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布鲁塞尔当大厨

 江平文字 2023-06-19 发布于海南

           文:江平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下岗工人迟成波离妻别女,只身前往国外淘金。他历经挫折打击,矢志不喻,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信念,征服了老板,征服了同事,得到尊重的同时,也为贫穷的家庭赢得了机会,当他用自己努力得到合法身份后,他知道他和妻子女儿团聚的日子会越来越近。

出国受骗,我的行囊中只有一美元

 迟成波,19715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海林市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由于家庭困难,从小迟成波就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1998年迟成波与比他小两岁的美丽姑娘马同华结成夫妻,正当小两口憧憬美好未来,想过安居乐业的生活时,2000年迟成波下岗了。

 无疑这对于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迟成波打击不小,但现实无法改变,为了生活,迟成波开始到外面打零工,靠不稳定的收入支持家庭的日常开销。看着同年龄的同学朋友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迟成波也琢磨着自己的人生出路。

 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让他通过别人认识了一个中介公司,说能带他到卢森堡打工,具体的工作就是在饭店里刷盘子。得到这个消息,迟成波有一丝犹豫,因为妻子马成华告诉他自己已经有身孕了。但一想到机会的宝贵,迟成波没再犹豫,马上开始借钱做出国的准备。虽然妻子马同华对丈夫一个人出国有太多的不舍和顾虑,但想想家庭现实,她不觉伤心的流下眼泪:走吧,不走,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2003123日,迟成波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海林市,当回望大腹翩翩的妻子时,他不觉流下伤心的眼泪。这时正是人们阖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候,而迟成波却踏上了卢森堡的土地。本来在海林办护照时,已经说好,到卢森堡后,他的工作已经找妥,负责接他的人把他送到工作的餐馆就行,但令迟成波没想到的是接他的林口老乡,却告诉他,如果他不给他1000美元做小费,他就不管他了。

 满怀希望的迟成波,刚下飞机就遇到了老乡的趁火打劫。虽然他据理力争,但林口老乡一副无赖的嘴脸,让迟成波明白,如果此时他不把1000元美金给这个人,他就会刚下飞机就成了流落街头的“黑人”。虽然一千个不情愿,但迟成波还是拿出了1000美金。

 于是这位林口老乡把他送到了要打工的地方——一家中式餐馆。当晚这位林口老乡与迟成波睡在了一起,当一觉醒来时,迟成波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那位林口老乡已经不见了。刚开始迟成波并没在意,直到他手伸进皮箱发现自己所带的钱已经分文没有时,迟成波不觉倒吸口凉气。好在餐馆供吃供住,否则的话,迟成波就会成了一个要饭的。

 当手伸进自己内衣口袋时,迟成波发现他还有一美元。一美元,成了迟成波到达卢森堡后唯一的资金。这时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他真想大哭一场,但看着周围的同事和老板,他知道没人愿意听他的苦楚和不幸。

路遇好人,最不爱干的成了我谋生的手段

 这时老板让他跟着老板娘上街买菜,迟成波虽然身体非常难受大脑昏沉沉的,但他没有理由拒绝。到了菜市场,他和老板娘直接到了一个中国老太太那买菜,边挑蔬菜,老板娘边说,以后你就自己来买。迟成波边挑蔬菜边点头。

 “哎哟,你挑的什么菜呀?”老板娘看着迟成波挑的紫甘蓝表示了不满。“过去在家没做过饭吧?”

 诚实的迟成波点了点头,于是老板娘开始教迟成波选菜。趁老板娘不注意,那位中国老太太友好地说:“小伙子,刚来国外吧?”

 迟成波看着这位像母亲般亲切的老人,憨厚地说:“是。”

 “记住,以后到那别说没干过,这样老板会不喜欢,严重了会开除你。”

 听到“开除”两个字,迟成波倒吸口凉气。熟了,他渐渐知道了老太太是浙江人,已经入了卢森堡籍,在国外已经二十多年了。

 这是迟成波到国外以后遇到的第一位友好的中国人,他和老人也成了忘年交。

  “遇到困难就来找阿姨!”

