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汉孔凡友,诚信背后一路悲歌

 江平文字 2023-06-19 发布于海南

铁汉孔凡友,诚信背后一路悲歌

   文图:江平

 610日,记者来到了东宁县三岔口镇幸福村,采访本文故事的主人公孔凡友,于是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呈现在记者面前。

良好的家教,养成良好的性格

 196034日,孔凡友出生在东宁县三岔口镇幸福村。从小孔凡友就是个忠厚老实重信誉的孩子。不但跟周围的小同学处得好,而且在街坊邻居中有口皆碑,既孝顺又有礼貌,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

  那时的孔家生活困难,懂事的孔凡友放学以后总是帮助家里承担些生活的担子,别人家的孩子或许这时早跑到一起摔片几、过家家,而孔凡友总是默默地帮助父母喂猪,到地里割猪草。

  一天放学,孔凡友跟小伙伴踢足球,不小心把邻里家的窗玻璃打碎了,吓得小朋友一窝蜂似的跑掉了,而孔凡友却没有跑,由于邻里家没人,小凡友就坐在地上等,一直等到下地晚归的邻居回来。当小凡友内疚的走上门主动承担责任时,邻居的叔叔高兴地把他抱了起来,“真是个好孩子,叔叔不用你赔!”

  “不,叔叔,老师说了,损坏东西要赔偿。”

  邻居叔叔看着孔凡友倔强的小样,没再说什么,只说了一个“好”字,就悄然离去了。

  但此事却记在小凡友的心里。三天后,当小凡友真的把损坏的玻璃钱递到邻家叔叔的手里时,叔叔不觉惊奇地说:“孩子,你哪来的钱?”

  到这一刻邻里才知道,三天来,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小凡友捡了三天破烂,用破烂换来的诚信,让邻居激动不已,一把抱起孔凡友,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但不是所有的诚信都能换来别人的表扬,孔凡友也因为诚信吃过不少亏。由于孔凡友忠厚老实,有些淘小子惹了祸,总爱把责任推给小凡友,而憨厚的小凡友由于不善表达,常常吃亏。有些坏小子或许感到孔凡友的“软弱可欺”,但更多的人,却从中感到孔凡友比金子都可贵的心。

  孔凡友最要好的同学黄喜海至今忘不了上中学的一件事:那天学校要搞活动,他管别人借了一套白衣白裤,但走在上学路上,刚才还好好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雨,这一刻急得小喜海直哭,因为淋湿了衣裤,到学校该怎么演出呀。这时孔凡友急中生智,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给小喜海穿上,而把黄喜海的白衣白裤叠的板板正正地放到自己的书包里,自己只穿了背心裤头。当那天黄喜海在学校成功表演赢得满堂贺彩时,孔凡友却冻病了……

  孔凡友为朋友着想的故事,一如他的人品,被十里八乡的村民传诵着。虽然孔家一直状况不好,但诚信的孔凡友却赢得村民的信任,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也都爱请孔凡友去帮忙,用村民的话说,他实在。

          孔凡友与女儿

忠孝双全,好人品名播乡里

  孔凡友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懂事的孔凡友来到高安煤矿打工,挣些辛苦钱,贴补家里。虽然孔家的生活依然紧巴艰辛,但孔凡友的好名声却远播十里八村,成了不少姑娘择偶的首选,面对好心人的上门提媒。憨厚的孔凡友总是说,她会过日子吗?

  虽然同学笑他老土,但孔凡友却憨厚地一笑了知,从不做解释。直到一天邻村的一位叫丁成花的女孩经人介绍走进孔凡友的视线时,憨实的孔凡友“嘿嘿”一笑,“这女孩中!”

  别的年轻男女搞对象唠的都是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而孔凡友和丁成花唠的都是庄稼地里的实在嗑。要不就是在田间地头或帮未来岳父岳母家干些活。会说话的邻居说:“老丁呀,这回你又多了半个儿呀!”而喜的未来岳父岳母则说:“比俺儿都强!”

  没有别的年轻人的灯红酒绿,没有别的年轻人的浪漫牵手。1983年,丁成花与孔凡友喜皆良缘。新婚之夜,望着美丽的妻子,孔凡友内疚地说:“成花,跟我,让你受委屈了!”而成花则倒在丈夫温暖宽厚的怀抱,娇滴滴地说:“跟你,我觉得塌实!”

