,或者有地方口音的字,在他们这里都过不了关。导演审片十分仔细,哪怕演员站的位置稍微有点偏差,他们也要求重拍。

          张进庆说,为了严谨,有的镜头甚至拍五六遍才通过。他让记者看正在拍摄的一场酒楼收买戏:刘涛扮演的汉奸裘春海请客,欲收买濮存昕扮演的地下党员魏德民与于洋扮演的共产党员周和光,他们边吃饭边在餐馆讨论时局。几句台词,三名演员连拍了好多遍,用了一上午时间,导演仍然要求重拍。

        在拍摄现场,记者看到,演员们表演起来可以用一丝不苟来形容,特别是濮存昕,他一直在抓紧时间与其他演员对台词,一句:俺是扛活的,啥样菜都能吃的台词,已反复练习好几遍。每一次,他都仔细琢磨剧中人物心理活动,并与导演探讨如何表演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角色。

         记者面前的濮存昕,手中拿着一个剧本念念有词,不时用手拍一下桌子,然后站起来,在屋里走一圈。那神态,那表情,就是一名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酒楼收买戏从早晨开始拍,快中午了,仍没拍完,因为导演对与濮存昕拍对手戏的其他演员的台词又有了新要求,所以这一段一遍遍要求重拍,每一次,濮存昕都十分配合,不时帮着导演出主意,还主动配合导演给演员说戏。

         拍摄间隙,记者与坐在餐桌旁准备拍戏的濮存昕说明了来意,他真诚地表示,自己的时间很紧,国庆节期间,不知道会不会在威虎山影视城拍戏,即使自己不在,也希望观众们关注这部戏,因为,这部戏十分精彩,国庆期间其他演员在这里也有精彩表演。

         在演艺圈,濮存昕口碑很好,虽然扮演的角色看起来有些憔悴,穿着破旧,但是遮掩不住他的英俊,浑厚的男中音让人难忘。五合楼经营者张桂香告诉记者,她刚见到濮存昕,报着试试看的想法请他给女儿签个名,没想到濮存昕不但痛快地答应了,而且还在签字旁边认真画了一个小老鼠,并写上:祝王艳小朋友鼠年快乐字样,还与张桂香合了影,高兴得张桂香逢人就说:濮存昕可和气了,没有明星架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