 听着老人说的话,迟成波感到温暖。

 应该说迟成波是个不爱轻易求人的人,如果不是两个月后,他被老板炒了鱿鱼,他或许一辈子不会求这位好心的老太太。

 3月末,当老板给迟成波开了工资后,告诉他餐馆不要他了。瞬间迟成波感到自己仿佛从天堂一下子来到了地狱,因为他不知今后的路自己该怎么走。

 这时迟成波想起了浙江老太太,这是他唯一能求的人了,如果她不管自己,自己该如何应付眼前的困境呢?迟成波怀着忐忑来到了浙江老人的菜摊前,起初老人以为他还是替老板进菜来了,直到知道他已经被老板炒了时,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太实在了。虽然可能别人以为你傻,但阿姨感到你有很好的品质,你会成功的。我有个老乡在比利时开餐馆,如果暂时没处去,就去那吧。”

 听见老人这一句,迟成波感动的哭了。他说人一生或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这一次是他遇到最难的一次,因为此时的他不但举目无亲,而且弹尽粮绝。出国时,家里已经为他借了5万元钱,他无脸再向家伸手。

 花了26欧元,买了一张从卢森堡去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火车票,迟成波当天就赶到了浙江老人提供的餐馆,当迟成波找到这位叫张枫的开的中国餐馆时,张枫笑着说:“听阿姨说过你,好好干吧!”

 顿时,迟成波泪眼婆娑,他知道他遇到了好人。

 应该说,迟成波在家时,也是个吃粮不管穿的主,甚至连洗碗都没干过,但今天当自己最不爱干的活,成了他谋生的手段时,他这才深深感受到妻子有多么不易,遥想快要临盆的妻子,他充满了愧歉。

 餐馆的盘子都是一天聚集下来,然后一次洗光,所以每天下午,就会有满满的两箱碗碟等着迟成波,其中有一些瓷质的大盘,也有些塑料的小盘,总数不会少于三百只。厨房里有两个大水池,一个池中放进洗涤剂,另一个池中放进清水,先把盘子在洗涤剂池中洗净,之后再放进清水池中过水。过水的清水都是七八十度的热水,目的是为了让捞出的盘子能够凭自身热量快速自然风干,这样省去了用布擦干盘子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老板可以让迟成波在规定的时间内干更多的活儿。但是,七八十度的热水不是好下的,特别是最初的一批盘子,手烫得生疼变得通红,即便带着胶皮手套。整个洗碗工作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一方面是有别的工作要做,更重要的是,过水池里的水必须趁热过完所有的盘子。当过水池的水变成乳白色,最后一批盘子也被捞了出来。

 第一天,迟成波曾不知就里地想在最后重新放些清水过过最后的那些碗筷,被老板数落了好一阵子,说是比利时的水贵,热水更是贵,而且那些面汤一样的水下面还有用处。这当然不是玩笑,因为接下来要洗的包括炸篱、蒸笼,各类锅、铲、盆、勺,这些东西由于不需要直接面对顾客,所以连过水的工序都可以节省,直接在过水的池中涮涮就可以了。弄完这些才算干完了所有工作的一半,接下来是剥洋葱皮、包春卷、擦冰箱、洗垃圾桶、扫地、洗地。星期二和星期四要掏泔水,星期五要洗油锅,星期六要做全面大扫除。