  那时孔家困难,又由于父亲去世,拉了不少饥荒,刚开始,过门的丁成花跟婆婆还有两个小姑子住在一起。丁成花发现,每天丈夫从打工回来,总是一进门,先到母亲屋看看,问问母亲身体怎么样,今天有什么事没有,直到母亲说一切安好,他才回转身来到自己和妻子的爱巢。刚结婚的丁成花为了丈夫能工作好,每天早晨都给丈夫烙一张葱花油饼,有时看见丈夫工作太累,就偷偷地给丈夫煮个鸡蛋,为此孔凡友说了丁成花。

  “爱妻呀,我上有老下有小,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但想想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临终前把两个年幼妹妹托付给我,如果我没有尽到孝道和对两个妹妹的义务,我会愧对九泉下的父亲的!”

  或许到了这时丁成花才理解了孔凡友为什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屋里问寒问暖,对妹妹的成长投入那么多关照。

  铁汉孔凡友不但用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而且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肩负着母亲和两个没过门妹妹的生活。

  但憧憬好日子的孔凡友,为了自己能有个家——盖起自己的砖瓦房,他几年如一日上山凿石头,听说那有废弃的砖瓦,他总是第一个去捡,即使从矿上回来他累的腰酸腿疼,但一想到妻子露出甜蜜的笑容,母亲和妹妹有个宽敞的住处,自己的内心就像喝了蜜水般香甜。虽然日子艰辛贫苦,但洋溢在孔家老小脸上的都是幸福的光泽。正是在这时,孔凡友美丽的公主降生了,一生不喜张扬的孔凡友,给自己的女儿起了个动听的名字——静。他希望女儿能塌塌实实做人,安静地活一生。

  1985年,经过几年谋划的住宅开始在孔家盖了起来,别人家盖新房,都得花个万八的,但没钱的孔凡友只花了1500元,就盖起自己的爱巢,当新房在孔凡友精心打点下终于竣工时,丁成花喜极而泣,头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倒在丈夫的肩头哭了。

  时至今日,孔凡友的妹妹还保留着当时自己上学写的一篇作文,其中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我为有这样的哥哥而骄傲,哥哥虽然年轻,不到30岁,但为了母亲,为了两个妹妹,他几乎倾其所有。而自己和嫂子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哥哥有一段时间连自己女儿奶粉钱都没有,当听说我要交学费时,依然说:“哥哥中午给你!”

  其实哥哥哪有钱啊,当中午接到学费钱时,我连一句谢谢都忘了说,因为跟哥哥水乳交融的关系,我已把谢谢当成了一句奢侈品,却从没问一句哥哥的钱是怎么来的,也没观察过哥哥蜡黄的面颊,直到后来嫂子给哥哥洗衣服时,才发现哥哥那天为了我,竟去卖了血……

  用孔凡友的话说:“都是一家人!”他从没因为自己家的人花钱眨过眼睛,但对自己却非常苛刻,甚至不舍得买一顿肉吃。用工友们的话说,老孔,带饭总是三大件,起初记者不理解,一听他们解释,才明白他带的是煎饼、咸菜和大酱。

  1986年,孔凡友的大妹妹就要喜皆良缘了。为了大妹妹将来能有个幸福的婚姻,也为了让婆家看重自己的妹妹,孔凡友把自己积攒不多的工资拿了出来,虽然钱不多,但孔凡友尽了最大的力。

  当接亲的队伍,把从小到大,跟自己风雨同舟的妹妹接走时,母亲和孔凡友都哭了……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一幕幕,自己的感慨无法用言语形容。

  妹妹走了,去过自己的生活。为了一家人,孔凡友又开始了辛勤的劳作。看见丈夫清瘦的面颊,丁成花说,凡友,吃点好的吧。干那么重的活,吃的又是那么差,就是铁人也承受不了,何况你承载着那么多的家务。

  但孔凡友没有答应,他依然像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辛勤地耕耘着。

  终于有一天,孔凡友在疲劳作业中出了事故:由于车皮脱勾,瞬间冲下来的车箱,将毫无准备的孔凡友撞倒在地,七根肋骨骨折……

  那一天正是孔凡友30岁的生日,一心一意为家庭操劳的孔凡友,在日子逐渐好转时,一场意外,让家里顿时乱了套。

  经过两个半月的住院治疗,铁汉孔凡友又站了起来。矿里照顾他身体,再次上班时,领导给他安排了最轻的工种——把勾工。

  但刚刚在妹妹婚事和自己的骨折中走过来的孔凡友,还没来得及停歇,体弱多病的母亲又病倒了,严重的气管炎已经严重影响母亲的呼吸,有时母亲只能成宿成宿坐着。虽然自己工资不多,但孔凡友下班以后,总是给母亲买回些水果和罐头,看着孝顺儿子日夜操劳的样子,母亲曾不止一次对外人说,自己如果死了,最放不下的,就是凡友。他眼里只有家人,惟独没有他自己。