 在老板的不断催促中,所有这些活儿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然后吃饭。吃完饭其实暂时也没有事情,但按照先前工作的那种快节奏,一顿饭顶多也就五分钟。一直等到22点,餐馆打烊,帮助老板收菜、擦柜子,玻璃要擦得所谓“看不见玻璃”才算PASS,这才算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迟成波以他的吃苦耐劳勤快,渐渐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也得到了工友们的尊重。一次,二厨郝卫国在牛排过油时,感到油锅的油不够,他就把色拉油往锅里倒,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只听见“嘭”的一声,色拉油像长了眼睛似的,向郝卫国身上和脸上冲去,疼得郝卫国扔下油桶直跳。看见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迟成波迅速关掉了煤气开关,跑到放自己工作服的柜子,求来京万红软膏迅速涂抹到郝卫国的脸、胳臂上。嘴上还不住地说:“千万别用手挠。”由于迟成波处理及时正确,很快,郝卫国恢复了常态。虽然烫伤的地方依然疼痛,但为了不失去这份工作,他只好忍着继续工作。而且由于迟成波及时处理,老板也没有发现发生在厨房的这出惊心动魄的小插曲。从此郝卫国这位来自沈阳的二厨,成了迟成波最好的朋友。没事时,郝卫国就说,想不想试试。就这样迟成波偷偷地掌握了二厨的技术。

 一年后,当另一位二厨要回国时,郝卫国推荐了迟成波。张枫瞅瞅迟成波,“你能行?”迟成波憨憨地笑,说:“试试吧!”

 当迟成波手法娴熟地把过油演绎地如火纯青时,张枫露出讶异的眼神。“不错,你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二厨!”

 郝卫国“嫉妒”地说:“哥们,看来你要抢我饭碗了。”

 两个好兄弟会心地笑了。

 长了工资,自己的工作渐渐稳定,迟成波给远在国内的妻子邮去自己的喜报。看着丈夫走出刚去时阴霾的心情,妻子马同华露出了欣慰地微笑。

 应该说,迟成波是个有心的人。干好本职工作后,他总是仔细观察大厨的一举一动。同时迟成波的勤快和热心,成了几个打工人中最具人缘者。看着迟成波的得宠。大厨杨辉开始有意无意地欺负他,并在背后说些他的坏话。

 但为了生存和这份工作,迟成波一直逆来顺受忍着。一天,一个大厨睡觉时受了风寒,胳臂抬不起来,迟成波就说:“姜师傅,我替你干,你歇着。”

 这是迟成波第一次干大厨的活,姜师傅有些不放心,说:“兄弟,能行吗?弄不好,顾客一说,老板会炒我们鱿鱼的。”

 还没等迟成波说话,杨辉插话道:“也不搬块豆饼照照。”

 要是过去,迟成波也就忍了,但面对杨辉有恃无恐的侮辱,他终于爆发了,顺手拿起铁锹,一步步逼近杨辉。

  “你再说一遍。”

 杨辉一看迟成波充满血丝的双眼,吓得不免倒退几步。“你,你,你要干什么?”

 郝卫国等几个哥们马上冲上去,把两个人分开。

 从此杨辉没敢再找迟成波别扭,但不死心的他,开始偷偷搜集迟成波的“证据”,到老板那打小报告。正直的张枫不但没有处罚迟成波,反而把他开除了。

 缺了一个大厨必须马上再招一个。但一时没招上来,让张枫有些着急。这时迟成波走了过去。“我做的保证比他做的还好!”

 抬眼看着这位诚实可亲的东北小伙子,张枫说:“那就试试吧!”

 几道菜做出来,没等尝,张枫就赞不绝口。“你真是个有心人啊!”拿筷子一尝。“不错,真的不错!”

 迟成波笑了,几个哥们也都笑了。

 一年一变样,迟成波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他从一个洗碗工到大厨的衍变,他成功了!

拒绝诱惑,中国男人让人肃然起敬

 迟成波出国时,妻子已经有六个月的身孕,200359日,迟成波的女儿出生了。虽然马同华给他邮去照片,但一直没尽到丈夫义务,没见到自己的女儿,让迟成波对家怀着深深地愧疚。同时由于没有比利时国籍,让他干同样活时,却挣得比别人少很多。

 所以希望自己有个所在国国籍,成了许多到国外打工者的梦想。这时一个意外惊喜降临到迟成波身上。

 起因是这样的,张枫的女儿张可欣在英国大学毕业回到比利时工作,这样就经常到爸爸的餐馆吃饭。时间长了,她和饭店的几个打工者混得非常熟悉。尤其对迟成波有很深的印象。原因是迟成波不但长相英俊身材高大,而且知冷知热,很得打工者的拥戴。她于是没事时,总爱逗迟成波,迟成波也把她当做自己的小妹妹总是有求必应。

 一次,张可欣得了重感冒,老板张枫夫妻正好要到法国旅游,但由于不放心女儿身体,就跟迟成波说,希望他们走后,他多照顾些女儿。于是心肠好的迟成波不但每天陪张可欣到医院治疗,而且调着样给张可欣做她乐意吃的饭菜。特别一天晚上张可欣高烧不退,迟成波就用凉手巾给她腾了一宿,第二天为了不耽搁生意,迟成波只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感动得张可欣直掉眼泪。当张枫夫妻旅游回来,看见女儿不但病好了,而且面色红润长胖了几斤时,不觉问迟成波,你是怎么给我女儿调养的?迟成波不好意思地笑了。

 晚上当张可欣跟父亲独处时,张可欣说:“自己从小生长在异国,见过的男人不少,但从没见过像迟成波这样有责任心的好男人!”瞅着女儿异样的目光,张枫从女儿的眼神中感到一丝意味深长。

  “但女儿,迟成波是有家室的人?”

  “难道他不想入比利时国籍吗?”

 张枫愣住了。“你的意思是……”

 第二天,张枫把迟成波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单刀直入地问他觉得在这怎么样?迟成波一时摸不到头脑,瞅着张枫说:“不错。”

  “想不想留到这里?”

 看见老板的双眼,迟成波不明就里地说:“你是说想不想入比利时国籍吗?”

 张枫点了点头。

  “当然想,因为入了籍,我不但能挣更多的钱,而且……”

 说到这,迟成波的眼神放光,让人看了动情。

  “而且什么?”

  “我可以早日把妻子和我出世就没见过面的女儿接来!”

  “哟?!”

 张枫若有所悟,本来想好要说的话,这一刻他打住了。因为他从迟成波眼神中,看到一位忠贞男人所具有的光辉。

 晚上张枫面对女儿时,说:“可欣,放弃吧!迟成波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我不知该怎么说。”

 但不死心的张可欣还是插一个没人的空,用话试探了迟成波。说你不妨假离婚,跟我结婚。这样你不费一枪一弹就有了比利时国籍,将来你再跟我离婚,把妻子接来。其实内心深处,张可欣想到时,我对你好,不愁感化不了你。

 应该说,听了张可欣的建议,迟成波有一丝犹豫。倒不是他这一刻情感有什么动摇,而是觉得自己没有身份在国外太难了。

 晚上,当妻子打来电话时,迟成波把张可欣的话学给了她听。马同华略一沉吟,说:“你自己决定吧!”

 听见妻子理解的话语,迟成波双颊如瀑。

 当第二天张可欣胸有成竹地想听他结果时,迟成波没一丝犹豫,斩钉截铁地说:“谢谢您的美意!我想还是通过我自己努力吧!”

 拒绝了张可欣后,迟成波说,他从来没有那一刻更想妻子和没见过面的女儿。于是他决定辞职回国,因为5年的离别,让他这一刻归心似箭。临走时,张枫说:“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欢迎你!”

 2008110日,阔别祖国5年的迟成波回到了海林,跟妻子女儿小聚两个月后,他再次去了比利时。

 但迟成波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再加上对妻子女儿的忠贞,让他决定到另一家中国人 的餐馆打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妻女撑起个晴朗的天空。

 记者电话采访迟成波时,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入了葡萄牙国籍了。主要是为了能有个合法身份在国外挣钱。问道他将来的理想,迟成波说,就是把中国餐馆开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把中国博大精深的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做一个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美好使者。

      文中照片与文章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