  母亲是在对儿子的牵挂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那一天孔凡友哭得是死去活来……

  送走母亲,转年小妹妹的婚事也提到议事日程,为了妹妹的幸福,孔凡友倾其所有送走了么妹。

  其实孔凡友不但对自己家人如此,对朋友同学都如此。绥汾河流经幸福村,想出村的人们只有通过轮渡才能出村,为此富了起来的黄喜海,在绥汾河上修了一座桥,不但方便了村民,而且为幸福村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做出了贡献。听说同学要做这件好事,孔凡友每天从矿上下班,都要到河边帮助同学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对此,黄喜海非常感动。

  前几年,孔凡友的同学们想聚会,但由于毕业多年总是有些同学招集不齐。为此孔凡友就有心做件好事,把当年172名毕业生都统计一下,他跑东宁跑各村各户,当终于把所有的同学都统计到纸上后,他又花了近400元钱,为同学们印了同学录,走村串巷,送到每个同学手中,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深深感动了同学们。

意外“撞车”,好男儿千斤一诺

  好人好报,这是很多人传唱的歌词。但现实中的孔凡友却在这时遭到了人生最大的打击。为了家庭操劳的孔凡友日子在逐渐转好,自己的女儿孔静两年前又找到了如意郎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时,一场不幸正在悄然等着他。

  几个月前,女儿孔静的婚事基本定了下来,日子选定在8月,孔凡友和妻子也以为两个人经过半辈子的操劳终于可以松口气时,意外在毫无征兆的812日向孔家走来。

  那天孔凡友上白班,下班后,骑摩托车从煤矿往家赶。走到泡子沿村和幸福村之间时,由于是土道,孔凡友开始减速前进,这时他发现有一个黑影从幸福村往这边过来。于是孔凡友自觉不自觉间,更加强了了望。黑影渐渐近了,孔凡友看清楚了这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但看着他来回晃动的样子,孔凡友判断或许这个人喝酒了,于是更加了十二分小心,但骑到近前,那人骑的自行车竟直奔孔凡友而来,一看到这种情形,孔凡友不自觉地停了摩托车。但骑自行车的人还是结结实实地撞到了孔凡友的摩托上,顺着惯性,骑车人倒在道的一边,一看对方摔倒,心善的孔凡友赶紧过去,问问对方撞坏了没有。这一刻他才发现对方是一个老人。于是孔凡友走了过去。

  “大哥,你怎么样?摔坏了没有?”

  “没事,没事。”老人回答着孔凡友。

  “别没事,到医院看看吧,别撞坏了哪,去检查检查。”

  于是拿出手机给自己的哥哥打了过去,不久孔凡友的哥哥来到现场,跟孔凡友拉着老人到医院检查。怕自行车和摩托丢失,孔凡友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找了来。

  到了车上,哥哥认出了老人,原来是过去一个单位的同事。本来这天老人是要到幸福村买鸡食料,由于要找的人不在,就到一个熟人家坐坐,晚上就在这个熟人家喝了酒,喝完酒的老人再次来到卖鸡食料的人家,依然没等到人家有人,就跑到孔凡友的哥哥家坐了一会儿,直到那人回来,买完鸡食料,近晚上8点的时候才离开幸福村,偏偏这时与孔凡友撞个正着。

  到了东宁县医院,老人像没事人似的,大步流星地走进了CT室,但检查的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人们的意料——老人是脑出血,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一刻孔凡友不觉脑子嗡地一下,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到了晚上九点多时,老人出现了呕吐等症状,渐渐地老人意识开始不清,处于浅度昏迷状态,到了后半夜2点多,医院再次为老人做了CT检查,老人出血点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这时的孔凡友才感到问题的严重,赶紧向自己的哥哥、小姨子还有女儿的男朋友,各借了5000元钱,于第二天的中午,在对方家的要求下转到牡丹江红旗医院。到了晚上7点后,老人的病再次出现恶化,虽经医院的抢救,但老人再没有醒过来。

  由于老人的儿子在国外留学,女儿在广州打工,老人的的妻子与侄女商量后,向孔凡友提出了赔偿,面对对方提出的3万元钱,铁汉孔凡友也不觉低下了头。

  “别说3万,我连50都拿不出。

  这一刻孔凡友才感到问题的严重,当他把事情的经过跟亲戚和朋友说时,大家都劝他马上报案。

       孔凡友接受记者采访

悲惨结局,诚信男儿永不言悔

  但事过三天,心善的孔家当时一心想救人,没有保护现场,825日东宁县交通警察大队发出了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

  ***及其家属:

  200781220时许,孔凡友驾驶黑C186115号两轮摩托车,由泡子沿村返回幸福村,途中与骑自行车的***相撞,造成***受伤的交通事故,因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案,且未提供交通事故证据。我队因现场变动,证据灭失,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故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一条之规定,特书面通知当事人向东宁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这时老人的女儿从深圳回到东宁,在几次与孔凡友协商赔款事宜不妥的情况下,向东宁法院提起诉讼。东宁法院本应不予受理,但听完老人女儿哭诉父亲的病情以及家里遭受的不幸后,法院干警对她父亲的遭遇深表同情,破例受理此案,并当即向孔凡友送达了起诉书和开庭传票。

  手握一纸诉状,铁汉孔凡友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这些年来下井干活,干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没人愿干的活,就是为了多攒几个钱,贴补家里,希望全家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可这一出事,自己不但倾囊已出,而且已经负债累累,家里值钱的,只剩下自己花1500元钱盖起的砖瓦房和电视机,再就是自己上班用的摩托车。

  当接到传票那天,铁汉孔凡友人生第一次出现了迷茫。出事那天晚上的一幕不觉又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若不是老人喝了酒,骑车七扭八拐的,骑到了我这一边,怎么会撞车呢?是老人抢了我的车道撞向我的,责任也不全在我,更何况我已经花了15000元钱了,凭什么还让我拿。孔凡友越想越委屈,于是第二天他请了律师,想为自己讨个公道,但这个纯朴农民由于法盲,却不知保留证据。

  东宁法院审判员周涛对此案进行了审理,庭审中对应由谁承担责任,双方争论不休,一方面孔凡友骑车夜间行走没开大灯致使老人不知有车,另一方面老人酒后骑车抢了孔凡友的车道,再者,交通部门对此无法认定,而老人却因车祸躺在病床上,老人女儿要求孔凡友赔偿8万元。

  休庭回到家,孔凡友躺在床上,眼望着天棚,8万元对他来说无疑就是个天文数字,干十年也赚不来8万元啊,而这时他脑海中总是不时的浮现出老人躺在病床上的情形,他决定今天到牡丹江看看老人。

  但真到了牡丹江,站在病房门口,孔凡友却停住了脚步,病房里躺着的那个人是那天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的老人吗?孔凡友不敢相信,然而老人由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植物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事实的确是自己造成的。此时,责任、道义、良知不时的扣击着孔凡友的灵魂最深处,烤打着孔凡友善良的心。他支撑不住自己身体,更支撑不住灵魂的拷问,这个硬生生的汉子流泪了。

  再次开庭时,孔凡友沉默了,当法官周涛不时对处理交通事故应适用的法律规定作出解释时,诚信的孔凡友内心翻腾不已、挣扎万分,但这位坚强的汉子终于说了话:“周法官,您别说了,我愿意再给5万元”。

  老人女儿愣住了,法官愣住了,孔凡友的代理律师愣住了。

  “我说我愿意再赔5万元。”细看孔凡友,几日来内心矛盾的挣扎让他苍老了许多,但话语却是坚定的,纯朴中透着诚肯,坚毅中显示了信誉。“你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钱?” 孔凡友的律师也为他犯愁了,“我去借,我大娘过去跟我说过,有事找她,我想她能帮忙。我先上她那看看。我不能这样以交通部门无法认定为由侥幸逃避责任,否则我将一辈子背负良心的谴责。”

  但当兴匆匆的孔凡友来到大娘家时,不巧大娘家邻居前几天也出了交通事故,老人把钱借给了邻居。欲哭无泪,站在大娘家的孔凡友只觉得一阵眩晕,但坚强的东北大汉还是站住了。

  既然我已一诺千斤,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还人家。但这时的孔家,已经空空如也,值钱的只有电视和摩托了,于是孔凡友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两大件卖了,换来2000元钱,送到了东宁法院,虽然2000元钱,与2万元钱,差距巨大,但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孔凡友一直努力着。

  遭此不幸的孔家,也发生了变化,跟孔凡友相濡以沫的妻子第一次向自己丈夫提出了离婚,而本来要8月为女儿完婚的计划,也因为这一撞,成了泡影……

  在记者前去采访的前两天,神思恍惚的孔凡友再次发生了事故,由于精力不集中造成了煤矿11节车箱报废,本来矿主想让肇事人赔偿损失,但当他知道是孔凡友时,只说了一句:“我不能留你干了。”

  失去生活来源的孔凡友,不知该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